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十六國三大猛將:兩位萬人敵與關羽張飛趙雲並論,另一位槍挑其一

十六國時期有三大猛將, 兩位並稱“萬人敵”, 與關羽、張飛、彭越、徐盛、霍去病、趙雲、馬超相提並論, 而另一位卻槍挑其中之一, 最後成為開國皇帝。

第三名:鄧羌(?―約379年), 安定人, 十六國時期前秦將領、官員。 鄧羌有勇有謀, 升平元年(357年), 進擊羌族首領姚襄, 獻計激怒敵軍, 自己詐敗, 誘敵深入, 擊斬姚襄。 之後隨苻堅平定並州張平, 與猛將張蠔交鋒, 以計擒之。 受任禦史中丞, 與王猛協作, 整肅長安治安, 大見成效。 再平劉衛辰部, 苻柳等之亂。 于石門大破燕軍十萬, 又跟從王猛攻打前燕, 曾與張蠔、徐成策馬持矛, 突入燕軍, 打敗慕容評十余萬燕軍。 晚年平定蜀地叛亂, 並擊敗代王拓跋什翼犍。 司馬光《資治通鑒》評曰:“秦人稱鄧羌、張蠔皆萬人敵。 ”李繼白評曰:“無敵之將于古能得數人焉, 漢則霍去病, 三國則趙雲、馬超, 苻秦則鄧羌、張蠔。 ”

第二名:張蠔, 生卒年不詳, 上黨泫氏人, 十六國時期前秦將軍, 與鄧羌齊名, 並稱“萬人敵”。 張蠔身強力壯又很矯捷, 能夠拽著牛倒退行走, 城牆不論高低, 都可翻越而過。 司馬光《資治通鑒》:“蠔多力趫捷, 能曳牛卻走;城無高下, 皆可超越。 ”初為後趙將領張平的養子, 投降前秦之後, 先後平定前秦宗室叛亂,
攻滅前燕、代國, 參與淝水之戰。 太元九年(385年), 迎接長樂公苻丕在晉陽(今山西太原)稱帝, 被任命侍中、司空, 上黨郡公。 太元十年(386年), 升任太尉。 閻負、梁殊評曰:“驍勇多權略, 攻必取, 戰必勝, 關、張之流, 萬人之敵者, 則前將軍、新興王飛, 建切將軍鄧羌, 立忠將軍彭越, 安遠將軍范俱難, 建武將軍徐盛。 ”

第一名:呂光(338年-399年), 十六國時期後涼開國皇帝, 前秦苻堅時為鷹揚將軍。 升平二年(358年)二月, 前秦天王苻堅出兵討伐張平。 苻堅任命鄧羌為前鋒督護, 率領五千騎兵, 駐紮在汾水岸邊, 張平派張蠔抵禦鄧羌。 張蠔與鄧羌相持十多天, 互不能勝。 三月, 苻堅抵達銅壁, 張平用全部兵力出來迎戰, 張蠔隻身匹馬, 大聲呼喊, 出入衝殺前秦的兵陣有四、五次。 苻堅懸賞兵將活捉張蠔, 鷹揚將軍呂光挺矛沖出, 一槍將張蠔挑于馬下, 鄧羌將其生擒。 呂光一戰成名, 後受命征討西域, 降焉耆、破龜茲, 威震西域, 遠方諸國皆來歸附。 稱天王建大涼後, 親自率兵征伐各方, 身先士卒, 勇不可擋, 龍飛四年(399年)病重, 立太子呂紹為天王,
自號太上皇帝, 不久逝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