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流鼻涕、鼻塞、頭痛、渾身無力?試試藥王孫思邈的妙方,立竿見影

按+

只有請假的時候, 你才會發現自己一天的工資原來有那麼多。 病了的時候, 才會知道身體健康有多重要。 小編感冒了, 就在廣州稍有涼意的第一個晚上,

突如其來的一股妖風撞上了我, 於是開始流鼻涕, 打噴嚏, 開始頭昏腦漲。 不舒服時, 仿佛覺得辦公室的空調、地鐵的冷氣甚至連大樓裡電梯間的小風扇, 都是沖著我來的。

一、一不小心感冒了, 回家給自己煮了碗紅糖薑茶喝, 第二天竟好了一大半。

對於感冒, 有這樣一句話:感冒了, 吃藥一個星期能好, 不吃藥7天也能好。 如果你到藥店, 能買到的西藥大多也是緩解頭疼身痛、鼻塞症狀或者減少打噴嚏和流鼻涕的藥。 那麼如果不吃西藥, 能讓感冒好得快一些嗎?

按照往常生病的套路, 我在路邊的涼茶店買了一杯感冒茶。 喝完之後的一天時間內, 並沒有感覺有好轉。 這可能是因為涼茶店所賣的感冒茶,

大多是用最常見的中草藥熬制而成, 一般為金銀花、桑葉、菊花、夏枯草, 竹葉、茅根等。 這樣的用法雖然很方便, 可是並沒有對“證”下藥, 並不適合所有人。

觀察到自己鼻涕清稀, 舌淡苔薄白, 於是回家煮了一碗紅糖姜水, 又微微發了些汗, 第二天一早果然好了大半。 雖然起床後鼻音仍然很重, 但是可以感覺到自己的頸部和背部肌肉輕鬆了很多。

來到辦公室, 請同事幫忙用艾條灸了大椎與風門, 又搬到離空調較遠的位置坐著, 到下班時也就只剩一點點鼻塞了。

二、你們真的瞭解感冒麼?

1、感冒之腠理開泄

感冒, 臨床表現以鼻塞、流涕、噴嚏、咳嗽、頭痛、惡寒、發熱、全身不適、脈浮為特徵。 中醫認為感冒是感受觸冒風邪, 邪犯衛表而導致的,

風邪為六淫之首, 又被稱為百病之長。

風性輕揚, 易於侵犯人體的上部和肌表。 風性疏泄, 其侵襲入體, 可使腠理開泄, 故多見惡風、自汗等症狀。 此中提到的腠理開泄, 在感冒時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身體仿佛有很多氣孔打開, 風在往體內鑽, 身體裡的氣隨著汗在往外跑, 整個人會感到疲乏無力, 這也是為什麼感冒時會比平時怕冷的原因。

如果把細胞比做山的話, 腠就如同兩山之間的山谷, 理就是多個山谷連接成的溝壑。 衛氣足, 則腠理肥, 開闔固, 邪氣不易入侵。

外部環境寒熱變化, 也會影響腠理開合。 《靈樞·五癃津液別》謂:“天暑衣厚則腠理開, 故汗出;天寒則腠理閉, 氣濕不行, 水下流於膀胱, 則為溺與氣。 ”

意思就是夏天的時候我們的腠理打開了,

更容易出汗, 而冬天則腠理閉合, 水下行, 這是人體為了適應環境而作出的生理反應。 所以在夏天開空調時也要注意溫度不要太低, 否則寒氣會從我們大開的腠理入侵到體內。

而內部環境, 比如人的心情, 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著腠理的開合。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過這樣的感受, 生活裡發生了巨大的變故, 在經歷那一段低潮時, 往往會特別容易生病。

2、感冒的成因

感冒病情輕者多為感受當令之氣, 稱為傷風、冒風、冒寒;病情重者多為感受非時之邪, 稱為重傷風。 在一個時期內廣泛流行, 病情類似者, 稱為時行感冒。

外邪侵襲人體是否發病, 關鍵在於衛氣之強弱, 同時與感邪的輕重有關。 《靈樞·百病始生》曰:“風雨寒熱不得虛,

邪不能獨傷人”。 意味著只有當身體虛弱而又恰好感受了外邪, 人才會得病, 這兩個條件缺一不可。

從反面來說, 人只有增強自身的衛氣, 才能夠減少疾病的發生。 不從體質上做改變, 單純清潔好外部環境, 做好消毒, 以為殺死病毒和細菌自然就不會得病, 或者認為只要避開邪氣比如在冬天穿很多衣服躲避寒冷就能不著涼, 這樣做雖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生病的可能, 但還是沒有意識到強壯自我的重要性。

《證治匯補·傷風》篇說:“肺家素有痰熱, 複受風邪束縛, 內火不得疏泄, 謂之寒暄。 此表裡兩因之實證也。 有平昔元氣虛弱, 表疏腠松, 略有不慎, 即顯風證者。 此表裡兩因之虛證也。 ”就為這個觀點舉了很好的例子。

外邪侵犯肺衛的途徑有二,或從口鼻而入,或從皮毛內侵。風性輕揚,為病多犯上焦。故《素問·太陰陽明論》篇說:“傷於風者,上先受之。”肺處胸中,位於上焦,主呼吸,氣道為出人升降的通路,喉為其系,開竅於鼻,外合皮毛,職司衛外,為人身之藩籬。

故外邪從口鼻、皮毛人侵,肺衛首當其衝,感邪之後,隨即出現衛表不和及上焦肺系症狀。因病邪在外、在表,故尤以衛表不和為主。

3、感冒的分類

由於四時六氣不同,以及體質的差異,故臨床表現有風寒、風熱、暑濕三證。若感受風寒濕邪,則皮毛閉塞,邪郁於肺,肺氣失宣;感受風熱暑燥,則皮毛疏泄不暢,邪熱犯肺,肺失清肅。如感受時行病毒則病情多重,甚或有變生它病者。在病程中且可見寒與熱的轉化或錯雜。

為方便大家理解,小編特地做了個表格來對比他們臨床表現的不同。

其中,風寒感冒的表現很容易辨別。風寒感冒一般惡寒重,發熱輕,伴有咳嗽,如果喉中有痰,則痰稀薄色白,汗少或無汗。頭痛,肢節酸疼,鼻塞聲重。不會覺得口渴或喜熱飲,舌苔薄白而潤。鼻癢噴嚏,時流清涕,咽癢,脈浮或浮緊。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可以根據自己身體的表現,來初步判斷自己的感冒屬於哪種證型。當然,人生病是不可能照著書生的,有時候感冒了,也並不會很怕冷,咳嗽也不一定會有痰,也有可能會出現一開始是清鼻涕,後來就變成濃稠的黃鼻涕的情況。所以自己在家中進行的簡單療法也要順應身體的變化。

三、如果你一不小心得了風寒感冒,可以試試這些辦法

1、常用外治法:外感四法

感冒初起,常會覺得頭疼腦脹,這個時候可以用一些簡單的推拿手法來緩解。

01 開天門

位置:兩眉中點至髮際正中成一直線。

02 推坎宮

位置:自眉頭起沿眉向眉梢成一橫線。

03 揉太陽

位置:在眉梢與眼角的連線中點處,向後取一橫指,可觸及一個凹陷處。

04 揉耳後高骨

位置:耳後入髮際,乳突後緣高骨下凹陷處。

這四個手法,稱為外感四法。在小兒推拿中經常使用,寶寶感冒初起時,這四個手法能起到很好的清理頭目,疏風解表的作用。同理,在成人身上也同樣適用。當你的女朋友說自己感冒時,別再讓她喝熱水啦,給她來一套四大手法吧。

2、薑糖茶食療

相傳,公園672年(唐初),藥王孫思邈由秦入豫,行醫至河南懷慶府(現焦作博愛地區)適逢寒冬,藥王看到當地人們面黃體虛、胃寒疲頓,就用當地懷薑取汁加入紅糖、蜂蜜、金銀花、甘草等熬製成膏讓人們當茶沖水飲用,人們喝後,頓覺胃暖身熱,百脈舒肽,精神旺盛,一掃寒疲之氣。

後來人們發現經常服用此膏能使人面色紅潤、神清氣大爽,同時具有暖胃、活絡、驅寒、醒酒,尤其對體虛肢冷、脾胃虛寒、風寒感冒、咳嗽有獨特的功效,女子服用此膏更有溫經止痛、暖宮助孕、調理氣血、美顏瘦身之效果,於是薑糖膏便在此地流傳下來。

在清道光年間,經當代名醫指點,在用料上作了調整,又結合當時回春堂的熬膏技術,完成了獨具特色的薑參膏,也叫薑糖膏。流傳至今,造福無數女性。

外邪侵犯肺衛的途徑有二,或從口鼻而入,或從皮毛內侵。風性輕揚,為病多犯上焦。故《素問·太陰陽明論》篇說:“傷於風者,上先受之。”肺處胸中,位於上焦,主呼吸,氣道為出人升降的通路,喉為其系,開竅於鼻,外合皮毛,職司衛外,為人身之藩籬。

故外邪從口鼻、皮毛人侵,肺衛首當其衝,感邪之後,隨即出現衛表不和及上焦肺系症狀。因病邪在外、在表,故尤以衛表不和為主。

3、感冒的分類

由於四時六氣不同,以及體質的差異,故臨床表現有風寒、風熱、暑濕三證。若感受風寒濕邪,則皮毛閉塞,邪郁於肺,肺氣失宣;感受風熱暑燥,則皮毛疏泄不暢,邪熱犯肺,肺失清肅。如感受時行病毒則病情多重,甚或有變生它病者。在病程中且可見寒與熱的轉化或錯雜。

為方便大家理解,小編特地做了個表格來對比他們臨床表現的不同。

其中,風寒感冒的表現很容易辨別。風寒感冒一般惡寒重,發熱輕,伴有咳嗽,如果喉中有痰,則痰稀薄色白,汗少或無汗。頭痛,肢節酸疼,鼻塞聲重。不會覺得口渴或喜熱飲,舌苔薄白而潤。鼻癢噴嚏,時流清涕,咽癢,脈浮或浮緊。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可以根據自己身體的表現,來初步判斷自己的感冒屬於哪種證型。當然,人生病是不可能照著書生的,有時候感冒了,也並不會很怕冷,咳嗽也不一定會有痰,也有可能會出現一開始是清鼻涕,後來就變成濃稠的黃鼻涕的情況。所以自己在家中進行的簡單療法也要順應身體的變化。

三、如果你一不小心得了風寒感冒,可以試試這些辦法

1、常用外治法:外感四法

感冒初起,常會覺得頭疼腦脹,這個時候可以用一些簡單的推拿手法來緩解。

01 開天門

位置:兩眉中點至髮際正中成一直線。

02 推坎宮

位置:自眉頭起沿眉向眉梢成一橫線。

03 揉太陽

位置:在眉梢與眼角的連線中點處,向後取一橫指,可觸及一個凹陷處。

04 揉耳後高骨

位置:耳後入髮際,乳突後緣高骨下凹陷處。

這四個手法,稱為外感四法。在小兒推拿中經常使用,寶寶感冒初起時,這四個手法能起到很好的清理頭目,疏風解表的作用。同理,在成人身上也同樣適用。當你的女朋友說自己感冒時,別再讓她喝熱水啦,給她來一套四大手法吧。

2、薑糖茶食療

相傳,公園672年(唐初),藥王孫思邈由秦入豫,行醫至河南懷慶府(現焦作博愛地區)適逢寒冬,藥王看到當地人們面黃體虛、胃寒疲頓,就用當地懷薑取汁加入紅糖、蜂蜜、金銀花、甘草等熬製成膏讓人們當茶沖水飲用,人們喝後,頓覺胃暖身熱,百脈舒肽,精神旺盛,一掃寒疲之氣。

後來人們發現經常服用此膏能使人面色紅潤、神清氣大爽,同時具有暖胃、活絡、驅寒、醒酒,尤其對體虛肢冷、脾胃虛寒、風寒感冒、咳嗽有獨特的功效,女子服用此膏更有溫經止痛、暖宮助孕、調理氣血、美顏瘦身之效果,於是薑糖膏便在此地流傳下來。

在清道光年間,經當代名醫指點,在用料上作了調整,又結合當時回春堂的熬膏技術,完成了獨具特色的薑參膏,也叫薑糖膏。流傳至今,造福無數女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