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身體好不好,能否長壽,脾胃說了算!1招測脾虛,3招助你調理脾胃

按+

中醫認為, 脾為後天之本, 是氣血生化之源。 脾主運化功能, 也就是所謂的“脾氣”, 脾胃好不好, 能不能長壽, 其實就是“脾氣”決定的。

脾氣足, 則脾運化水谷精微功能旺盛, 通俗地說, 就是能很好地消化吸收我們吃下去的食物。

脾與其他臟腑關係密切, 脾胃差很容易影響其他臟腑, 所以有“脾胃一傷, 四髒皆無生氣”的說法。 可見, 你的身體好壞, 首先還得脾胃說了算。

一、自測是否脾氣虛

中醫對脾虛的人可以總結出4大主要特徵, 可以對照檢查自己是否脾虛:

1、看舌苔

舌頭的變化是脾的外在表現。 正常健康人的舌苔一般是薄白而均勻地平鋪在舌面, 在舌面中部、根部稍厚, 舌頭看起來是淡紅而潤澤的。

如果舌苔看起來又白又厚、並且過於濕潤, 說明體內寒氣太重, 這樣的人怕冷, 而且容易冒虛汗;

如果舌苔黃而厚, 舌頭邊緣還有非常明顯的齒痕, 並且伴有眼睛浮腫的話, 那麼說明體內濕氣重, 這樣的人則容易消化不良, 易疲勞;

如果舌苔很乾燥而且發黑, 那麼說明身體內熱過盛、津液虧損、心火很旺, 人很容易浮躁, 情緒易波動, 總感覺口幹口渴。

2、看食欲

在中醫理論中, 當濕氣進入體內後最容易傷脾。 脾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吸收進入體內的各種食物和液體,

把這些物質轉化為能夠被人體利用的營養物質, 為人體新陳代謝提供新的能量。

如果食欲和消化功能下降, 那麼有可能是脾濕氣太重了, 這種情況多發生於夏季濕熱天氣中。 濕氣重的人還可能在短期內體重明顯增加,

嚴重時會出現下肢水腫等問題。

3、看臉色

一個人的臉色暗淡發黃, 可能是脾虛, 主要表現為吃飯不香, 飯後肚子發脹, 有腹瀉或便溏症狀。 如果沒有及時治療, 臉色就會逐漸變成“萎黃”, 即臉頰發黃、消瘦枯萎, 這是因為脾的氣和津液都不足, 不能給身體提供足夠營養造成的。

4、看晨起狀態

中醫認為, 脾氣一虛, 肺氣先絕。 肺氣虛的人容易氣短, 清晨起床, 如果感覺胸悶氣短、頭暈腦漲時, 說明我們的脾胃功能較為虛弱。 如果出現宿便形狀軟爛、黏膩即為脾濕的症狀, 說明消化功能出現異常現象。

二、3招補足"脾氣"

1、常揉兩穴位

健脾可以多按“脾俞穴和足三裡”。 脾俞穴是足太陽膀胱經的穴位, 是脾臟的精氣輸注於背部的位置(見下圖), 與脾直接相連, 所以刺激脾俞穴可以幫助恢復脾的功能。

【取穴位置】脾俞是11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肚臍對應的是第2腰椎,向上再摸3個椎體,下面旁開兩指,不用太准,大概就行了。

足三裡穴是古今公認的“健脾第一穴”,它在小腿前外側,距脛骨前緣一橫指(見下圖)。每天按揉兩側足三裡穴,每次至少揉3分鐘,力量要以有酸脹感為度。

【取穴位置】我們在尋找穴時,可以以左腿用右手、右腿用左手以食指第二關節沿脛骨上移,至有突出的斜面骨頭阻擋為止,指尖處即為此穴。

2、山藥入飲食

山藥有補脾的功效。《神農本草經》中稱其“補中益氣力,長肌肉、久服耳目聰明,輕身不饑延年。”中醫上也常常用山藥於治療脾虛。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用生山藥500g研細粉備用,每次煮粥用30g,先用涼開水調成糊狀,入鍋內煮,煮時用筷子不停攪之,使其沸至成薄糊狀即可。如果嫌口感不好,服用的時候可以適量加點糖。此方法適用于任何年齡段脾虛的人。

3、古方調養,“千年補脾第一方”八珍糕

“八珍糕”原方首見明代著名外科醫生陳實功所撰《外科正宗》。

陳實功一生注意脾胃的保養,壽命達到了80多歲,他留下“八珍糕”這個方子,並稱讚它“服至百日,輕身耐老,壯助元陽,培養脾胃,妙難盡述”。

八珍糕是由山藥、蓮子肉、白扁豆、黨參、白術、茯苓、薏米、芡實八樣東西組成,山藥、蓮子肉、白扁豆都是滋補脾陰;黨參和白術是滋補脾陽的;茯苓和薏米仁是祛濕的;芡實是收澀的。這樣一來,整個方子有陰有陽,有升有降,平和不偏,所以被人稱為千年養生第一糕。

中醫歷來強調,食物越細碎越容易被人體消化與吸收。八珍糕補脾胃,對於脾胃本就虛弱的人來說,經過精細研磨的八珍糕粉,營養成分易被人體吸收,同時也減輕了脾胃的負擔,尤其適合脾胃不適的幼兒食用。

八珍糕粉聞起來有一點中藥味,但是口感不苦,有點類似米粉的味道。可用少許溫開水調勻後加入適量開水攪拌均勻,也可根據個人口味加入蜂蜜、牛奶等物。幼兒食用,可加入八珍糕粉用來熬粥。

適用人群

成年人:飲食不規律,或多食油膩辛辣冰冷,脾胃被傷害,導致免疫力低下。

小兒:腸胃薄弱、消化不良、積食增多,不愛吃飯,容易生病者。

老年人:脾胃虛弱,運化能力差者。

【取穴位置】脾俞是11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肚臍對應的是第2腰椎,向上再摸3個椎體,下面旁開兩指,不用太准,大概就行了。

足三裡穴是古今公認的“健脾第一穴”,它在小腿前外側,距脛骨前緣一橫指(見下圖)。每天按揉兩側足三裡穴,每次至少揉3分鐘,力量要以有酸脹感為度。

【取穴位置】我們在尋找穴時,可以以左腿用右手、右腿用左手以食指第二關節沿脛骨上移,至有突出的斜面骨頭阻擋為止,指尖處即為此穴。

2、山藥入飲食

山藥有補脾的功效。《神農本草經》中稱其“補中益氣力,長肌肉、久服耳目聰明,輕身不饑延年。”中醫上也常常用山藥於治療脾虛。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用生山藥500g研細粉備用,每次煮粥用30g,先用涼開水調成糊狀,入鍋內煮,煮時用筷子不停攪之,使其沸至成薄糊狀即可。如果嫌口感不好,服用的時候可以適量加點糖。此方法適用于任何年齡段脾虛的人。

3、古方調養,“千年補脾第一方”八珍糕

“八珍糕”原方首見明代著名外科醫生陳實功所撰《外科正宗》。

陳實功一生注意脾胃的保養,壽命達到了80多歲,他留下“八珍糕”這個方子,並稱讚它“服至百日,輕身耐老,壯助元陽,培養脾胃,妙難盡述”。

八珍糕是由山藥、蓮子肉、白扁豆、黨參、白術、茯苓、薏米、芡實八樣東西組成,山藥、蓮子肉、白扁豆都是滋補脾陰;黨參和白術是滋補脾陽的;茯苓和薏米仁是祛濕的;芡實是收澀的。這樣一來,整個方子有陰有陽,有升有降,平和不偏,所以被人稱為千年養生第一糕。

中醫歷來強調,食物越細碎越容易被人體消化與吸收。八珍糕補脾胃,對於脾胃本就虛弱的人來說,經過精細研磨的八珍糕粉,營養成分易被人體吸收,同時也減輕了脾胃的負擔,尤其適合脾胃不適的幼兒食用。

八珍糕粉聞起來有一點中藥味,但是口感不苦,有點類似米粉的味道。可用少許溫開水調勻後加入適量開水攪拌均勻,也可根據個人口味加入蜂蜜、牛奶等物。幼兒食用,可加入八珍糕粉用來熬粥。

適用人群

成年人:飲食不規律,或多食油膩辛辣冰冷,脾胃被傷害,導致免疫力低下。

小兒:腸胃薄弱、消化不良、積食增多,不愛吃飯,容易生病者。

老年人:脾胃虛弱,運化能力差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