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鐵菊花升級啦!樂圖PAW 5000 MKII播放機體驗

小編注:想要免費得到文中的眾測評測產品麼?就來什麼值得買消費眾測頻道, 新人中選幾率高!你問眾測報告?最低標準僅需300字+5張圖片!

【前言】在我的腦海裡, 樂圖(LOTOO)的產品走的一直是相當高端的路線, 而且早期的樂圖只專注於錄音設備市場, 入門級產品少得可憐, 來的幾乎都是高大上的錄音設備。 忘記什麼時候開始出現了金菊花這個產品, 然後在各大論壇裡如同狂風席捲的節奏, 樂圖這個品牌一下子就在燒友群裡炸開了花......。 說起金菊花, 相信只要是稍微接觸過一點點國磚的朋友都是有所耳聞的, 本人也曾在同事家裡聽到過一耳朵, 果真是的一耳朵就喜歡上了呢!作為一個有家室工資上交給老婆的窮屌絲, 我是真沒能力去入手一台的。

既然金菊花那麼的高處不勝寒, 那就退而求其次地考慮鐵菊花唄, 不過2015年發佈的第一代鐵菊花可是被燒友噴得相當淒慘, 在如今智慧手機都爭著使用ES9018K2M CS4398等高端DAC的時代, 樂圖居然採取一款CODEC做解碼, 集成晶片做耳放的Hi-Fi播放機, 這看似連音樂手機都不如的音訊構架這真是不被噴才怪咧~。

【開箱與細節】

這次樂圖PAW 5000 MKII相較於第一代產品的升級是相當巨大的, 首先最引人注目就是採用了AK380上的AK4490EN了!耳放晶片部分則是使用了德州儀器的OPA1622, 如果我沒弄錯的話, XPLAY6上也是用的這顆耳放晶片。 這個配置對於一款只賣1980元的播放機來說, 性價比一下子就突兀出來嘞!不過話要說回來, 我不是“唯芯論者”, 聲音好不好,

還是需要依靠週邊電路以及調音來決定的。 咱先冷靜一下, 先從外觀開始說起吧。

掏出包裝裡的所有物件, 有2個物件吸引到了我, 鐵菊花居然具備了運動的元素, 只要搭配下圖裡的腕帶和背夾就能形成一套運動裝備嘞~!不過我簡單試了一下, 感覺功能滿雞肋的,

只能簡單地顯示速度的資料, 如果想要體驗全面的資料呈現, 建議直接買個PAW Pico更加實在。 另外, 說明書上對於腕帶的安裝方法介紹太過簡易, 我居然到現在都沒搞明白怎麼正確地把鐵菊花和腕帶合二為一, 好尷尬啊......。

一、硬體規格

播放格式:DSD 64/128/256 DFF/DSF/ISO/WAV/MP3/FLAC/APE/OGG/M4A/AAC/ALAC/CUE

顯示幕:2英寸擦色TFT液晶屏 USB傳輸:Super Speed USB3.0 重量:110g

處理器:ADI Blackfin 514 DSP 儲存卡:TF卡:(最大支持2TB) 固件升級:支持

取樣速率:DSD 2.8MHz/5.6MHz/11.2MHz;PCM32kHz-384kHz

DAC晶片:AK4490EN 耳放晶片:OPA1622 電池容量:1700mAh鋰聚合物電池

無線傳輸:Bluetooth A2DP身歷聲音訊 尺寸:95*55*17.5mm

二、耳機輸出

頻率回應:±0.2dB(20~20kHz) THD+N:<0.0006%(1kHz,A計權) 信噪比:114dB

最大輸出電平:+10.4dBu 身歷聲串擾:-118dB 輸出功率:150mW@32ohm每通道

三、線路輸出

頻率回應:±0.2dB(20~20kHz) THD+N:<0.0004%(1kHz,A計權) 信噪比:116dB

最大輸出電平:+8.8dBu 身歷聲串擾:-118dB

鐵菊花的外殼是全金屬的,但是重量卻很輕哦,僅僅只有110g的重量相較于當下的國磚來說絕對是個羽量級選手了。主機四周的開關和I/O輸出介面設計很合理。3.5mmPO口、2.5mm平衡口以及線路/光纖輸出的配置都相對較為齊全,不過我想吐槽的是居然沒有同軸輸出介面,算是個小小的遺憾吧。

在這些按鍵中,有2顆按鍵的設定是比較有趣的。GAIN按鍵用於2檔增益調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動態表現力;另一個是DAMP按鍵,這顆按鍵的主要作用是高低阻尼切換開關,可以理解為供電電流的切換功能。

鐵菊花的USB介面規格讓我感到有些驚奇,這是一種基於USB3.0規範的USB介面,具體規格應該是叫做Micro-B,經過本人實測,實際的傳送速率大概是10MB/S左右,偶然爆發速率可以達到15MB/S,這個速度對於播放機來說已經是非常快了。(基於U3速度TF卡測試,截圖就不插了,貌似會影響正圖文觀感嘿嘿)

鐵菊花的TF卡插槽設計是很合理的,不像有的國磚必須要用刀片、筆尖往裡推才能插牢,即便我這種手指甲極短的人也能輕鬆取出和放入TF卡,不過卡槽並沒有保護罩進行保護,如果廠商真的是打算考慮到把它運用于運動場景的話,密封性是不是應該更加注重多一點呢?歐對了,既然說到了運動場景的問題,那就要來吐槽一下包裝盒裡提供的背夾了,那個背夾裝上去很方便,摳下來極其難啊!建議一定要改進!

鐵菊花的背面設計很乾淨,只有在下方的幾行產品資訊,光禿禿的也挺好看的!

鐵菊花只有在插入TF卡的情況下才能正常開機。這個播放介面嚇了我一跳!好專業的介面啊啊啊!居然有電平呈現!不虧是錄音設備的專業製造商,值得一提的是電平表的回應速度很快,但我發現鐵菊花似乎只有這麼一種播放介面,對於封面顯示應該是無法做到的。而在歌曲流覽介面居然有一種以封面呈現的模式來,這一點讓我感覺挺怪異的,為什麼就不能多設計一個能夠顯示封面的播放介面呢?畢竟一個電平表播放介面總是會看膩歪的。

電平表、剩餘播放時間、歌曲基本資訊(格式、取樣速率、採樣精度、碼率等)的顯示相當全面。我大致數了一下,這塊螢幕一行大約能顯示12個漢字左右,內容還是相當全面的。說到這個螢幕,我覺得這年頭使用“三缺一”螢幕的播放機真的很少見了,而鐵菊花居然就是這少見當中的其中之一......。

鐵菊花之所以稱為鐵菊花,那是因為鐵菊花有一顆長得像鐵菊花的轉盤!這個轉盤並不具備下按的操作,所以歌曲切換鍵只能單獨設計在了轉盤的上方。這顆鐵菊花的主要功能是選擇和確定,轉動它的時候會產生明顯的刻度感,選歌的時候精准度極高,但並不會產生響聲,這顆轉盤包括其身上的其他按鍵手感都是非常靠譜的,絕對不會有那種哢噠哢噠的廉價感。然而槽點又要來了:鐵菊花身上所有的按鍵當中,只有電源鍵是會發光的(這個發光的功能可以通過系統設定關閉),這對於喜愛夜晚睡覺前聽歌的用戶來說是比較頭疼的,因為晚上根本就看不到按鍵的位置在哪裡嘛!!不過還好這些按鍵佈局設計的位置還算基本合理,只需要稍稍用一段時間就能操控自如了。

【系統體驗】

鐵菊花並沒有採用智慧系統,所以開關機速度很快,基本上3秒左右就可以實現開機和關機的操作了,另外我發現它有個很聰明的地方,那就是當有新的歌曲傳到TF卡裡後,下一次開機會自動刷新歌曲,這一點對於那些需要手動刷歌的磚頭來說實在方便太多了!至於系統的易用性方面,我認為整個功能介面的設定還是比較規範的,不過有一點讓我覺得用起來很不舒服,那就是在音樂播放介面時,無法直接返回到該曲目的歌曲清單(資料夾),我必須要先music/fn鍵,然後點擊“確定”進入“資料夾”才能到達該曲目的歌曲清單裡,這個設定太反人類了,強烈建議下一次固件更新裡更正過來!

【音質體驗第一部分:橫向對比,聲音初探】

首先我想用播放機之間的橫向對比來瞭解鐵菊花大致的聲音定位,本人手頭的播放機並不多,只能囊中羞澀滴掏出ibasso DX200(搭載AMP1耳放)和第一代飛傲X5來做個簡單的對比。應該說第一代飛傲X5的市場價格與鐵菊花差距是很小的,而DX200的價格則要高出許多,用“同價位”的播放機和高一階的播放機做對比,應該還是能夠比較客觀滴反應鐵菊花的聲音素質的。測試用的耳機,是一款來自XTing的三單元定制機型,目前這個耳機牌子貌似已經倒閉了??

首先說說DX200這個播放機,此播放機上市後的爭議很大,主要問題在於它存在不少bug,雖然是個觸控屏但操控很卡頓,總之問題是一大堆,到現在還沒給解決......。不過對於我而言,聲音才是第一位的,所以我也就沒有參與到當初的吐槽大軍裡去。言歸正傳說說DX200的聲音,在AMP1的加持下,DX200的聲音很柔和,很自然,不會給你帶來跌宕起伏的感覺,但聲音細節豐富,三頻段也相當的均衡,這種不溫不火的高解析聲音可以讓你一直一直的聽下去,說白了就是超級耐聽!另外在動態表現力方面也是相當不俗,用來聆聽大編制有著很高的素質呈現,我個人是非常喜歡這款播放機產品的。

再來說說第一代飛傲X5,這個播放機當初被大家噴為煤氣灶?不過看起來還真有點像呢!雖然外觀不是那麼惹人喜愛,但操控卻很流暢。聲音方面的話,我覺得太過直白了一些,沒有什麼“味道”,相比DX200來說最大的差距就是聲音動態不夠強烈,調音上讓我想起了若干年前的iPod,這種食之無味的感覺仿佛讓我天天喝涼白開,所以我只是把它當做數字轉盤在使用,後級接個CHORD MOJO,味道會濃郁很多。

最後說說鐵菊花吧。這個播放機的調音特色並不是直白的,而是那種略帶活力的感覺,聲音很有彈性,三頻也顯得較為均衡,用這個耳機聆聽的時候可以呈現出很高的解析度來,聲音取向稍稍有那麼一丟丟的偏暖,但並不明顯,低音下潛很一般,但依舊是很有彈性的表達。在聆聽過程中,我也體驗了一下GAIN和DAMP開關,仿佛這2個開關純粹是為了大阻抗耳機所設計的,您可以把這兩個開關都撥到high位元,讓鐵菊花擁有更強的推力,我手頭沒有高阻耳機,所以很難解釋它對於高阻耳機的素質體現到底如何,但就從我手頭的這款僅僅只有8歐的定制耳塞來說,已經能夠完美發揮其真實水準了。而如果要與上述2個播放機做對比的話,我認為鐵菊花與DX200還是存在較大差距,主要體現在聲音密度和動態表現方面,鐵菊花會顯得不夠那麼的有氣勢感;與X5相比,鐵菊花的音色不會顯得那麼蒼白和直接,解析個人覺得應該算是在同一個水準上,但總體調音的味道會比X5好很多,另外在人聲詮釋方面,由於鐵菊花不以直白的味道呈現,所以潤色上會比X5更加動聽一些。

【音質體驗第二部分:縱向對比,耳機搭配】

本人手頭有一些塞子,除了上面提到的定制耳塞外,還有創新air、mx980和w40,所以這個階段,我就用我手頭現成的塞子來與大家聊聊鐵菊花的搭配問題。首先是創新air,這個塞子在我手裡已經有5年了,這是一款當年非常火爆的塞子,與鐵菊花搭配的話,我認為是個非常不錯的搭配。三頻很舒緩很均衡,聲音細節表現不錯,是一種娓娓道來的音色,這個組合顯得很雜食,用來做HIFI入門是個絕佳的搭配。

MX980在我手裡的時間比創新air要高出許多,大概有8,9年的樣子了。不過今年年初的時候發現鹹菜老化出現了斷斷續續出聲的情況,所以拿去做了換線處理,鹹菜是普通的單晶銅,插頭是德國威寶的。MX980與鐵菊花的搭配依舊是一種很舒緩的味道,整體聲音風格與創新air很相似,不過在聲音的厚度方面會稍稍比創新air厚那麼一點點,所以由於結像要稍微偏向肥厚一丟丟,細節的展現會比創新air少一些,另外人聲方面我覺得會有一點“塑膠感”,這個感覺很像當年我所體驗過的MX500,只不過塑膠感不是那麼嚴重罷了。總而言之這個搭配比較一般,反正MX980這個塞子大家已經買不到了,我也不會做推薦。

最後一條是我珍藏已久的威士頓W40。這是一條比較早期的4單元動鐵塞子,我留它至今的原因是它的男聲表現太棒了!與鐵菊花搭配的時候,我體驗了幾首玉置浩二和陳百強的作品,應該說W40在鐵菊花上依舊能發揮出非常高的人聲水準來。鐵菊花的對於解析力的把控是相當OK的,所以當它與這種專長於人聲表現的塞子結合在一起的時候,雖然談不上1+1=2的屬性加成,但我認為W40已經被推得相當完善了。我個人比較喜歡用這套組合來聆聽人聲作品和小提琴的純音樂,那種略帶厚實卻不失細節的聲音非常抓耳。當然缺點也是有的,那就是聲音呈現的完美度不夠,算不上很雜食,只能用來比較完好的詮釋男聲和小部分樂器。

總而言之,我覺得鐵菊花與耳機的搭配,從低阻抗耳機的角度來說不會有和不和諧的問題。關鍵在於您手頭塞子本身是什麼特色,那麼鐵菊花與之搭配時也會呈現出什麼特色來,說直接點,這個播放機並不太那麼的挑耳機。不過話得說回來,鐵菊花這個播放機的聲音總體上來說雖然有那麼一丟丟的音染,但基本還是比較偏向“素雅”味道的,所以如果您不喜歡這種味道的話,可以考慮加個解碼耳放來使用。不過較為可惜的是鐵菊花並沒有同軸輸出,僅有線性輸出和光纖輸出,而我本人手頭正好沒有對錄線和光纖線纜,所以無法體驗到鐵菊花搭配MOJO的感受了。沒有同軸輸出,算不算是鐵菊花的一個缺憾呢?

【落後的藍牙,夠用就好?】

我認為鐵菊花既然已經發展到了第二代,在一些功能點上應該有所升級,特別是一些涉及到音質方面的結點更應該如此。但是,有一個與音質相關的結點卻讓我很是失望,那就是藍牙。鐵菊花2代的藍牙與第1代都沒有給出具體的藍牙規格,而且居然都僅僅只支持到A2DP,顯然這個頻寬對於高音質的數字輸出是影響極大的!這裡我使用了索尼WH-1000Xm2進行了藍牙接駁和聆聽,我發現鐵菊花完全不能把這條耳機的真實水準發揮出來,直接把這麼一個2880塊錢的耳機硬生生滴變成了價值只有幾百塊的耳機......。

可能有小夥伴會覺得我在HIFI播放機上大談藍牙會不會不夠專業?我認為藍牙耳機在未來是個不可逆轉的趨勢,特別是在hifi領域尤為如此,其實從目前四大耳機品牌的產品線來看,已經有開始出現一些規格極高的藍牙耳機了,不光SONY,拜亞動力、鐵三角、森海都有這樣的產品出現。雖然藍牙耳機的主要用途偏向於戶外聆聽,但也應當具備一定的聲音水準才能吸引消費者,特別是一些對音質有較高要求的消費者來掏腰包。像LDAC、APTX甚至目前剛剛嶄露頭角的APTX HD編碼技術必定成為未來藍牙耳機主流。而鐵菊花居然只支持了落後的A2DP,廠家如此決策讓我感到很是意外。廢話說了辣麼多,其實我只想闡明這一點:鐵菊花2代的藍牙規格相比1代並未得到升級。

2000塊左右的播放機,要挑出個操控和音質完美無缺的似乎很難。但鐵菊花給我留下了較為不錯的印象,當然從功能點上來說,我覺得文中提到的那些小bug雖然很多,但基本上還是能夠接受的。畢竟入門級就是入門級,要不然你讓那些動輒賣幾千上萬的播放機怎麼活?這裡簡單總結一下鐵菊花的優缺點吧:

不足:

1、說明書介紹太簡單,其中腕帶如何與鐵菊花裝在一起沒有給出明確的介紹;

2、系統交互性裡,從播放介面返回上一級功能表的操作太反人類;

3、系統無法刪除歌曲,只能接到電腦上,用電腦刪;

4、除了電源鍵,其他所有按鍵都不會發光,盲操會帶來一些麻煩;

5、沒有同軸輸出;

6、續航真的好短啊,我是邊聽邊寫此文的,沒有具體實測,但感覺掉電果然好快;

7、螢幕素質太低,不養眼,而且還“3缺1”;

8、USB介面規格相容性太低,弄個Type-C多好.....;

9、藍牙規格太落後,至少也得升級到aptX吧。

優勢:

1、外觀做工不俗,金屬質感強烈,精緻;

2、聲音表現估計在2000元價位內是無敵手的;

3、傳入的新歌,不用手動刷新,開機會自動刷新,這一點非常人性化;

4、DAMP和GAIN功能很好用;

5、鐵菊花轉盤手感不俗,精准度很高。

一句話總結:值不值得買?除了聲音,其他全部表現平平,但對於燒友來說,聲音才是王道,不是麼?!

想瞭解更多相關內容,點擊下方“瞭解更多”,你會收穫更多相關優質內容

顯示幕:2英寸擦色TFT液晶屏 USB傳輸:Super Speed USB3.0 重量:110g

處理器:ADI Blackfin 514 DSP 儲存卡:TF卡:(最大支持2TB) 固件升級:支持

取樣速率:DSD 2.8MHz/5.6MHz/11.2MHz;PCM32kHz-384kHz

DAC晶片:AK4490EN 耳放晶片:OPA1622 電池容量:1700mAh鋰聚合物電池

無線傳輸:Bluetooth A2DP身歷聲音訊 尺寸:95*55*17.5mm

二、耳機輸出

頻率回應:±0.2dB(20~20kHz) THD+N:<0.0006%(1kHz,A計權) 信噪比:114dB

最大輸出電平:+10.4dBu 身歷聲串擾:-118dB 輸出功率:150mW@32ohm每通道

三、線路輸出

頻率回應:±0.2dB(20~20kHz) THD+N:<0.0004%(1kHz,A計權) 信噪比:116dB

最大輸出電平:+8.8dBu 身歷聲串擾:-118dB

鐵菊花的外殼是全金屬的,但是重量卻很輕哦,僅僅只有110g的重量相較于當下的國磚來說絕對是個羽量級選手了。主機四周的開關和I/O輸出介面設計很合理。3.5mmPO口、2.5mm平衡口以及線路/光纖輸出的配置都相對較為齊全,不過我想吐槽的是居然沒有同軸輸出介面,算是個小小的遺憾吧。

在這些按鍵中,有2顆按鍵的設定是比較有趣的。GAIN按鍵用於2檔增益調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動態表現力;另一個是DAMP按鍵,這顆按鍵的主要作用是高低阻尼切換開關,可以理解為供電電流的切換功能。

鐵菊花的USB介面規格讓我感到有些驚奇,這是一種基於USB3.0規範的USB介面,具體規格應該是叫做Micro-B,經過本人實測,實際的傳送速率大概是10MB/S左右,偶然爆發速率可以達到15MB/S,這個速度對於播放機來說已經是非常快了。(基於U3速度TF卡測試,截圖就不插了,貌似會影響正圖文觀感嘿嘿)

鐵菊花的TF卡插槽設計是很合理的,不像有的國磚必須要用刀片、筆尖往裡推才能插牢,即便我這種手指甲極短的人也能輕鬆取出和放入TF卡,不過卡槽並沒有保護罩進行保護,如果廠商真的是打算考慮到把它運用于運動場景的話,密封性是不是應該更加注重多一點呢?歐對了,既然說到了運動場景的問題,那就要來吐槽一下包裝盒裡提供的背夾了,那個背夾裝上去很方便,摳下來極其難啊!建議一定要改進!

鐵菊花的背面設計很乾淨,只有在下方的幾行產品資訊,光禿禿的也挺好看的!

鐵菊花只有在插入TF卡的情況下才能正常開機。這個播放介面嚇了我一跳!好專業的介面啊啊啊!居然有電平呈現!不虧是錄音設備的專業製造商,值得一提的是電平表的回應速度很快,但我發現鐵菊花似乎只有這麼一種播放介面,對於封面顯示應該是無法做到的。而在歌曲流覽介面居然有一種以封面呈現的模式來,這一點讓我感覺挺怪異的,為什麼就不能多設計一個能夠顯示封面的播放介面呢?畢竟一個電平表播放介面總是會看膩歪的。

電平表、剩餘播放時間、歌曲基本資訊(格式、取樣速率、採樣精度、碼率等)的顯示相當全面。我大致數了一下,這塊螢幕一行大約能顯示12個漢字左右,內容還是相當全面的。說到這個螢幕,我覺得這年頭使用“三缺一”螢幕的播放機真的很少見了,而鐵菊花居然就是這少見當中的其中之一......。

鐵菊花之所以稱為鐵菊花,那是因為鐵菊花有一顆長得像鐵菊花的轉盤!這個轉盤並不具備下按的操作,所以歌曲切換鍵只能單獨設計在了轉盤的上方。這顆鐵菊花的主要功能是選擇和確定,轉動它的時候會產生明顯的刻度感,選歌的時候精准度極高,但並不會產生響聲,這顆轉盤包括其身上的其他按鍵手感都是非常靠譜的,絕對不會有那種哢噠哢噠的廉價感。然而槽點又要來了:鐵菊花身上所有的按鍵當中,只有電源鍵是會發光的(這個發光的功能可以通過系統設定關閉),這對於喜愛夜晚睡覺前聽歌的用戶來說是比較頭疼的,因為晚上根本就看不到按鍵的位置在哪裡嘛!!不過還好這些按鍵佈局設計的位置還算基本合理,只需要稍稍用一段時間就能操控自如了。

【系統體驗】

鐵菊花並沒有採用智慧系統,所以開關機速度很快,基本上3秒左右就可以實現開機和關機的操作了,另外我發現它有個很聰明的地方,那就是當有新的歌曲傳到TF卡裡後,下一次開機會自動刷新歌曲,這一點對於那些需要手動刷歌的磚頭來說實在方便太多了!至於系統的易用性方面,我認為整個功能介面的設定還是比較規範的,不過有一點讓我覺得用起來很不舒服,那就是在音樂播放介面時,無法直接返回到該曲目的歌曲清單(資料夾),我必須要先music/fn鍵,然後點擊“確定”進入“資料夾”才能到達該曲目的歌曲清單裡,這個設定太反人類了,強烈建議下一次固件更新裡更正過來!

【音質體驗第一部分:橫向對比,聲音初探】

首先我想用播放機之間的橫向對比來瞭解鐵菊花大致的聲音定位,本人手頭的播放機並不多,只能囊中羞澀滴掏出ibasso DX200(搭載AMP1耳放)和第一代飛傲X5來做個簡單的對比。應該說第一代飛傲X5的市場價格與鐵菊花差距是很小的,而DX200的價格則要高出許多,用“同價位”的播放機和高一階的播放機做對比,應該還是能夠比較客觀滴反應鐵菊花的聲音素質的。測試用的耳機,是一款來自XTing的三單元定制機型,目前這個耳機牌子貌似已經倒閉了??

首先說說DX200這個播放機,此播放機上市後的爭議很大,主要問題在於它存在不少bug,雖然是個觸控屏但操控很卡頓,總之問題是一大堆,到現在還沒給解決......。不過對於我而言,聲音才是第一位的,所以我也就沒有參與到當初的吐槽大軍裡去。言歸正傳說說DX200的聲音,在AMP1的加持下,DX200的聲音很柔和,很自然,不會給你帶來跌宕起伏的感覺,但聲音細節豐富,三頻段也相當的均衡,這種不溫不火的高解析聲音可以讓你一直一直的聽下去,說白了就是超級耐聽!另外在動態表現力方面也是相當不俗,用來聆聽大編制有著很高的素質呈現,我個人是非常喜歡這款播放機產品的。

再來說說第一代飛傲X5,這個播放機當初被大家噴為煤氣灶?不過看起來還真有點像呢!雖然外觀不是那麼惹人喜愛,但操控卻很流暢。聲音方面的話,我覺得太過直白了一些,沒有什麼“味道”,相比DX200來說最大的差距就是聲音動態不夠強烈,調音上讓我想起了若干年前的iPod,這種食之無味的感覺仿佛讓我天天喝涼白開,所以我只是把它當做數字轉盤在使用,後級接個CHORD MOJO,味道會濃郁很多。

最後說說鐵菊花吧。這個播放機的調音特色並不是直白的,而是那種略帶活力的感覺,聲音很有彈性,三頻也顯得較為均衡,用這個耳機聆聽的時候可以呈現出很高的解析度來,聲音取向稍稍有那麼一丟丟的偏暖,但並不明顯,低音下潛很一般,但依舊是很有彈性的表達。在聆聽過程中,我也體驗了一下GAIN和DAMP開關,仿佛這2個開關純粹是為了大阻抗耳機所設計的,您可以把這兩個開關都撥到high位元,讓鐵菊花擁有更強的推力,我手頭沒有高阻耳機,所以很難解釋它對於高阻耳機的素質體現到底如何,但就從我手頭的這款僅僅只有8歐的定制耳塞來說,已經能夠完美發揮其真實水準了。而如果要與上述2個播放機做對比的話,我認為鐵菊花與DX200還是存在較大差距,主要體現在聲音密度和動態表現方面,鐵菊花會顯得不夠那麼的有氣勢感;與X5相比,鐵菊花的音色不會顯得那麼蒼白和直接,解析個人覺得應該算是在同一個水準上,但總體調音的味道會比X5好很多,另外在人聲詮釋方面,由於鐵菊花不以直白的味道呈現,所以潤色上會比X5更加動聽一些。

【音質體驗第二部分:縱向對比,耳機搭配】

本人手頭有一些塞子,除了上面提到的定制耳塞外,還有創新air、mx980和w40,所以這個階段,我就用我手頭現成的塞子來與大家聊聊鐵菊花的搭配問題。首先是創新air,這個塞子在我手裡已經有5年了,這是一款當年非常火爆的塞子,與鐵菊花搭配的話,我認為是個非常不錯的搭配。三頻很舒緩很均衡,聲音細節表現不錯,是一種娓娓道來的音色,這個組合顯得很雜食,用來做HIFI入門是個絕佳的搭配。

MX980在我手裡的時間比創新air要高出許多,大概有8,9年的樣子了。不過今年年初的時候發現鹹菜老化出現了斷斷續續出聲的情況,所以拿去做了換線處理,鹹菜是普通的單晶銅,插頭是德國威寶的。MX980與鐵菊花的搭配依舊是一種很舒緩的味道,整體聲音風格與創新air很相似,不過在聲音的厚度方面會稍稍比創新air厚那麼一點點,所以由於結像要稍微偏向肥厚一丟丟,細節的展現會比創新air少一些,另外人聲方面我覺得會有一點“塑膠感”,這個感覺很像當年我所體驗過的MX500,只不過塑膠感不是那麼嚴重罷了。總而言之這個搭配比較一般,反正MX980這個塞子大家已經買不到了,我也不會做推薦。

最後一條是我珍藏已久的威士頓W40。這是一條比較早期的4單元動鐵塞子,我留它至今的原因是它的男聲表現太棒了!與鐵菊花搭配的時候,我體驗了幾首玉置浩二和陳百強的作品,應該說W40在鐵菊花上依舊能發揮出非常高的人聲水準來。鐵菊花的對於解析力的把控是相當OK的,所以當它與這種專長於人聲表現的塞子結合在一起的時候,雖然談不上1+1=2的屬性加成,但我認為W40已經被推得相當完善了。我個人比較喜歡用這套組合來聆聽人聲作品和小提琴的純音樂,那種略帶厚實卻不失細節的聲音非常抓耳。當然缺點也是有的,那就是聲音呈現的完美度不夠,算不上很雜食,只能用來比較完好的詮釋男聲和小部分樂器。

總而言之,我覺得鐵菊花與耳機的搭配,從低阻抗耳機的角度來說不會有和不和諧的問題。關鍵在於您手頭塞子本身是什麼特色,那麼鐵菊花與之搭配時也會呈現出什麼特色來,說直接點,這個播放機並不太那麼的挑耳機。不過話得說回來,鐵菊花這個播放機的聲音總體上來說雖然有那麼一丟丟的音染,但基本還是比較偏向“素雅”味道的,所以如果您不喜歡這種味道的話,可以考慮加個解碼耳放來使用。不過較為可惜的是鐵菊花並沒有同軸輸出,僅有線性輸出和光纖輸出,而我本人手頭正好沒有對錄線和光纖線纜,所以無法體驗到鐵菊花搭配MOJO的感受了。沒有同軸輸出,算不算是鐵菊花的一個缺憾呢?

【落後的藍牙,夠用就好?】

我認為鐵菊花既然已經發展到了第二代,在一些功能點上應該有所升級,特別是一些涉及到音質方面的結點更應該如此。但是,有一個與音質相關的結點卻讓我很是失望,那就是藍牙。鐵菊花2代的藍牙與第1代都沒有給出具體的藍牙規格,而且居然都僅僅只支持到A2DP,顯然這個頻寬對於高音質的數字輸出是影響極大的!這裡我使用了索尼WH-1000Xm2進行了藍牙接駁和聆聽,我發現鐵菊花完全不能把這條耳機的真實水準發揮出來,直接把這麼一個2880塊錢的耳機硬生生滴變成了價值只有幾百塊的耳機......。

可能有小夥伴會覺得我在HIFI播放機上大談藍牙會不會不夠專業?我認為藍牙耳機在未來是個不可逆轉的趨勢,特別是在hifi領域尤為如此,其實從目前四大耳機品牌的產品線來看,已經有開始出現一些規格極高的藍牙耳機了,不光SONY,拜亞動力、鐵三角、森海都有這樣的產品出現。雖然藍牙耳機的主要用途偏向於戶外聆聽,但也應當具備一定的聲音水準才能吸引消費者,特別是一些對音質有較高要求的消費者來掏腰包。像LDAC、APTX甚至目前剛剛嶄露頭角的APTX HD編碼技術必定成為未來藍牙耳機主流。而鐵菊花居然只支持了落後的A2DP,廠家如此決策讓我感到很是意外。廢話說了辣麼多,其實我只想闡明這一點:鐵菊花2代的藍牙規格相比1代並未得到升級。

2000塊左右的播放機,要挑出個操控和音質完美無缺的似乎很難。但鐵菊花給我留下了較為不錯的印象,當然從功能點上來說,我覺得文中提到的那些小bug雖然很多,但基本上還是能夠接受的。畢竟入門級就是入門級,要不然你讓那些動輒賣幾千上萬的播放機怎麼活?這裡簡單總結一下鐵菊花的優缺點吧:

不足:

1、說明書介紹太簡單,其中腕帶如何與鐵菊花裝在一起沒有給出明確的介紹;

2、系統交互性裡,從播放介面返回上一級功能表的操作太反人類;

3、系統無法刪除歌曲,只能接到電腦上,用電腦刪;

4、除了電源鍵,其他所有按鍵都不會發光,盲操會帶來一些麻煩;

5、沒有同軸輸出;

6、續航真的好短啊,我是邊聽邊寫此文的,沒有具體實測,但感覺掉電果然好快;

7、螢幕素質太低,不養眼,而且還“3缺1”;

8、USB介面規格相容性太低,弄個Type-C多好.....;

9、藍牙規格太落後,至少也得升級到aptX吧。

優勢:

1、外觀做工不俗,金屬質感強烈,精緻;

2、聲音表現估計在2000元價位內是無敵手的;

3、傳入的新歌,不用手動刷新,開機會自動刷新,這一點非常人性化;

4、DAMP和GAIN功能很好用;

5、鐵菊花轉盤手感不俗,精准度很高。

一句話總結:值不值得買?除了聲音,其他全部表現平平,但對於燒友來說,聲音才是王道,不是麼?!

想瞭解更多相關內容,點擊下方“瞭解更多”,你會收穫更多相關優質內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