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全國政協委員黃揚略呼籲建設“大運河經濟帶”

河北省滄州市市區內的大運河景觀帶。 新華社發

全國政協委員黃揚略呼籲建設“大運河經濟帶”

讓“黃金水道”重綻金光

“一條大河波浪寬,

風吹稻花香兩岸。 ”歌者吟唱的“大河”就是有著兩千多年歷史的京杭大運河。

這條與萬里長城、坎兒井並稱“中國古代三大工程”的古老河道, 如今卻面臨著自然環境破壞嚴重、水利設施管理失範、航運功能發揮不足、社會經濟功能退化、文化遺產損失驚人、無序開發狀況堪憂等重重危機。

出席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的全國政協委員黃揚略建議, 在“京杭大運河”申遺成功、京津冀協同發展邁入新臺階、杭州G20會議後“大變臉”的三大契機下, 將建設“大運河經濟帶”上升為國家戰略, 恢復和煥發京杭大運河的風采, 為我國流域的綜合治理和協調發展探索新路。

“黃金水道”遭遇多重危機

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長、工程最大的古代運河,

它南起杭州, 北到北京, 途經浙江、江蘇、山東、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兩市, 貫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 全長約1797公里。 兩千多年來, 京杭大運河對我國南北地區之間的經濟發展、文化交流與融合發揮了重要作用, 並由此帶來了沿線城鎮商業的繁榮, 形成了古代著名的運河經濟帶。

進入新時期, 京杭大運河又承擔了“北煤南運”幹線、“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輸水幹道以及防洪灌溉幹流的重任。 目前, 京杭大運河的通航河段主要分佈在山東濟寧市以南、江蘇和浙江三省, 北段除部分河段可供小船作季節性通航外, 多數河段已不能通航。

與此同時, 大運河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和挑戰——自然環境破壞嚴重、水利設施管理失範、航運功能發揮不足、社會經濟功能退化、文化遺產損失驚人、無序開發狀況堪憂等。

“在滄海桑田的歷史巨變面前, 疏浚開發‘京杭大運河經濟帶’, 對京杭大運河‘黃金水道’的價值和功能進行重新認識和再定位, 對當下我國經濟轉型意義重大”, 黃揚略委員說。

大運河打通北中南三大板塊

有人會問, 在如今公路鐵路四通八達, 飛機航線密如蛛網的時代, 為何還要重新發展“慢吞吞”的大運河?

“京杭大運河不僅是一條大河, 更是一條探索跨區域協調發展、優化主要大河區域綜合生態效益、開闢‘文、旅、商’發展新地圖、帶動沿河地區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黃金水道’。 ”黃揚略說, 大運河所承載的經濟意義、人文意義,

都足以讓後人敬仰重視。

綜觀世界區域經濟, 大江大河均是重要的經濟增長軸。 依託江河水系, 以沿江沿河中心城市為經濟增長點形成生產力發展的合理佈局和強大推力, 是發達國家區域經濟發展的共有規律。

京杭大運河是我國內河水運“兩橫一縱兩網”中唯一的縱向通道。 北接京津冀, 南連長三角, 還可帶動中部欠發達地區。 黃揚略指出, 通過將三個“板塊”的物資和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可加強區域間經濟和文化交流, 發揮區域內主要城市的經濟輻射帶動作用, 為沿線地區提供新的經濟增長點和持續的動力源。

事實上, 內河航運經濟正面臨重要機遇期。

近年來, 交通運輸受土地緊張、資源匱乏、環境保護、油價上漲等約束性因素的影響日益加大,

內河航運的比較優勢逐漸凸顯。 構建完善的京杭運河水運體系, 推進節能減排、降低生產成本、實現綠色低碳發展理念, 已成為各級政府的共識。

一比五撬動“五河”綜合生態效益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在經濟效益不斷提升的年代, 人們對生態效益的追求也日益凸顯, 而京杭大運河這條“黃金水道”在生態效益方面就有著1∶5的杠杆作用。

“大運河是我國唯一連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的大河, 一條大運河全線複灌成功, 就能有效優化‘五河’的綜合生態效益。 ”黃揚略說, 這些生態效益體現在可修復被破壞的濕地環境, 調節生態系統, 保護生物多樣性及緩釋水源污染等。

在準備提案的過程中, 黃揚略曾與其他專家多次前往大運河沿線開展調研。他在大運河蘇北段看到,該地區二級航道建成以後,為航運需要,把江水調到了蘇魯邊界。這塊原先乾旱的黃泛平原現正在變成河溝縱橫的魚米之鄉,生態環境迅速改觀。

另一方面,黃河以北段複航條件已趨成熟。目前京杭運河黃河以北山東段航道地形平坦,地質情況良好,所需建設的船閘及其他航運建築物數量相對較少。採用隧道方式實現立交,讓運河在黃河下面穿過去,在技術上已不存在問題。而用南水北調東線工程調水,或合理調配魯南地區的水源,可以滿足航運對水源的需求。

“京杭運河北段一旦複灌通航,無疑將為當地生態環境帶來極大改善。”黃揚略說。

文化元素“串珠成鏈”打造文化河

2014年6月22日,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宣佈,中國大運河項目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黃揚略認為,大運河是典型的“遺產廊道”型旅遊資源,這條河流身上獨具的漕運文化、商業文化、民俗文化,借勢“世界文化遺產”金字招牌,可開闢大運河文化旅遊經濟帶,並帶動沿河城鎮旅遊、文化、創意、商貿、休閒、居住等一體化發展。

“應從國家層面統籌規劃,將沿線的自然人文景觀‘串珠成鏈’,聯合打造全域化旅遊目的地和集群化旅遊產業體系,開發多條旅遊線路,實現旅遊與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

京津冀協同發展催生新契機

中國正處於城鎮化進程加速時期,在此形勢下,開發運河經濟帶更有助於建立起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為核心、中小城市為紐帶、小城鎮為基礎、城鄉協調發展的城鎮體系。

目前,沿運河的中部省份經濟發展相對遲緩,城市優勢難以發揮。黃揚略認為,若開發運河經濟帶,能夠在加快重點中心城市建設的前提下,以縮小區域經濟發展差距為目標,加強全流域各中心城市之間的聯合與協作,謀求最大限度的均衡和協調發展。同時,可發揮沿河地區生態環境的比較優勢,努力建成運河綠色宜居城鎮帶。

另一方面,大運河“黃金水道”的功能正在不斷發酵。地處京杭大運河最南端的杭州,自2000年以來,開始對京杭大運河杭州段進行綜合整治和保護開發,去年9月召開的杭州G20峰會更是讓這座古城重新煥發生機。

此外,蘇州、揚州等大運河沿線城市,也在挖掘其文化、旅遊、生態功能,讓大運河成為城市轉型升級過程中的一腔活水。

而三年前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後,則為區域內運河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沿河新型城鎮化建設打開了一扇窗。

“共同改善沿線生態環境,加快北京通州到天津境內京杭大運河恢復通航的工作進程”,已明確列入了京津兩地雙邊協議。而根據北京通州區、天津武清區和河北省香河縣簽訂的通航合作框架協議,“2017年計畫實現旅遊觀光性質的通航,2020年實現客貨運通航”。

凝心聚力繪就“大運河經濟帶”

“我腦海中經常浮現這樣一幅場景:京杭運河全線複航貫通,依託內河運輸功能,以沿河碼頭、港口等基礎設施為節點,沿河重點城鎮為核心,在我國版圖上繪就一條以航運物流業為基礎,臨港工業、輕工業、農業、倉儲業為主體的線性產業帶,同時著力發展商貿、旅遊、文化、休閒等服務業,打造一條蘊藏充沛動能的綜合性新興經濟帶”,黃揚略說。

在此次提交的政協提案中,黃揚略建議,將建設“大運河經濟帶”上升為國家戰略,由專門機構牽頭,儘快制定整體性的管理和發展戰略,進一步完善法規體系,建立大運河區域間協作機制。

開發大運河是一項全域性工程,涉及南水北調、水利灌溉、航運水土保持和環境保護等一系列問題,所需建設資金巨大。黃揚略建議多部門共同設立“大運河經濟帶建設基金”。同時吸引社會資本,鼓勵國有和民營企業投資,建立完善的投融資體制,為大運河疏浚複航工程和大運河經濟帶建設提供充足的資金保障。

來源:深圳商報 黃揚略曾與其他專家多次前往大運河沿線開展調研。他在大運河蘇北段看到,該地區二級航道建成以後,為航運需要,把江水調到了蘇魯邊界。這塊原先乾旱的黃泛平原現正在變成河溝縱橫的魚米之鄉,生態環境迅速改觀。

另一方面,黃河以北段複航條件已趨成熟。目前京杭運河黃河以北山東段航道地形平坦,地質情況良好,所需建設的船閘及其他航運建築物數量相對較少。採用隧道方式實現立交,讓運河在黃河下面穿過去,在技術上已不存在問題。而用南水北調東線工程調水,或合理調配魯南地區的水源,可以滿足航運對水源的需求。

“京杭運河北段一旦複灌通航,無疑將為當地生態環境帶來極大改善。”黃揚略說。

文化元素“串珠成鏈”打造文化河

2014年6月22日,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宣佈,中國大運河項目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黃揚略認為,大運河是典型的“遺產廊道”型旅遊資源,這條河流身上獨具的漕運文化、商業文化、民俗文化,借勢“世界文化遺產”金字招牌,可開闢大運河文化旅遊經濟帶,並帶動沿河城鎮旅遊、文化、創意、商貿、休閒、居住等一體化發展。

“應從國家層面統籌規劃,將沿線的自然人文景觀‘串珠成鏈’,聯合打造全域化旅遊目的地和集群化旅遊產業體系,開發多條旅遊線路,實現旅遊與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

京津冀協同發展催生新契機

中國正處於城鎮化進程加速時期,在此形勢下,開發運河經濟帶更有助於建立起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為核心、中小城市為紐帶、小城鎮為基礎、城鄉協調發展的城鎮體系。

目前,沿運河的中部省份經濟發展相對遲緩,城市優勢難以發揮。黃揚略認為,若開發運河經濟帶,能夠在加快重點中心城市建設的前提下,以縮小區域經濟發展差距為目標,加強全流域各中心城市之間的聯合與協作,謀求最大限度的均衡和協調發展。同時,可發揮沿河地區生態環境的比較優勢,努力建成運河綠色宜居城鎮帶。

另一方面,大運河“黃金水道”的功能正在不斷發酵。地處京杭大運河最南端的杭州,自2000年以來,開始對京杭大運河杭州段進行綜合整治和保護開發,去年9月召開的杭州G20峰會更是讓這座古城重新煥發生機。

此外,蘇州、揚州等大運河沿線城市,也在挖掘其文化、旅遊、生態功能,讓大運河成為城市轉型升級過程中的一腔活水。

而三年前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後,則為區域內運河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沿河新型城鎮化建設打開了一扇窗。

“共同改善沿線生態環境,加快北京通州到天津境內京杭大運河恢復通航的工作進程”,已明確列入了京津兩地雙邊協議。而根據北京通州區、天津武清區和河北省香河縣簽訂的通航合作框架協議,“2017年計畫實現旅遊觀光性質的通航,2020年實現客貨運通航”。

凝心聚力繪就“大運河經濟帶”

“我腦海中經常浮現這樣一幅場景:京杭運河全線複航貫通,依託內河運輸功能,以沿河碼頭、港口等基礎設施為節點,沿河重點城鎮為核心,在我國版圖上繪就一條以航運物流業為基礎,臨港工業、輕工業、農業、倉儲業為主體的線性產業帶,同時著力發展商貿、旅遊、文化、休閒等服務業,打造一條蘊藏充沛動能的綜合性新興經濟帶”,黃揚略說。

在此次提交的政協提案中,黃揚略建議,將建設“大運河經濟帶”上升為國家戰略,由專門機構牽頭,儘快制定整體性的管理和發展戰略,進一步完善法規體系,建立大運河區域間協作機制。

開發大運河是一項全域性工程,涉及南水北調、水利灌溉、航運水土保持和環境保護等一系列問題,所需建設資金巨大。黃揚略建議多部門共同設立“大運河經濟帶建設基金”。同時吸引社會資本,鼓勵國有和民營企業投資,建立完善的投融資體制,為大運河疏浚複航工程和大運河經濟帶建設提供充足的資金保障。

來源:深圳商報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