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汽車技術快速反覆運算 風險如何把握

——“汽車保險大資料主題論壇” 探討車險新風險

□記者 王薇

2017年11月6-8日, 由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中國保險資訊技術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主辦的“2017(第二屆)中國汽車與保險大資料產業高峰論壇”在北京召開。

在大資料、新能源、車聯網、智慧駕駛等新技術的推動下, 傳統車險公司和新興互聯網保險公司面臨技術與市場的雙重變革, 為促進汽車保險產業創新升級, 論壇設立了“汽車保險大資料”主題論壇。 論壇上, 來自政府機構、重點高校、保險企業等單位的專家學者及單位高層就汽車技術變革與汽車保險未來、基於智慧網聯資料的駕駛風險評估、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趨勢、汽車產業升級趨勢下的車險數位化創新和變革、行業資料在車險反欺詐領域的應用等行業關心熱點問題進行了交流,

參會嘉賓也分別就感興趣的議題進行了熱烈討論。

電子化技術佔據重要角色

中國保信車險業務部總經理單鵬在題為“汽車技術變革與汽車保險未來的普及”演講中, 回顧了世界汽車技術發展的浪潮, 在這種浪潮下中國技術發展的路線以及路線的進展情況;介紹了保險業需要掌握的其所面臨的風險標的, 技術進步情況;核心的主流汽車技術改變對傳統的事故車風險特徵帶來哪些根本性的影響;並展望了未來的產品服務如何與技術融合、創新,

包括保險業將面臨怎樣的博弈格局。 他認為, 現在汽車技術的變化和進步集中體現的並不是傳統的汽車製造, 表現的變化並不是車輛物理屬性改變, 而是技術製造當中電子化系統的改變。 純電動的整個電子化構造的成本達到65%, 緊湊型、混合動力、中高檔略趨於純電動。 這種電子化使駕駛人員更加舒適便捷的操控, 同時從國家能源和環境保護的角度, 這種電子化技術會促進汽車的節能和動力的改造。

在世界技術潮流的推動下, 中國汽車整個發展規劃以及《中國製造的2025》,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制定了中國汽車路線發展圖, 汽車技術路線發展, 單鵬認為, 分析路線圖, 我們可以判斷未來風險標的會有哪些技術進步。

此路線圖總體目標是節能、環保, 從國家經濟和GDP綠色經濟建設考慮, 單位的GDP能耗到2030年要降到一半以上, 整體的技術和產業佈局到2030年規劃截止日, 新能源汽車要成為中國主流的汽車產品。 自動駕駛、全自動駕駛的智慧網聯汽車在全球的市場份額達到三分之一, 到2030年將初步實現電動化和智慧化在中國汽車產業的完整轉型或者是華麗的轉型。 實際上這是對我們風險標的是一個非常重要意義的規劃和設計。 到2030年我們現在車輛保險風險的標的, 已經基本上實現電動化了, 而且有很多自動化, 如果到這個時點, 我們的風險標的將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我們如何應它而變, 是我們需要考慮的內容。

單鵬還和大家交流了汽車技術如何改變事故風險的特點。 單鵬表示, 首先, 整個新能源汽車對保險的影響, 目前是最為直接的。 回顧新能源發展路線圖的時候, 這兩年新能源車的技術普及性每年都有新的變化, 它的技術程度和普及程度會直接影響車輛的成本, 這是在國外新能源汽車保險的研究當中一直是有這個規律的。 最初我們講到了汽車電子化的集成度和在整個車身成本當中的比重, 會使單次事故損失加大。 如果一次加大的事故造成了電子系統的破壞, 聯動的損失以及產生電子器件和電子系統的損失, 這部分的損失要比傳統的燃油車的事故損失要大, 而且風險要更加複雜。

單鵬說, 智慧化是大家非常關注的問題,

大家現在都在想, 是不是智慧駕駛把車型毀滅掉了?顛覆掉了?從我們的技術進階和普及上來看, 智慧駕駛的確是個方向, 但是在中國未來有很長的路要走, 並不是說智慧駕駛之後一切風險沒有了, 它可能使前碰、追尾事故風險大幅降低。 在美國的事故當中對於前碰和追尾事件能夠減少20%到40%。 特斯拉安裝智慧輔助駕駛之後碰撞率下降了40%, 富豪車輛安全設計的目標是無碰撞。 所以, 這和我們傳統的碰撞事故車輛車損險形成了概念上區別的是, 並不是有了自動駕駛風險就降低了, 由於整個汽車成本、集成越來越高, 產生風險的問題會越來越大, 一次事故把電子系統全部打壞了或者一個網聯的汽車, 汽車安全被人控制了,所帶來的聯動性,單車車輛事故和一個控制系統向下所有車輛事故都是一個巨大的不同。這裡面責任非常複雜,電池技術的風險、電子集成化、網聯化過程當中資訊安全風險、智慧駕駛的產品本身的風險都會載入到傳統的汽車保險當中。無人駕駛,我們會很關注它在不同駕駛技術情況下純風險成本,會定期向行業公佈。我們認為無人駕駛技術對它的定價也好、風險成本也好,必須和環境相結合,目前我們全國車險平臺已經啟動了全國道路風險地圖的專案,依託精准的地圖資訊和車聯網的技術,包括傳統的定價技術、大資料處理技術能夠為我們的定價模型開啟這個工作。

單鵬說,共用化是大家非常關注的一點,不同的共用車輛,包括不同的客戶群會導致共用車輛出險特徵和私家車都不太一樣。第一,車身磨損上,出險率明顯增加;第二,經常換駕駛員、定價比較困難。我們很關注國外到底怎麼做的。Uber在美國有一個經紀人,專門給他設計保險方案,是再保的模式。它對駕駛員分兩部分,一是在承載客戶的時候有一個比較低的報額,基本的保額,這都是定制化的。我們和滴滴正在進行研究對特殊車輛進行定制,像這種共用車輛應該作為單獨的使用性質,它的風險特徵都一樣。所以未來的條款對大的運營單位可以專門定制,來推動市場化和技術的進步。現在產品同質化,實際上在德國新能源汽車很多用在共用車輛當中,你的駕駛行為、駕駛里程會最終構成你在行駛共用車輛過程當中最後保費的增加部分已經很精准了。所以我們認為精准的定價按里程來定價,美國國外的UBI很可能在共用車輛上由於政策的放開率先實現,所有共用車輛全部都可以來做,這個市場政策放開的話,這種產品完全可以在消費者、運營商、保險公司之間,包括再保公司之間、經紀公司之間形成新的產業模式。

車路協同安全高效

交通是一個巨大的協同體系,清華大學楊子博士“基於智慧網聯技術的駕駛風險評估”的主題演講,介紹了自動化系的智慧交通團隊的思路,主要是把人、車和路,通過這種不同的設備進行所有的共聯,組成一個車路的協同系統,通過這個系統之間的協調和控制,可以實現更高的通行效率,可以實現更高的安全水準。

有了車路協同設備之後,在車上裝了車載資料獲取設備之後,有更多的資料分析駕駛員的駕駛行為、駕駛習慣和模式,這樣就可以綜合很多的資料來進行綜合安全評估。之前智慧交通團隊做的工作用到道路的資料、車輛的資料、行車的資料,經常用的環境資料。綜合考慮道路車輛和駕駛的安全來進行出行安全的風險評估。

楊子介紹,團隊把事故車輛和之後的那輛車,從所有的資料裡面篩選出來,因為當一個車禍發生的時候,不光是有駕駛員車輛的因素,還有道路的因素,也有天氣的因素,你保證這兩個資料對比的時候是在同一個路上,同樣的天氣條件下,這個對比才是有意義的。通過對比這批資料,就會發現發生事故的車輛車頭時距明顯小於之後安全通過的車輛,這個駕駛員跟前車跟的距離是比較近的。

再分析一下事故車輛在事故發生前大概三四個星期之內和事故發生後的幾個星期之內,行為是不是有區別,就會發現,有的駕駛員車頭時距明顯上升,之後跟車的時候跟得很遠一點。有的駕駛員完全沒有變化,他該怎麼開還是怎麼開,還有的駕駛員是車頭時距上升,但是很快的時間內又會下降。駕齡比較長的駕駛員,他的車頭時距的變化是幾乎沒有變化的,駕齡比較長,他比較自信,那是一次意外,之後還是這麼開。這個在保險定價的時候可以考慮到這些因素。

再分析事故的發生跟駕駛員他自己的屬性是不是有一定的關係?這裡面我們發現,性別、年齡、駕齡都有關係,在職業方面,如果他的職業是教師或者是公務員的話,他之後的車頭時距就會變長,就會發生比較明顯的變化。

那麼,車頭時距是不是可以用來做一個風險的預警,既然這個車頭時距在事故發生之後有變化,是不是在發生之前的兩三個星期之內也是有變化的?團隊根據資料的結果顯示確實是這樣子的,大概兩三個星期之內,事故車輛車頭時距連續下降,在發生事故的兩三個星期跟這個車越跟越緊。團隊根據一些模型提出了一些預警的策略,將來要應用在智慧終端機上面。

利用大資料改善車險營利能力

陽光財險資料部總經理聶永剛在“汽車產業升級趨勢下的車險數位化升級與變革”的演講中認為,大資料在保險業的應用已駛入快車道。

聶永剛說,首先是瞄準保險行業的痛點。最新發佈的2017年三季度各家保險公司的利潤狀況,除了前三家和少數的中等規模的企業之外,其他企業全是虧損的。這樣的虧損局面顯然是不可持續的,要改變它,就要瞄準行業的特點,從科技創新來提升整個行業的盈利能力。第二,順應車險定價改革的趨勢。商車費改以及二次商車費改之後,保險定價越來越靈活了,我們用科技手段對於保險進行科技的定價,也是順應了保監會對於商車費改的要求。第三,中國市場發展前景非常可觀,五年內車聯網市場達到千萬級的規模,有一千萬輛以上的車,會通過車聯網、通過UBI來實現產品的定價和服務。

這個情況對保險公司、對汽車廠商都是雙贏的結果,從國外的來看,運用科技、運用車聯網和大資料,給保險企業帶來的利潤增長至少是30%,對於客戶來說也是非常有好處的。不管是從保險公司還是客戶,大家都是雙贏的。

在整個保險監管放開前端、緩衝後方的大背景下,其實這是政策對保險公司的一個扶持。保險公司有很大的空間來做定價,做服務。特別是在定價,從人、從車的因素方面有很多調換的空間,這個調整不是瞎調的,一定是根據大資料、根據人工智慧計算出來的結果來調的。

聶永剛表示,有了這些資料之後,就可以做定價模型和風控模型了,因為有了這些資料才可以保證定價模型和風控模型的準確性和可靠性,這一塊實際上現在很多公司已經有很多的實踐了,包括陽光也是做了很多這面的工作了,基於前面積累的資料。對於車險來說,這裡面的資料有駕駛行為的資料,駕駛行為、駕駛習慣和車輛等等相關資料,通過這些資料建立定價模型。陽光有一個專案叫做智慧專案,智慧定價是其中一部分,智慧定價的核心是基於這些資料,基於內部外部的資料、基於人的資料、車的資料、環境的資料來對每個客戶制定合理的定價。

從創新的方面可以看,因為有資料,因為有了對客戶的理解,有了對客戶更深的洞察,我們可以在什麼方面進行產品和服務的創新呢?原來有車型的資料和車使用性質的資料,現在有車能源方面的資料,到底是傳統能源還是新能源,我們有他的駕駛模式資料,智慧汽車還是非智慧汽車。用車模式是網約車還是自駕車、分時租賃的車。這些因數組合起來其實是一個這樣的環節,每個細分的客戶群體、每個細分的客戶場景、每一個細分的使用方式能夠定義出相應的產品和服務,產品不僅僅是條款、費率、責任、服務,更重要的是服務,包括用車服務、你給他提供一些汽車金融、汽車金融的產品,你提供一些汽車買賣的資訊,你給他提供二手車的模型,你給他提供一些更加增值的服務等等這方面的服務是無窮無盡的,可以永遠地做下去。

此次論壇作為保險行業利用大資料技術謀發展的思想盛宴,各位專家學者及單位高層共同探討了大資料、車聯網、智慧駕駛等新科技如何重塑汽車保險行業競爭力、提升創新能力,為保險行業的技術和服務升級指明了方向,助推我國汽車保險行業創新驅動發展。

汽車安全被人控制了,所帶來的聯動性,單車車輛事故和一個控制系統向下所有車輛事故都是一個巨大的不同。這裡面責任非常複雜,電池技術的風險、電子集成化、網聯化過程當中資訊安全風險、智慧駕駛的產品本身的風險都會載入到傳統的汽車保險當中。無人駕駛,我們會很關注它在不同駕駛技術情況下純風險成本,會定期向行業公佈。我們認為無人駕駛技術對它的定價也好、風險成本也好,必須和環境相結合,目前我們全國車險平臺已經啟動了全國道路風險地圖的專案,依託精准的地圖資訊和車聯網的技術,包括傳統的定價技術、大資料處理技術能夠為我們的定價模型開啟這個工作。

單鵬說,共用化是大家非常關注的一點,不同的共用車輛,包括不同的客戶群會導致共用車輛出險特徵和私家車都不太一樣。第一,車身磨損上,出險率明顯增加;第二,經常換駕駛員、定價比較困難。我們很關注國外到底怎麼做的。Uber在美國有一個經紀人,專門給他設計保險方案,是再保的模式。它對駕駛員分兩部分,一是在承載客戶的時候有一個比較低的報額,基本的保額,這都是定制化的。我們和滴滴正在進行研究對特殊車輛進行定制,像這種共用車輛應該作為單獨的使用性質,它的風險特徵都一樣。所以未來的條款對大的運營單位可以專門定制,來推動市場化和技術的進步。現在產品同質化,實際上在德國新能源汽車很多用在共用車輛當中,你的駕駛行為、駕駛里程會最終構成你在行駛共用車輛過程當中最後保費的增加部分已經很精准了。所以我們認為精准的定價按里程來定價,美國國外的UBI很可能在共用車輛上由於政策的放開率先實現,所有共用車輛全部都可以來做,這個市場政策放開的話,這種產品完全可以在消費者、運營商、保險公司之間,包括再保公司之間、經紀公司之間形成新的產業模式。

車路協同安全高效

交通是一個巨大的協同體系,清華大學楊子博士“基於智慧網聯技術的駕駛風險評估”的主題演講,介紹了自動化系的智慧交通團隊的思路,主要是把人、車和路,通過這種不同的設備進行所有的共聯,組成一個車路的協同系統,通過這個系統之間的協調和控制,可以實現更高的通行效率,可以實現更高的安全水準。

有了車路協同設備之後,在車上裝了車載資料獲取設備之後,有更多的資料分析駕駛員的駕駛行為、駕駛習慣和模式,這樣就可以綜合很多的資料來進行綜合安全評估。之前智慧交通團隊做的工作用到道路的資料、車輛的資料、行車的資料,經常用的環境資料。綜合考慮道路車輛和駕駛的安全來進行出行安全的風險評估。

楊子介紹,團隊把事故車輛和之後的那輛車,從所有的資料裡面篩選出來,因為當一個車禍發生的時候,不光是有駕駛員車輛的因素,還有道路的因素,也有天氣的因素,你保證這兩個資料對比的時候是在同一個路上,同樣的天氣條件下,這個對比才是有意義的。通過對比這批資料,就會發現發生事故的車輛車頭時距明顯小於之後安全通過的車輛,這個駕駛員跟前車跟的距離是比較近的。

再分析一下事故車輛在事故發生前大概三四個星期之內和事故發生後的幾個星期之內,行為是不是有區別,就會發現,有的駕駛員車頭時距明顯上升,之後跟車的時候跟得很遠一點。有的駕駛員完全沒有變化,他該怎麼開還是怎麼開,還有的駕駛員是車頭時距上升,但是很快的時間內又會下降。駕齡比較長的駕駛員,他的車頭時距的變化是幾乎沒有變化的,駕齡比較長,他比較自信,那是一次意外,之後還是這麼開。這個在保險定價的時候可以考慮到這些因素。

再分析事故的發生跟駕駛員他自己的屬性是不是有一定的關係?這裡面我們發現,性別、年齡、駕齡都有關係,在職業方面,如果他的職業是教師或者是公務員的話,他之後的車頭時距就會變長,就會發生比較明顯的變化。

那麼,車頭時距是不是可以用來做一個風險的預警,既然這個車頭時距在事故發生之後有變化,是不是在發生之前的兩三個星期之內也是有變化的?團隊根據資料的結果顯示確實是這樣子的,大概兩三個星期之內,事故車輛車頭時距連續下降,在發生事故的兩三個星期跟這個車越跟越緊。團隊根據一些模型提出了一些預警的策略,將來要應用在智慧終端機上面。

利用大資料改善車險營利能力

陽光財險資料部總經理聶永剛在“汽車產業升級趨勢下的車險數位化升級與變革”的演講中認為,大資料在保險業的應用已駛入快車道。

聶永剛說,首先是瞄準保險行業的痛點。最新發佈的2017年三季度各家保險公司的利潤狀況,除了前三家和少數的中等規模的企業之外,其他企業全是虧損的。這樣的虧損局面顯然是不可持續的,要改變它,就要瞄準行業的特點,從科技創新來提升整個行業的盈利能力。第二,順應車險定價改革的趨勢。商車費改以及二次商車費改之後,保險定價越來越靈活了,我們用科技手段對於保險進行科技的定價,也是順應了保監會對於商車費改的要求。第三,中國市場發展前景非常可觀,五年內車聯網市場達到千萬級的規模,有一千萬輛以上的車,會通過車聯網、通過UBI來實現產品的定價和服務。

這個情況對保險公司、對汽車廠商都是雙贏的結果,從國外的來看,運用科技、運用車聯網和大資料,給保險企業帶來的利潤增長至少是30%,對於客戶來說也是非常有好處的。不管是從保險公司還是客戶,大家都是雙贏的。

在整個保險監管放開前端、緩衝後方的大背景下,其實這是政策對保險公司的一個扶持。保險公司有很大的空間來做定價,做服務。特別是在定價,從人、從車的因素方面有很多調換的空間,這個調整不是瞎調的,一定是根據大資料、根據人工智慧計算出來的結果來調的。

聶永剛表示,有了這些資料之後,就可以做定價模型和風控模型了,因為有了這些資料才可以保證定價模型和風控模型的準確性和可靠性,這一塊實際上現在很多公司已經有很多的實踐了,包括陽光也是做了很多這面的工作了,基於前面積累的資料。對於車險來說,這裡面的資料有駕駛行為的資料,駕駛行為、駕駛習慣和車輛等等相關資料,通過這些資料建立定價模型。陽光有一個專案叫做智慧專案,智慧定價是其中一部分,智慧定價的核心是基於這些資料,基於內部外部的資料、基於人的資料、車的資料、環境的資料來對每個客戶制定合理的定價。

從創新的方面可以看,因為有資料,因為有了對客戶的理解,有了對客戶更深的洞察,我們可以在什麼方面進行產品和服務的創新呢?原來有車型的資料和車使用性質的資料,現在有車能源方面的資料,到底是傳統能源還是新能源,我們有他的駕駛模式資料,智慧汽車還是非智慧汽車。用車模式是網約車還是自駕車、分時租賃的車。這些因數組合起來其實是一個這樣的環節,每個細分的客戶群體、每個細分的客戶場景、每一個細分的使用方式能夠定義出相應的產品和服務,產品不僅僅是條款、費率、責任、服務,更重要的是服務,包括用車服務、你給他提供一些汽車金融、汽車金融的產品,你提供一些汽車買賣的資訊,你給他提供二手車的模型,你給他提供一些更加增值的服務等等這方面的服務是無窮無盡的,可以永遠地做下去。

此次論壇作為保險行業利用大資料技術謀發展的思想盛宴,各位專家學者及單位高層共同探討了大資料、車聯網、智慧駕駛等新科技如何重塑汽車保險行業競爭力、提升創新能力,為保險行業的技術和服務升級指明了方向,助推我國汽車保險行業創新驅動發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