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歷史上的大成國——陳開組織天地會“洪兵”反清的最大一次起義

陳開(1822年-1861年)是佛山三水人。 少時家貧, 隨父以割魚草和替人箍桶為生。 10多歲到佛山, 在同鄉馮日在太平坊開的同茂雜貨店打工, 起初很受店主器重, 後因常與地方天地會秘密組織往來, 店主怕受他牽累, 便將陳開辭退。 此後, 陳開靠做木匠、放杉排、撐船為業, 因陳開“夙好結納江湖豪客”, 不久便成為了廣州地區天地會主要首領。

在太平天國影響下, 1854年7月5日, 陳開與天地會成員何六、李文茂等聚集在佛山石灣大帽崗豎旗舉義, 以“反清複明”為口號, 立誓“生死與共, 結為一家”, 號召志士仁人同舉義旗, 推翻清政府。

起義軍以蒙清崗為正營, 大霧崗為副營, 豐寧寺為大本營, 由豐甯寺和尚鄺能任軍師, 在城內人民的配合下, 攻克了佛山鎮, 起義風暴迅速席捲廣東全省, 數月內攻克府州縣城達數十座, 隊伍發展到數十萬人。 因起義軍自稱“洪兵”, 故這次天地會起義也稱“洪兵起義”。

1854年秋, 各路洪兵聯合圍攻廣州。 數十萬洪兵從水陸向廣州進逼, 數千艘戰船控制珠江河面, 陸上三路大軍直撲廣州的東、西、北門, 兩廣總督葉名琛被圍在廣州城內達半年之久。 後來, 城內清軍因有英、法、美等國的船隻不斷運載糧食和軍火接濟幫助, 而起義軍由於補給困難, 糧食缺乏, 無法再堅持下去, 只得放棄對廣州的圍攻, 分頭北上和西進。

1855年春, 陳開率主力組織強大船隊沿江西上, 衝破梧州清軍的重大堵截, 進入了廣西。 1856年9月27日, 起義軍攻下了潯州(今桂平), 建立大成國, 改年號為洪德。 以潯州府為都城, 改稱秀京, 並蓄髮易服, 頒佈法規, 分官設守, 開爐鑄錢, 陳開稱平潯王, 封李文茂為平靖王兼陸路總管, 梁培友為平東王兼水路總管, 區潤為平西王, 梁昌為定北王。 此後, 大成國成為了廣西天地會起義的中心。

為進一步擴大根據地, 11月12日, 李文茂率部包圍了柳州城。 廣西巡撫勞崇光急忙調兵增援。 起義軍邊阻援邊攻城, 終在1857年3月15日攻佔了柳州。 接著又連克柳城、羅城、慶遠(今宜山)、融縣(今融水), 控制了柳州、慶遠二府所屬州縣。

與此同時, 梁昌、區潤等率部西進, 在1857年2月攻克永淳, 4月攻下橫州, 5月溯邕江往攻南寧, 因守軍棄城逃走, 起義軍攻佔了南寧。

梁培友部本想肅清平南團練後再東攻梧州, 但在4月3日中炮陣亡, 所部由陳開率領繼續東進, 並6月22日完成對梧州的包圍。 7月28日, 起義軍在廣東都城(今郁南)全殲增援梧州的清軍廣東水師, 重創來支援的5000綠營兵, 使梧州守軍陷於絕境, 9月27日, 起義軍攻克梧州城。

至此,大成國起義軍發展到了數十萬人,先後攻佔了潯州、梧州、柳州、南寧、慶遠、思恩、平樂等7府及30餘座州縣城池,控制了大半個廣西。

1857年,陳開、李文茂約桂東北的黃金亮起義軍,從東南、西南和北面三路會攻桂林。桂林危急,6月,湖南巡撫駱秉章派候選知府蔣益澧率湘軍3600餘人入廣西,9月到達桂林。廣東當局則添制戰船,雇募壯勇,擬定了新的增援計畫。10月,南寧被當地團練攻佔,區潤、梁昌率部退入靈山,後發生內訌,梁被團練所擒,區為部下殺害。11月,蔣益澧部湘軍主力進攻賀縣的陳金剛部起義軍,陳開乘柳州兵力空虛,一舉收復柳州、柳城、融縣等地,並收容了李文茂舊部。

1858年春,李文茂率部由柳州北上進抵蘇橋,陳開率部由梧州北上鋒至臨桂、陽朔交界的桂魚塘,遭到了湘軍的堵截,由於清軍的拼死據守,陳開、李文茂兩部前鋒相距咫尺,卻未能會師。5月,因梧州遭粵軍猛烈進攻,陳開被迫率部回援,撤離桂林前線,李文茂則因湘軍集中兵力進攻而敗退柳州。至此,大成國起義軍三路攻取桂林的計畫未能實現,從此形勢開始急轉直下,起義軍開始由進攻轉入防禦。5月30日,廣東提督昆壽指揮粵軍奪取回梧州城。北線湘軍則乘勝南下,於6月24日攻佔柳州。而在數月後,李文茂病故在懷遠的山中。

1859年秋,石達開率太平軍20余萬人進入廣西,10月攻佔慶遠,給大成國帶來了扭轉戰局的契機,但陳開為爭了領導權,沒有與太平軍聯合行動,致被清軍各個擊破。

1860年初,清政府又增派劉坤一等統湘軍入廣西,協助蔣益澧、劉長佑圍剿大成國起義軍。

1861年春夏,清軍從上游下游兩面夾攻秀京。8月19日,陳開遣水師與清軍大戰于平南城東丹竹,起義軍水陸精銳盡失,平南失陷。接著在8月21日,秀京又失守。

陳開退出潯州後,計畫到貴縣投奔石達開,但石達開已撤出貴縣,未能實現。緊接著,起義軍又遭到地主團練的伏擊,陳開在貴縣木格被俘,最後被清軍押回潯州殺害。起義軍余部由隆國公黃鼎鳳率領,繼續堅持反清鬥爭,一直到1864年5月在貴縣小平天寨敗亡。

如今,在廣西桂平市城鎮中心小學,存有王府的石雲階和石獅子一對,而四柱方形的重簷紀念亭一座是1932年建的。

更多精彩內容可點擊閱讀今日頭條號羅盤高人的以下文章:

1、石達開首相張遂謀:阻止遠征軍萬里回朝,當屬背棄太平天國第一人

2、連城之戰:太平軍名將彭大順陰溝裡翻了船,49副棺材及陪葬品成謎

3、太平天國北王韋昌輝頭顱去向及後裔之謎

4、天國疑案:桂林陽朔金錢嶺是否埋藏有太平天國南王馮雲山的墓葬?

5、多隆阿:清軍滿人中的能戰之將,智慧善謀,陳玉成也不是他的對手

至此,大成國起義軍發展到了數十萬人,先後攻佔了潯州、梧州、柳州、南寧、慶遠、思恩、平樂等7府及30餘座州縣城池,控制了大半個廣西。

1857年,陳開、李文茂約桂東北的黃金亮起義軍,從東南、西南和北面三路會攻桂林。桂林危急,6月,湖南巡撫駱秉章派候選知府蔣益澧率湘軍3600餘人入廣西,9月到達桂林。廣東當局則添制戰船,雇募壯勇,擬定了新的增援計畫。10月,南寧被當地團練攻佔,區潤、梁昌率部退入靈山,後發生內訌,梁被團練所擒,區為部下殺害。11月,蔣益澧部湘軍主力進攻賀縣的陳金剛部起義軍,陳開乘柳州兵力空虛,一舉收復柳州、柳城、融縣等地,並收容了李文茂舊部。

1858年春,李文茂率部由柳州北上進抵蘇橋,陳開率部由梧州北上鋒至臨桂、陽朔交界的桂魚塘,遭到了湘軍的堵截,由於清軍的拼死據守,陳開、李文茂兩部前鋒相距咫尺,卻未能會師。5月,因梧州遭粵軍猛烈進攻,陳開被迫率部回援,撤離桂林前線,李文茂則因湘軍集中兵力進攻而敗退柳州。至此,大成國起義軍三路攻取桂林的計畫未能實現,從此形勢開始急轉直下,起義軍開始由進攻轉入防禦。5月30日,廣東提督昆壽指揮粵軍奪取回梧州城。北線湘軍則乘勝南下,於6月24日攻佔柳州。而在數月後,李文茂病故在懷遠的山中。

1859年秋,石達開率太平軍20余萬人進入廣西,10月攻佔慶遠,給大成國帶來了扭轉戰局的契機,但陳開為爭了領導權,沒有與太平軍聯合行動,致被清軍各個擊破。

1860年初,清政府又增派劉坤一等統湘軍入廣西,協助蔣益澧、劉長佑圍剿大成國起義軍。

1861年春夏,清軍從上游下游兩面夾攻秀京。8月19日,陳開遣水師與清軍大戰于平南城東丹竹,起義軍水陸精銳盡失,平南失陷。接著在8月21日,秀京又失守。

陳開退出潯州後,計畫到貴縣投奔石達開,但石達開已撤出貴縣,未能實現。緊接著,起義軍又遭到地主團練的伏擊,陳開在貴縣木格被俘,最後被清軍押回潯州殺害。起義軍余部由隆國公黃鼎鳳率領,繼續堅持反清鬥爭,一直到1864年5月在貴縣小平天寨敗亡。

如今,在廣西桂平市城鎮中心小學,存有王府的石雲階和石獅子一對,而四柱方形的重簷紀念亭一座是1932年建的。

更多精彩內容可點擊閱讀今日頭條號羅盤高人的以下文章:

1、石達開首相張遂謀:阻止遠征軍萬里回朝,當屬背棄太平天國第一人

2、連城之戰:太平軍名將彭大順陰溝裡翻了船,49副棺材及陪葬品成謎

3、太平天國北王韋昌輝頭顱去向及後裔之謎

4、天國疑案:桂林陽朔金錢嶺是否埋藏有太平天國南王馮雲山的墓葬?

5、多隆阿:清軍滿人中的能戰之將,智慧善謀,陳玉成也不是他的對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