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吃雞都比以前快了!淺談CPU超頻中好主機板的重要性!

從開始玩DIY硬體就是從玩CPU超頻開始的, 總想能在主頻上尋求自我突破。 我記得在當時除了祈求能買到一顆大雕之外就是要把重點放在選主機板上。 而在當時一是處理器的製造工藝和節能保護都做的很落後, 所以, 當時既不敢加壓過高也不敢對加頻率過於放肆。 而到今天, Intel酷睿已經出到第八代了, 在CPU的工藝上和CPU自我保護上都已相當成熟了。 只要CPU溫度或電壓達到一個閾值就會觸發CPU的保護機制, 從而使得CPU自動降速或降壓保護。 的確, 這樣一來CPU因超頻而報廢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了。

說的沒錯, 現階段所有的CPU都加入了節能和自我保護機制。 但是隨之而來的問題也很顯著, 那就是自保完美的情況下, 要如何實現完美超頻?於是一種叫LLC的超頻增能技術就成功的關鍵之一。 LLC或負載線校正的學術名詞可能大家還比較陌生, 不過LLC究竟是什麼?對超頻又有什麼影響?為什麼說MSI X399、X370、B350、X299、Z270或更新的 Z370電競主機板都是超頻神器?運用LLC到底能為我們帶來哪些驚喜?本文將用實例為大家做下展示,

我們選用的是最新的Intel八代i7-8700K處理器配以MSI Z370 GODLIKE GAMING電競主機板。

其實早在LLC問世之前, 在主機板上加強CPU供電能力是提高CPU超頻能力的一大共識,

而在MSI的Z370 GODLIKE GAMING電競主機板上, 這一特性同樣被刻畫的印象很深。 Z370 GODLIKE GAMING電競主機板的CPU供電做成了18相供電也不是想像中的那樣, 實際上是大部分主機板12相及以上的供電多是通過變通方式實現的, 畢竟目前很少有直接實現18相供電的PWM主控, 微星Z370 Godlike Gaming主機板使用的是IR35201數字PWM主控, 這是IR公司的雙路8相PMW主控管理晶片, 運行在6+2模式, 通過IR3599倍相器實現了12+4相供電, 另有其他2相獨立供電使用PV3205管理。 在具體的用料上, 微星Z370 Godlike Gaming主機板使用的是IR3555M DrMOS、鈦金電感、聚合物電容等等, 這些都是微星軍規VI代認證的用料了。

Z370 GODLIKE GAMING做為一款為超頻和高端玩家而生的產品, 在超頻、供電方面依然是旗艦級水準, 微星的超頻精靈2、超頻模式、超頻按鈕、電量測量點之類的常規功能不說了。 8代處理器這次升級到了6核架構, 超頻時對供電要求更高, 微星為這款主機板設計了18相數位供電, 這在Z370中主機板中都是拔尖水準的。

Z370 GODLIKE GAMING除了戰力強悍在散熱上也是同樣的到位。 在CPU供電位上採用整體式內附熱管的整體式供電散熱系統, 在橋晶片上同樣使用了帶RGB燈效的整體式散熱片, 第一眼看上去就給人一種踏實的感覺。

我們在CPU的自我保護健全之後我們再做超頻測試時總會在過程中遇到Vdroop或Vdrop的惱人現象。Vdroop會在CPU負載增加時造成CPU微量掉壓。由於系統無法維持設定的核心電壓 (vCore),連帶導致超頻設定也不穩定。CPU電壓會下降至低於系統負載,此時很容易造成藍色當機畫面 (BSOD) 或當機問題。最惱人的情況是,您以為已經找到完美的全時超頻設定,但卻出現Vdroop現象造成系統不穩,徹底打壞您的使用興致。在所有已知的MSI Z370型號主機板中都加入了LLC選項,這將使MSI的Z370超頻主機板都有了超頻不遇Vdroop或Vdrop的護身符。

LLC功能於焉誕生。LLC是Load-Line Calibration(負載線校正) 的縮寫,此功能可在必要時向CPU輸送額外電壓,確保核心電壓在負載狀態下保持穩定 (使其盡可能接近手動設定的效果),並儘量縮減閒置與負載狀態下的CPU電壓落差。因此LLC可說是實現完美全時CPU超頻的必要設定。不過,進入系統的BIOS啟用LLC前,有幾點注意事項務必留意。

由於主機板的電源設計不盡相同,想透過單一設定解決所有主機板的掉壓問題,以符合核心電壓的設定需求,著實不易。可以想像,即使解決方案適合效能較低的主機板,對等級較高的電競及專用超頻機種 (使用不同品牌的供電相數和較高級組件) 來說仍不足夠。另一方面,高級主機板的LLC設定也可能對較低負載機型帶來超壓等不利後果。有鑒於不同主機板和CPU設定對LLC設定的反應不同,要設計出適用於所有設定,且能徹底解決問題的一套LLC設定可說難上加難。某些主機板設定LLC時,您會在BIOS中看到多個不同設定 (0%、25%、50%、75%、100% 或 Mode 1、Mode 2 等),原因就在這裡。

如各位所見,CPU在負載下的核心電壓是1.350伏特,正是我們在BIOS設定的值,另外,閒置時的核心電壓也仍維持在 1.35伏特。所有愛好超頻的玩家,追求的理想目標莫過於此,也就是將系統效能提升到極致,同時盡可能維持CPU穩定性。經此證實,LLC的確是最得力的超頻助手:) 上述測試中,我們只針對單種特定主機板使用一種LLC設定,也就是「Mode 1」。但如同前面所述,現在已有許多機種能提供多種LLC設定。那麼,我們該選擇哪種設定,才能100% 維持在設定的電壓呢?

我們在設置好LLC之後在8700K超至5GHz的高度上我們可以看到CPU的電壓指標被穩定在1.35V紋絲不動,整個硬體系統表現的非常穩定。

更嚴峻的挑戰:在超頻至5GHz的情況下,再運行Prime95無疑是對整個硬體平臺最大的挑戰。我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不過隨著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我逐漸從焦慮中緩過神來,完全沒有問題,所有的技戰術指標都穩定如初,而且連測試的溫度都只是Max 67℃,這說明處理器在1.35V上相當穩定,而且發熱量也完全可控。

就此,再做Fritz國際象棋測試和CPU-Z的Benchmark測試就心裡更加有數了!完全沒有任何問題!順順當當的拿下了好成績!

通過遊戲測試,GTX1060 6G在極致畫質平均的幀數能夠達到62幀,沒有任何的卡頓,畫面逼真並且相當流暢,這說明了GTX1060 6G顯卡是一款吃雞性價比的顯卡之一,如果你對畫質上要求較高,而GTX1060 6G顯卡性能足以,根本沒有必要上GTX1070顯卡,而GTX1050Ti適合中高畫質,適合預算比較緊張、不追求極致畫質的裝機用戶。此外,之前裝機之家測試過,記憶體方面最佳是16G容量,如果你是8G記憶體,那麼考慮一下升級記憶體吧。

如果您追求優異的全時超頻效能,請務必開啟主機板BIOS內的LLC設定。LLC能有效説明系統加快運算速度,幅度可能是好幾個100MHz,同時也能改善超頻的穩定性。然而一般而言,LLC功能也應小心謹慎使用。某些情況下,部分主機板和設定可能會導致CPU超壓,萬一超過特定電壓上限 (視冷卻效果而定),難保不會縮短CPU使用壽命。就Z370平臺而言,LLC功能尤其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因為現在的6核心CPU要求快速又高效的電源供應。

我們在CPU的自我保護健全之後我們再做超頻測試時總會在過程中遇到Vdroop或Vdrop的惱人現象。Vdroop會在CPU負載增加時造成CPU微量掉壓。由於系統無法維持設定的核心電壓 (vCore),連帶導致超頻設定也不穩定。CPU電壓會下降至低於系統負載,此時很容易造成藍色當機畫面 (BSOD) 或當機問題。最惱人的情況是,您以為已經找到完美的全時超頻設定,但卻出現Vdroop現象造成系統不穩,徹底打壞您的使用興致。在所有已知的MSI Z370型號主機板中都加入了LLC選項,這將使MSI的Z370超頻主機板都有了超頻不遇Vdroop或Vdrop的護身符。

LLC功能於焉誕生。LLC是Load-Line Calibration(負載線校正) 的縮寫,此功能可在必要時向CPU輸送額外電壓,確保核心電壓在負載狀態下保持穩定 (使其盡可能接近手動設定的效果),並儘量縮減閒置與負載狀態下的CPU電壓落差。因此LLC可說是實現完美全時CPU超頻的必要設定。不過,進入系統的BIOS啟用LLC前,有幾點注意事項務必留意。

由於主機板的電源設計不盡相同,想透過單一設定解決所有主機板的掉壓問題,以符合核心電壓的設定需求,著實不易。可以想像,即使解決方案適合效能較低的主機板,對等級較高的電競及專用超頻機種 (使用不同品牌的供電相數和較高級組件) 來說仍不足夠。另一方面,高級主機板的LLC設定也可能對較低負載機型帶來超壓等不利後果。有鑒於不同主機板和CPU設定對LLC設定的反應不同,要設計出適用於所有設定,且能徹底解決問題的一套LLC設定可說難上加難。某些主機板設定LLC時,您會在BIOS中看到多個不同設定 (0%、25%、50%、75%、100% 或 Mode 1、Mode 2 等),原因就在這裡。

如各位所見,CPU在負載下的核心電壓是1.350伏特,正是我們在BIOS設定的值,另外,閒置時的核心電壓也仍維持在 1.35伏特。所有愛好超頻的玩家,追求的理想目標莫過於此,也就是將系統效能提升到極致,同時盡可能維持CPU穩定性。經此證實,LLC的確是最得力的超頻助手:) 上述測試中,我們只針對單種特定主機板使用一種LLC設定,也就是「Mode 1」。但如同前面所述,現在已有許多機種能提供多種LLC設定。那麼,我們該選擇哪種設定,才能100% 維持在設定的電壓呢?

我們在設置好LLC之後在8700K超至5GHz的高度上我們可以看到CPU的電壓指標被穩定在1.35V紋絲不動,整個硬體系統表現的非常穩定。

更嚴峻的挑戰:在超頻至5GHz的情況下,再運行Prime95無疑是對整個硬體平臺最大的挑戰。我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不過隨著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我逐漸從焦慮中緩過神來,完全沒有問題,所有的技戰術指標都穩定如初,而且連測試的溫度都只是Max 67℃,這說明處理器在1.35V上相當穩定,而且發熱量也完全可控。

就此,再做Fritz國際象棋測試和CPU-Z的Benchmark測試就心裡更加有數了!完全沒有任何問題!順順當當的拿下了好成績!

通過遊戲測試,GTX1060 6G在極致畫質平均的幀數能夠達到62幀,沒有任何的卡頓,畫面逼真並且相當流暢,這說明了GTX1060 6G顯卡是一款吃雞性價比的顯卡之一,如果你對畫質上要求較高,而GTX1060 6G顯卡性能足以,根本沒有必要上GTX1070顯卡,而GTX1050Ti適合中高畫質,適合預算比較緊張、不追求極致畫質的裝機用戶。此外,之前裝機之家測試過,記憶體方面最佳是16G容量,如果你是8G記憶體,那麼考慮一下升級記憶體吧。

如果您追求優異的全時超頻效能,請務必開啟主機板BIOS內的LLC設定。LLC能有效説明系統加快運算速度,幅度可能是好幾個100MHz,同時也能改善超頻的穩定性。然而一般而言,LLC功能也應小心謹慎使用。某些情況下,部分主機板和設定可能會導致CPU超壓,萬一超過特定電壓上限 (視冷卻效果而定),難保不會縮短CPU使用壽命。就Z370平臺而言,LLC功能尤其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因為現在的6核心CPU要求快速又高效的電源供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