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李世民登樓望見一樣東西,魏征說了三個字,李世民立馬把樓拆了

李世民繼位之初虛心納諫, 勤政愛民, 開創了史稱“貞觀之治”的大唐盛世。 可是到了晚年時, 隨著諛聲如潮, 漸變得驕奢淫逸起來。 朝臣看在眼中也不敢冒然開口諫阻, 就連諍臣魏征說話也變得藝術了起來。

貞觀十年(636), 長孫皇后崩于立政殿, 侍奉她的宮女將長孫皇后親手編撰的十卷《女則》呈給唐太宗, 哽咽道:皇后娘娘生前把歷代婦人參政得失的歷史編成此書, 自覺文字尚不精練, 不敢呈獻。 不想皇后還沒有來得及修完就……(此吾以自防閑耳, 婦人著述無條貫, 不欲至尊見之, 慎勿言)

長孫皇后是李世民的賢內助, 在玄武門之變時曾親臨激勵將士, 死時的時候才三十六歲。 唐太宗打開書卷見到髮妻所書的蠅頭小楷一絲不苟, 睹物思人不禁悲從中來、痛哭流涕, 對左右說:皇后此書, 足可以垂于後代……今不復聞善言, 是內失一良佐, 以此令人哀耳!

長孫皇后去世後葬於昭陵,

李世民想起從前不能自已, 於是命有關部門在皇宮中修建了一座高樓用於眺望昭陵, 取名相思樓。


相思樓巍峨壯麗, 勞民傷財花費無數, 幾個朝臣壯起膽子勸諫, 觸怒了唐太宗, 不是被貶就是被流放, 到後來大家都三緘其口沒有人再去觸黴頭。

李世民時不時登上相思樓眺望昭陵, 這一天, 帶了近臣魏征登上高樓, 指著遠方的昭陵問魏征, “愛卿, 你看到昭陵了麼?”

魏征聞言急忙跪倒, 沉聲道:臣有罪。

唐太宗聞言怔忡, 詫異地問道:愛卿, 你有何罪?

魏征裝作很害怕的樣子, 說:臣老眼昏花沒有看到昭陵,

只看到了獻陵。

唐太宗聽了身子一怔, 沉默無語。 魏征此言大有深意, 昭陵葬的是皇后, 而獻陵葬的是唐太宗父親李淵。 唐太宗玄武門之變, 弑兄殺弟, 逼父親禪位, 公允的講, 是種不忠不孝不義的行為。 就在長孫皇后去世的前一年, 唐高祖李淵駕崩, 死後葬獻陵。 獻陵與昭陵相比不但規模要小上許多, 而且簡陋很多, 輿論本已紛然, 李世民現在又在宮禁中起高樓遠眺昭陵, 豈非不智?


唐太宗晚年, 魏征也不敢犯顏直諫, 而是說話變得溫婉了許多。 魏征這樣說, 不過是在善意提醒李世民, 莫讓天下臣民嘲笑他不孝, 只知有妻, 不知有父。

唐太宗琢磨良久, 扶魏征起身, 恕他無罪。 快步下樓, 立即傳旨拆掉相思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