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徐霞客來過的隱世桃源

在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北10公里、緊靠著205國道的栟櫚山中, 面積37平方公里, 因景區內有桃花澗而得名。

桃源洞口實際是兩峰之間裂開的巨罅。 一條桃花澗迂回曲折, 穿過雙峰聳立的狹穀隘口, 潺潺匯入沙溪。 120米高的絕壁上有明萬曆年間舉人陳源湛所書"桃源洞口"四個大字, 每字2米見方, 下題七律《桃源洞》詩一首, 右上端橫楔一塊10多米長的鯉魚石。

南宋宰相李綱和左正言鄧肅曾在此隱居、讀書, 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也曾遊覽此地, 並都留有詩句。 從此桃源洞名聞遐爾。

其中最著名的是高90米、長120米的"一線天"。 懸崖斷處, 一隙通明, 拾級而上, 窄處僅容側身而過。 《徐霞客遊記》稱:"縫隙一線, 上劈山巔, 還透山北, 中不容肩。 所見一線天數處, 武夷、黃山、浮蓋, 曾未見若此大而逼、遠而整者"。

桃源洞似洞非洞, 系拔地而起的山岩, 中裂一隙, 僅留天光一線。 洞口絕壁上有萬曆年間兩郡司馬陳源湛所書"桃源洞口"四個大字。 桃源洞有一線天、通天亭、觀音殿、飛來石、仙人棋盤、跨虹橋、鳳冠亭等18景。 最著名的是一線天, 只見懸岩斷壁上一隙通明, 全長120米, 高40米, 寬僅盈尺, 最窄處只可側身而過。 徐霞客在遊記中稱"縫隙一線, 上劈山巔, 遠秀山北, 中不能容肩。 餘所見一線天數處, 武夷、黃山、浮蓋, 曾未見若此大而逼、遠而整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