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劉備三分天下,不是因為諸葛亮,而是有“神人”的指點!

三國時期在我國歷史上可謂一個風雲變幻的時代。 這其間既有帝王將相, 也有才子佳人。 真可謂群星璀璨, 正如小說作者在開篇所列的詞句:“滾滾長江東逝水, 浪花淘盡英雄。 ”

在這浩瀚的群星中, 有一位出場不多的人物, 但你卻對其印象深刻的人。 他就是神秘大隱士水鏡先生司馬徽。 司馬徽先生做人很有特點, 有人問某人某事好壞, 他都皆說“好”, 大有“好好先生”之嫌。 其實, 司馬徽並不是不講原則的。 劉備訪問他, 問天下大事, 他在推薦諸葛亮、龐統時卻態度堅決, 語氣十分肯定。 他說:“儒生俗士, 豈識時務?識時務者在乎俊傑。 此間自有伏龍、鳳雛。 ”

水鏡先生司馬徽字德操, 穎川人氏。 小說對水鏡先生的外貌描寫也非常精煉, 就八個字“松形鶴骨, 器宇不凡”, 活脫脫將一位隱士高人的形象盡顯于讀者面前。  

劉備認為自己的集團人才濟濟, 關羽、張飛、趙雲等皆有萬夫不當之勇, 之所以事業不濟, 蓋因於時機不濟。 水鏡先生則在一個更高的角度指出了劉備所缺的是經綸濟世之才。 水鏡先生直接向劉備道出了一個人才方案“伏龍、鳳雛, 兩人得一, 可安天下”。 當劉備欲進一步詳詢時, 水鏡先生卻一個勁地說“好!好!”,

勸劉備早點休息, 因為天色已晚了。 但見高人講話一向點到為止, 就是不一樣啊!

劉備和水鏡先生的第二次交流, 也是最後一次交流。 這一次水鏡先生就不再和劉備打啞謎了, 在寒暄了一段徐庶被詐去曹營的事情之後, 就開始將話題轉移到孔明正題上了。

水鏡先生對孔明給出了驚人的評價, 其本領超乎管仲、樂毅之流。 然水鏡先生在辭別劉備出門之後, 卻留下了一句令人過目難忘的話:“臥龍雖得其主, 不得其時, 惜哉!”這簡直就已經將後來的歷史給定格了。

整個三國歷史的真正總導演就是這位水鏡先生!所謂曹操、劉備、孫權、諸葛亮等等,

皆不過跑龍套的角色而已, 真正幕後的設計就是水鏡先生, 他的佈局直接促成了司馬家族最終得到了天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