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長得好看才有青春”?這部清流青春劇裡,孩子家長老師都很珍貴

【轉載或者合作, 請聯繫作者mszhangziyan@foxmail.com】

(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本來以為我這樣的離退休老蘿莉已經吃不進青春劇了, 但沒想到還是入了一個坑——《你好, 舊時光》。

這是去年的口碑青春網劇《最好的我們》的姊妹篇。

原作者八月長安寫了“振華三部曲”:《你好, 舊時光》、《暗戀·橘生淮南》、《最好的我們》, 講的都是虛構的重點中學“振華中學”裡發生的校園故事。

雖然這些年“大IP”已經不再和品質掛鉤, 但不能否認八月長安“振華三部曲”的口碑, 作者本人是文科高考狀元, 文筆不在話下, 寫校園題材、刻畫學霸生活, 也有說服力。

當然《你好, 舊時光》還是有缺陷的, 比方說打光和化妝有時候沒弄好, 就讓高中生們臉上有濃濃的妝感。 女主角的身世過於戲劇化, 青梅竹馬太多, 女配角據說還有黑化戲份, 處理不好的話也容易落入“太抓馬”的指責中。

但總體來說, 還是目前市面上最寫實的一種青春片拍法, 出品團隊很用心地保持著“振華三部曲”的連貫性。

劉昊然演的餘淮是“隔壁班的學霸”, 時不時出現在振華師生的交談中;

請問余淮同學知道自己成績退步了嗎

老師還是那群老師

校服還是那身校服。

《最好的時光》最初吸引我的就是沒有刻意模仿日韓偶像劇,而是把筆墨花在“中國式青春”上:樸素的校服、懸在頭上的高考緊箍咒,教導主任和老師。

《你好,舊時光》則把“80末一代人的校園生活真實感”發揚光大。

開頭就很不走尋常路,給我這種畫風

不知道為什麼,覺得這種醜醜的畫面好珍貴,好真實,仿佛十幾年前用小DV記錄下來的。

序曲結束後還是要回到乾淨的校園片畫面的。

跟那些專注講早戀情愫的校園片不同,《你好,舊時光》的第一集從一個常見的中國青春期議題展開:就要文理分班了,該選什麼呢?

成績好的學生如果想選文科,就會被勸阻;選文,似乎是一種比選理低一等的決定。

舅媽勸她說:看看你哥,選理科,大學學電腦,出來月工資就有五千(劇中時間背景是2004年)。這個論調我小時候也聽過:學理科好找工作,學文科不好找。

但女主角是個喜歡自由浪漫的人。她對另一個選文科的女孩淩翔茜說,我不是來跟你搶保送名額的,我想學文是因為從小想當一個大俠。淩翔茜卻反問:大俠難道就不用高考?

對,就是我的青春期了,無論你說什麼,都會有人把話題拉回高考。全世界都認為,18歲的孩子只有一件正經事:高考。

難得的是,文理分班的話題,在一部網劇裡,居然被做出了些文藝片意味。

女主角余周周的媽媽去世了,她由舅舅舅媽撫養。

媽媽生前給她買的大提琴只能擱在冰箱旁邊,每回都會絆倒出入廚房忙前忙後的舅媽。

余周周自己,和她那些自由的夢想,也像那把琴似的,自覺多餘、難以自處。表哥常常說,不如把琴賣了。

在交分科表前一天的清早,余周周趁全家人熟睡時,悄悄拉著琴出門,決定把琴賣掉——琴就是一個象徵,她想滅了自己那些不夠“正常”的幻想,想做個更不妨礙舅舅、舅媽的好孩子。

但余周周坐在琴行對面回憶起了媽媽給她選樂器時說的話:選擇一點都不難,閉上眼睛用心聽,選出心裡覺得最動聽的聲音就可以了。

那一刻余周周決定聽從心裡的聲音。

感人的是舅媽發現琴沒了也特別緊張,飛奔下樓,看到周周拖著琴回來立刻擁抱了她。

這個小細節很用心也很催淚,舅媽也一直小心翼翼地呵護著周周所有的情感需求,生怕失去母親的孩子做出什麼委曲求全的事情。

——————————

青春,是一群人的青春,不只有男女主角才有故事,每位同學都是一種典型類型。

有苦苦學習壓力超大的淩翔茜

講義氣性格好受歡迎的米喬

看似不起眼但實際上很內秀,有才華又溫柔的鄭彥一

蔣川就像你見過的每一個虎頭虎腦的男孩子,他可能不那麼帥,不那麼耀眼,但是機靈、有趣、真誠,他是最好的朋友,他的暗戀也珍貴動人。

家長和老師也是跟孩子們一樣的普通人,都有不同的立場,構成了一出“應試教育家長眾生相”。

余周周的舅舅舅媽大概是最好的那種家長了,他們有爭吵也是因為“幫孩子做決定”和“讓孩子做決定”哪個是真對孩子好。

淩翔茜的媽媽,讓女兒選文科班是為了爭保送名額;為了讓女兒加分,給她走後門讓她當班長、競選學生會主席。

淩翔茜為藝術節的表演練了一下鋼琴,立刻被媽媽阻攔,說彈鋼琴高考又不加分……標準的精緻利己主義唯分數論媽媽,不知道她會不會有改變呢。

男主角林楊的媽媽平時是強壓教育讓孩子學好數理化;但林楊篡改學校檔案去了文科班之後,他父母的第一反應是內疚,覺得自己忽略了孩子的想法。這段也很暖。

老師們是從《最好的我們》裡延續下來的角色,在《你好,舊時光》裡,老師們更有血有肉了。

武老師這句班主任標準開場白,一聽到就想起我自己的班主任:“整個走廊就咱們班聲音最大!!”

但他看似平凡的職業生涯裡,也有很偉大的瞬間:為了帶好自己的學生,放棄了專職上電視開講座出名的機會。

潘主任是可愛的油膩中年,做了所有教導主任會做的事情,端著保溫杯訓人。

有標準的教導主任偷窺視角。

潘主任不是沒有缺點,家長打過招呼之後,他會對學生另眼相待。

但,這還是個很敬業的老師,他對學生、對下屬都盡心盡力了啊。

潘主任非要在藝術節上唱一首《你是我的眼》

負責節目安排的林楊臉上笑嘻嘻,內心是拒絕的……

但潘主任真的上臺說了為什麼想唱歌時,真的好感動哇:“除了振華我哪兒也沒去過,但是我的學生走遍了大江南北,我驕傲啊,因為你們就是我的眼睛!!”

嗚嗚嗚潘主任就是那種上學看見他想撒腿跑,畢業前看到他哭出聲的老師吧。

——————————

在這個極為現實的高中校園氣氛下,還是要有校園戀愛的,畢竟是青春劇哇~

但是在不許早戀的氣氛下,高中生的情感表達,是又大膽又羞澀的。

好哥們之間會說“你們家誰誰”和“我們家誰誰”。

但真的面對喜歡的人,感情是不好說出口的,是在教室課間休息裡心照不宣的注視眼神。

是默默地幫對方做事。

乖學生之間,勾一下手指都盪氣迴腸還要故作鎮定。

打打鬧鬧裡都是甜蜜……做廣播操也能變成心動時刻。

余周周有好幾個青梅竹馬,小時候的戲份也很好看哦。

小時候見到第一面,林楊就往余周周手上綁了一個氣球,宣佈“你是朕的四皇妃”,四捨五入就是一見鍾情了

還有按頭小分隊促成的初吻,小孩子太可愛啦~

只講早戀的青春片,很容易做得單薄的,但《你好,舊時光》拍出了青春期的不同側面,讓回憶變得豐富立體而有價值,因為人的成長才是值得探討的話題。

女主角暗戀的兄長,會鼓勵他選自己想要的。

男女主角感情的滋生中,一直是在相互鼓勵和打氣的。

林楊喜歡的是余周周的善良負責,嘴上說她傻,卻一直在支持她的傻。

余周周在臺上拉琴,支撐杆突然壞了

林楊一個箭步沖過去當人肉支撐杆……老夫的少女心啊啊啊

余周周也欣賞林楊的熱血,她沒有表達出來,卻用實際行動飛奔回去給林楊投學生會主席的票。

青春片氾濫成災的那幾年,青春被拍成了早戀甚至墮胎,毫無真實感,甚至有個段子說:長得好看的人才有青春,普通人就是上學。

但上學才是普通人青春期裡最重要的事情,所以就是應該認真拍上學啊。

青春真正的可貴之處是自我意識的覺醒,有了獨立思考的欲望和能力;不管是什麼樣的學生、什麼樣的教育方式,孩子和老師家長們都有血有肉地認真生活著,那應該是很美的一段舊時光。

《最好的時光》最初吸引我的就是沒有刻意模仿日韓偶像劇,而是把筆墨花在“中國式青春”上:樸素的校服、懸在頭上的高考緊箍咒,教導主任和老師。

《你好,舊時光》則把“80末一代人的校園生活真實感”發揚光大。

開頭就很不走尋常路,給我這種畫風

不知道為什麼,覺得這種醜醜的畫面好珍貴,好真實,仿佛十幾年前用小DV記錄下來的。

序曲結束後還是要回到乾淨的校園片畫面的。

跟那些專注講早戀情愫的校園片不同,《你好,舊時光》的第一集從一個常見的中國青春期議題展開:就要文理分班了,該選什麼呢?

成績好的學生如果想選文科,就會被勸阻;選文,似乎是一種比選理低一等的決定。

舅媽勸她說:看看你哥,選理科,大學學電腦,出來月工資就有五千(劇中時間背景是2004年)。這個論調我小時候也聽過:學理科好找工作,學文科不好找。

但女主角是個喜歡自由浪漫的人。她對另一個選文科的女孩淩翔茜說,我不是來跟你搶保送名額的,我想學文是因為從小想當一個大俠。淩翔茜卻反問:大俠難道就不用高考?

對,就是我的青春期了,無論你說什麼,都會有人把話題拉回高考。全世界都認為,18歲的孩子只有一件正經事:高考。

難得的是,文理分班的話題,在一部網劇裡,居然被做出了些文藝片意味。

女主角余周周的媽媽去世了,她由舅舅舅媽撫養。

媽媽生前給她買的大提琴只能擱在冰箱旁邊,每回都會絆倒出入廚房忙前忙後的舅媽。

余周周自己,和她那些自由的夢想,也像那把琴似的,自覺多餘、難以自處。表哥常常說,不如把琴賣了。

在交分科表前一天的清早,余周周趁全家人熟睡時,悄悄拉著琴出門,決定把琴賣掉——琴就是一個象徵,她想滅了自己那些不夠“正常”的幻想,想做個更不妨礙舅舅、舅媽的好孩子。

但余周周坐在琴行對面回憶起了媽媽給她選樂器時說的話:選擇一點都不難,閉上眼睛用心聽,選出心裡覺得最動聽的聲音就可以了。

那一刻余周周決定聽從心裡的聲音。

感人的是舅媽發現琴沒了也特別緊張,飛奔下樓,看到周周拖著琴回來立刻擁抱了她。

這個小細節很用心也很催淚,舅媽也一直小心翼翼地呵護著周周所有的情感需求,生怕失去母親的孩子做出什麼委曲求全的事情。

——————————

青春,是一群人的青春,不只有男女主角才有故事,每位同學都是一種典型類型。

有苦苦學習壓力超大的淩翔茜

講義氣性格好受歡迎的米喬

看似不起眼但實際上很內秀,有才華又溫柔的鄭彥一

蔣川就像你見過的每一個虎頭虎腦的男孩子,他可能不那麼帥,不那麼耀眼,但是機靈、有趣、真誠,他是最好的朋友,他的暗戀也珍貴動人。

家長和老師也是跟孩子們一樣的普通人,都有不同的立場,構成了一出“應試教育家長眾生相”。

余周周的舅舅舅媽大概是最好的那種家長了,他們有爭吵也是因為“幫孩子做決定”和“讓孩子做決定”哪個是真對孩子好。

淩翔茜的媽媽,讓女兒選文科班是為了爭保送名額;為了讓女兒加分,給她走後門讓她當班長、競選學生會主席。

淩翔茜為藝術節的表演練了一下鋼琴,立刻被媽媽阻攔,說彈鋼琴高考又不加分……標準的精緻利己主義唯分數論媽媽,不知道她會不會有改變呢。

男主角林楊的媽媽平時是強壓教育讓孩子學好數理化;但林楊篡改學校檔案去了文科班之後,他父母的第一反應是內疚,覺得自己忽略了孩子的想法。這段也很暖。

老師們是從《最好的我們》裡延續下來的角色,在《你好,舊時光》裡,老師們更有血有肉了。

武老師這句班主任標準開場白,一聽到就想起我自己的班主任:“整個走廊就咱們班聲音最大!!”

但他看似平凡的職業生涯裡,也有很偉大的瞬間:為了帶好自己的學生,放棄了專職上電視開講座出名的機會。

潘主任是可愛的油膩中年,做了所有教導主任會做的事情,端著保溫杯訓人。

有標準的教導主任偷窺視角。

潘主任不是沒有缺點,家長打過招呼之後,他會對學生另眼相待。

但,這還是個很敬業的老師,他對學生、對下屬都盡心盡力了啊。

潘主任非要在藝術節上唱一首《你是我的眼》

負責節目安排的林楊臉上笑嘻嘻,內心是拒絕的……

但潘主任真的上臺說了為什麼想唱歌時,真的好感動哇:“除了振華我哪兒也沒去過,但是我的學生走遍了大江南北,我驕傲啊,因為你們就是我的眼睛!!”

嗚嗚嗚潘主任就是那種上學看見他想撒腿跑,畢業前看到他哭出聲的老師吧。

——————————

在這個極為現實的高中校園氣氛下,還是要有校園戀愛的,畢竟是青春劇哇~

但是在不許早戀的氣氛下,高中生的情感表達,是又大膽又羞澀的。

好哥們之間會說“你們家誰誰”和“我們家誰誰”。

但真的面對喜歡的人,感情是不好說出口的,是在教室課間休息裡心照不宣的注視眼神。

是默默地幫對方做事。

乖學生之間,勾一下手指都盪氣迴腸還要故作鎮定。

打打鬧鬧裡都是甜蜜……做廣播操也能變成心動時刻。

余周周有好幾個青梅竹馬,小時候的戲份也很好看哦。

小時候見到第一面,林楊就往余周周手上綁了一個氣球,宣佈“你是朕的四皇妃”,四捨五入就是一見鍾情了

還有按頭小分隊促成的初吻,小孩子太可愛啦~

只講早戀的青春片,很容易做得單薄的,但《你好,舊時光》拍出了青春期的不同側面,讓回憶變得豐富立體而有價值,因為人的成長才是值得探討的話題。

女主角暗戀的兄長,會鼓勵他選自己想要的。

男女主角感情的滋生中,一直是在相互鼓勵和打氣的。

林楊喜歡的是余周周的善良負責,嘴上說她傻,卻一直在支持她的傻。

余周周在臺上拉琴,支撐杆突然壞了

林楊一個箭步沖過去當人肉支撐杆……老夫的少女心啊啊啊

余周周也欣賞林楊的熱血,她沒有表達出來,卻用實際行動飛奔回去給林楊投學生會主席的票。

青春片氾濫成災的那幾年,青春被拍成了早戀甚至墮胎,毫無真實感,甚至有個段子說:長得好看的人才有青春,普通人就是上學。

但上學才是普通人青春期裡最重要的事情,所以就是應該認真拍上學啊。

青春真正的可貴之處是自我意識的覺醒,有了獨立思考的欲望和能力;不管是什麼樣的學生、什麼樣的教育方式,孩子和老師家長們都有血有肉地認真生活著,那應該是很美的一段舊時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