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孫皓為何把選自己當皇帝的濮陽興、張布都殺了?

孫吳帝國皇帝孫休, 病逝於西元264年, 留下了四個兒子, 其中長子已立為太子, 只有十多歲。 孫休臨終前, 把丞相濮陽興召到床前托孤, 將太子囑託給他。

當時蜀漢帝國已經滅亡, 孫吳群臣對十多歲的太子不看好, 於是大家提議, 希望迎立一位成年的帝室子孫繼位, 有利於吳朝的延續。

丞相濮陽興本無顯赫的家族、名望, 他是因為在孫休沒有當皇帝時, 和孫休交情不錯, 孫休當上皇帝後, 著力提拔濮陽興。 濮陽興可謂火箭上升, 一直做到了丞相。

丞相是百官之首, 史書上說, 濮陽興的所為讓群臣失望。 究其原因,

更多的人是對他不服吧。

還有一人:左將軍張布。 他也是孫休的寵臣。 孫休在位時, 張布與濮陽興互為表裡, 一唱一和。 而此時, 孫休駕崩, 濮陽興和張布卻聽從了群臣的建議, 試圖選拔新人繼位, 而辜負了孫休的遺願。

張布影視形象

左典軍萬彧多次在濮陽興、張布兩人的面前反復強調烏程侯孫皓的才敢,

並誇讚孫皓可比“孫策”, 說的濮陽興心動了, 然後濮陽興去請示朱皇后(孫休的妻子), 朱皇后也是個沒有主見的人, 讓濮陽興做主了。

萬彧遊戲形象

最終, 濮陽興和張布聽從左典軍萬彧的意見, 選中了孫皓。


問題是:第一, 孫皓已經成年;第二, 萬彧和孫皓是有交情的, 萬彧曾經在烏程縣當過縣令。

所以, 孫皓繼位後, 他更信任的是萬彧。

陳志《三嗣主傳》:(孫)休薨, 是時蜀初亡, 而交址攜叛, 國內震懼, 貪得長君。 左典軍萬彧昔為烏程令, 與(孫)皓相善, 稱皓才識明斷, 是長沙桓王(孫策)之疇也, 又加之好學, 奉遵法度, 屢言之于丞相濮陽興、左將軍張布。 (濮陽)興、(張)布說休妃太后朱, 欲以皓為嗣。 朱曰:“我寡婦人, 安知社稷之慮, 苟吳國無損, 宗廟有賴可矣。 ”於是遂迎立皓, 時年二十三。 改元, 大赦。 是歲, 于魏咸熙元年也。

孫皓遊戲形象

濮陽興、張布雖然在孫休死後, 在吳朝能夠有策立新帝的權力地位, 卻沒有看重權力之劍的雙刃性。 迎立孫皓時, 兩人沒有私心, 所以也沒有做任何權力佈置。

兩人沒有更多的黨羽, 自身名望也不足。 試想一下, 孫休在時, 群臣唯兩位為馬首是瞻, 孫休不在了, 誰還會看重這兩人呢?

張布雖然掌左將軍, 孫皓稱帝后, 加封為驃騎將軍。 但是在吳朝的官僚體系裡, 張布的軍職之上還有施績、丁奉兩位。

陳志《三嗣主傳》:元興元年(264年)八月, 以上大將軍施績、大將軍丁奉為左右大司馬, 張布為驃騎將軍, 加侍中, 諸增位班賞, 一皆如舊。

那位沒有主見的朱皇后, 也沒有遠見, 孫皓繼位後, 不肯承認她的太后地位, 直接封她為“景皇后”(景是孫休的諡號), 而把自己的母親何氏提拔為太后。

大概是因為這件事, 濮陽興、張布逐漸對孫皓失望, 有了不滿, 這事不論真假(是兩人真的說了孫皓壞話, 還是孫皓事後編造罪名), 顯然, 孫皓對這兩人並不感恩, 也不信任他們。

陳志《三嗣主傳》:(孫)皓既得志, 粗暴驕盈, 多忌諱, 好酒色, 大小失望。 (濮陽)興、(張)布竊悔之。 或以譖皓, 十一月, 誅興、布。

陳志《濮陽興傳》:俄(萬)彧譖(濮陽)興、(張)布追悔前事。 十一月朔入朝,(孫)皓因收興、布,徙廣州,道追殺之,夷三族。

事後(264.11-),266年,萬彧成了右丞相。

那麼,濮陽興、張布應該怎麼做?

最簡單的一句話:要讀《霍光傳》。

霍光畫像

霍光迎立劉賀,劉賀也是成年繼位,然後大量提拔自己的故吏(孫皓亦同),引發霍光不滿。霍光決定鋌而走險,動(xie)員(po)群臣廢掉皇帝劉賀。像霍光這種把玩權力的勇氣和魄力才是權臣的榜樣。

濮陽興、張布身居要職,居然不知道在迎立之時,就應該鞏固自身地位,培養黨羽,可見他們對政治鬥爭的殘酷性認識不足,不懂居安思危。

兩人試圖做“忠臣”,卻又對自己做的事後悔,對孫皓不滿;或者兩人又不願意學霍光,又不願意告老還鄉,保住性命啊!可是這兩位顯然又貪戀權力,沒有這種覺悟。

兩人聽從萬彧的話,萬彧卻不是自己黨羽,既然兩人事後後悔,卻又沒有進一步佈局,居然會將不滿資訊透露給孫皓心腹萬彧(存疑)。

兩人不過是前朝寵臣,孫皓也需要一次洗牌來鞏固自己的地位。

當然,張布是有將女兒嫁給孫皓,大概自認為自己已經高枕無憂了,真不知道他為什麼還要對孫皓表露不滿,或者真的是被萬彧害了吧。

按照《濮陽興傳》,兩人是在月初按照慣例上朝時被拿下的,上朝時不可能帶兵器,也不可能帶兵,群臣中又沒有黨羽,所以,當場也不可能有掙扎。

這兩位可能也沒有料到孫皓會這麼快對自己下手吧。

十一月朔入朝,(孫)皓因收興、布,徙廣州,道追殺之,夷三族。

事後(264.11-),266年,萬彧成了右丞相。

那麼,濮陽興、張布應該怎麼做?

最簡單的一句話:要讀《霍光傳》。

霍光畫像

霍光迎立劉賀,劉賀也是成年繼位,然後大量提拔自己的故吏(孫皓亦同),引發霍光不滿。霍光決定鋌而走險,動(xie)員(po)群臣廢掉皇帝劉賀。像霍光這種把玩權力的勇氣和魄力才是權臣的榜樣。

濮陽興、張布身居要職,居然不知道在迎立之時,就應該鞏固自身地位,培養黨羽,可見他們對政治鬥爭的殘酷性認識不足,不懂居安思危。

兩人試圖做“忠臣”,卻又對自己做的事後悔,對孫皓不滿;或者兩人又不願意學霍光,又不願意告老還鄉,保住性命啊!可是這兩位顯然又貪戀權力,沒有這種覺悟。

兩人聽從萬彧的話,萬彧卻不是自己黨羽,既然兩人事後後悔,卻又沒有進一步佈局,居然會將不滿資訊透露給孫皓心腹萬彧(存疑)。

兩人不過是前朝寵臣,孫皓也需要一次洗牌來鞏固自己的地位。

當然,張布是有將女兒嫁給孫皓,大概自認為自己已經高枕無憂了,真不知道他為什麼還要對孫皓表露不滿,或者真的是被萬彧害了吧。

按照《濮陽興傳》,兩人是在月初按照慣例上朝時被拿下的,上朝時不可能帶兵器,也不可能帶兵,群臣中又沒有黨羽,所以,當場也不可能有掙扎。

這兩位可能也沒有料到孫皓會這麼快對自己下手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