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德州市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兩項重點工作”回眸

緩解農村社會主要矛盾的有效實踐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 當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長期以來的城鄉分割體制, 造成農村社會文化事業發展明顯滯後於城市。 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 隨著農村經濟快速發展, 農村的社會、文化、生活環境、精神文明建設等滯後的問題逐步凸顯。 廣大農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成為農村的主要社會矛盾。

2015年, 市委提出在全市開展“我文明德州文明”主題實踐活動,

正是強化精神文明建設, 貫徹落實中央“建設美麗中國”決策部署, 緩解農村主要社會矛盾的重大舉措。 市文明委結合前期開展的鄉村文明行動移風易俗、城鄉環衛一體化兩項重點工作, 制定專題方案, 廣泛發動、精心組織、強力推進, 得到了廣大群眾的衷心擁護, 全市農村社會面貌發生了深刻變化。

今年7月, 省裡對17個市、132個縣市區、31個經濟開發區, 進行了鄉村文明行動群眾滿意度電話調查。 我市移風易俗工作居全省第5位, 城鄉環衛一體化居第8位, 半數以上縣市區進入全省前50位。 今年8月底, 在全省文明城市年度測評成績通報中, 我市鄉村文明得分9.105分, 居全省第五位。 兩次測評均創出歷史最佳成績,

為緩解農村社會主要矛盾、滿足農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作出了重要貢獻。

主要做法

強化價值引領。 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目的, 以遍佈鄉鎮綜合文化站、農村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鄉村學校少年宮、文體小廣場等文化設施為載體, 精心策劃、持續開展“我文明德州文明”大討論、“做文明有禮德州人”、學習宣傳道德模範、學雷鋒志願服務和“不文明不道德”行為專項治理等行動。 深入推進四德工程, 廣泛開展文明村鎮、文明家庭、身邊好人、最美人物等評選活動, 大力倡樹薛長赳、薛長虎、黃平亮、孫洪香, 以及“南街村50年儉辦紅白事”等重大先進典型, 引領社會風尚, 農村思想道德水準不斷提高, 社會文明程度大幅提升。

強化組織領導。 市文明委多次就兩項重點工作形成書面報告, 向市委、市委常委會進行專題彙報。 每遇關鍵環節、重要措施、重大進展, 都及時向市委主要領導和相關領導同志進行彙報。 市委主要領導同志高度重視、大力支持, 先後9次就兩項重點工作作出批示, 要求加大力度, 全力推進, 切實改善農村人文環境和生活環境。 調整充實鄉村文明行動工作領導小組, 由市委副書記擔任組長, 有關市委常委和副市長擔任副組長。 建立聯席會議制度, 納入27家職能相關的市直單位。 設立聯席會議辦公室, 負責兩項重點工作的調度、督導、考核和日常管理, 協調各成員單位根據職能分工, 整合政策、資金、專案, 形成推進工作的強大合力。

各縣鄉也成立相應機構推進工作。 幾年來, 先後到13個縣市區7次召開現場會推進工作。 開展“我文明德州文明”主題實踐活動, 推進兩項重點工作, 成為全市農村工作的重要載體和平臺。

強化工作基礎。 對照省裡工作標準, 在逐級建章立制, 落實相關人員、資金、設施的同時, 從德州學院招募173名大學生志願者, 對全市8000多個村莊進行了一次拉網式調查, 僅市文明辦直接調查的村莊就有2000多個。 對所到村莊的垃圾桶、保潔員數量, 村內“五化”情況, 是否有四德榜、文體廣場、農家書屋等十幾項指標, 全部建立資料庫和工作臺賬, 真正做到了家底清、情況明、調度准。 這次實地調查規模大、範圍廣、時間長、資料全, 不僅摸清了家底, 同時有力宣傳和推動了“我文明德州文明”主題實踐活動和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

是一項前所未有的創新舉措。

強化督導指導。 制定下發督導指導推進工作的方案, 由市委重督辦牽頭, 成立4個督導組, 先後對全市13個縣市區進行了10輪督導檢查, 並分別提出督導和整改意見。 另外, 從13個成員單位抽調39名同志, 成立13個業務指導小組, 與縣市區結成責任同盟, 模擬省裡鄉村文明行動考核有關的認定程式和辦法, 一對一開展業務指導。 所駐的縣市區不過關, 指導小組就不撤。 在工作督導和業務指導過程中, 通過編發督查通報、電話調查通報、工作專報、資訊專報等多種資料, 交流情況、推進工作。

強化輿論引導。 抽調新聞媒體骨幹力量, 採取專題專欄專訪等形式,日常報導與突擊暗訪相結合,對工作措施得力、成效顯著的縣鄉村進行宣傳推廣,對工作被動、措施不力的予以曝光,營造了濃厚氛圍。特別是注重運用新媒體推進工作。設立“鄉村文明在行動”微信群,對巡查暗訪中發現的問題,即時在微信群中進行曝光。相關縣市區及鄉鎮能夠第一時間收到資訊,立即組織整改,推動問題快速解決,有力促進了工作開展。

強化工作考核。市委將兩項重點工作納入全市重點工作計畫,定期進行調度。並作為定量考核指標,納入全市年度科學發展考核體系。市文明委制定下發了具體的考核指標和考核辦法。以每年度省市四次電話調查成績的平均值為依據,對縣市區和鄉鎮進行考核排名。市文明委先後8次委託市統計局開展電話調查,對全市13個縣市區和138個涉農鎮街進行排名,將結果通報市縣主要領導同志和相關負責同志。

工作成效

農民群眾幸福指數得到大幅提升。在省市先後17次組織的電話調查中,農民群眾對鄉村文明狀況的滿意度,一次比一次都有提升。省裡2013年第一次電話調查,我市群眾對鄉村文明的滿意度只有41%。到2014年底上升為90.5%,到今年7月又上升為95.5%。禹城市的移風易俗工作,連續三次排名全省第一。尤其是近幾年來,德州大地湧現出了一大批全國全省文明家庭、文明村鎮、文明社區、道德模範、見義勇為先進分子,“德州出好人、德州好人多”,已經成為普遍的道德現象和社會共識,“有德之州”的城市品牌更加響亮。開展“我文明 德州文明”主題實踐活動、推進兩項重點工作,對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提升廣大農民群眾幸福指數,起到了有力的支撐作用。

農村環境面貌得到根本改觀。以環境綜合整治為突破口,全市動員近百萬農村幹部群眾,在面積1萬多平方公里的廣大農村,連續幾次開展大掃除運動,徹底清除長年積累的“三大堆”問題,有效解決了垃圾堵村、垃圾圍村的問題。據不完全統計,在幾次環境集中治理中,全市共出動人力約300萬人次,各型機械約50萬台次,清理各類垃圾超過300萬噸。全市各級累計投入10多個億,對照省裡全覆蓋認定的標準,建設垃圾轉運站119座,購置各型垃圾轉運車3000多輛,配置垃圾桶101156個,配備保潔員16100名、管理人員2552名。積極借鑒外地經驗,加強隊伍建設,健全保潔機制,提升管理水準,基本建成“戶集、村收、鎮運、縣處理”的農村垃圾處理體系。

幹部隊伍得到有效鍛煉。在推進兩項重點工作,特別是農村環境集中整治行動中,全市各級幹部緊盯目標、深入謀劃、真抓實幹,既注重方案計畫制定,又善於組織協調實施,既強力推動落實,又實地督導整改,提升了思想境界、改進了工作方法、轉變了工作作風、積累了工作經驗,幹部隊伍的素質和能力在實戰中得到錘煉。推進兩項重點工作,不僅體現了廣大幹部敢於擔當、知難而進、迎難而上的精神風貌,而且樹立了各級幹部想幹事、能幹事、能幹成事的良好形象。

黨群幹群關係得到極大改善。工作中,廣大農村基層黨員幹部以問題為導向,走在基層、訪在現場、幹在一線,哪裡髒就出現在哪裡,哪裡問題多就去哪裡,哪裡有困難就蹲在哪裡。不僅積極主動進村入戶,大力宣傳開展主題實踐活動、推進兩項重點工作的重要意義,廣泛聽取群眾的意見和建議,而且親自投身環境治理行動,義務出錢出工出力,處處起到模範帶頭作用。廣大群眾看在眼裡、記在心裡,紛紛點贊。全市基層組織的凝聚力和號召力增強了,黨群幹群關係更加密切了,廣大農村呈現出文明和諧、美麗幸福的新氣象。

幾點體會

要有使命感。對上級部署的任何一項重點工作,特別是涉及千家萬戶群眾利益的大事,即使再苦再累再難,也必須服從大局、勇於擔當、敢於負責,不以完成任務為標準,而以幹則幹好為出發點。越是重點越是大事,困難和問題就會越多,但問題只有在幹中才能解決,困難只有在幹中才能克服。只有帶著對群眾的深厚感情,真正撲下身子去幹,群眾感受到實實在在的變化,才會真正自發自覺地投身進來。再大再難的事情,只要把幹部群眾發動起來,就沒有攻克不了的高地和難關。

要協同作戰。要從全域出發,全方位分析這一項工作,上級的宗旨和目標是什麼,有什麼標準要求,有沒有可能納入黨委、政府年度重點工作盤子,如何結合實際設定考核指標和考核辦法,等等。同時認清形勢,理清思路,摸清底數,找出問題,拿出建議,搞好彙報,積極爭取,就一定能夠得到各級黨政主要領導同志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一項全域覆蓋、全民動員的綜合性工作,往往會涉及十幾個、幾十個部門單位,幾十萬、幾百萬幹部群眾,僅靠一個部門單打獨鬥,沒有完成的可能。必須落實領導機構和辦事機構,爭取相關職能部門支持,發揮優勢、明確分工、各司其責、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進工作。

要有硬實作風。一件涉及面廣、難度較大的任務,沒有釘釘子的精神,要想取得實效很難。作為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如果盯得不緊,那工作就會流於形式。工作中,往往困難在一線、問題在一線、解決問題的辦法也在一線。釘釘子就必須盯現場、盯標準、盯目標,去基層、去一線、去現場,及時發現並化解矛盾。這是我們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推進工作最有效的法寶。

要強化考核督導。考核是黨委、政府推動工作的指揮棒,這個指揮棒指向哪裡,各級各部門的工作資源就會向哪裡集結,工作才會有落地結果的環境和條件。情況通報則是工作過程中的回饋糾偏機制,通過定期督導調度情況,及時發現問題、糾正偏差,確保各項工作朝著預定目標扎實高效推進。要善於發揮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優勢,正面引導與反面曝光兩手並用,持續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

組稿:德州文明網

採取專題專欄專訪等形式,日常報導與突擊暗訪相結合,對工作措施得力、成效顯著的縣鄉村進行宣傳推廣,對工作被動、措施不力的予以曝光,營造了濃厚氛圍。特別是注重運用新媒體推進工作。設立“鄉村文明在行動”微信群,對巡查暗訪中發現的問題,即時在微信群中進行曝光。相關縣市區及鄉鎮能夠第一時間收到資訊,立即組織整改,推動問題快速解決,有力促進了工作開展。

強化工作考核。市委將兩項重點工作納入全市重點工作計畫,定期進行調度。並作為定量考核指標,納入全市年度科學發展考核體系。市文明委制定下發了具體的考核指標和考核辦法。以每年度省市四次電話調查成績的平均值為依據,對縣市區和鄉鎮進行考核排名。市文明委先後8次委託市統計局開展電話調查,對全市13個縣市區和138個涉農鎮街進行排名,將結果通報市縣主要領導同志和相關負責同志。

工作成效

農民群眾幸福指數得到大幅提升。在省市先後17次組織的電話調查中,農民群眾對鄉村文明狀況的滿意度,一次比一次都有提升。省裡2013年第一次電話調查,我市群眾對鄉村文明的滿意度只有41%。到2014年底上升為90.5%,到今年7月又上升為95.5%。禹城市的移風易俗工作,連續三次排名全省第一。尤其是近幾年來,德州大地湧現出了一大批全國全省文明家庭、文明村鎮、文明社區、道德模範、見義勇為先進分子,“德州出好人、德州好人多”,已經成為普遍的道德現象和社會共識,“有德之州”的城市品牌更加響亮。開展“我文明 德州文明”主題實踐活動、推進兩項重點工作,對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提升廣大農民群眾幸福指數,起到了有力的支撐作用。

農村環境面貌得到根本改觀。以環境綜合整治為突破口,全市動員近百萬農村幹部群眾,在面積1萬多平方公里的廣大農村,連續幾次開展大掃除運動,徹底清除長年積累的“三大堆”問題,有效解決了垃圾堵村、垃圾圍村的問題。據不完全統計,在幾次環境集中治理中,全市共出動人力約300萬人次,各型機械約50萬台次,清理各類垃圾超過300萬噸。全市各級累計投入10多個億,對照省裡全覆蓋認定的標準,建設垃圾轉運站119座,購置各型垃圾轉運車3000多輛,配置垃圾桶101156個,配備保潔員16100名、管理人員2552名。積極借鑒外地經驗,加強隊伍建設,健全保潔機制,提升管理水準,基本建成“戶集、村收、鎮運、縣處理”的農村垃圾處理體系。

幹部隊伍得到有效鍛煉。在推進兩項重點工作,特別是農村環境集中整治行動中,全市各級幹部緊盯目標、深入謀劃、真抓實幹,既注重方案計畫制定,又善於組織協調實施,既強力推動落實,又實地督導整改,提升了思想境界、改進了工作方法、轉變了工作作風、積累了工作經驗,幹部隊伍的素質和能力在實戰中得到錘煉。推進兩項重點工作,不僅體現了廣大幹部敢於擔當、知難而進、迎難而上的精神風貌,而且樹立了各級幹部想幹事、能幹事、能幹成事的良好形象。

黨群幹群關係得到極大改善。工作中,廣大農村基層黨員幹部以問題為導向,走在基層、訪在現場、幹在一線,哪裡髒就出現在哪裡,哪裡問題多就去哪裡,哪裡有困難就蹲在哪裡。不僅積極主動進村入戶,大力宣傳開展主題實踐活動、推進兩項重點工作的重要意義,廣泛聽取群眾的意見和建議,而且親自投身環境治理行動,義務出錢出工出力,處處起到模範帶頭作用。廣大群眾看在眼裡、記在心裡,紛紛點贊。全市基層組織的凝聚力和號召力增強了,黨群幹群關係更加密切了,廣大農村呈現出文明和諧、美麗幸福的新氣象。

幾點體會

要有使命感。對上級部署的任何一項重點工作,特別是涉及千家萬戶群眾利益的大事,即使再苦再累再難,也必須服從大局、勇於擔當、敢於負責,不以完成任務為標準,而以幹則幹好為出發點。越是重點越是大事,困難和問題就會越多,但問題只有在幹中才能解決,困難只有在幹中才能克服。只有帶著對群眾的深厚感情,真正撲下身子去幹,群眾感受到實實在在的變化,才會真正自發自覺地投身進來。再大再難的事情,只要把幹部群眾發動起來,就沒有攻克不了的高地和難關。

要協同作戰。要從全域出發,全方位分析這一項工作,上級的宗旨和目標是什麼,有什麼標準要求,有沒有可能納入黨委、政府年度重點工作盤子,如何結合實際設定考核指標和考核辦法,等等。同時認清形勢,理清思路,摸清底數,找出問題,拿出建議,搞好彙報,積極爭取,就一定能夠得到各級黨政主要領導同志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一項全域覆蓋、全民動員的綜合性工作,往往會涉及十幾個、幾十個部門單位,幾十萬、幾百萬幹部群眾,僅靠一個部門單打獨鬥,沒有完成的可能。必須落實領導機構和辦事機構,爭取相關職能部門支持,發揮優勢、明確分工、各司其責、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進工作。

要有硬實作風。一件涉及面廣、難度較大的任務,沒有釘釘子的精神,要想取得實效很難。作為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如果盯得不緊,那工作就會流於形式。工作中,往往困難在一線、問題在一線、解決問題的辦法也在一線。釘釘子就必須盯現場、盯標準、盯目標,去基層、去一線、去現場,及時發現並化解矛盾。這是我們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推進工作最有效的法寶。

要強化考核督導。考核是黨委、政府推動工作的指揮棒,這個指揮棒指向哪裡,各級各部門的工作資源就會向哪裡集結,工作才會有落地結果的環境和條件。情況通報則是工作過程中的回饋糾偏機制,通過定期督導調度情況,及時發現問題、糾正偏差,確保各項工作朝著預定目標扎實高效推進。要善於發揮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優勢,正面引導與反面曝光兩手並用,持續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

組稿:德州文明網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