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看李鴻章的絕筆詩,可悲可歎!

晚清名臣李鴻章, 洋務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 淮軍、北洋水師的創始人和統帥、洋務運動的領袖、晚清重臣, 李鴻章建立了中國第一支西式海軍北洋水師,

因其盡忠輔清, 才幹了得而聞名。 官東宮三師、文華殿大學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隸總督, 爵位一等肅毅伯, 追贈太傅, 追晉侯爵。 中國近代地方武裝淮軍的創建者和領導者。 在經濟上與英國的大財閥羅斯柴爾德家族有私人來往, 李鴻章曾被英國維多利亞女王授予皇家維多利亞勳章。 曾經代表清政府簽訂了《越南條約》《馬關條約》《中法簡明條約》等。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視其為大清帝國中, 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強一爭長短之人。 忍辱負重的李鴻章, 卻因被迫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 割地賠款, 視其為平生之奇恥大辱, 發誓終生不履日地。 後來, 當因外交事宜只能借道日本, 才能轉行他國時, 他命人用椅子抬他上船,
雙腳絕不沾日本土地。 國恥在心, 痛徹心扉。

作為政治家、軍事家、新興科技的宣導者、洋務運動的推廣者, 李鴻章一生可謂波瀾壯闊, 很多時候堪稱是中流砥柱。 其實, 除了這些以外, 他的文筆極好。 詩興一來, 即能揮筆成篇。 他的詩抒發情懷,

彰顯魄力。 如江海遼闊, 一瀉千里。 賞其詩, 知其志。 他也算是為國付出了一生的心血。 可惜, 李中堂無論有多少才華, 也終未能擋住歷史前進的腳步。 清王朝還是在他去世10年後滅亡了, 若是他地下有知, 不知會作何感想?

勞勞車馬未離鞍, 臨事方知一死難。

三百年來傷國步, 八千裡外吊民殘。

秋風寶劍孤臣淚, 落日旌旗大將壇;

海外塵氛猶未息, 諸君莫作等閒看。

據說這是李鴻章去世之前的一首詩。 屁股都不能離開那個“馬鞍”!馬不停蹄勞碌一生的臣子, 嘔心瀝血, 憂國憂民。 “一死難”我認為是整個詩最精華的片語, 也是李鴻章最最淒苦的心理寫照, 背負駡名, 卻還得憂國憂民。 大清的困局, 不是他李鴻章死掉, 一了百了就能解決的, 而且對於李鴻章本身來說, 也是死不瞑目。 生, 生不得, 死, 死不能, 最最痛苦的事莫過於此。

各位怎麼看?這詩挺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