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漢宣帝&上官皇后:《漢書》和百度你們知錯不?

西元前74年漢昭帝崩于未央宮, 留下15歲的寡後上官氏, 漢昭帝沒有一個孩子。

昌邑王劉賀

無奈之下, 上官氏和自己的姥爺霍光擁立李夫人的孫子昌邑王劉賀為皇帝,

可惜劉賀不爭氣, 在位27天, 其因荒淫無度、不保社稷而被廢為庶人, 史稱漢廢帝。

上官皇后

這樣一來大漢王朝的皇位就空著了, 於是上官氏和霍光又在漢武帝的兒孫中搜尋了一番, 終於找到了廢太子劉據的孫子劉病已。

於是將18歲的皇曾孫劉病已迎如宮中, 先封為陽武侯, 隨後即皇帝位, 後改名劉詢, 他就是歷史上的漢宣帝。

劉病已

這樣一來大漢又有了皇帝, 15歲的上官氏就是漢宣帝名義上的祖母, 至於怎麼稱呼呢?

霍成君

其實這個真的很為難, 首先漢宣帝比上官氏大三歲, 其次漢宣帝的第二人皇后霍成君又是上官氏的姨媽, 真的是兩頭為難。

作為三家收到好評的私修國史《漢書》其實也很為難, 甚至還出現了前後矛盾的錯誤。

班固

《漢書·宣帝紀》明確記載昌邑王劉賀登基後尊上官氏為皇后。

“元平元年四月, 昭帝崩, 毋嗣。 大將軍霍光請皇后征昌邑王。 六月丙寅, 王受皇帝璽、綬, 尊皇后曰皇太后。 ”

但是到了漢宣帝登基後卻交代的很模糊, 沒有明確交代漢宣帝怎麼稱呼叔祖母上官氏, 只是含糊的一直說上官氏為皇太后, 並不是太皇太后, 可能是關係太過尷尬不便明說。

《漢書·宣帝》有三處記載——

1.遣宗正德至曾孫尚冠裡舍, 洗沐, 賜禦府衣。 太僕以軨獵車奉迎曾孫, 就齊宗正府。 庚申, 入未央宮, 見皇太后, 封為陽武侯。 已而群臣奉上璽、綬, 即皇帝位, 謁高廟。

2.十一月壬子, 立皇后許氏。 賜諸侯王以下金錢, 至吏、民鰥、寡、孤、獨各有差。 皇太后歸長樂宮。 長樂宮初置屯衛。

3.冬十二月甲戌, 帝崩于未央宮。 癸巳, 尊皇太后曰太皇太后。

不過《漢書》在《元帝紀》中明確說了漢元帝尊她為太皇太后, 摘《漢書·元帝紀》如下——

1.黃龍元年十二月, 宣帝崩。 癸巳, 太子即皇帝位, 謁高廟。 尊皇太后曰太皇太后, 皇后曰皇太后。

2.六月, 立皇子輿為信都王, 閏月丁酉, 太皇太后上官氏崩。

這一切倒是合情合理, 畢竟古代是“為尊者諱, 為親者諱,為賢者諱”。可是到了《漢書·外戚傳》又推翻了這個說法,說宣帝繼位後直接尊上官氏為太皇太后。

《漢書·外戚傳第六十七》“皇后立十歲而昭帝崩,後年十四五雲。昌邑王賀征即位,尊皇后為皇太后。光與太后共廢王賀,立孝宣帝。宣帝好位,為太皇太后。”

司馬光

《漢書》前後如此矛盾的讓司馬光都看不下去了,在《資治通鑒》中直接將《漢書·宣帝紀》內容中的皇太后改為太皇太后。

《資治通鑒·漢紀十六》:“太皇太后歸長樂宮。長樂宮初置屯衛。〔漢太后常居長樂宮。太皇太后自昌邑之廢,居未央宮。今宣帝既立,複歸長樂宮。樂,音洛。〕“

而無知的百度竟然說漢宣帝和上官皇后以母子相稱(相差兩輩,上官氏還比漢宣帝小兩歲,宣帝第二任皇后是上官氏的姨媽),笑得我昨晚上一夜沒睡好!

百度截圖

我大漢民族向來講究禮儀,怎麼會亂了輩分呢?

母子相稱的倒是北魏的孝文帝和其祖母文明馮太后,北魏朝臣楊椿以“母子”來稱謂孝文帝和馮太后的關係。

馮太后

吾兄弟自相誡曰:「今忝二聖近臣,母子間甚難,宜深慎之。又列人事,亦何容易,縱被瞋責,慎勿輕言。」——《魏書·列傳第四十六·楊播附楊椿傳》

總體來看漢宣帝不可能尊自己的叔祖母為皇太后,太皇太后才是對的,所以上官氏是中國最年輕的太皇太后(15歲)。

參考文獻:《漢書》、《魏書》、《資治通鑒》

【本文由“最愛肉丸子先生”發佈,2017年11月17日】

(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轉載必究)

養孫為子,唐皇室的奇葩風俗!

你知道在孝文帝之前你姓什麼嗎?

你知道嗎?中國在位時間最長的10位皇帝,有一半竟是遊牧民族!

你知道麼?安徽省省會變遷竟達二十多次,堪稱第一!

姓氏奇談:生死不同姓6—仁義陳氏,知恩林氏,擦出的火花!

為親者諱,為賢者諱”。可是到了《漢書·外戚傳》又推翻了這個說法,說宣帝繼位後直接尊上官氏為太皇太后。

《漢書·外戚傳第六十七》“皇后立十歲而昭帝崩,後年十四五雲。昌邑王賀征即位,尊皇后為皇太后。光與太后共廢王賀,立孝宣帝。宣帝好位,為太皇太后。”

司馬光

《漢書》前後如此矛盾的讓司馬光都看不下去了,在《資治通鑒》中直接將《漢書·宣帝紀》內容中的皇太后改為太皇太后。

《資治通鑒·漢紀十六》:“太皇太后歸長樂宮。長樂宮初置屯衛。〔漢太后常居長樂宮。太皇太后自昌邑之廢,居未央宮。今宣帝既立,複歸長樂宮。樂,音洛。〕“

而無知的百度竟然說漢宣帝和上官皇后以母子相稱(相差兩輩,上官氏還比漢宣帝小兩歲,宣帝第二任皇后是上官氏的姨媽),笑得我昨晚上一夜沒睡好!

百度截圖

我大漢民族向來講究禮儀,怎麼會亂了輩分呢?

母子相稱的倒是北魏的孝文帝和其祖母文明馮太后,北魏朝臣楊椿以“母子”來稱謂孝文帝和馮太后的關係。

馮太后

吾兄弟自相誡曰:「今忝二聖近臣,母子間甚難,宜深慎之。又列人事,亦何容易,縱被瞋責,慎勿輕言。」——《魏書·列傳第四十六·楊播附楊椿傳》

總體來看漢宣帝不可能尊自己的叔祖母為皇太后,太皇太后才是對的,所以上官氏是中國最年輕的太皇太后(15歲)。

參考文獻:《漢書》、《魏書》、《資治通鑒》

【本文由“最愛肉丸子先生”發佈,2017年11月17日】

(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轉載必究)

養孫為子,唐皇室的奇葩風俗!

你知道在孝文帝之前你姓什麼嗎?

你知道嗎?中國在位時間最長的10位皇帝,有一半竟是遊牧民族!

你知道麼?安徽省省會變遷竟達二十多次,堪稱第一!

姓氏奇談:生死不同姓6—仁義陳氏,知恩林氏,擦出的火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