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小小塑膠花,如何幫李嘉誠賺到第一桶金?

20世紀40年代中期, 塑膠工業在歐美發達國家興起.塑膠製品色彩亮麗、美觀實用, 而且價格低廉, 一打入香港市場就廣受歡迎。 李嘉誠立刻發現, 這是一個難得的機遇。

香港筲箕灣老照片

1950年, 李嘉誠拿出自己做銷售的全部積蓄再加上親友的借款, 好不容易湊足五萬元港幣, 在香港島東側的筲箕灣, 辦起了自己的第一座工廠——長江塑膠廠。

多年來, 人們不止一次問過李嘉誠, 為什麼要把工廠取名為“長江”。

李嘉誠總是這麼說:年輕時我表面謙虛, 但其實內心很驕傲。 所以當我做生意時, 我便警惕自己, 如果有驕傲之心, 總有一天會碰壁。 所以我把公司命名為“長江”, 長江不擇細流, 不嫌棄細河流或是細的泉水, 把它們都吸引過來。

年輕時的李嘉誠

長江塑膠廠成立初期, 李嘉誠為了儘快賺錢, 便日夜開工生產。 由於只重視數量而忽視了品質, 最終導致眾多買家紛紛要求退貨、索賠, 再加上原料商上門要求結帳還錢, 銀行不斷催還貸款, 長江塑膠廠陷入了危機。 李嘉誠深刻反思了自己的問題所在。 他一面誠懇地向原料商、銀行和客戶賠罪道歉, 請求放寬還款期限, 一面嚴把品質關。 在他的不懈努力下, 終於在1955年, 李嘉誠還清了所有的欠款。 這次危機讓李嘉誠吸取到了教訓, 只有產品過硬, 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一天深夜, 李嘉誠在翻閱英文版《塑膠》雜誌時, 一則簡短的消息, 牢牢地抓住了他的眼球。 這篇文章說, 義大利一家公司, 已開發出一種技術,

可以利用塑膠原料製成塑膠花。 李嘉誠敏銳地察覺到, 小小的塑膠花醞釀著一個巨大的商機。 他當機立斷, 立刻引進塑膠花技術。

塑膠花

曾經風靡一時的塑膠花

1957年春, 李嘉誠懷滿懷希望, 登上了飛往義大利的航班。 可是, 到了目的地。 廠家的負責人毫不猶豫就拒絕了李嘉誠的請求, 塑膠花製作技藝是新興技術, 他們絕對不會輕易洩露。 李嘉誠絕不甘心就這樣無功而返。 他下定決心, 無論如何, 也要把技術學到手。 於是, 李嘉誠應聘當了這家工廠的清潔工。 為什麼要當清潔工呢?因為這是唯一一個可以走進每間廠房、近距離觀察每一條流水線的工作。 通過這段時間的偷師學藝,李嘉誠把每道工序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返回香港後,李嘉誠研發出了一系列款式新穎的塑膠花產品。這些產品一推向市場,就立刻掀起了銷售狂潮。短短一年時間,小小的塑膠花為李嘉誠積累了百萬財富,李嘉誠也因此被稱為香港的“塑膠花大王”。

明天請繼續關注:華人首富李嘉誠親口講述成功秘訣!

通過這段時間的偷師學藝,李嘉誠把每道工序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返回香港後,李嘉誠研發出了一系列款式新穎的塑膠花產品。這些產品一推向市場,就立刻掀起了銷售狂潮。短短一年時間,小小的塑膠花為李嘉誠積累了百萬財富,李嘉誠也因此被稱為香港的“塑膠花大王”。

明天請繼續關注:華人首富李嘉誠親口講述成功秘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