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現代ix35首試:小夥變Man了,定價還超有誠意。

撰文、攝影:張亦馳@新車評

閱讀文章前建議先觀賞全方位看圖說車, 請選擇:(1)PC版用戶(2)手機版用戶

近來韓系車確實過得不好, 上有日系車,

下面自主品牌的定價隨著產品力和顏值的提升, 又在不斷向上生長。 以前在夾縫中生長的是自主品牌, 現在則變成韓系車了。 這次ix35試駕, 廠家領導也開誠佈公地說, 對標產品以逍客、博越、GS4、RX5為主, 大半是自主品牌。 11月15日晚, 新ix35公佈定價, 入門手動擋11.99萬, 入門自動擋12.99萬, 頂配也才16.19萬, 雖然不是全球車型, 但價格真的是很有誠意了。

外觀內飾都變得硬朗

上一代的ix35, 外形在同級裡是很前衛的, “流體雕塑”的造型設計理念, 和當時的RAV-4、CR-V相比帥氣不少。 如今到了國內全新換代的ix35, 造型風格卻完全換了畫風:各種豎直的線條、有厚重感的型面、外拋誇張的輪拱, 再加上在一眾懸浮式車頂中截然不同的粗壯C柱, 這全新ix35看著是要走硬朗路線?

造型風格上的巨大變化, 當然很容易招來“醜”的罵聲。 但實車一些三維立體的曲線和型面, 是難以在二維圖片上凸顯的。

新ix35的實車要比照片好看。 不過這倒梯形的中網, 和大燈造型, 真的很像奧(Jiang)迪(Huai), 如果擋住車標確實很難認出這是一台韓系車。

老款ix35畢竟是7年前的作品, 內飾設計和用料的“塑膠感”都已經顯出疲態了, 新ix35雖然限於定位和成本, 還是以硬質材料為主, 但也跟豐田學了做一些裝飾性的“縫線”,

表面紋理也把“塑膠感”處理掉, 至少看上去感覺用料不差。 中控造型也和外形一樣, 變硬派了。 尤其是多媒體螢幕和空調區域的設計, 很像普拉多的感覺, 挺有意思。 不過同級的自主品牌對手都已經用上大面積軟包了, ix35在內飾用料這塊還是處於劣勢的。

ix35在儲物空間的設置上是花了心思的, 副駕面前的長條凹槽像漢蘭達一樣可以放下大屏手機, 擋杆前方有一大塊儲物格, 門壁板把手底部也是封死的, 可以放手機或者停車卡。

ix35的前排座椅, 真是值得盛讚的。 造型極其貼合背部曲線, 簡直可以用嚴絲合縫來形容, 填充材料軟硬適中, 坐墊對大腿承托性很好, 而且居然有包裹性很不錯的側翼。 這張座椅是我今年坐過的最像跑車座椅的了。同行的攝像同事也非常喜歡這張座椅,同時狠狠吐槽了自己高爾夫,乃至於大眾絕大部分車的座椅,上背部總感覺是空的,頭枕又向前頂著,開長途非常難受。

至於後排,坐墊和靠背的組合角度沒有可挑剔的,坐墊長度也屬於優良級別,不過靠背角度不可調,同時中間座位的靠背很硬,坐第三個人會有得受的。

按照廠家說的對標對手,ix35的空間,尤其是後排,是屬於很不錯的。特別是按照新ix35的定價,合資品牌裡能買到的逍客空間不大,而繽智、XR-V則根本小了一個級別,ix35的大小是正兒八經的緊湊級SUV。

至於尾廂,縱深91cm,門檻離地高度45cm,整體挺工整,大家直接看圖吧。

動力總成輕快,濾震零碎震動偏多

雖然叫新一代ix35,但海外並沒有換代,新車型的性質大家都明白,所以動力總成還是原來的2.0L自然吸氣發動機配6AT。對標的自主品牌對手大多都有1.4T、1.5T的小排量渦輪增壓,這些發動機在高速上的爆發力顯然會比2.0L來得要強。不過ix35的這套動力總成雖然只有160馬力,但整體匹配非常平順,就不說那些雙離合的對手了,比博越的AT也是強了不少。加上自然吸氣發動機的“跟腳”感確實優於小排量渦輪增壓,ix35在市區代步,或者60-80km/h,甚至80-100km/h都非常輕快。當然,畢竟只有160馬力,在100km/h之後的加速就沒有推背感可言了。

ix35的這個6AT變速箱性格很有馬自達的那種感覺,右腳輕輕一往下印,就能迅速降擋。如果在Sport模式,還能直接降三個擋,確實是一個很積極幫你壓榨發動機動力的箱子。然而同樣是因為受制於動力儲備,在稍帶坡度的路段,ix35就會頻繁升降擋,顯得比較擾人。

韓系車的轉向經常受人詬病,說又輕又虛,助力感也很奇怪。不過這台ix35的轉向卻沒有這些問題,雖然助力輕巧,但又能傳遞足夠的路感,而且回中位置附近對於轉向輸入角度的反應並沒有慢半拍的感覺,助力增長也算得上線性,總體來說是無可指摘的。

至於底盤濾震,ix35的避震初段感覺偏硬,所以會有比較多的零碎震動傳進車廂,不過整體略偏硬的懸掛,在過彎時候能給車身比較足夠的支撐,也算是有舍有得吧。ix35配的是一款耐克森的225/55R18的輪胎,在車子整體NVH表現中,胎噪是比較明顯的。

配置博取眾長,當地語系化做得不錯

新ix35不是全球車型,但在配置的規劃上,當地語系化做得不錯。在安全方面,ix35學來了本田的右側盲區攝像頭,這個東西對於路況複雜的用車環境還是很有幫助的。

而在互聯功能上,ix35又向自主品牌學習,搭載了智慧語音控制系統,可以語音控制空調、音響、導航等等,而且還同時支持CarPlay、百度Carlife手機互聯。這在合資品牌裡明顯是走在前列的,值得表揚。

不過韓系車配置再豐富,跟自主品牌比還是小巫見大巫,雖然自動啟停、無匙進入、自動大燈、自動空調這些ix35也有,不過機械手刹還是不及帶AutoHOLD的電子手刹好用,而電子手刹在自主品牌裡已經是稀鬆平常了。

總結:

改走硬朗造型路線的ix35,在城市SUV裡又是一股清流,雖然偏離了“流體雕塑”的瀟灑風格,但實車還真挺Man的。2.0L+6AT的動力總成在高速階段後勁不足,但代步場景的表現非常盡職盡責,平順輕快。配置方面,ix35也博取眾長,當地語系化做得很不錯。加上剛剛新鮮公佈的11.99-16.19萬元售價,ix35的本地換代車型誠意確實滿滿,因此我們給予它值得推薦的評價。

【北京現代ix35 2.0首試印象】

突出優點:動力輕快平順;價格實惠;儲物空間充足;互聯功能豐富。

主要短板:底盤隔音一般;2.0L動力中後段偏弱;由於動力儲備不足,變速箱換擋動作略頻繁。

這張座椅是我今年坐過的最像跑車座椅的了。同行的攝像同事也非常喜歡這張座椅,同時狠狠吐槽了自己高爾夫,乃至於大眾絕大部分車的座椅,上背部總感覺是空的,頭枕又向前頂著,開長途非常難受。

至於後排,坐墊和靠背的組合角度沒有可挑剔的,坐墊長度也屬於優良級別,不過靠背角度不可調,同時中間座位的靠背很硬,坐第三個人會有得受的。

按照廠家說的對標對手,ix35的空間,尤其是後排,是屬於很不錯的。特別是按照新ix35的定價,合資品牌裡能買到的逍客空間不大,而繽智、XR-V則根本小了一個級別,ix35的大小是正兒八經的緊湊級SUV。

至於尾廂,縱深91cm,門檻離地高度45cm,整體挺工整,大家直接看圖吧。

動力總成輕快,濾震零碎震動偏多

雖然叫新一代ix35,但海外並沒有換代,新車型的性質大家都明白,所以動力總成還是原來的2.0L自然吸氣發動機配6AT。對標的自主品牌對手大多都有1.4T、1.5T的小排量渦輪增壓,這些發動機在高速上的爆發力顯然會比2.0L來得要強。不過ix35的這套動力總成雖然只有160馬力,但整體匹配非常平順,就不說那些雙離合的對手了,比博越的AT也是強了不少。加上自然吸氣發動機的“跟腳”感確實優於小排量渦輪增壓,ix35在市區代步,或者60-80km/h,甚至80-100km/h都非常輕快。當然,畢竟只有160馬力,在100km/h之後的加速就沒有推背感可言了。

ix35的這個6AT變速箱性格很有馬自達的那種感覺,右腳輕輕一往下印,就能迅速降擋。如果在Sport模式,還能直接降三個擋,確實是一個很積極幫你壓榨發動機動力的箱子。然而同樣是因為受制於動力儲備,在稍帶坡度的路段,ix35就會頻繁升降擋,顯得比較擾人。

韓系車的轉向經常受人詬病,說又輕又虛,助力感也很奇怪。不過這台ix35的轉向卻沒有這些問題,雖然助力輕巧,但又能傳遞足夠的路感,而且回中位置附近對於轉向輸入角度的反應並沒有慢半拍的感覺,助力增長也算得上線性,總體來說是無可指摘的。

至於底盤濾震,ix35的避震初段感覺偏硬,所以會有比較多的零碎震動傳進車廂,不過整體略偏硬的懸掛,在過彎時候能給車身比較足夠的支撐,也算是有舍有得吧。ix35配的是一款耐克森的225/55R18的輪胎,在車子整體NVH表現中,胎噪是比較明顯的。

配置博取眾長,當地語系化做得不錯

新ix35不是全球車型,但在配置的規劃上,當地語系化做得不錯。在安全方面,ix35學來了本田的右側盲區攝像頭,這個東西對於路況複雜的用車環境還是很有幫助的。

而在互聯功能上,ix35又向自主品牌學習,搭載了智慧語音控制系統,可以語音控制空調、音響、導航等等,而且還同時支持CarPlay、百度Carlife手機互聯。這在合資品牌裡明顯是走在前列的,值得表揚。

不過韓系車配置再豐富,跟自主品牌比還是小巫見大巫,雖然自動啟停、無匙進入、自動大燈、自動空調這些ix35也有,不過機械手刹還是不及帶AutoHOLD的電子手刹好用,而電子手刹在自主品牌裡已經是稀鬆平常了。

總結:

改走硬朗造型路線的ix35,在城市SUV裡又是一股清流,雖然偏離了“流體雕塑”的瀟灑風格,但實車還真挺Man的。2.0L+6AT的動力總成在高速階段後勁不足,但代步場景的表現非常盡職盡責,平順輕快。配置方面,ix35也博取眾長,當地語系化做得很不錯。加上剛剛新鮮公佈的11.99-16.19萬元售價,ix35的本地換代車型誠意確實滿滿,因此我們給予它值得推薦的評價。

【北京現代ix35 2.0首試印象】

突出優點:動力輕快平順;價格實惠;儲物空間充足;互聯功能豐富。

主要短板:底盤隔音一般;2.0L動力中後段偏弱;由於動力儲備不足,變速箱換擋動作略頻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