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用辯證眼光看新兵

當前, 新訓工作進入後程, 新兵即將下連, 基層官兵將迎來一批新戰友。 對於帶兵幹部骨幹而言, 在安排好新兵吃、住、訓這些事務性工作的同時, 還應靜下心來想想帶兵的態度、方法、視角這些“形而上”的問題, 回溯帶兵“本源”和“真諦”, 把握好帶兵的技巧和規律。

用發展的思路看新兵, 相信兵是肯定能夠帶好的。 每一名新兵的軍旅生涯就好比一張白紙, 精彩優美的圖案, 需要帶兵人與新兵一道去描繪。 正如魯迅所言:“即使是天才, 生下來的第一聲啼哭也絕不會是一首好詩。 ”從“兵之初”到“軍中劍”, 有一個成長過程,

新兵正是在這種“不見其增、日有所長”的進步中實現從身到心的塑造, 積累從無到有的歷練。 “鑿井者, 起於三寸之坎, 以就萬仞之深”, 帶兵人要堅信, 每一名新兵都是蘊含無窮潛力的寶庫, 都是部隊戰鬥力生成不可或缺的一環, 都值得用心去對待。 帶兵人要幫助新戰士扣好軍旅生涯“第一粒扣子”, 為他們提供人生出彩的舞臺, 幫助他們規劃“大有可為、大有作為”的未來。 要把握從量變到質變的規律, 由表及裡、由淺入深、從易到難、從簡到繁, 使新戰士思想進一步純潔、境界進一步提升、知識進一步豐富、訓練進一步突破、能力進一步增強。

用全面的思維看新兵, 允許差異的存在。 新兵來自五湖四海, 成長經歷、性格愛好、文化水準等都不盡相同。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長”, 帶兵人要知道, 無論什麼時候什麼條件下, 個體差異都是存在的。 我們可以統一動作標準, 但不能要求新兵願望需求、生活習慣和行為特徵等都一樣。 帶兵人要為多樣化的個性留出空間, 不斷然肯定一個人, 也不草率否定一個人, 全面客觀地看待新戰士, 讓他們有點棱角, 為軍營增添一份生機和活力。 從某種意義上說, 差異就是動力, 是帶兵人努力的方向。 找出戰士“差”在哪裡, “異”在何處, “擇其善者而從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是帶兵人應盡的義務和責任。

用實事求是的理念看新兵,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新兵的心理行為是動態變化的, 也是具體實在的, 這種變化既有積極因素, 也有消極影響,

關鍵看怎樣把握規律、區別對待。 解決思想問題要區分不同物件不同時期的不同表現。 對積極的, 要支援鼓勵;對消極的, 要教育引導;對個性問題, 要堅持“一把鑰匙開一把鎖”, 有針對性地找准思想切入點;對共性問題, 要佔據理想信念的制高點, 引導新戰士正確分辨是非、正誤、真假、美醜、善惡。 在“知”與“行”、“收”與“放”的結合中, 贏得新戰士信任尊重, 引導他們成長成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