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冬天一到,家家戶戶都開始做這種肉,再饞也要忍住!

吃太多臘肉, 抽出“牛奶血”

秦先生平時除了血脂有點高, 身體沒有其他毛病。 但最近一段時間, 因為家裡做了臘肉, 他讓家人每天都做炒臘肉吃。 但突然某天, 秦先生覺得上腹疼痛, 家人趕緊把他送到附近的醫院。 抽血時發現, 血液居然是乳白色, 跟牛奶一樣, 甘油三酯竟高出正常值15倍。

在醫學上, 秦先生這種血液被稱作“乳糜血”, 也就是“有浮油的血”或“含太多脂肪顆粒的血”。

原來秦先生平時就喜歡吃肉, 發病前吃臘肉吃得非常猛。 在不當的生活習慣下, 當血液中的脂肪粒太多時, 就會導致乳糜血的出現。 秦先生就是因血液中甘油三酯嚴重超標, 導致了重症胰腺炎。

吃臘肉過多還有這些壞處

1患脂肪肝

大多臘肉的原料是豬肉, 根據豬部位的不同, 就算是含肥肉最少的裡脊肉, 每100g也含55mg膽固醇, 而每100g肥豬肉的膽固醇含量更是高達109mg。 高含量的膽固醇會沉澱、聚集在膽汁中形成結石。

另外, 動物性脂肪不易被吸收, 吃太多臘肉會增加脂肪肝風險。

2易患胃癌

很多家庭買來臘肉都不是為了馬上食用, 而且放在冰箱裡, 作為日常配菜。 為了保持臘肉新鮮的口感, 在加工和醃制的過程中都加入大量的鹽。 這些醃制食品含大量亞硝酸鹽, 這是一種致癌的因素。 觀察我國胃癌地圖可知, 許多愛吃醃肉的地區正是胃癌高發地。

如何減少臘肉的危害?

1、吃時先浸泡, 降低含鹽量

臘肉吃之前可以用溫水泡一會, 再沖洗掉表面的油脂, 烹飪的時候要搭配其他的新鮮蔬菜炒、煮, 中和它的鹹味, 最好不要高溫煎炸。

2、控制好攝入量

建議每人每次吃50g左右即可, 不要超過100g, 一周最多吃一回解饞就行了, 不要因為嘴饞就常吃、過吃, 以免損傷健康。

3、先煮後蒸

吃臘肉時可以將臘肉先煮後蒸, 讓水分緩慢地滲入肉的組織中。 這樣做一方面可以讓乾癟的臘肉變得滋潤起來, 另一方面還可以去除臘肉上過多的鹽分。

4、不要放鹽

因為臘肉在製作時就已經用了大量的鹽, 所以烹飪的時候最好不要放鹽。 如果有其他菜一起搭配著炒臘肉, 可以將臘肉多炒一會兒再放入蔬菜, 這樣也可以起到給蔬菜調味的作用。

臘肉中往往含有大量的亞硝酸鹽, 屬於致癌物質, 長期食用, 會增加癌症的發生率。 而且臘肉中鈉的含量較高,

長期吃, 容易引起體內鈉離子濃度增加, 引起血管收縮, 導致血壓升高。 因此, 建議不要長期頻繁的吃臘肉。 特別對於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等慢性疾病患者和老年朋友, 應儘量少吃或不吃。

聲明:文章轉載僅作分享, 如有涉及侵權煩請聯繫, 我們將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

誠邀稿件, 歡迎投稿:yangzhanggk@foxmail.com。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