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家鄉寶的家鄉情

《家鄉寶的家鄉情》

文/趙懿韜

△ 圖|杜斌攝影

“我們的家鄉, 在希望的田野上。 ”當我腳踏著這塊華夏大地的時候, 內心深處總有著強烈的歸屬感!我是一個“家鄉寶”,

我的家鄉就在這希望沃土的西南一角處, 就在這一天天變得越來越和諧美好的壯美富民城!

一、尋根源 憶往昔

查閱相關資料後, 我發現富民真是一個歷史悠久的縣城呢!富民, 使民殷富。 出自《荀子·王制》:“故王者富民, 霸者富士, 僅存之國富大夫, 亡國富筐篋, 實府庫。 ”早在元朝至元十二年(1275)就建立了富民縣, 明朝時屬雲南府, 民國時期便直屬雲南省, 1950至1953由武定輾轉至楚雄, 終在1958年劃給了昆明市。

現在的富民轄兩個街道辦:永定街道辦和大營街道辦, 還有五個鎮:羅免、赤鷲、散旦、款莊和東村。 如今昆武高速和轎子雪山專線都從富民穿過, 也因為富民四季的各種水果和富民人的熱情好客讓富民有了一個別致的雅稱——“昆明最美後花園”,

同時也令富民人們為此而驕傲和自豪!

△ 圖|杜斌

二、暢遊家鄉景

我曾和老爸一同騎自行車慢悠悠的將富民的清晨看個通透。 有時因起得早, 出了社區就恰巧看到剛剛升起的鮮紅得像要燒破天空似的太陽, 它就像一個咿呀學步的孩子,

踩著不穩的步子輕柔而又懶洋洋的將溫暖的陽光灑向這個平凡親切的小城——富民!

我和老爸都十分喜歡清晨的富民。 隨著太陽一點一點往上蹭, 街上的行人並不太多, 只是一些早起的老人, 來往的車輛也很少。 聽著環衛工人的掃帚與地面“唰唰”的輕微摩擦的聲音, 沿著乾淨整潔的街道騎行, 微涼的風拂過臉龐, 吹醒了一大早的朦朧睡意。 我們從家出發, 沿著筆直的文昌路, 繞過瓦窯村再向老大橋方向, 一直騎到龍騰苑的後門處。 站在那又高又陡的坡上可以縱觀大半個富民城, 看那穿城而過的螳螂川, 白橋一頭的濕地公園, 還有車來車往的富民大道!

我更喜歡富民的夜晚。 夕陽西下, 倦鳥歸巢,

富民縣城的夜幕也被落日順手拉開!富民夜晚的天空真的是令人沉醉的。 每當我坐在擠滿好友的教室裡抬頭看看, 是那種逐漸變成深藍色的天空。 其實, 夜晚的前奏總是溫和的, 是像滴入藍墨的清水那般, 暈開絲絲縷縷的的淡藍, 幾分鐘之後又像是那潑了紫色顏料似的, 美得令人心醉!再過一會兒, 那藍就不再淡了, 而是慢慢的變成較深的藍黑色。 隨著時間流逝, 夜色越來越凝重, 但是對我來說, 這越來越深的夜色反而讓我卸去一整天的疲憊和不快!

或許這些在哪裡都會有, 但是對於我們富民人卻是獨一無二的。 富民正在一步一個腳印踏實的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在努力的實現每個夢想, 成就更好的未來!

富民的美景不止是清晨初升的太陽,

寧靜的街道和令我舒適輕鬆的夜晚, 還有幾處不得不去一趟的休閒好地方呢!

一是飛來寺, 二是散旦寶石洞, 三是款莊白龍寺, 第四便濕地公園了。 那就先說說飛來寺的來歷吧!我翻看了《富民民間故事集》之後瞭解到它的來歷是這樣的。

很久以前, 富民還叫做燕州時, 遭遇了災荒, 連年顆粒無收, 百姓民不聊生。 這時, 一位老農在田埂上唉聲歎氣時遇到了一位仙風道骨的老者, 老仙人對老農說到:“要除此災, 非建清華寺, 以求佛祖保佑。 建木兩千根, 白鶴洞裡取。 ”說完便腳踏白雲離去。 村子裡的後生們聽說後都爭著去幫忙取木材, 他們經歷了老仙人對他們忠心的考驗之後, 成功帶走了木材。 他們回到村子裡請了泥水匠,在獅子山頭建起了清華寺。因為大傢伙兒連夜趕工各人都回家休息了,竟然忘了留人看守寺廟。第二天。當人們前去祈禱時卻發現昨天才建好的寺廟竟然消失了,他們沿路尋找,終於在美女山側面的小山上找到清華寺。從那以後,清華寺香火旺盛,燕州再也沒有發生過災荒。也因為清華寺是飛來的,所以就被稱作飛來寺!

幸而我家後面就是這大名鼎鼎的飛來寺,出家門步行一個小時左右就可以到達寺廟裡。那兒背靠青山,兩座山之間還有後來修建的吊橋,搖搖晃晃的。山上空氣清新,山邊小路上還有不知名的野草,紅的綠的在風中輕輕地晃動著,像極了一個個活潑好動的孩子!站在山頂往下看可以看到較大片的富民面貌,那麼親切那麼可愛的一小部分縮影啊,這裡的美等著你來親身感受!

△散旦寶石洞

來到富民,怎麼能不去散旦的寶石洞呢?我雖然不是散旦人,但我十分喜歡散旦鄉親們的親切和熱情,除此之外寶石洞也是必須去的一個景點!

寶石洞,顧名思義,就知道這是個有寶石的山洞。在寶石洞有兩種路線供你挑選,就像天保和儺送的車路和馬路。車路便是從洞口步行朝深處走到山洞內裡。經過建設,洞裡全是木板棧道,不時會有一兩個不大不小的泉眼在棧道旁邊,越往裡面走越覺得寶石洞實在是妙趣橫生。還有一塊岩石下的“小地皮”供孩子們“淘寶”,那石牆上鑲滿了手指頭大小的寶石,實在讓人喜歡得緊。馬路便是從上方的洞口租船,三兩好友一起蹬船進去,膽子大的話可以靠岸去感受感受。但我覺得洞內因有水的緣故而顯得略陰冷些。但待到了洞口,又覺得別有洞天,再次回到陽光的沐浴之中!

現在,被開發後的寶石洞愈來愈顯得“珠光寶氣”了,像個坐擁群山的貴婦,出入口處的朱紅柱子也拉高了,顯得十分氣派。山泉伴隨著嘩啦嘩啦的悅耳歌聲流入山前那一汪清泉之中,捧一把泉水,那直達內心的清涼著實是不可抵擋的!

當你逃離忙碌的生活,逃離昂貴的物價,選擇生活在這個慢節奏的舒適小城,也不失為一個完美的想法!我的一支筆寫不完這富民之美,何不收拾行囊親自體驗呢?

△東村豌豆粉

三、家鄉味道

從小到大,論吃我不敢稱第一,但每一種家鄉味道我都有獨特的看法。

我先說最為出名的東村豌豆粉吧!先將磨好的豌豆澱粉放入容器中,加入水並用筷子不停攪拌,將雜質濾除,輕緩的將漿質倒入鍋中,小火拼攪拌使其均勻受熱,白色褪去成糊狀後關火冷卻。最後切成條塊狀,加入醬汁,香菜,油辣椒,蒜蓉水,芝麻油等調味料就可以吃啦!

我倒是發現另一種有趣的吃法。買涼粉的時候,向店家要一塊單獨切好,捧在手心裡,佐以獨家的醬汁啃著吃。反而與拌了許多佐料的不同,只有醬汁的吃起來喲涼粉本身的鮮甜,還夾著醬汁的醇香!更因站在店家的大雨傘下,毫無顧忌的手捧涼粉的啃上一番,豈不更有趣!

還有一樣美味,也是深得我意,那就是外婆做的巨好吃的粉蒸排骨(或者五花肉、羊肉)。選好肥瘦適宜的排骨,準備炒米粉、醬、白糖、茴香、土豆或紅薯即可。將所有食材拌在一起取適量醬拌勻,上鍋蒸兩三小時就可以出鍋食用啦!這道菜肴要做兩吃,第一吃肉,第二就是吃米粉。米粉和茴香裹在一起,拌在米飯裡吃,紅白相間煞是可愛,引的人口水直流,再吃上一塊排骨,細細品味,更覺妙啊!粉蒸排骨雖不及佛跳牆那樣有名氣,但它卻擁有獨一無二的濃濃家鄉情!我的老師在課堂上介紹過一位“很美”的富民人,他就叫做嚴家訓。他是在抗日戰爭台兒莊戰役中犧牲的高級將領,犧牲時是國民革命軍60 軍183師541旅1082團團長。

于家,他愛護兄弟,出征前祖母特意給他做的布鞋他都執意留給家中弟兄;於國家 ,他是不惜獻出生命的好戰士;于妻兒,他是最負責任的男人,教導孩子們愛國護國忠國!嚴家訓先生的精神著實值得新一代的青年人們學習繼承。

還有另一個“美”的人, 他的美在於那雙不願放下畫筆的手,這個人就是廖新學。在他八歲的時候,父親便病故了,後來因為地主的壓迫,爭執中誤傷他母親,不久他母親也鬱鬱而終。他幫地主家放牛時就把地面當做畫紙,用樹枝在地上作畫。後來他離開了地主家,步行前往昆明,恰逢李鳴鶴先生收徒,他就以學徒身份向李先生學習,也因為他勤奮好學為人老實而學到了很多美術專業知識,還見識了許多名家的畫作。

後來他自立門戶,慢慢的他的美林像館在昆明有了名聲,但他仍覺得自己和西方大師間存在差距,就想著出國留學。在此之前,他特意飛到南京向徐悲鴻先生學了八個月,最終在出國學習,在巴黎為中國美術界爭得了無數的榮譽。回國後成為新中國美術的一代嬌子!

故事總是說不完的,家鄉的俊傑也是介紹不完的。也許,只有自己瞭解的才是最為真實的!

五、看今朝,氣象新

世界在進步,社會在發展。家鄉人民的生活水準也在不斷提高,人民安居樂業,生活一天比一天好!街邊的路燈不會撲閃個不停,街道中央不再風吹垃圾追,車輛也開始循規守紀起來!

我希望把這美好的富民介紹給給更多的人,也希望越來越多的人可以愛上這座親切、熱情的小城!

他們回到村子裡請了泥水匠,在獅子山頭建起了清華寺。因為大傢伙兒連夜趕工各人都回家休息了,竟然忘了留人看守寺廟。第二天。當人們前去祈禱時卻發現昨天才建好的寺廟竟然消失了,他們沿路尋找,終於在美女山側面的小山上找到清華寺。從那以後,清華寺香火旺盛,燕州再也沒有發生過災荒。也因為清華寺是飛來的,所以就被稱作飛來寺!

幸而我家後面就是這大名鼎鼎的飛來寺,出家門步行一個小時左右就可以到達寺廟裡。那兒背靠青山,兩座山之間還有後來修建的吊橋,搖搖晃晃的。山上空氣清新,山邊小路上還有不知名的野草,紅的綠的在風中輕輕地晃動著,像極了一個個活潑好動的孩子!站在山頂往下看可以看到較大片的富民面貌,那麼親切那麼可愛的一小部分縮影啊,這裡的美等著你來親身感受!

△散旦寶石洞

來到富民,怎麼能不去散旦的寶石洞呢?我雖然不是散旦人,但我十分喜歡散旦鄉親們的親切和熱情,除此之外寶石洞也是必須去的一個景點!

寶石洞,顧名思義,就知道這是個有寶石的山洞。在寶石洞有兩種路線供你挑選,就像天保和儺送的車路和馬路。車路便是從洞口步行朝深處走到山洞內裡。經過建設,洞裡全是木板棧道,不時會有一兩個不大不小的泉眼在棧道旁邊,越往裡面走越覺得寶石洞實在是妙趣橫生。還有一塊岩石下的“小地皮”供孩子們“淘寶”,那石牆上鑲滿了手指頭大小的寶石,實在讓人喜歡得緊。馬路便是從上方的洞口租船,三兩好友一起蹬船進去,膽子大的話可以靠岸去感受感受。但我覺得洞內因有水的緣故而顯得略陰冷些。但待到了洞口,又覺得別有洞天,再次回到陽光的沐浴之中!

現在,被開發後的寶石洞愈來愈顯得“珠光寶氣”了,像個坐擁群山的貴婦,出入口處的朱紅柱子也拉高了,顯得十分氣派。山泉伴隨著嘩啦嘩啦的悅耳歌聲流入山前那一汪清泉之中,捧一把泉水,那直達內心的清涼著實是不可抵擋的!

當你逃離忙碌的生活,逃離昂貴的物價,選擇生活在這個慢節奏的舒適小城,也不失為一個完美的想法!我的一支筆寫不完這富民之美,何不收拾行囊親自體驗呢?

△東村豌豆粉

三、家鄉味道

從小到大,論吃我不敢稱第一,但每一種家鄉味道我都有獨特的看法。

我先說最為出名的東村豌豆粉吧!先將磨好的豌豆澱粉放入容器中,加入水並用筷子不停攪拌,將雜質濾除,輕緩的將漿質倒入鍋中,小火拼攪拌使其均勻受熱,白色褪去成糊狀後關火冷卻。最後切成條塊狀,加入醬汁,香菜,油辣椒,蒜蓉水,芝麻油等調味料就可以吃啦!

我倒是發現另一種有趣的吃法。買涼粉的時候,向店家要一塊單獨切好,捧在手心裡,佐以獨家的醬汁啃著吃。反而與拌了許多佐料的不同,只有醬汁的吃起來喲涼粉本身的鮮甜,還夾著醬汁的醇香!更因站在店家的大雨傘下,毫無顧忌的手捧涼粉的啃上一番,豈不更有趣!

還有一樣美味,也是深得我意,那就是外婆做的巨好吃的粉蒸排骨(或者五花肉、羊肉)。選好肥瘦適宜的排骨,準備炒米粉、醬、白糖、茴香、土豆或紅薯即可。將所有食材拌在一起取適量醬拌勻,上鍋蒸兩三小時就可以出鍋食用啦!這道菜肴要做兩吃,第一吃肉,第二就是吃米粉。米粉和茴香裹在一起,拌在米飯裡吃,紅白相間煞是可愛,引的人口水直流,再吃上一塊排骨,細細品味,更覺妙啊!粉蒸排骨雖不及佛跳牆那樣有名氣,但它卻擁有獨一無二的濃濃家鄉情!我的老師在課堂上介紹過一位“很美”的富民人,他就叫做嚴家訓。他是在抗日戰爭台兒莊戰役中犧牲的高級將領,犧牲時是國民革命軍60 軍183師541旅1082團團長。

于家,他愛護兄弟,出征前祖母特意給他做的布鞋他都執意留給家中弟兄;於國家 ,他是不惜獻出生命的好戰士;于妻兒,他是最負責任的男人,教導孩子們愛國護國忠國!嚴家訓先生的精神著實值得新一代的青年人們學習繼承。

還有另一個“美”的人, 他的美在於那雙不願放下畫筆的手,這個人就是廖新學。在他八歲的時候,父親便病故了,後來因為地主的壓迫,爭執中誤傷他母親,不久他母親也鬱鬱而終。他幫地主家放牛時就把地面當做畫紙,用樹枝在地上作畫。後來他離開了地主家,步行前往昆明,恰逢李鳴鶴先生收徒,他就以學徒身份向李先生學習,也因為他勤奮好學為人老實而學到了很多美術專業知識,還見識了許多名家的畫作。

後來他自立門戶,慢慢的他的美林像館在昆明有了名聲,但他仍覺得自己和西方大師間存在差距,就想著出國留學。在此之前,他特意飛到南京向徐悲鴻先生學了八個月,最終在出國學習,在巴黎為中國美術界爭得了無數的榮譽。回國後成為新中國美術的一代嬌子!

故事總是說不完的,家鄉的俊傑也是介紹不完的。也許,只有自己瞭解的才是最為真實的!

五、看今朝,氣象新

世界在進步,社會在發展。家鄉人民的生活水準也在不斷提高,人民安居樂業,生活一天比一天好!街邊的路燈不會撲閃個不停,街道中央不再風吹垃圾追,車輛也開始循規守紀起來!

我希望把這美好的富民介紹給給更多的人,也希望越來越多的人可以愛上這座親切、熱情的小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