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李建成並非窩囊廢,他立下了哪些大功,史書又是怎樣歪曲他的

人物志03:建成大功不可沒

受電視劇和小說的影響, 在人們印象中, 李淵的長子李建成是一個嫉賢忌能的卑鄙小人, 想盡一切辦法去謀害李世民, 而李世民則是迫不得已反擊, 反動“玄武門之變”, 將其除去, 真可謂是大快人心。 其實真實的歷史並非這樣。

李建成的影視形象

作為李淵的長子, 李建成在唐帝國未成時所立功勳是卓著的。 可以這樣講, 如果李淵沒有建成, 就很難成為唐高祖。 也就是說, 有了李建成才有了後來的唐帝國。

隋朝末年的政局不穩和社會上風傳的“李氏當為天下”的讖語讓太原留守李淵在躊躇滿志的同時也驚恐不已。 他稱得上是一位具有真知灼見的政治家, 在留守任上, 他的眼光與胸襟都是隋朝其他大臣所不能比擬的。

他早有反意, 但當天下已難以收拾, 讖語人人耳熟能詳的時候, 他的準備還不充分。 隋文帝已經對朝中幾位姓李的大臣起了疑心,

並且逼反了李密。 作為太原留守的李淵自然也逃不過去, 他很怕被隋文帝殺死。 於是, 稱病不去京城就成了他那時經常玩的把戲之一。

他先讓李建成和李世民分別於河東和晉陽密結各路英雄, 收羅人才以備起兵。 當時李世民不到二十歲, 閱歷不如李建成, 性格更不如李建成"仁厚", 所以, 李淵把大寶都押在了河東李建成的身上。 李建成在河東獨當一面, 後來又參與了太原起兵密謀, 這一切都在情理之中, 容不得半點懷疑。

西元617年, 隋太原副留守的腦袋被李淵砍掉, 李淵宣佈正式起兵反隋。 一個月後, 李建成奉命從河東風塵僕僕趕回太原, 就起兵後的戰略制定和組織工作與李淵進行了最大程度上的協商。

從這時起, 李建成為大唐的建立浴血沙場, 創下了赫赫戰功。 從太原起兵到攻佔隋都長安, 唐軍進行了數次慘烈的戰役, 其中決定性戰役的總指揮都是李建成。

第一場大仗的對手是西河郡丞高德儒。 是時, 李建成引兵攻西河郡, 高德儒死守。 李建成與士兵同甘苦, 深得民心, 很快便活捉了高德儒而結束了戰役。

平定西河郡後, 李淵建大將軍府, 組建三軍。 以李建成為隴西公、左領軍大都督、左三統軍。 七月, 李淵率軍三萬離太原西進長安, 隋朝西留守代王佑派隋名將宋老生領精兵兩萬守霍邑, 又派大將軍屈突通守河東。 兩人互相照應, 相約一方受攻擊, 一方必救。

適逢陰雨連綿, 糧草不繼, 又有消息來說北方突厥與割據勢力劉武周將乘虛襲擊太原,

人心惶惶。 李淵依裴寂等人建議, 欲退兵太原, 再圖後舉, 但李建成卻苦諫, 李淵只好作罷。

二十八日, 太原糧草運到。

八月初一天氣轉晴, 李淵命晾曬鎧仗行裝。

初三清晨, 李淵即率輕騎借濃霧掩護, 沿傍山小道直趨霍邑。

為防宋老生閉門固守, 李淵採納建成用輕騎誘其出戰之計, 親率騎兵數百至城東, 命建成、世民各率數十騎, 逼至城下辱駡, 以激怒宋老生。 並將士卒分十餘隊由城東南向西南佯動, 造成攻城假像。 宋老生大怒, 親率三萬大軍從東門、南門出戰。 這樣正中了李建成之計, 經過激戰俘獲了宋老生。

奪取霍邑後, 李建成統領一路軍馬, 屯永豐倉, 守衛潼關, 防禦屈突通和李密入關,

佔據永豐倉糧餉基地, 李建成採取積極的防禦措施, 大敗屈突通, 保住永豐倉, 解除奪取關中後顧之憂, 為順利佔領長安打下基礎, 李淵當時大喜道:屈突通東行不可, 西歸無路, 不可為虞矣。

成為太子後的李建成的主要活動已經從戰場上退下來, 進入到了一個更高層次, 那就是輔佐高祖處理軍國大政, 參與決策。 高祖外出時, 則要居守監國。

也正是因為此, 後來諸多被李世民收買的朝中大臣總以建成無功于社稷在高祖耳邊吹臭氣。 可這群大臣似乎忘了一件事:李建成已不是帝國未成時的李建成, 他已經是准皇帝了。 難不成, 讓未來的大唐天子還以馬上治理天下?!當這些大臣們在吹捧李世民東征西討之功時, 顯然忘記了一件事:沒有建成太子就不可能有李世民的軍事成功。

我們可以看一看下面幾件事情。

武德三年(620年)七月:李世民討伐王世充,建成太子鎮蒲州防禦突厥。在保證李世民討伐王世充的同時還促成了行軍總管段德操擊敗梁師都與突厥的聯合進犯。

武德四年(621年)三月:李世民與竇建德征戰,稽胡軍隊數萬人騷擾大唐邊疆,李建成又奉命率軍討伐。隊伍駐紮在贊州,與稽胡軍相遇,李建成指揮唐軍進擊,大破敵軍,斬殺幾百人,俘虜一千多人。

武德四年(621年)八月:李世民征伐劉黑闥,李建成安撫北境。

武德五年(622年)、六年(623年)、七年(624年):防禦突厥。

由此可見,上述所定論不虛。在這之外,太子建成在輔佐高祖治理國家政事的同時,也進行了幾次軍事行動。如鎮壓亂民祝海山的暴亂以及征討李世民未剿滅的劉黑闥。

只不過李世民是在台前,而建成太子卻是在幕後。但也正如劉邦所論之"功人"與"功狗"一樣,誰是人誰是狗,明眼人一眼便可看出。

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做賊心虛,篡改了不少史料,致使新舊《唐書》對李建成的描寫很不充分,甚至有歪曲的成分在內。

幸運的是,我們從關於李建成的幾件事上還是可以搜尋出其真實面目的。歷史掩蓋不住李世民篡改國史的醜惡,更掩蓋不住建成太子的真善。

第一件事是玄武門兵變時,東宮翊衛車騎將軍馮翊與馮立痛哭不已,與眾將士言:太子生前對我等不薄,此刻正是報恩之時。遂奔赴玄武門,為建成報仇。古來士為知己者死,二馮所為正是此注腳。

玄武門之變

第二件事是破劉黑闥之戰。作為唐朝統一中的最後一場戰爭,它的勝利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而在建成太子破劉之前,已有元吉與李世民征討過,但由於二人沒有對他們實行安撫政策,反而還施行"懸民處死"的高壓政策,再加上這些人對李家的疑懼心理,武德四年(621年)七月,劉黑闥再次造反,抵抗大唐。

李建成只好親自征討之。他接受了魏征“今宜悉解其囚俘,慰諭遣之,則可以坐視離散”的建議,改變過去“妻子系虜,欲降無繇”的高壓政策,實行寬大安撫政策以爭取人心。史載:“建成至,獲俘皆撫遣之,百姓欣悅。”為了擴大影響,李建成讓被釋者互相轉告:“若妻子獲者,既已釋矣。”這一措施起到了爭取民心、瓦解鬥志的作用,起到了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結果劉黑闥部隊“眾乃散,或縛其渠長降,遂擒黑闥”。這樣,李建成沒費一兵一卒就成功地解決了河北問題,使唐初社會安定了下來。在這一事件中,雖然採取的寬大安撫政策是出於魏征,但實施者卻還是建成。

和李世民一樣,建成太子也曾廣羅人才,善待賢才。“傾財賑施,卑身下士,逮乎僧道博徒監門廝養,一技可稱,一藝可取,與之抗禮,未嘗雲倦,故得士庶之心,無不至者。”

電視劇中的劉黑闥形象

在建唐前後,他招攬了許多謀臣猛將,為他出謀獻策。這些人中的許多人都成為後來的貞觀名臣,為貞觀之治作出了貢獻。如李建成的謀臣魏征後來在貞觀年間以諫諍之臣而聞名,李建成曾甚禮之。武將中的馮立也在後來的貞觀年間"甚有惠政",也曾被李建成視為心腹。名臣韋挺,“太子遇之甚厚”。另外還有鄭善國、李綱等,都受到李建成的優待。

那麼,讓我們看看這樣一個人被史書描繪成什麼樣的吧。《舊唐書·隱太子傳》記:(建成)與元吉謀行鴆毒,引太宗入宮夜宴,既而太宗心中暴痛,吐血數升,淮安王神通狼狽扶還西宮。高祖幸第問疾,因敕建成:“秦王素不能飲,更勿夜聚。”

看看這段精彩的描述,絲毫不比武俠小說的盤腸大戰遜色。“太宗心中暴痛,吐血數升”,始終不明白,一個吐了數升血的人還能活下來?!

在這裡,除了把李建成描述成一個陰狠歹毒的人外,還被描述成了一頭豬。既然李世民吐血數升,假設不死,那麼毒藥的分量應該與酒相當。如果這個事情存在的話,就應該是這樣一個場景:建成太子端著一碗比芝麻糊還稠的酒給李世民喝。李世民費了好大勁才把酒舔乾淨,然後肚子疼痛,回家吐血去了。

就在這個時候,不知是誰報告給了高祖,說世民喝了像芝麻糊一樣的酒,在吐血呢。按照人嘴的大小和腸子的直徑與血的數量,高祖到了世民處,李世民肯定還在吐。在把李建成描述成豬的同時,也把李世民刻畫成了更蠢的那一頭。

這只是史書中一個小片段,還有一件事是,建成太子給了李世民一匹根本已經站不起來的劣馬,想摔死李世民。李世民大概在當天眼睛迷離,沒有看清那匹馬到底是好馬還是劣馬。但這個打了半輩子仗的人騎上馬時卻還沒有感覺出馬是劣馬,於是,在高祖眼皮子底下摔倒了。即使這件事是真的,那也是李世民在高祖面前作秀。

李世民的影視形象。他篡改了無數史料

建成太子真的就這樣愚蠢和冷血嗎?所有的事實已經證實這是胡編出來的。唐朝時小說還不發達,所以許敬宗編的這兩個故事在當時可能會蒙住一群人,但現在,恐怕只能蒙住傻子。

史書上有確切記載:在建成太子死後,其黨徒散亡于民間。李世民費了很大的勁也沒有捉到這些人,倒不是因為這些人神通廣大,而是因為人們同情太子建成,所以會想辦法將這些人藏到朝廷無法找到的地方。建成太子經營多年的河北地區,人心不穩,打著為太子報仇的旗號進行反對李世民的起義時有發生。

貞觀元年(627年),一直支持建成太子的燕郡王李藝造反。此人就是傳說中羅成的老爹,因後來投降唐朝而賜姓李。同時老天也發怒,貞觀元年夏天,山東大旱。八月,河南下霜。九月又發生了日食。不久,利州都督李孝常、右武衛將軍劉德裕造反。

玄武門兵變後不久,幽州都督王君廓不服李世民登基,奔於突厥。突厥頡利可汗見唐朝內亂,大舉進犯。李世民遣尉遲敬德出戰,雖然大敗突厥,但損失也不小。此事剛平息不久,頡利捲土重來,到達渭水便橋,並遣使臣到長安示威。李世民又筋疲力盡地親率六騎到渭水,與頡利隔河相會,他大罵頡利背棄盟約,是無恥小人,同時又緊急調動唐軍主力向渭水進發。頡利見唐軍越聚越多,無隙可乘,於是和李世民講和,即為歷史上的“便橋會盟”。

從各種各樣的史料來看,突厥進犯大唐的原因就是見唐朝內大亂,此亂自然就是李世民親手製造的"玄武門兵變"。表面來看,"便橋會盟"似乎是李世民用強大的武力讓突厥滾回了老家,但這一事實卻是建立在付出大量金錢的基礎上的。突厥本是蠻族,他不可能有仁義道德之價值觀。他的進犯無非是想趁火打劫,至於建成太子之死,他們並不關心。但反過來講,如果沒有玄武門之變,會有突厥入侵中原之事嗎?

突厥入侵中原

假設沒有玄武門之變,這些大臣們會繼續跟隨李建成。建成太子上臺的第一件事必是輕徭役。這是肯定的,是由當時的條件決定的。這些大臣們在李建成的領導下未嘗不可創造出另一模樣的大唐盛世,而這樣的大唐盛世是真實的,因為是真正的准皇帝李建成創造的。

我們可以看一看下面幾件事情。

武德三年(620年)七月:李世民討伐王世充,建成太子鎮蒲州防禦突厥。在保證李世民討伐王世充的同時還促成了行軍總管段德操擊敗梁師都與突厥的聯合進犯。

武德四年(621年)三月:李世民與竇建德征戰,稽胡軍隊數萬人騷擾大唐邊疆,李建成又奉命率軍討伐。隊伍駐紮在贊州,與稽胡軍相遇,李建成指揮唐軍進擊,大破敵軍,斬殺幾百人,俘虜一千多人。

武德四年(621年)八月:李世民征伐劉黑闥,李建成安撫北境。

武德五年(622年)、六年(623年)、七年(624年):防禦突厥。

由此可見,上述所定論不虛。在這之外,太子建成在輔佐高祖治理國家政事的同時,也進行了幾次軍事行動。如鎮壓亂民祝海山的暴亂以及征討李世民未剿滅的劉黑闥。

只不過李世民是在台前,而建成太子卻是在幕後。但也正如劉邦所論之"功人"與"功狗"一樣,誰是人誰是狗,明眼人一眼便可看出。

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做賊心虛,篡改了不少史料,致使新舊《唐書》對李建成的描寫很不充分,甚至有歪曲的成分在內。

幸運的是,我們從關於李建成的幾件事上還是可以搜尋出其真實面目的。歷史掩蓋不住李世民篡改國史的醜惡,更掩蓋不住建成太子的真善。

第一件事是玄武門兵變時,東宮翊衛車騎將軍馮翊與馮立痛哭不已,與眾將士言:太子生前對我等不薄,此刻正是報恩之時。遂奔赴玄武門,為建成報仇。古來士為知己者死,二馮所為正是此注腳。

玄武門之變

第二件事是破劉黑闥之戰。作為唐朝統一中的最後一場戰爭,它的勝利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而在建成太子破劉之前,已有元吉與李世民征討過,但由於二人沒有對他們實行安撫政策,反而還施行"懸民處死"的高壓政策,再加上這些人對李家的疑懼心理,武德四年(621年)七月,劉黑闥再次造反,抵抗大唐。

李建成只好親自征討之。他接受了魏征“今宜悉解其囚俘,慰諭遣之,則可以坐視離散”的建議,改變過去“妻子系虜,欲降無繇”的高壓政策,實行寬大安撫政策以爭取人心。史載:“建成至,獲俘皆撫遣之,百姓欣悅。”為了擴大影響,李建成讓被釋者互相轉告:“若妻子獲者,既已釋矣。”這一措施起到了爭取民心、瓦解鬥志的作用,起到了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結果劉黑闥部隊“眾乃散,或縛其渠長降,遂擒黑闥”。這樣,李建成沒費一兵一卒就成功地解決了河北問題,使唐初社會安定了下來。在這一事件中,雖然採取的寬大安撫政策是出於魏征,但實施者卻還是建成。

和李世民一樣,建成太子也曾廣羅人才,善待賢才。“傾財賑施,卑身下士,逮乎僧道博徒監門廝養,一技可稱,一藝可取,與之抗禮,未嘗雲倦,故得士庶之心,無不至者。”

電視劇中的劉黑闥形象

在建唐前後,他招攬了許多謀臣猛將,為他出謀獻策。這些人中的許多人都成為後來的貞觀名臣,為貞觀之治作出了貢獻。如李建成的謀臣魏征後來在貞觀年間以諫諍之臣而聞名,李建成曾甚禮之。武將中的馮立也在後來的貞觀年間"甚有惠政",也曾被李建成視為心腹。名臣韋挺,“太子遇之甚厚”。另外還有鄭善國、李綱等,都受到李建成的優待。

那麼,讓我們看看這樣一個人被史書描繪成什麼樣的吧。《舊唐書·隱太子傳》記:(建成)與元吉謀行鴆毒,引太宗入宮夜宴,既而太宗心中暴痛,吐血數升,淮安王神通狼狽扶還西宮。高祖幸第問疾,因敕建成:“秦王素不能飲,更勿夜聚。”

看看這段精彩的描述,絲毫不比武俠小說的盤腸大戰遜色。“太宗心中暴痛,吐血數升”,始終不明白,一個吐了數升血的人還能活下來?!

在這裡,除了把李建成描述成一個陰狠歹毒的人外,還被描述成了一頭豬。既然李世民吐血數升,假設不死,那麼毒藥的分量應該與酒相當。如果這個事情存在的話,就應該是這樣一個場景:建成太子端著一碗比芝麻糊還稠的酒給李世民喝。李世民費了好大勁才把酒舔乾淨,然後肚子疼痛,回家吐血去了。

就在這個時候,不知是誰報告給了高祖,說世民喝了像芝麻糊一樣的酒,在吐血呢。按照人嘴的大小和腸子的直徑與血的數量,高祖到了世民處,李世民肯定還在吐。在把李建成描述成豬的同時,也把李世民刻畫成了更蠢的那一頭。

這只是史書中一個小片段,還有一件事是,建成太子給了李世民一匹根本已經站不起來的劣馬,想摔死李世民。李世民大概在當天眼睛迷離,沒有看清那匹馬到底是好馬還是劣馬。但這個打了半輩子仗的人騎上馬時卻還沒有感覺出馬是劣馬,於是,在高祖眼皮子底下摔倒了。即使這件事是真的,那也是李世民在高祖面前作秀。

李世民的影視形象。他篡改了無數史料

建成太子真的就這樣愚蠢和冷血嗎?所有的事實已經證實這是胡編出來的。唐朝時小說還不發達,所以許敬宗編的這兩個故事在當時可能會蒙住一群人,但現在,恐怕只能蒙住傻子。

史書上有確切記載:在建成太子死後,其黨徒散亡于民間。李世民費了很大的勁也沒有捉到這些人,倒不是因為這些人神通廣大,而是因為人們同情太子建成,所以會想辦法將這些人藏到朝廷無法找到的地方。建成太子經營多年的河北地區,人心不穩,打著為太子報仇的旗號進行反對李世民的起義時有發生。

貞觀元年(627年),一直支持建成太子的燕郡王李藝造反。此人就是傳說中羅成的老爹,因後來投降唐朝而賜姓李。同時老天也發怒,貞觀元年夏天,山東大旱。八月,河南下霜。九月又發生了日食。不久,利州都督李孝常、右武衛將軍劉德裕造反。

玄武門兵變後不久,幽州都督王君廓不服李世民登基,奔於突厥。突厥頡利可汗見唐朝內亂,大舉進犯。李世民遣尉遲敬德出戰,雖然大敗突厥,但損失也不小。此事剛平息不久,頡利捲土重來,到達渭水便橋,並遣使臣到長安示威。李世民又筋疲力盡地親率六騎到渭水,與頡利隔河相會,他大罵頡利背棄盟約,是無恥小人,同時又緊急調動唐軍主力向渭水進發。頡利見唐軍越聚越多,無隙可乘,於是和李世民講和,即為歷史上的“便橋會盟”。

從各種各樣的史料來看,突厥進犯大唐的原因就是見唐朝內大亂,此亂自然就是李世民親手製造的"玄武門兵變"。表面來看,"便橋會盟"似乎是李世民用強大的武力讓突厥滾回了老家,但這一事實卻是建立在付出大量金錢的基礎上的。突厥本是蠻族,他不可能有仁義道德之價值觀。他的進犯無非是想趁火打劫,至於建成太子之死,他們並不關心。但反過來講,如果沒有玄武門之變,會有突厥入侵中原之事嗎?

突厥入侵中原

假設沒有玄武門之變,這些大臣們會繼續跟隨李建成。建成太子上臺的第一件事必是輕徭役。這是肯定的,是由當時的條件決定的。這些大臣們在李建成的領導下未嘗不可創造出另一模樣的大唐盛世,而這樣的大唐盛世是真實的,因為是真正的准皇帝李建成創造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