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百萬只能算小目標,巨頭“吉利汽車”依然在締造汽車神話!

【懂車之道 品牌分析】自主品牌崛起不是偶然也不是僥倖, 而是時勢造英雄, 國內巨大的市場缺口不僅讓合資品牌賺得鍋滿瓢滿, 其實這樣的背景下, 眾多自主品牌也如雨後春筍一般湧現, 它們如今不僅僅是把產品做好, 也把品質做到了一定量級, 只不過被合資的大銷量給掩蓋了。 國人憑藉著超人的毅力堅持埋頭苦幹, 終於是熬出了頭, 如今在整個銷量榜單之上, 自主品牌比比皆是。 2017年2月汽車銷量排行榜, 無獨有偶, 道哥看到很多自主品牌高層在公開場合宣稱要趕超合資品牌, 道哥就聯想到一句話,

那就是在咱們中國汽車界, 說起來容易但真正能做到卻不易 。 但是其中還是有幾個較為不錯的自主品牌, 給咱們國人掙了臉面。

談到吉利這個自主品牌其實在開創之初就充滿爭議, 可以說99%的人都不看好李書福的造車夢想, 當時就有很多朋友斷定李書福折騰不了多久,

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它“民營”的身份, 但是就是這樣一個企業創造了中國汽車工業歷史上的諸多第一:第一個民營造車企業、第一個開創了汽車的2萬元時代、開發了中國第一款跑車、打贏第一個與豐田公司的汽車涉外智慧財產權案、開發出中國第一款自動變速箱、開創中國第一個民辦教育體系、第一個民營汽車收購外國品牌(富豪)。

李書福創業之初只是一個高中畢業生, 作為一個普通人走到今天實屬不易, 如今的吉利帝國不僅僅是李書福的驕傲也是 自主民營企業的驕傲。

據不可靠消息顯示李書福在造車之前的12年內曾經涉及過6-7個行業, 實在讓人驚奇, 也正是在這些行業中摸爬滾打的經驗成就了李書福後來造車的資本, 這些經驗和經濟基礎在後來的造車過程中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當然談到造汽車,

就不能光談理想, 中國有句老話說的好, 理想很豐滿, 現實很骨感。 《懂車之道》01月05日訊吉利汽車(00175.HK)港交所披露2016年12月銷量資料, 公司連同其附屬公司(統稱為集團)2016年12月總銷量創另一歷史新高達10.82萬部, 較上年同期增長約101%, 較2016年11月增長約6%。 集團2016年總銷量為76.59萬部, 較上年同期增長約50%, 並超越2016年全年銷量目標70萬部。 董事會將集團2017年銷量目標定為100萬部, 較2016年增長約31%。

《懂車之道》獲悉,2016年全年,我國汽車產銷量分別為2811.88萬輛和2802.82萬輛,同比增長14.46%和13.65%。經歷了兩年的產銷增速放緩後,2016年中國汽車產銷量創歷史新高。當然這其中少不了每一個自主品牌的背後努力,吉利汽車也不例外,吉利汽車2016年全年累計銷量突達76.59萬輛,同比增長50%。 2016年對於吉利汽車來說,收穫的不僅是銷量,更是一種產品、品牌向上突破的方法。從官方獲悉,吉利汽車2016年純利潤大幅攀升至51.7億元,同比大增125.9%。

在過去的2016年,算是自主品牌吉利汽車里程碑的一年,這也很大程度上意味著2017年,吉利已經開始了全新的征程。近日吉利汽車官方公佈了2月份銷量資料。吉利汽車(HK.00175)宣佈,2017年2月總銷量為88,976輛,同比增長高達167%。有意思的是,不過有意思的這是吉利汽車連續兩個月在單月銷量上均超過長城汽車。具體車型表現方面:吉利延續著良好的均衡發展勢頭,雖然進入了一年一度的淡季,但新帝豪和博越還是保持著月銷破2萬輛的成績,而新遠景和遠景SUV依然月銷過萬,另外旗下的帝豪GS、帝豪GL雖環比有所下滑,但也都有著不錯的市場表現。

據乘聯會日前發佈的2017年2月最新銷量排名,在轎車十強中,吉利帝豪單月銷量20644輛,排名第六,不僅力壓日系一代神車軒逸,還將福特福睿斯、大眾桑塔納等合資熱銷車型紛紛斬落馬下。吉利前2個月總銷量達到191629輛,較去年同期增長約105%,已完成全年百萬輛銷量目標近五分之一,達到19%,按照此趨勢分析,吉利有望提前完成年度銷量目標。根據吉利2017年新車規劃,今年還將推出多款全新或改款車型進一步完善產品序列,包括兩款SUV產品遠景X1,吉利MPV產品已正式提上日程並多次被曝光,其中一款量產概念車將於今年亮相,而全新品牌LYNK&CO首款產品也將於2017年四季度正式上市。

另外,《懂車之道》從外媒那獲悉“全球最有價值的汽車品牌榜”排名中,吉利已連續兩年進入該榜單,從去年的61位上升至今年的第24位,在所有入榜的中國品牌中排名第一,成為中國最具品牌力的汽車企業。 在過去的2016年裡,吉利博越、帝豪GS和遠景SUV以及帝豪GL等車型,都是新推出的產品,吉利已經進入3.0時代,做推出的車型產品顛覆了人們以往對於吉利的產品形象的印象,可謂是銷量與品質形象雙豐收。

下面懂車之道與大家分析一下吉利汽車為何能這麼暢銷:

產品力接地氣

據吉利汽車相關負責人表示,吉利超額完成目標、並取得不錯成績主要是長期堅持以使用者為導向的正向研發、堅持發揮體系力量得來的結果。步入3.0時代,吉利對技術研發、造型設計、生產製造、行銷服務等環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設計上,吉利在上海、哥德堡、巴賽隆納和加利福尼亞設立了四個造型中心,打造世界一流的造型設計能力和國際化團隊;在製造工藝和供應商上,都用世界一流的標準和水準,採用了世界一流的配套體系。

具體到每一款車型上,道哥特別想談一下吉利帝豪這款車,為什麼呢?隨著SUV市場的火熱,轎車的市場競爭也是越來越激烈,要知道緊湊轎車領域可以說是合資品牌的天下,吉利帝豪與其他國產品牌車型作為自主標杆殺入這個是市場,但是帝豪給人的感覺就是非常標準的中國家用車形象。中規中矩的緊湊型三廂車造型比例,型面及線條構成符合中國人的傳統審美,可以說,在最受中國追捧的歐美系車型之高端范以及日韓系車型之實用範中,帝豪率先找到了中國國民級轎車可以融會貫通的平衡點。

2014年4月,吉利汽車發佈了新的品牌架構,宣佈回歸到單一吉利品牌,將原有的三大子品牌調整為不同的產品線。“原來我們的品牌很多,現在只有一個,原來開發的一些產品,有的開發一半,有的開發得差不多了,後來全都取消。”安聰慧表示,自主品牌絕對不缺車型,缺的是明星產品。因此,在產品戰略上要“寧缺毋濫”。

同年7月26日,吉利正式推出新帝豪。這款車型,如今已經月銷超過兩萬輛,成為吉利最為熱銷的車型之一。在此基礎上,吉利推出了FE平臺、KC平臺以及吉利與富豪聯合開發的中級車模組化架構CMA三大全新的整車平臺。這三大平臺具有強大延展性,每個平臺都包含兩廂、三廂、Cross和SUV等多種類型。其中,博瑞就是KC系列車型的中文名。

吉利博字輩

設計造型”是博瑞熱銷的一個主要原因,也是博越成功與否的關鍵。“博越”與博瑞同一平臺的SUV,都被吉利寄予厚望,也有無數消費者翹首以待。據悉吉利在中國上海、瑞典哥德堡、西班牙巴賽隆納和美國洛杉磯共有四個設計造型中心,承載著搭建吉利未來的設計體系,同時也承載著吉利“造每個人的精品車”的品牌使命。博瑞的前格柵採用了水波形成的漣漪中提取的漸變理念,層次豐富而有韻律,逐漸散開。吉利的標誌性Logo,搭配漸變的格柵外框,形成獨一無二的家族DNA。

博越在外觀上也與博瑞不分伯仲,上市以來更是受到各方媒體的“零差評”。博越前保險杠面積巨大,更凸顯SUV的大氣。“如意”造型的裝飾條也透出濃厚的中國風韻。同時,為了保證車頭的設計比例,漣漪式前進氣格柵造型相比博瑞略小,但細節也更簡單化。雙博兄弟“造型設計皆出自來自原富豪副總裁彼得·霍布裡。從博瑞到博越,吉利汽車在自主汽車競逐走向世界的道路上,逐漸自成一派,形成獨有的“吉利風”。博瑞、博越雙博協力,作為中國品牌汽車的兩匹黑馬,它們或將締造下一個“神話”。

人才培養

隨著高端人才回流自主品牌 吉利人才戰略見成效,孫曉東已經正式決定離開PSA轉投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的麾下,對於吉利集團而言,這也是繼請來付強擔任旗下富豪中國銷售公司總裁兼CEO之後的又一次重要人事動向。而此前,原華泰汽車總經理侯海靖和前泛亞設計總監馬征鯤也悄然加盟吉利,前者任負責成都工廠生產的集團副總裁,後者則領銜吉利設計總監一職。

可以看出吉利汽車對於人才的看重程度,不僅是從國外引進精英人士,還獨立創辦高校,這可是頭一個,北京吉利大學汽車學院是吉利/VOLVO重點人才培養輸送機構。既有定向向吉利/VOLVO經銷商、服務商輸送汽修、銷售人才的訂單班,也有向全國各大汽車廠輸送的各類大專、本科和研究生人才。

學院擁有車輛工程系、汽車服務工程系、機電工程系等3個系別18個專業方向,以及一系列實用的定向培養班。目前汽車學院具有在校學生2300余人,是一所文理兼收的綜合性學院。2010年,我院引入德國職業資格"汽車機電師"和"數控切削師"專案,與我院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數控技術專業對接,此項目的引進,是我院實現教育國際化的重要舉措。可以進行200余項實驗實訓項目。這幾年吉利汽車的高速發展,吉利大學也為其輸送了大量後背力量與提供了更多新鮮血液。

吉利有一套清晰的晉升機制,每個人都有看得見的未來。吉利集團副總裁魏梅說。在吉利,有一套獨特的“大樹”、“小樹”理論。“要引進大樹,但大量的小樹還是要靠自己去栽培。”吉利集團副總裁魏梅說,大樹是指那些具有豐富行業經驗的空降兵。而在栽培小樹的過程也就是在培養人才的過程中,則需要不斷創新。吉利還成立了浙江汽車工程學院,並提出了一個培養汽車專業人才的“千人計畫”。“吉利就是想通過這些計畫來改變和提升吉利的整體製造水準。”楊學良說,這是吉利內部迴圈的一個人才培養機制,就是要做到“以大帶小、以高帶低”。

在高端人才部分,隨著吉利和富豪的縱深發展,需要有更開闊的外部視野的人才、國際化戰略也需要多種文化的融合、更優秀的國際化管理經驗,這些人才帶來的並不是各種管理理念的衝突,而是形成新鮮的血液,使肌體更加健康、更具活力。

技術支援:

依託於富豪

據悉,雙方依託CMA平臺合作開發基礎架構,分別推出各自的產品。CMA模組化平臺擁有出眾的產品擴展性、全面的動力系統選擇、高度零部件的共同性和可衍生新能源車型等四大柔性化特點。吉利基於該平臺打造的第一款車型,最快會在2016年底或2017年推出。

自身的實力締造

強大的技術支援,吉利汽車製造基地擁有目前國際領先的自動化程度最高、精度最高的衝壓生產線之一,全封閉的生產線有效隔絕灰塵和降低噪音。整線全封閉設計,噪音低於85分貝。體驗官們走到這裡可以充分感受到,吉利在追求先進的造車工藝和精湛的造車技術之餘,也格外注重人文關懷,保護員工的健康精質是服務的無微不至、精質是對品質精益求精、精質是對車身制造材質的嚴苛標準。

而精品車的背後,是吉利品牌始終潛心於技術、精工於製造、專注於駕控、臻化於設計,可以說,吉利汽車專注于鍛造匠人精神,鑄造時代精品。焊裝車間,7條自動化焊接線上,擁有127台ABB機器人,可以完成包括車身總成、地板總成、側圍總成等七大總成的全自動化生產,實現了低能耗、高強度車身及高品質製造目標。30餘年的技術沉澱以及在汽車智慧科技層面的創新積累造就了吉利汽車從1.0到3.0時代的品質升級,本次精品之道刷新了體驗官們對吉利的認知和體驗,從最開始的不瞭解到置身現場的震撼,國際水準的汽車製造基地、3.0時代的精品車無聲的講述著吉利精益求精的進取之心。

吉利汽車收購澳大利亞自動變速器公司(DSI)

2009年3月27日12時,吉利汽車收購澳大利亞自動變速器公司簽字儀式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政府大廈舉行。這家公司的名字叫DSI,DSI是Drivetrain Systems International的縮寫。DSI自動變速器公司是一家集研發、製造,銷售為一體的自動變速器專業公司,是全球僅有的兩家獨立于汽車整車企業之外的自動變速器公司之一,占地面積300000M2,工廠面積36000 m2;研究院面積3000m2。具有年產18萬台自動變速器的生產能力;該公司已有八十多年歷史,擁有雄厚的技術積累和產業經驗。世界著名自動變速器零部件公司柏格華納曾經全資擁有過該公司30年。DSI公司有一批世界級的優秀工程師,其產品覆蓋了四速和六速前後驅動及全驅動大扭矩自動變速器,為福特、克萊斯勒及韓國雙龍等世界著名汽車公司配套,目前正在研發世界先進水準的八速前後驅動自動變速器、DCT雙離合變速器及CVT無級變速器。

吉利汽車成功收購DSI自動變速器公司後,將給DSI提供一套適合全球發展的新戰略。首先恢復對福特的供貨,然後把DSI的產品和技術引入中國汽車行業,向中國汽車企業提供世界先進的自動變速器產品;同時為DSI在中國尋求低成本採購零部件的途徑;並為DSI的新產品研發提供資金支持,確保DSI公司在國際市場上的領先地位。通過收購DSI,吉利在原有小扭矩自動變速器的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基礎上,進一步豐富了產品線,強化了吉利自動變速器的研發與生產能力。

除了以上這些,吉利汽車早年還進駐英國錳銅控股,持有其19.97%的股份,雙方合作隨後在中國建立了合資工廠主要生產英國錳銅控股出品的TX4計程車。

行銷活動的互動

吉利汽車舉辦的“向上馬拉松2017中國公開賽”,就是帝豪家族這種品牌精神氣的絕佳體現。向上馬拉松以征服城市地標的不斷拼搏、勇於攀登精神,完全呼應了帝豪家族不畏挑戰、直面合資競爭的向上決心和願景。

這種向上發展的追求,也很是契合了目前處於轉型期的中國社會全民向上的精神氣。 相對應的是針對是80後及90後消費者的價值觀,積極向上的品牌形象帶給年輕消費者精神共鳴的同時,也獲得了更多的品牌認同和口碑相傳。

再就家族軍團而言,如今除了新帝豪外,帝豪GS、帝豪GL和帝豪EV均逐漸在各細分市場嶄露頭角,銷量節節攀升。伴隨著日後不斷在優良基因下推陳出新,帝豪家族有望成為興旺發達的中國A級車“第一家族”。

“在造車的這場馬拉松運動中,吉利才跑完三分之一的賽段。”吉利汽車集團總裁安聰慧曾經這樣表示道。如此看來,吉利的向上之路,還將繼續。

懂車之道總結:目前阻礙吉利發展的不是誰,而是自身的產能,但產能局限最大問題不在於數位,而在於擴充規模後繼續維持品質和相應的管道/服務,這對車企在整體把控、採購監督、供應鏈管理、人員培訓等方面都提出嚴格要求。我們瞭解到連全球銷量最大的車企之一豐田都曾經飽嘗盲目擴張之苦,並連續四年在世界各地停止擴產。吉利如果要真正能夠當上自主車企的領頭羊,與其迅猛沖關,不如亦步亦趨,穩健地走向領先。

而隨著吉利各基地的改擴和新工廠的投入和日常化,吉利產能會進一步得到釋放。吉利在人才與產能上的一個較好的把控,也相繼推出較為可靠的車型。道哥相信未來的吉利邁向全球也只是時間問題,我們一起期待吉利汽車在2017年與未來更多發展。吉利目前所遇到的發展問題,對其他自主車企來說,同理亦然。汽車資訊,請繼續關注懂車之道。(圖文:懂車之道 黃鎮裕 編輯)

本文為“懂車之道”自媒體原創。不得轉載。汽車新媒體矩陣:懂車之道|SUV看點

《懂車之道》獲悉,2016年全年,我國汽車產銷量分別為2811.88萬輛和2802.82萬輛,同比增長14.46%和13.65%。經歷了兩年的產銷增速放緩後,2016年中國汽車產銷量創歷史新高。當然這其中少不了每一個自主品牌的背後努力,吉利汽車也不例外,吉利汽車2016年全年累計銷量突達76.59萬輛,同比增長50%。 2016年對於吉利汽車來說,收穫的不僅是銷量,更是一種產品、品牌向上突破的方法。從官方獲悉,吉利汽車2016年純利潤大幅攀升至51.7億元,同比大增125.9%。

在過去的2016年,算是自主品牌吉利汽車里程碑的一年,這也很大程度上意味著2017年,吉利已經開始了全新的征程。近日吉利汽車官方公佈了2月份銷量資料。吉利汽車(HK.00175)宣佈,2017年2月總銷量為88,976輛,同比增長高達167%。有意思的是,不過有意思的這是吉利汽車連續兩個月在單月銷量上均超過長城汽車。具體車型表現方面:吉利延續著良好的均衡發展勢頭,雖然進入了一年一度的淡季,但新帝豪和博越還是保持著月銷破2萬輛的成績,而新遠景和遠景SUV依然月銷過萬,另外旗下的帝豪GS、帝豪GL雖環比有所下滑,但也都有著不錯的市場表現。

據乘聯會日前發佈的2017年2月最新銷量排名,在轎車十強中,吉利帝豪單月銷量20644輛,排名第六,不僅力壓日系一代神車軒逸,還將福特福睿斯、大眾桑塔納等合資熱銷車型紛紛斬落馬下。吉利前2個月總銷量達到191629輛,較去年同期增長約105%,已完成全年百萬輛銷量目標近五分之一,達到19%,按照此趨勢分析,吉利有望提前完成年度銷量目標。根據吉利2017年新車規劃,今年還將推出多款全新或改款車型進一步完善產品序列,包括兩款SUV產品遠景X1,吉利MPV產品已正式提上日程並多次被曝光,其中一款量產概念車將於今年亮相,而全新品牌LYNK&CO首款產品也將於2017年四季度正式上市。

另外,《懂車之道》從外媒那獲悉“全球最有價值的汽車品牌榜”排名中,吉利已連續兩年進入該榜單,從去年的61位上升至今年的第24位,在所有入榜的中國品牌中排名第一,成為中國最具品牌力的汽車企業。 在過去的2016年裡,吉利博越、帝豪GS和遠景SUV以及帝豪GL等車型,都是新推出的產品,吉利已經進入3.0時代,做推出的車型產品顛覆了人們以往對於吉利的產品形象的印象,可謂是銷量與品質形象雙豐收。

下面懂車之道與大家分析一下吉利汽車為何能這麼暢銷:

產品力接地氣

據吉利汽車相關負責人表示,吉利超額完成目標、並取得不錯成績主要是長期堅持以使用者為導向的正向研發、堅持發揮體系力量得來的結果。步入3.0時代,吉利對技術研發、造型設計、生產製造、行銷服務等環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設計上,吉利在上海、哥德堡、巴賽隆納和加利福尼亞設立了四個造型中心,打造世界一流的造型設計能力和國際化團隊;在製造工藝和供應商上,都用世界一流的標準和水準,採用了世界一流的配套體系。

具體到每一款車型上,道哥特別想談一下吉利帝豪這款車,為什麼呢?隨著SUV市場的火熱,轎車的市場競爭也是越來越激烈,要知道緊湊轎車領域可以說是合資品牌的天下,吉利帝豪與其他國產品牌車型作為自主標杆殺入這個是市場,但是帝豪給人的感覺就是非常標準的中國家用車形象。中規中矩的緊湊型三廂車造型比例,型面及線條構成符合中國人的傳統審美,可以說,在最受中國追捧的歐美系車型之高端范以及日韓系車型之實用範中,帝豪率先找到了中國國民級轎車可以融會貫通的平衡點。

2014年4月,吉利汽車發佈了新的品牌架構,宣佈回歸到單一吉利品牌,將原有的三大子品牌調整為不同的產品線。“原來我們的品牌很多,現在只有一個,原來開發的一些產品,有的開發一半,有的開發得差不多了,後來全都取消。”安聰慧表示,自主品牌絕對不缺車型,缺的是明星產品。因此,在產品戰略上要“寧缺毋濫”。

同年7月26日,吉利正式推出新帝豪。這款車型,如今已經月銷超過兩萬輛,成為吉利最為熱銷的車型之一。在此基礎上,吉利推出了FE平臺、KC平臺以及吉利與富豪聯合開發的中級車模組化架構CMA三大全新的整車平臺。這三大平臺具有強大延展性,每個平臺都包含兩廂、三廂、Cross和SUV等多種類型。其中,博瑞就是KC系列車型的中文名。

吉利博字輩

設計造型”是博瑞熱銷的一個主要原因,也是博越成功與否的關鍵。“博越”與博瑞同一平臺的SUV,都被吉利寄予厚望,也有無數消費者翹首以待。據悉吉利在中國上海、瑞典哥德堡、西班牙巴賽隆納和美國洛杉磯共有四個設計造型中心,承載著搭建吉利未來的設計體系,同時也承載著吉利“造每個人的精品車”的品牌使命。博瑞的前格柵採用了水波形成的漣漪中提取的漸變理念,層次豐富而有韻律,逐漸散開。吉利的標誌性Logo,搭配漸變的格柵外框,形成獨一無二的家族DNA。

博越在外觀上也與博瑞不分伯仲,上市以來更是受到各方媒體的“零差評”。博越前保險杠面積巨大,更凸顯SUV的大氣。“如意”造型的裝飾條也透出濃厚的中國風韻。同時,為了保證車頭的設計比例,漣漪式前進氣格柵造型相比博瑞略小,但細節也更簡單化。雙博兄弟“造型設計皆出自來自原富豪副總裁彼得·霍布裡。從博瑞到博越,吉利汽車在自主汽車競逐走向世界的道路上,逐漸自成一派,形成獨有的“吉利風”。博瑞、博越雙博協力,作為中國品牌汽車的兩匹黑馬,它們或將締造下一個“神話”。

人才培養

隨著高端人才回流自主品牌 吉利人才戰略見成效,孫曉東已經正式決定離開PSA轉投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的麾下,對於吉利集團而言,這也是繼請來付強擔任旗下富豪中國銷售公司總裁兼CEO之後的又一次重要人事動向。而此前,原華泰汽車總經理侯海靖和前泛亞設計總監馬征鯤也悄然加盟吉利,前者任負責成都工廠生產的集團副總裁,後者則領銜吉利設計總監一職。

可以看出吉利汽車對於人才的看重程度,不僅是從國外引進精英人士,還獨立創辦高校,這可是頭一個,北京吉利大學汽車學院是吉利/VOLVO重點人才培養輸送機構。既有定向向吉利/VOLVO經銷商、服務商輸送汽修、銷售人才的訂單班,也有向全國各大汽車廠輸送的各類大專、本科和研究生人才。

學院擁有車輛工程系、汽車服務工程系、機電工程系等3個系別18個專業方向,以及一系列實用的定向培養班。目前汽車學院具有在校學生2300余人,是一所文理兼收的綜合性學院。2010年,我院引入德國職業資格"汽車機電師"和"數控切削師"專案,與我院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數控技術專業對接,此項目的引進,是我院實現教育國際化的重要舉措。可以進行200余項實驗實訓項目。這幾年吉利汽車的高速發展,吉利大學也為其輸送了大量後背力量與提供了更多新鮮血液。

吉利有一套清晰的晉升機制,每個人都有看得見的未來。吉利集團副總裁魏梅說。在吉利,有一套獨特的“大樹”、“小樹”理論。“要引進大樹,但大量的小樹還是要靠自己去栽培。”吉利集團副總裁魏梅說,大樹是指那些具有豐富行業經驗的空降兵。而在栽培小樹的過程也就是在培養人才的過程中,則需要不斷創新。吉利還成立了浙江汽車工程學院,並提出了一個培養汽車專業人才的“千人計畫”。“吉利就是想通過這些計畫來改變和提升吉利的整體製造水準。”楊學良說,這是吉利內部迴圈的一個人才培養機制,就是要做到“以大帶小、以高帶低”。

在高端人才部分,隨著吉利和富豪的縱深發展,需要有更開闊的外部視野的人才、國際化戰略也需要多種文化的融合、更優秀的國際化管理經驗,這些人才帶來的並不是各種管理理念的衝突,而是形成新鮮的血液,使肌體更加健康、更具活力。

技術支援:

依託於富豪

據悉,雙方依託CMA平臺合作開發基礎架構,分別推出各自的產品。CMA模組化平臺擁有出眾的產品擴展性、全面的動力系統選擇、高度零部件的共同性和可衍生新能源車型等四大柔性化特點。吉利基於該平臺打造的第一款車型,最快會在2016年底或2017年推出。

自身的實力締造

強大的技術支援,吉利汽車製造基地擁有目前國際領先的自動化程度最高、精度最高的衝壓生產線之一,全封閉的生產線有效隔絕灰塵和降低噪音。整線全封閉設計,噪音低於85分貝。體驗官們走到這裡可以充分感受到,吉利在追求先進的造車工藝和精湛的造車技術之餘,也格外注重人文關懷,保護員工的健康精質是服務的無微不至、精質是對品質精益求精、精質是對車身制造材質的嚴苛標準。

而精品車的背後,是吉利品牌始終潛心於技術、精工於製造、專注於駕控、臻化於設計,可以說,吉利汽車專注于鍛造匠人精神,鑄造時代精品。焊裝車間,7條自動化焊接線上,擁有127台ABB機器人,可以完成包括車身總成、地板總成、側圍總成等七大總成的全自動化生產,實現了低能耗、高強度車身及高品質製造目標。30餘年的技術沉澱以及在汽車智慧科技層面的創新積累造就了吉利汽車從1.0到3.0時代的品質升級,本次精品之道刷新了體驗官們對吉利的認知和體驗,從最開始的不瞭解到置身現場的震撼,國際水準的汽車製造基地、3.0時代的精品車無聲的講述著吉利精益求精的進取之心。

吉利汽車收購澳大利亞自動變速器公司(DSI)

2009年3月27日12時,吉利汽車收購澳大利亞自動變速器公司簽字儀式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政府大廈舉行。這家公司的名字叫DSI,DSI是Drivetrain Systems International的縮寫。DSI自動變速器公司是一家集研發、製造,銷售為一體的自動變速器專業公司,是全球僅有的兩家獨立于汽車整車企業之外的自動變速器公司之一,占地面積300000M2,工廠面積36000 m2;研究院面積3000m2。具有年產18萬台自動變速器的生產能力;該公司已有八十多年歷史,擁有雄厚的技術積累和產業經驗。世界著名自動變速器零部件公司柏格華納曾經全資擁有過該公司30年。DSI公司有一批世界級的優秀工程師,其產品覆蓋了四速和六速前後驅動及全驅動大扭矩自動變速器,為福特、克萊斯勒及韓國雙龍等世界著名汽車公司配套,目前正在研發世界先進水準的八速前後驅動自動變速器、DCT雙離合變速器及CVT無級變速器。

吉利汽車成功收購DSI自動變速器公司後,將給DSI提供一套適合全球發展的新戰略。首先恢復對福特的供貨,然後把DSI的產品和技術引入中國汽車行業,向中國汽車企業提供世界先進的自動變速器產品;同時為DSI在中國尋求低成本採購零部件的途徑;並為DSI的新產品研發提供資金支持,確保DSI公司在國際市場上的領先地位。通過收購DSI,吉利在原有小扭矩自動變速器的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基礎上,進一步豐富了產品線,強化了吉利自動變速器的研發與生產能力。

除了以上這些,吉利汽車早年還進駐英國錳銅控股,持有其19.97%的股份,雙方合作隨後在中國建立了合資工廠主要生產英國錳銅控股出品的TX4計程車。

行銷活動的互動

吉利汽車舉辦的“向上馬拉松2017中國公開賽”,就是帝豪家族這種品牌精神氣的絕佳體現。向上馬拉松以征服城市地標的不斷拼搏、勇於攀登精神,完全呼應了帝豪家族不畏挑戰、直面合資競爭的向上決心和願景。

這種向上發展的追求,也很是契合了目前處於轉型期的中國社會全民向上的精神氣。 相對應的是針對是80後及90後消費者的價值觀,積極向上的品牌形象帶給年輕消費者精神共鳴的同時,也獲得了更多的品牌認同和口碑相傳。

再就家族軍團而言,如今除了新帝豪外,帝豪GS、帝豪GL和帝豪EV均逐漸在各細分市場嶄露頭角,銷量節節攀升。伴隨著日後不斷在優良基因下推陳出新,帝豪家族有望成為興旺發達的中國A級車“第一家族”。

“在造車的這場馬拉松運動中,吉利才跑完三分之一的賽段。”吉利汽車集團總裁安聰慧曾經這樣表示道。如此看來,吉利的向上之路,還將繼續。

懂車之道總結:目前阻礙吉利發展的不是誰,而是自身的產能,但產能局限最大問題不在於數位,而在於擴充規模後繼續維持品質和相應的管道/服務,這對車企在整體把控、採購監督、供應鏈管理、人員培訓等方面都提出嚴格要求。我們瞭解到連全球銷量最大的車企之一豐田都曾經飽嘗盲目擴張之苦,並連續四年在世界各地停止擴產。吉利如果要真正能夠當上自主車企的領頭羊,與其迅猛沖關,不如亦步亦趨,穩健地走向領先。

而隨著吉利各基地的改擴和新工廠的投入和日常化,吉利產能會進一步得到釋放。吉利在人才與產能上的一個較好的把控,也相繼推出較為可靠的車型。道哥相信未來的吉利邁向全球也只是時間問題,我們一起期待吉利汽車在2017年與未來更多發展。吉利目前所遇到的發展問題,對其他自主車企來說,同理亦然。汽車資訊,請繼續關注懂車之道。(圖文:懂車之道 黃鎮裕 編輯)

本文為“懂車之道”自媒體原創。不得轉載。汽車新媒體矩陣:懂車之道|SUV看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