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此人是金庸筆下的靈魂人物,更被成吉思汗稱為“神仙”

一住行窩幾十年, 蓬頭長目走如顛。 海棠亭下重陽子, 蓮葉舟中太乙仙。 無物可離虛殼外, 有人能悟來生前。 山門一笑無拘擬, 雲在西湖月在天。

這是金庸先生筆下全真七子所吟, 幾句殘詞念罷, 長春子丘處機、玉陽子王處一、丹陽子馬鈺、長生子劉處玄、廣甯子郝大通、長真子譚處端、清淨散人孫不二七位仙長, 各亮兵刃, 拉寶劍踏罡步走, 布天罡北斗陣, 一位位掐劍訣, 俠義凜然。

在《射雕英雄傳》裡全真七子是俠義的典範, 七人中武藝最高強, 戲份最多的就數長春子丘處機了。

丘道長一出場頭戴斗笠, 身披蓑衣,

藏風冒雪, 是大步獨行;殺鷹犬, 會二俠, 獨自赴會醉仙樓鬥七怪, 仗劍行俠, 瀟瀟灑灑。 這樣一位豪邁奔放, 武藝高強的丘處機甚至可以說是金庸老先生筆下的靈魂人物。

那麼真實歷史上的丘道長又是怎樣的人物呢?

(圖)《射雕英雄傳》丘處機影視形象

真實的丘處機道長更是標榜青史, 丹書留名。

丘道長十九歲隨仙師王重陽昆侖山修行, 後成為龍門派的祖師, 全真教第五任掌門。

丘道長生于山東, 當時已是金國統治區域, 丘處機便在北方地區傳道, 以其高深修為, 深得金世宗、金章宗推崇, 全真教形成一家獨大, 就連金的對手, 南方的宋朝皇帝宋甯宗也聽聞丘道長和全真教的大名, 請丘道長前往。

丘處機政治眼光非常敏銳, 認為金和宋, 一個亂, 一個危, 早晚會被人吞併。

此時成吉思汗在斡難河畔建立了大蒙古國。

蒙古國興起之後, 對外屢屢興師, 勢如破竹, 金國已如風中之燭, 連首都中都都被蒙古軍隊攻破, 金宣宗南遷汴京, 遷到了宋朝的故都。

成吉思汗此時又大舉西征,

一直打到了阿富汗, 駐蹕在興都庫仕山大雪山, 當時的成吉思汗也聽聞了丘處機的威名, 於是就下了一道道詔書, 兩次三番詔丘處機來見, 可當時的丘處機已然七旬年紀, 他最終卻決定前往, 究竟是為什麼呢?

(圖)丘處機(1148年—1227年), 道教主流全真道掌教、真人、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養生學家和醫藥學家。

丘處機為南宋、金朝、蒙古帝國統治者以及廣大人民群眾所共同敬重, 並因以74歲高齡而遠赴西域勸說成吉思汗止殺愛民而聞名世界

在現在的北京白雲觀, 也就是當年丘處機的道場長春宮, 其中邱祖殿前有一副對聯就說明了長春真人西行的原因:“悟道藏玄機四海馳名朕信寵, 見君王稽首一言止殺救蒼生。 ”

此番西行, 丘道長一方面是為了向日後的中原之主蒙古國傳道教, 更重要的是為了以一言“止殺”。

蒙古鐵騎在西征途中, 快馬彎刀破城無數, 也殺人無數, 屠城就是他們的習慣。

如果一個城池沒有抵抗, 就開城投降的話, 那麼破城之後, 超過車輪高的男子全部殺掉(也不知道那時的車輪有多高,

要是和現在的車輪一樣高的話估計連狗都剩不下了), 只留下工匠婦女和孩童, 因為蒙古人最看重工匠, 認為他們有用, 能幹點兒什麼;

如果說我什麼都不會幹, 我就會讀書, 那你必死無疑, 因為那玩意兒在蒙古人看來屁用都沒有, 蒙古連文字都沒有, 所以說在元朝讀書人的地位都排在妓女後邊。

如果這個城池敢抵抗的話, 破城之後, 鴨鵝不剩, 雞犬不留, 連不睜眼的小耗子都給摔死, 全城夷為平地, 播種牧草, 所以很多絲綢之路上的古城, 像玉龍傑赤、撒馬爾罕, 現在看到的都不是原來的舊址了, 都是擇地重建的了。

因為看到蒼生飽受戰亂之苦, 蒙古軍殺戮無度, 邱祖以七十四歲的高齡, 翻雪山, 過草地,穿戈壁,經西域,行三萬里路趕赴阿富汗大雪山見成吉思汗,紅軍長征才二萬五千里,何況一個古稀之年的糟老頭子。

邱祖帶著以尹志平、李志常為首的十八位弟子同行(順便說一下,真實歷史上的尹志平可不是金庸筆下玷污小龍女的猥瑣形象,而是一位高道,後來就是他繼承了丘處機的衣缽,也是一代宗師),西行途中的艱苦更不必說,他們時常要受到沙塵暴、流沙的襲擾。

艱難的時候,車子陷到流沙裡,馬兒停滯不前,人想挪動一步都很困難。丘處機的隨行弟子之一趙九古甚至病死在了西行路上。一路上饑飡渴飲,曉行夜宿,抵達當時蒙古統治下的燕京時,當地官吏、士庶、僧道紛紛前往盧溝橋迎接這位大汗請來的神仙。

而求丘處機題字簽名的平民更是絡繹不絕,他們希望有了丘處機的墨寶做護身符,就能免受蒙古大軍的燒殺搶掠。看到那些災黎百姓,丘道長西行的決心更加堅定了。

據丘處機弟子李志常所著《長春真人西遊記》言:“自師之至斯城也,有餘糧則惠饑民,又時時設粥,活者甚眾。”

(圖)尹志平影視形象

隨著一路的餓殍遍地,丘道長深知以一己道門之力是救濟不完這些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的百姓的,終於在走完了歷時兩年多的路途後,丘道長一行到達了興都庫仕山大雪山晉見成吉思汗。

古代帝王都想讓自己的江山萬年一統,同時自己也在位長久,長生不老,成吉思汗也不免俗流,他聽聞丘處機是個活神仙,就向丘道長討長生不老之術。

丘道長很是坦誠,當然也是早有準備,於是就對成吉思汗說:“我不是神仙,我也會死,我沒有長生之術,但我有衛生之道。”也就是延長壽命,強身健體的方法。

成吉思汗聽了也很感興趣,因為他知道丘處機沒有騙他,的確,如果有長生之術,那麼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不就活到如今了嗎?所以成吉思汗又再向丘處機求衛生之道。

丘處機首先就提了一點:

上天有好生之德,大汗要少殺生,少造孽,不要再屠城,殺害百姓,那樣造殺業太多,日後是會有報應的。

第二就是清心寡欲,成吉思汗是個蓋世的大英雄,對權利的欲望,對美好生活、美色女子的嚮往也都比一般人強烈得多,成吉思汗曾在大汗的繼位典禮上開宴會時就講過,人生最快樂的事就是戰敗敵國,把敵國的人都變成我的奴隸,把他們美貌的妻子變成我的妻子。

這在之前的皇帝來說,即便這麼想,也不能明目張膽的說出來,公開的告訴大夥兒我最快樂的事就是霸佔別人媳婦兒,不能這麼講;就是真這麼幹也得史書上避尊者諱,李世民霸佔兄弟媳婦兒,侄媳婦,那是皇上憐惜孤兒寡婦,是做慈善。

而鐵木真公開說喜歡霸佔良家婦女,可見其欲望的強烈。所以丘道長勸說他不要這麼幹,會折壽的。

成吉思汗聽了丘處機講經論道之後,深為信服,也儘量止殺寡欲,自此就改口了,稱丘處機為神仙。

另外看丘處機鶴髮童顏,仙風道骨,再加上古人的壽命比較短,鐵木真也沒見過這麼大歲數的人,就認為丘道長少說也有幾百歲了。

丘處機說沒有,成吉思汗非說有,看你的眉毛鬍子一大把,全都雪白連成了片,肯定有幾百歲了,再說我認識一幾百歲的神仙我也好出去和別人吹去,給別人說古去,於是外面就開始傳,說丘處機活了三百歲了。

(圖)孛兒只斤·鐵木真(1162年5月31日—1227年8月25日),蒙古帝國可汗,尊號“成吉思汗”(Genghis Khan),意為“擁有海洋四方“。世界史上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

丘道長除了勸成吉思汗止殺,寡欲之外,還給他講孝道。

因為蒙古人有時不孝父母,殺害親生父母的事都有,父子反目的事非常多,所以丘處機告誡成吉思汗要讓蒙古人講求孝順,也學中原禮法,這點和中土的讀書人學,他們也不是一點兒用沒有,別全殺了。

成吉思汗聽了也深以為然。

成吉思汗想多留丘道長一段時間,丘道長說自己年事已高,今朝脫下鞋和襪,不知明朝穿不穿;一定要回中原故土,成吉思汗再三挽留不住,只得讓長春真人回去。

但他始終想著這位活神仙的教誨,在丘道長回到中土後還下詔慰問說:“朕常念神仙,神仙毋忘朕也。”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在這一點來看,歷史上的丘處機和金庸筆下的丘處機是一體的。

道家是出世的,但他有著悲天憫人之心,自有入世情懷。

修行數十年,他被金宋元統治者共同推崇,因遠赴西域勸成吉思汗減少殺戮而聞名於世、于史。

他是道士,更是俠士、志士,秉著自己與生俱來的俠義心腸去關懷、保護與自己毫不相干的人,奮不顧身去關注、捍衛那些自已本不認識的芸芸眾生免遭殺戮。

丘道長曾在西行途中,路遇刀兵之難中的百姓,又恰逢中秋,抬頭觀瞧,有感而發:“自古中秋月最明,涼風屆候夜彌清,一天氣象沉銀漢,四海魚龍耀水晶。吳越樓臺歌吹滿,燕秦部曲酒肴盈。我之帝所臨河上,欲罷干戈致太平。”

(圖)丘處機影視形象

道家講清靜無為,而丘道長卻是以有為修無為,凡世修行,紅塵煉心,正是大修為,強似那些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假清高的出家人;俠骨熱腸,心系蒼生,心系百姓,方顯道法無邊。

一日天公雷雨大作,太液池岸崩潰,水流全部匯入東湖,水流的聲音幾裡外都聽得到,魚類和鱉類全部隨著水流流走了,北口山崩摧了,太液池變乾涸了,處機歎曰:“山其摧乎,池其涸乎,吾將與之俱乎!”

遂卒,年八十。

丘道長知天命,盡人事……無量天尊……

歷史大學堂官方團隊作品 | 文:嘉成

過草地,穿戈壁,經西域,行三萬里路趕赴阿富汗大雪山見成吉思汗,紅軍長征才二萬五千里,何況一個古稀之年的糟老頭子。

邱祖帶著以尹志平、李志常為首的十八位弟子同行(順便說一下,真實歷史上的尹志平可不是金庸筆下玷污小龍女的猥瑣形象,而是一位高道,後來就是他繼承了丘處機的衣缽,也是一代宗師),西行途中的艱苦更不必說,他們時常要受到沙塵暴、流沙的襲擾。

艱難的時候,車子陷到流沙裡,馬兒停滯不前,人想挪動一步都很困難。丘處機的隨行弟子之一趙九古甚至病死在了西行路上。一路上饑飡渴飲,曉行夜宿,抵達當時蒙古統治下的燕京時,當地官吏、士庶、僧道紛紛前往盧溝橋迎接這位大汗請來的神仙。

而求丘處機題字簽名的平民更是絡繹不絕,他們希望有了丘處機的墨寶做護身符,就能免受蒙古大軍的燒殺搶掠。看到那些災黎百姓,丘道長西行的決心更加堅定了。

據丘處機弟子李志常所著《長春真人西遊記》言:“自師之至斯城也,有餘糧則惠饑民,又時時設粥,活者甚眾。”

(圖)尹志平影視形象

隨著一路的餓殍遍地,丘道長深知以一己道門之力是救濟不完這些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的百姓的,終於在走完了歷時兩年多的路途後,丘道長一行到達了興都庫仕山大雪山晉見成吉思汗。

古代帝王都想讓自己的江山萬年一統,同時自己也在位長久,長生不老,成吉思汗也不免俗流,他聽聞丘處機是個活神仙,就向丘道長討長生不老之術。

丘道長很是坦誠,當然也是早有準備,於是就對成吉思汗說:“我不是神仙,我也會死,我沒有長生之術,但我有衛生之道。”也就是延長壽命,強身健體的方法。

成吉思汗聽了也很感興趣,因為他知道丘處機沒有騙他,的確,如果有長生之術,那麼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不就活到如今了嗎?所以成吉思汗又再向丘處機求衛生之道。

丘處機首先就提了一點:

上天有好生之德,大汗要少殺生,少造孽,不要再屠城,殺害百姓,那樣造殺業太多,日後是會有報應的。

第二就是清心寡欲,成吉思汗是個蓋世的大英雄,對權利的欲望,對美好生活、美色女子的嚮往也都比一般人強烈得多,成吉思汗曾在大汗的繼位典禮上開宴會時就講過,人生最快樂的事就是戰敗敵國,把敵國的人都變成我的奴隸,把他們美貌的妻子變成我的妻子。

這在之前的皇帝來說,即便這麼想,也不能明目張膽的說出來,公開的告訴大夥兒我最快樂的事就是霸佔別人媳婦兒,不能這麼講;就是真這麼幹也得史書上避尊者諱,李世民霸佔兄弟媳婦兒,侄媳婦,那是皇上憐惜孤兒寡婦,是做慈善。

而鐵木真公開說喜歡霸佔良家婦女,可見其欲望的強烈。所以丘道長勸說他不要這麼幹,會折壽的。

成吉思汗聽了丘處機講經論道之後,深為信服,也儘量止殺寡欲,自此就改口了,稱丘處機為神仙。

另外看丘處機鶴髮童顏,仙風道骨,再加上古人的壽命比較短,鐵木真也沒見過這麼大歲數的人,就認為丘道長少說也有幾百歲了。

丘處機說沒有,成吉思汗非說有,看你的眉毛鬍子一大把,全都雪白連成了片,肯定有幾百歲了,再說我認識一幾百歲的神仙我也好出去和別人吹去,給別人說古去,於是外面就開始傳,說丘處機活了三百歲了。

(圖)孛兒只斤·鐵木真(1162年5月31日—1227年8月25日),蒙古帝國可汗,尊號“成吉思汗”(Genghis Khan),意為“擁有海洋四方“。世界史上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

丘道長除了勸成吉思汗止殺,寡欲之外,還給他講孝道。

因為蒙古人有時不孝父母,殺害親生父母的事都有,父子反目的事非常多,所以丘處機告誡成吉思汗要讓蒙古人講求孝順,也學中原禮法,這點和中土的讀書人學,他們也不是一點兒用沒有,別全殺了。

成吉思汗聽了也深以為然。

成吉思汗想多留丘道長一段時間,丘道長說自己年事已高,今朝脫下鞋和襪,不知明朝穿不穿;一定要回中原故土,成吉思汗再三挽留不住,只得讓長春真人回去。

但他始終想著這位活神仙的教誨,在丘道長回到中土後還下詔慰問說:“朕常念神仙,神仙毋忘朕也。”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在這一點來看,歷史上的丘處機和金庸筆下的丘處機是一體的。

道家是出世的,但他有著悲天憫人之心,自有入世情懷。

修行數十年,他被金宋元統治者共同推崇,因遠赴西域勸成吉思汗減少殺戮而聞名於世、于史。

他是道士,更是俠士、志士,秉著自己與生俱來的俠義心腸去關懷、保護與自己毫不相干的人,奮不顧身去關注、捍衛那些自已本不認識的芸芸眾生免遭殺戮。

丘道長曾在西行途中,路遇刀兵之難中的百姓,又恰逢中秋,抬頭觀瞧,有感而發:“自古中秋月最明,涼風屆候夜彌清,一天氣象沉銀漢,四海魚龍耀水晶。吳越樓臺歌吹滿,燕秦部曲酒肴盈。我之帝所臨河上,欲罷干戈致太平。”

(圖)丘處機影視形象

道家講清靜無為,而丘道長卻是以有為修無為,凡世修行,紅塵煉心,正是大修為,強似那些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假清高的出家人;俠骨熱腸,心系蒼生,心系百姓,方顯道法無邊。

一日天公雷雨大作,太液池岸崩潰,水流全部匯入東湖,水流的聲音幾裡外都聽得到,魚類和鱉類全部隨著水流流走了,北口山崩摧了,太液池變乾涸了,處機歎曰:“山其摧乎,池其涸乎,吾將與之俱乎!”

遂卒,年八十。

丘道長知天命,盡人事……無量天尊……

歷史大學堂官方團隊作品 | 文:嘉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