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不經調查,罪名謀反,李世民下令滅其滿門

李世民被後人稱為一代賢明君主, 然而他卻不經調查, 草率冤殺刑部尚書鄖國公張亮。

張亮是滎陽人, 出身貧賤, 隋朝末年農民戰爭時期,

張亮投奔到李密的瓦崗軍, 後經人推薦, 投奔李世民軍中, 任車騎將軍。

李世民與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爭奪王位的時候, 派張亮到洛陽一帶廣結當地豪傑以待時局變化, 不想身份暴露, 被李世民的弟弟齊王李元吉逮捕。

李元吉將張亮押送到父親李淵那裡,

狀告李世民企圖謀反。 如果張亮開口承認, 李世民就可能被殺。 然而張亮經受嚴刑拷打。 遍體鱗傷, 卻始終沒有把李世民結交豪傑,準備起事的事情招供出來。

等到李世民殺死哥哥李建成繼承王位後, 張亮被封長平郡公, 擔任授懷州總管。

此後張亮又任御史大夫、金柴光祿大夫, 貞觀十一年改封鄖國公。 張亮為人謹慎又善於察微辨末。 曾舉報李世民的重臣侯君集有謀反跡象, 侯君集因謀反被殺後, 張亮因舉報有功, 被升為刑部尚書, 參與朝政。

李世民攻打高麗時, 張亮隨軍為滄海道行軍大總管, 管理軍船事宜。 唐軍屯兵于建安城下時, 忽遇高麗人馬來襲,張亮臨危不亂, 指揮唐軍擊潰高麗, 立有戰功, 被李世民任命為平壤道行軍大總管。 這個時候, 張亮差不多跟蒙恬一樣, 成為獨當一面的封疆大吏。

然而, 貞觀二十年, 有人誣告張亮曾講過:“弓長之君為王”的話, 說這是張有算位之心的證據。 再加上張亮養有數百門客, 李世民大怒, 儘管大臣李道裕認為證據不足, 儘管張亮曾經為保李世民受盡酷刑險些送命, 李世民還是下令將張亮處死, 全家滅門。

事後證明張亮的確是被冤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