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西涼刺史董卓不過區區五萬人馬,何以誰都奈何不得他?

文/寂寞的紅酒

東漢末年, 天下大亂, 外戚和宦官爭權奪勢, 十常侍亂國, 大將軍何進壓不住宦官, 聽信袁紹讒言引屯兵河東的西涼刺史董卓入京, 釀成了董卓專權禍國的惡果。 那麼當時的董卓不過一地方刺史, 手下兵馬僅僅五萬, 何以能掌控朝廷大權, 權傾朝野, 誰都奈何不得他呢?

董卓是隴西臨洮(今甘肅省岷縣)人, 出身一小吏之家, 為人行俠仗義, 頗受羌人擁戴。 後被朝廷征辟, 屢立戰功, 平馬騰、韓遂叛軍, 鎮壓黃巾之亂, 逐匈奴、羌人賊寇等等, 後賄賂十常侍而當上了西涼刺史, 擁兵自立, 吞併河東, 朝廷不能制。 為何連中央政府也不敢惹他?主要是因為董卓手裡握有五萬西涼鐵騎。 雖然人數不多, 但誰都不敢小視, 因為這五萬鐵騎的意義非同小可。

當時東漢朝廷內憂外患, 國內部隊主要分為三類:中央禁軍、地方駐軍和邊軍, 其中最有戰鬥力、最精銳的就是長期和遊牧民族作戰的邊軍, 其中以董卓的西涼邊軍人數最多、戰鬥力最強, 後來牛哄哄的馬騰和韓遂的西涼軍當時只是被董卓打的屁滾尿流的叛軍雜魚。 禁軍戰鬥力一般, 但數量多, 有十幾萬, 其中一部分被孫堅帶著南下去長沙平叛了,

長安還留下數萬, 也是一支不小的力量。 至於地方部隊, 基本都是打醬油的, 因為東漢朝廷是在董卓進京的前一年才下放的募兵權, 各地招的都是新兵, 根本沒什麼戰鬥力, 所以十八路諸侯手下兵力雖多但都是烏合之眾。

董卓引兵入京時, 僅僅帶了三千兵馬,

當時除了數萬禁軍外, 還有丁原的五萬並州軍, 董卓不敢硬來, 虛張聲勢的把軍隊白天開進城, 晚上偷偷退出城, 給自己造勢, 唬住了各方勢力, 董卓借機得以掌控長安。 但當時的丁原並不買董卓的帳, 董卓要廢少帝的時候, 丁原大怒, 引兵來攻, 董卓大敗。 董卓畏懼丁原, 所以派李肅策反呂布, 呂布殺了丁原奪了並州集團兵權投靠了董卓, 董卓的兵力大增, 同時董卓收服了群龍無首的數萬禁軍, 因此勢力急劇膨脹, 手下兵馬十幾萬, 占了天下精兵的半數, 所以誰也奈何他不得。

董卓自封太師, 挾天子以令諸侯, 駐軍關中, 十八路諸侯根本奈何不得他, 十八路諸侯加到一起都打不過他, 也就孫堅帶走的幾萬禁軍能和董卓比劃幾下, 但無奈孫堅的禁軍太少, 各路諸侯又互相拆臺, 所以把孫堅打成光杆司令後各路諸侯一哄而散, 各回各家了, 轟轟烈烈的十八路諸侯伐董卓成為一場鬧劇。

可以說,董卓囂張是有資本的。董卓之所以敗亡,並非軍事力量不濟,而是內部矛盾導致西涼軍分裂,董卓被呂布所殺後,西涼勢力四分五裂,分出的哪一支都不是善與之輩,可以想像當年的董卓勢力有多大。

可以說,董卓囂張是有資本的。董卓之所以敗亡,並非軍事力量不濟,而是內部矛盾導致西涼軍分裂,董卓被呂布所殺後,西涼勢力四分五裂,分出的哪一支都不是善與之輩,可以想像當年的董卓勢力有多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