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海信拿下東芝電視 這對國際化拓展中的中國彩電業來說是件好事

Popo||評論

好久沒有這麼振奮彩電業的消息了!海信拿下東芝電視, 中國家電企業出海征程中又多了一個里程碑事件!

對中國彩電業而言, 這兩年內銷市場不景氣, 除了上半年的618和下半年的雙11刺激一下外, 平常難有不錯的收穫。 於是從去年開始, 一些明智的企業如海信、創維、TCL等就加大了出海力度, 並收穫了不錯的增長。 而就在11月14日, 海信電器宣佈, 東芝映射已經將95%的股權轉讓海信, 未來40年, 海信將享有東芝電視產品、品牌和運營服務等一攬子業務, 這是中國彩電業出海路上的一次壯舉。

Hisense, 正在全球釋放它的魅力

海信收了日系四大天王東芝

彩電業已經很久沒有轟動性事件了。 在沉寂了很久, 海信電器於14日發佈公告稱, 旗下東芝映射解決方案公司(Toshiba Visual Solutions Corporation, 簡稱TVS)股權的95%正式轉讓海信, 轉讓完成後, 海信電器將享有東芝電視產品、品牌、運營服務等一攬子業務,

並擁有東芝電視全球40年品牌授權。 該項股權轉讓金額暫計為129億日元, 預期將於18年2月底完成交割。

一時間朋友圈被刷屏。 客觀講, 這則消息的影響力太大了。 要知道海信電器收購的東芝, 曾經在CRT時代同索尼、松下、日立一起被譽為日系彩電業的四大天王。 雖然在平板電視時代的聲音越來越弱, 特別在中國市場被眾多品牌圍攻後, 關於東芝電視的聲音幾乎看不到了。

TOSHIBA的技術, 很厲害

但這並不妨礙其在國際市場上仍有一席之地。 在2010年之前, 東芝平板電視的出貨量在國際市場的排名一直在前十, 只是最近幾年因為市場行銷策略不給力, 出現了排位的下降。 不過其在日本市場仍是很火熱, 2016年, 東芝電視銷量仍位居日本市場前三(IHS)。

先前樂視想通過收購Vizio改變國際市場電視出貨排名, 但最終未完成。 現在海信卻通過收購東芝實現了這種座次的改變。 雖然從排位上看, 是擠掉了TCL重回第三, 但這一次搶位, 卻實實在在對第二名的樂金電子提出了挑戰。

版圖擴張, 很迅猛

更關鍵的是, 這些年東芝對電視的研發從未間斷過。 據瞭解, 作為主營東芝電視及各種周邊產品(包括商用顯示器及廣告顯示器)的公司, TVS在日本擁有優秀的研發團隊, 在電視畫質、晶片、音響等方面積累了深厚的技術功底。 而海信這些年在電視技術研發上同樣投入巨大,

並商業化了一系列對彩電行業產生重要影響的技術, 如信芯、背光優化ULED技術到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鐳射顯示技術等。 不難想像, 如果這兩家技術團隊相互合作, 迸發出改變行業走向的火花是很有可能的。

將提升中國彩電業整體競爭力

作為連續14年在中國電視市場零售量和零售額均奪得第一的品牌, 海信則是本土成長起來的國內龍頭彩電企業之一。 此次收購東芝後, 顯然是為進展如火如荼的國際化征程添磚加瓦。 正如海信集團總裁、海信電器董事長劉洪新表示, 收購後東芝電視業務後, 海信將整合雙方研發、供應鏈和全球管道資源, 快速提升市場規模, 加快國際化進程。

當然, 從這件事的意義來看, 其已經超出了海信個體的範疇。對海信自身來說,收購東芝,無論是量還是技術上,都如虎添翼,能夠快速為海信國際化打開一片新天地;對行業來說,則是中國彩電業向領頭羊韓系三星和樂金電子發起衝擊的標誌。

LG千年老二的地位,還能坐多久?

我們知道,在平板電視時代,三星和樂金電子憑藉上游面板的優勢,在全球範圍內擁有極大的話語權,三星第一LG第二這種格局在過去十幾年間一直未發生改變。但現在看,這兩年中國力量正不斷對它們發起有威脅的進攻。

從樂視收購Vizio造勢(雖然未成功)到TCL通過完善產業鏈優勢,慢慢追趕韓系電視品牌來看,來自中國品牌的威脅越來越大了。以往日系還是中國企業需要分心抗衡的一支力量,但現在看,因為海信收購東芝,無論從輿論上,還是產品上,中國彩電品牌對日系品牌的包圍已經形成。松下、日立的衰弱、東芝的賣身,日系彩電巨頭只剩下索尼還在為電視復蘇而努力。

不難想像,下一步中國品牌將對韓系品牌形成倒逼態勢。上游集合了京東方、華星光電等優秀企業,整機集合了海信派、TCL、創維等企業,它們組成了中國彩電業的“國家隊”。未來兩三年,在國際市場上,中韓彩電企業將上演面對面的龍虎鬥。而從產業趨勢來看,未來一家獨大的可能性已經很低,所以三星LG想獨領風騷的難度越來越大,最後的結果大概率會以中國力量的勝出而結束。

【就說家電:旨在用更全面的分析和更客觀的原創打動您!感謝您的閱讀!歡迎您留下觀點和看法,共同為家電業的健康發展出力。歡迎對家電感興趣的朋友,點擊關注“就說家電”。】

其已經超出了海信個體的範疇。對海信自身來說,收購東芝,無論是量還是技術上,都如虎添翼,能夠快速為海信國際化打開一片新天地;對行業來說,則是中國彩電業向領頭羊韓系三星和樂金電子發起衝擊的標誌。

LG千年老二的地位,還能坐多久?

我們知道,在平板電視時代,三星和樂金電子憑藉上游面板的優勢,在全球範圍內擁有極大的話語權,三星第一LG第二這種格局在過去十幾年間一直未發生改變。但現在看,這兩年中國力量正不斷對它們發起有威脅的進攻。

從樂視收購Vizio造勢(雖然未成功)到TCL通過完善產業鏈優勢,慢慢追趕韓系電視品牌來看,來自中國品牌的威脅越來越大了。以往日系還是中國企業需要分心抗衡的一支力量,但現在看,因為海信收購東芝,無論從輿論上,還是產品上,中國彩電品牌對日系品牌的包圍已經形成。松下、日立的衰弱、東芝的賣身,日系彩電巨頭只剩下索尼還在為電視復蘇而努力。

不難想像,下一步中國品牌將對韓系品牌形成倒逼態勢。上游集合了京東方、華星光電等優秀企業,整機集合了海信派、TCL、創維等企業,它們組成了中國彩電業的“國家隊”。未來兩三年,在國際市場上,中韓彩電企業將上演面對面的龍虎鬥。而從產業趨勢來看,未來一家獨大的可能性已經很低,所以三星LG想獨領風騷的難度越來越大,最後的結果大概率會以中國力量的勝出而結束。

【就說家電:旨在用更全面的分析和更客觀的原創打動您!感謝您的閱讀!歡迎您留下觀點和看法,共同為家電業的健康發展出力。歡迎對家電感興趣的朋友,點擊關注“就說家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