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緊湊型車的銷量擔當,雙“朗”對決誰能更勝一籌?

朗逸自誕生起就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注意, 並迅速成長為家用轎車的風向標, 是當之無愧的銷量王, 而它的“走紅”讓諸多車企分外眼紅, 該細分領域也成為眾車企必爭之地, 新車型層出不窮, 試圖與朗逸一較高下, 這其中“野心”最大的當屬別克英朗。 面對英朗的挑戰, 朗逸的整體銷量表現仍然出彩, 9月份憑藉53520輛的總成績再度登上榜首, 而英朗則屈居第四。 為什麼上市這麼久, 朗逸仍然能有這樣的成績, 信心滿滿的英朗為何遭遇了滑鐵盧, 這與二者的綜合產品力密不可分, 本文將對二者進行全面的對比,

看看二者之間都存在哪些差距。

從以往的銷量資料來看, 朗逸2017款1.6L自動舒適版占比最大, 也是潛在用戶最為關心的車款, 根據其13.69萬元的車型指導價, 我們選擇了價格相近的英朗2018款18T自動精英型, 接下來我們將從造型設計、空間、配置以及動力四大環節進行全面對比。

造型設計:英朗缺乏朗逸身上的那一股穩重和大氣的質感

大燈與格柵連為一體已經成為當下的一種潮流設計, 兩款車都採用了這種流行設計, 但很明顯, 朗逸的這種設計更顯幹練, 中網三條粗壯的鍍鉻飾條與大燈相連, 營造更寬的視覺效果, 下方金屬圍邊顯得更加大氣。 再看英朗的這種設計, 進氣格柵集中在前端, 使整車看起來略顯小氣, 並不耐看。

從兩款車的側面來看, 朗逸這種平直的線條不僅很耐看, 同時還能最大程度保證車內的空間感, 英朗為了營造一種運動感, 刻意將C柱的線條下壓, 這樣勢必影響到後排乘客的頭部空間。

來到車尾, 朗逸的橫向視覺效果更好, 層次感也更強, 再看英朗,

大燈與擾流尾翼的組合看上去有些不協調, 缺少了一份沉穩感。

小結:從造型設計來看, 顯然朗逸的整體設計要更顯大氣與時尚, 簡約而不簡單的線條又同時凸顯了這款車的動感一面, 而英朗雖然也應用了一些時下流行的元素, 但給人一種用力過猛的感覺, 這樣就會使得其總體看上去不夠大氣, 甚至還有些不協調。

空間:實際體驗後朗逸的內部空間更加充裕

僅從車身資料來看, 英朗要略佔優勢, 但實際的空間體驗誰更有話語權?具體詳情可以看下圖, 兩位身高同為170cm的體驗者分別進入兩車內進行實際體驗。

朗逸的後排頭部空間一拳餘兩指, 腿部空間超過兩拳, 而英朗的後排頭部空間只有一拳, 腿部空間也只有一掌, 總體來說, 內部的乘坐空間感朗逸要完勝英朗。 所以, 僅看資料還不夠, 還是要看具體的空間體驗, 可以這麼說, 美系車在內部空間佈局方面並不擅長。 還值得一提的是, 朗逸在乘坐的舒適性方面也有人性化的考量, 例如後排中間座位配有頭枕, 使得中間乘客即便久坐也不會覺得不舒服, 而這一項細節的設計, 英朗是缺失的。 除此之外, 朗逸的後排還設置了中央扶手, 並且有杯架, 累了的時候依靠一下, 或者放一杯星巴克, 既舒服又方便。

再看二者後備箱, 朗逸的開口很大, 取放東西都更方便, 縱深也更廣,需要吐槽的是英朗的後備箱縱深很廣,但是開口偏小,如果有大件行李還不容易塞進去。朗逸的後備箱容積達到了478L,而英朗只有400L,值得一提的是,兩款車的後排座椅都能按照比例放倒,這樣又能使容積得到進一步擴大。

小結:英朗的車身資料略優於朗逸,但從我們的實際空間體驗來看,朗逸遠勝於英朗,充裕的內部空間也能帶來更加舒適的乘坐體驗,後備箱的設計朗逸也很人性化,保證了使用的便利,同時容積也要大於英朗,值得一提的是,兩款車的後排座椅按比例放倒後,後備箱容積能得到進一步的擴大,搬個家也是妥妥的事兒!

配置:朗逸配置更全面 性價比更高

兩款車的官方指導價以及終端市場的價格相近,但從配置對比來看,顯然朗逸1.6L自動舒適版更加厚道,不僅多了無鑰匙啟動、真皮座椅、真皮方向盤等舒適性配置,定速巡航、藍牙/車載電話等輔助性的配置也為駕駛員在行車途中增添了便利性與安全性,反觀英朗18T自動精英型配置只能說是比較普通,可以說這個價位該有的例如轉向輔助燈、前霧燈等配置都缺失了,也確實不應該。

小結:10-15萬左右的家用轎車,仍舊以性價比為主,配置的全面性則是衡量一款車性價比高低的關鍵點,兩款車無論是官方指導價或終端售價都差不多,但配置環節的對比,顯然英朗要低了一個水準。

動力:朗逸的整體表現要優於英朗

我們所對比的朗逸2017款1.6L自動舒適版配備的是1.6L自然吸氣發動機,與之相匹配的則是6擋手自一體變速箱。英朗18T自動精英型配備的是1.3T的發動機,同樣也是匹配了6擋手自一體變速箱。從我們實際的駕駛體驗來看我們總結了二者動力方面的優缺點。

小結:我們對兩款車進行了比較深度的體驗,朗逸的動力表現與整款車的定位都很相符,無論是起步之初或者是中後段都有足夠充足的動力做支撐,變速箱換擋回應及時,也很平順,而英朗的變速箱頓挫感明顯,而且三缸機的雜訊偏大,也有明顯的抖動,影響了乘坐的舒適性。

全文總結:回到開篇我們所提出的問題:為什麼朗逸能一直立於不敗之地,而英朗雖然雄心壯志但卻遭遇了滑鐵盧?這與兩款車的綜合產品力有著最直接的關係,造型設計方面,朗逸擁有穩重的質感,比英朗更顯大氣。實際的空間體驗來看,顯然朗逸更加充裕的內部空間能為駕乘者帶來更舒適的用車感受。對於消費者來說,配置是他們選擇一款車的最關鍵因素,從對比的兩款車來看,朗逸的配置更加全面,性價比也更高,值得一提的是,消費者關心的動力,我們也做了一番深度體驗,英朗的變速箱一直為消費者詬病,而三缸機的雜訊和抖動又減分不少。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什麼朗逸上市至今仍擁有大量的擁簇者!

縱深也更廣,需要吐槽的是英朗的後備箱縱深很廣,但是開口偏小,如果有大件行李還不容易塞進去。朗逸的後備箱容積達到了478L,而英朗只有400L,值得一提的是,兩款車的後排座椅都能按照比例放倒,這樣又能使容積得到進一步擴大。

小結:英朗的車身資料略優於朗逸,但從我們的實際空間體驗來看,朗逸遠勝於英朗,充裕的內部空間也能帶來更加舒適的乘坐體驗,後備箱的設計朗逸也很人性化,保證了使用的便利,同時容積也要大於英朗,值得一提的是,兩款車的後排座椅按比例放倒後,後備箱容積能得到進一步的擴大,搬個家也是妥妥的事兒!

配置:朗逸配置更全面 性價比更高

兩款車的官方指導價以及終端市場的價格相近,但從配置對比來看,顯然朗逸1.6L自動舒適版更加厚道,不僅多了無鑰匙啟動、真皮座椅、真皮方向盤等舒適性配置,定速巡航、藍牙/車載電話等輔助性的配置也為駕駛員在行車途中增添了便利性與安全性,反觀英朗18T自動精英型配置只能說是比較普通,可以說這個價位該有的例如轉向輔助燈、前霧燈等配置都缺失了,也確實不應該。

小結:10-15萬左右的家用轎車,仍舊以性價比為主,配置的全面性則是衡量一款車性價比高低的關鍵點,兩款車無論是官方指導價或終端售價都差不多,但配置環節的對比,顯然英朗要低了一個水準。

動力:朗逸的整體表現要優於英朗

我們所對比的朗逸2017款1.6L自動舒適版配備的是1.6L自然吸氣發動機,與之相匹配的則是6擋手自一體變速箱。英朗18T自動精英型配備的是1.3T的發動機,同樣也是匹配了6擋手自一體變速箱。從我們實際的駕駛體驗來看我們總結了二者動力方面的優缺點。

小結:我們對兩款車進行了比較深度的體驗,朗逸的動力表現與整款車的定位都很相符,無論是起步之初或者是中後段都有足夠充足的動力做支撐,變速箱換擋回應及時,也很平順,而英朗的變速箱頓挫感明顯,而且三缸機的雜訊偏大,也有明顯的抖動,影響了乘坐的舒適性。

全文總結:回到開篇我們所提出的問題:為什麼朗逸能一直立於不敗之地,而英朗雖然雄心壯志但卻遭遇了滑鐵盧?這與兩款車的綜合產品力有著最直接的關係,造型設計方面,朗逸擁有穩重的質感,比英朗更顯大氣。實際的空間體驗來看,顯然朗逸更加充裕的內部空間能為駕乘者帶來更舒適的用車感受。對於消費者來說,配置是他們選擇一款車的最關鍵因素,從對比的兩款車來看,朗逸的配置更加全面,性價比也更高,值得一提的是,消費者關心的動力,我們也做了一番深度體驗,英朗的變速箱一直為消費者詬病,而三缸機的雜訊和抖動又減分不少。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什麼朗逸上市至今仍擁有大量的擁簇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