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朱德元帥1966年談他的身後名譽:一名合格老兵足矣

核心提示:1966年11月, 天安門城樓上。 一位元外國記者問朱德元帥:“您想身後留下什麼樣的名譽?”曾經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時任全國人大委員長的他一語作答:“一名合格老兵足矣!”一聲“合格”, 天高地闊;一聲“老兵”, 情深意長。

朱德資料圖

本文摘自: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原題:中國退役軍人已有5700多萬軍報談“老兵擔當”

★權威部門統計顯示, 我國現有退役軍人5700多萬, 並以每年幾十萬的速度遞增。

★什麼是脊樑?脊樑就是默默奉獻、無悔擔當, 把祖國和人民的利益高高舉過頭頂。

★老兵帶頭就業創業, 不僅是為政府減輕壓力, 更是為“雙創”時代豎起標杆。

★老兵賡續優良傳統, 不僅是身體力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更是在打造一座座精神地標。

★老兵當自豪, 黨和政府一直予我們以厚愛。

★老兵當擔責, 人民群眾一直寄我們以厚望。

1966年11月, 天安門城樓上。 一位元外國記者問朱德元帥:“您想身後留下什麼樣的名譽?”曾經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時任全國人大委員長的他一語作答:“一名合格老兵足矣!”

一聲“合格”, 天高地闊;一聲“老兵”, 情深意長。

我軍從建立至今, 不同發展時期, 陸續有許多官兵退出現役, 他們或許不是元帥不是將軍, 但有一個共同的名字:老兵。

權威部門統計顯示, 我國現有退役軍人5700多萬, 並以每年幾十萬的速度遞增。 這些老兵, 服役時, 是軍隊棟樑;退役後, 是中國脊樑。

什麼是脊樑?脊樑就是默默奉獻、無悔擔當, 把祖國和人民的利益高高舉過頭頂。

每一個步入人民軍隊的人, 從融入這個偉大行列的那一天起, 就記住了一個樸實的道理:任何地方、任何時候, 都不能辜負祖國和人民的厚望。

只要脊樑不彎, 就沒有扛不起的家國天下。

新中國成立以來, 多少曾立下赫赫戰功的老兵隱姓埋名、獨自承擔——承擔來自身體疾病或家庭不幸的困苦艱難, 不居功自傲, 不伸手苛求。 有的拖著傷殘之軀幾十年, 從不叫苦, 從不抱怨;有的身患絕症卻拒絕接受捐助, 堅持靠自己的雙手改變命運。

老兵帶頭就業創業, 不僅是為政府減輕壓力, 更是為“雙創”時代豎起標杆。

經濟轉型、地方就業壓力加大等因素, 決定了目前許多退役軍人面臨自主就業創業的現實挑戰。 不少老兵退出現役後吃苦耐勞、百折不彎, 最終成功創業:一位老兵用12年時間改變了一個行業的格局——他旗下的安保力量, 挺進“一帶一路”沿線28個國家近80個港口,

為我海外利益保駕護航;一位病退老兵受一張藍色動車票啟發, 帶領團隊攻關熱轉印技術, 相繼取得28項專利, 幫助政府減輕安置壓力, 提供大量就業機會, 開啟了一條綠色環保之路……

這是一種令人欣慰的現象:凡是老兵創辦的企業, 大都國防意識強, 熱心社會公益事業, 民兵預備役力量組織健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