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寶寶玩具越多越好?買對了才益智!別再踩這些坑!0

對現在寶寶來講, 玩具可是不可或缺的“小閨蜜”“好基友”!甚至很多寶寶在出生之前, 家長們就屯好了各種各樣的車、娃娃、搖鈴、布書......有些家長認為玩具可以促進孩子的智力, 當然是多多益善, 而且自己小時候玩具少, 現在有條件了能補償就得多補償孩子。 然而也有一些不同的聲音認為玩具太多會分散孩子注意力, 還是要理性看待。 那麼真相究竟是怎樣的?

瀟瀟媽媽:玩具可以開發孩子智力, 促進發育, 多多益善。

樂樂媽媽:玩具太多不利於孩子注意力, 而且不恰當的玩具甚至會阻礙孩子發育。 對玩具還應理性看待。

玩具不僅僅是玩這麼簡單

顧名思義, 玩具就是供寶寶遊戲用的物品。 而遊戲本身對孩子心理發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孩子自身的生理特點決定他們通過遊戲的方式獲得學習和認知能力, 所以玩具的意義不容忽視。

(1)益智類玩具

比如套塔、疊疊杯、時鐘、拼圖等等, 這些玩具對寶寶空間方位、序列、整體部分、形狀以及時間概念的認知都有啟發作用。

(2)語言類玩具

早教機、繪本、兒歌都屬於這類玩具, 對於寶寶聽覺、語言表達、理解認知都有促進作用。

(3)動作類玩具

這也是80後家長們所熟知的, 小拖車、工具箱、還有各種各樣的推車、腳踏車等等, 都是這類玩具, 也是深受很多小朋友喜歡的一類玩具。 動作類玩具可以鍛煉寶寶肌肉促進身體各部位的協調能力。

(4)操作類玩具

比如串珠、粘土、積木, 很多蒙氏教具都包括這些, 它們可以讓促進孩子眼睛和手更協調, 讓寶寶手指肌肉更靈活。

(5)社會模仿類玩具

很多孩子們喜歡的娃娃、超市、廚房、工程師的扮演玩具都是這類, 可以讓孩子通過模仿瞭解家庭生活、社會規則, 鞏固和擴大見聞。

(6)科學類玩具

能夠引導學會孩子觀察、比較、收集、分析, 讓孩子養成自己動手、實事求是的習慣。

其實對孩子來說玩具並不局限於商場裡那些昂貴精緻的商品, 一個石子、一片樹葉、甚至一盆水和簡單的水杯、沙子,

只要能引起孩子興趣和無限幻想的, 都是好玩具。

聰明玩具和“笨”玩具

面對五花八門的玩具, 家長有時候精心挑選了半天, 卻難入“小主”法眼;有時候忍痛割肉買了一件昂貴玩具回家, 卻沒玩兩次就被打入冷宮......要想一擊即中,

投的各位小主心頭好, 還得學會辨別哪些是“聰明”玩具, 哪些是“笨”玩具。

(1)“聰明”玩具都是開放性的。

可以讓孩子從不同的角度去思索, 每次變換不同的玩法, 玩多久也不厭煩。

(2)“聰明”玩具可以給寶寶提供感官刺激, 培養孩子想像力。

比如積木, 最開始寶寶可能只是抓著積木去啃, 這是寶寶最初的探索和認知世界的方法;大一點可以讓幾個積木碰撞聽到聲音, 瞭解因果關係;再大一些, 可以通過積木認識顏色、形狀;再大一點還可以通過積木搭建各種形狀的房子、汽車。 簡直是常玩常新有木有?

(3)“聰明”玩具都是適齡的。

“聰明”的玩具一定是可以讓孩子為主導,讓他們在主動操作中獲得成就感,不會太難讓孩子覺得有挫折感,也不會太簡單覺得無聊。

(4)“聰明”的玩具會給孩子高品質的親子陪伴。

“聰明”的玩具一定是可以讓孩子和同齡的小夥伴或者家長一起玩,增進親子間的互動關係。

一些聲音特別大,閃光燈很刺眼的玩具其實不太適合孩子。一些“半結構化”或者就地取材的玩具,比如廢棄的瓶瓶罐罐、紙盒、礦泉水瓶、衛生紙等等都是孩子們的心愛之物。

玩具多多益善嗎?

關於寶寶玩具是不是越多越好,英國牛津大學教育心理學教授凱茜·茜爾娃有明確論斷“玩具較少的孩子,由於父母與他們一起閱讀、唱歌和遊戲的時間會相對更多,所以他們要比那些家境優越、玩具成山的同齡小朋友智力水準高。”中國家庭教育學會理事程淮也表示贊同。他說,“如果玩具太多,就會刺激得孩子不知所措,只能像狗熊掰棒子一樣,掰一個、丟一個,玩一樣、扔一樣,結果什麼也沒玩成,一直處於簡單的擺弄階段。”

事實上,最好不要給孩子買太多玩具。如果玩具少,孩子會想辦法動腦筋玩出百種花樣,而且更懂得珍惜,聰明的腦瓜就是這樣不經意培養起來的哦。如果“剁手黨”一族的媽媽們實在忍不住給孩子買了一堆,也沒關係,每段時間拿出一兩樣給孩子就可以啦。

專家觀點

叢琳,北師大學前教育碩士研究生,蒙台梭利教育專家,對蒙氏、奧爾夫、福祿貝爾教學法有深刻的瞭解,0-6歲早教及幼教經驗豐富,擁有多項產品專利。

如何給孩子挑選玩具?

對選擇玩具首先要考慮孩子的年齡,其次是安全性。

1-2個月後寶寶才能較好的集中視線,媽媽們可以在小床上懸掛一些氣球或吹塑動物玩具;

3-4個月的寶寶,可以選擇搖鈴、花浪棒等,及早訓練手部功能;

5-6個月的寶寶,可以通過彩色環、塑膠小動物等玩具引導寶寶改變體位,鍛煉全身運動的協調性;

7-9個月的孩子,可以選擇簡單、有趣、耐用的玩具,如機動玩具(機動小汽車和會動的動物模型)、娃娃等。讓孩子有興趣爬著追趕玩具,既增強體質,又促進智力發育;

10-12個月,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最喜歡扔東西,適合的玩具有圍欄、搖馬以及小容器、敲錘、套塔、套碗和積木等;

1歲以上的寶寶,簡單拼圖、圖書、串珠類的玩具非常適宜;

1-2歲的孩子是感覺、直覺以及注意力和記憶力發展較快的時期,可以結合孩子行走和智力的發展選擇能拖動和發聲的玩具,如邊走邊打鼓的小熊、木制拖拉的小拖車、手推車、皮球等;

3歲的寶寶可以考慮積木;

3-5歲的孩子搭建類玩具,印有字母、數位的積木,玩具娃娃,童車、拼圖、圖書都是不錯的選擇。

敲黑板

現在的寶寶們從小就有這麼多玩具陪伴真是太幸福啦。不過,爸媽的疼愛也要適可而止,在玩具挑選上儘量根據寶寶年齡段和寶寶自身的喜好選擇合適的玩具,不需要太多,也不需要太貴,寶寶喜歡就是王道。

本文由搖籃網《十萬個育兒真相》作者原創,未經允許,嚴禁轉載!

更多資訊請關注搖籃網微信公眾號(yaolan-com)

(3)“聰明”玩具都是適齡的。

“聰明”的玩具一定是可以讓孩子為主導,讓他們在主動操作中獲得成就感,不會太難讓孩子覺得有挫折感,也不會太簡單覺得無聊。

(4)“聰明”的玩具會給孩子高品質的親子陪伴。

“聰明”的玩具一定是可以讓孩子和同齡的小夥伴或者家長一起玩,增進親子間的互動關係。

一些聲音特別大,閃光燈很刺眼的玩具其實不太適合孩子。一些“半結構化”或者就地取材的玩具,比如廢棄的瓶瓶罐罐、紙盒、礦泉水瓶、衛生紙等等都是孩子們的心愛之物。

玩具多多益善嗎?

關於寶寶玩具是不是越多越好,英國牛津大學教育心理學教授凱茜·茜爾娃有明確論斷“玩具較少的孩子,由於父母與他們一起閱讀、唱歌和遊戲的時間會相對更多,所以他們要比那些家境優越、玩具成山的同齡小朋友智力水準高。”中國家庭教育學會理事程淮也表示贊同。他說,“如果玩具太多,就會刺激得孩子不知所措,只能像狗熊掰棒子一樣,掰一個、丟一個,玩一樣、扔一樣,結果什麼也沒玩成,一直處於簡單的擺弄階段。”

事實上,最好不要給孩子買太多玩具。如果玩具少,孩子會想辦法動腦筋玩出百種花樣,而且更懂得珍惜,聰明的腦瓜就是這樣不經意培養起來的哦。如果“剁手黨”一族的媽媽們實在忍不住給孩子買了一堆,也沒關係,每段時間拿出一兩樣給孩子就可以啦。

專家觀點

叢琳,北師大學前教育碩士研究生,蒙台梭利教育專家,對蒙氏、奧爾夫、福祿貝爾教學法有深刻的瞭解,0-6歲早教及幼教經驗豐富,擁有多項產品專利。

如何給孩子挑選玩具?

對選擇玩具首先要考慮孩子的年齡,其次是安全性。

1-2個月後寶寶才能較好的集中視線,媽媽們可以在小床上懸掛一些氣球或吹塑動物玩具;

3-4個月的寶寶,可以選擇搖鈴、花浪棒等,及早訓練手部功能;

5-6個月的寶寶,可以通過彩色環、塑膠小動物等玩具引導寶寶改變體位,鍛煉全身運動的協調性;

7-9個月的孩子,可以選擇簡單、有趣、耐用的玩具,如機動玩具(機動小汽車和會動的動物模型)、娃娃等。讓孩子有興趣爬著追趕玩具,既增強體質,又促進智力發育;

10-12個月,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最喜歡扔東西,適合的玩具有圍欄、搖馬以及小容器、敲錘、套塔、套碗和積木等;

1歲以上的寶寶,簡單拼圖、圖書、串珠類的玩具非常適宜;

1-2歲的孩子是感覺、直覺以及注意力和記憶力發展較快的時期,可以結合孩子行走和智力的發展選擇能拖動和發聲的玩具,如邊走邊打鼓的小熊、木制拖拉的小拖車、手推車、皮球等;

3歲的寶寶可以考慮積木;

3-5歲的孩子搭建類玩具,印有字母、數位的積木,玩具娃娃,童車、拼圖、圖書都是不錯的選擇。

敲黑板

現在的寶寶們從小就有這麼多玩具陪伴真是太幸福啦。不過,爸媽的疼愛也要適可而止,在玩具挑選上儘量根據寶寶年齡段和寶寶自身的喜好選擇合適的玩具,不需要太多,也不需要太貴,寶寶喜歡就是王道。

本文由搖籃網《十萬個育兒真相》作者原創,未經允許,嚴禁轉載!

更多資訊請關注搖籃網微信公眾號(yaolan-com)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