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趙構誅殺嶽飛事出有因,並非不想迎回徽欽二帝那麼簡單

事情其實是這個樣子的。

嶽飛

西元1138年, 嶽飛蕩平內亂, 保住了南宋半壁江山, 這時候呢, 宋高宗趙構對他還是非常感激的, 加封他當上了清遠軍節度使、湖北路荊、襄、潭三州制置使,

掌管全國三分之二的兵力。

宋高宗趙構對岳飛就信任到這種程度, 幾乎把家底都交給他了。

可嶽飛呢, 這個時候只有38歲, 38歲就登上人生巔峰, 處在一個非常微妙的位子, 不學學古人如何低調內斂, 反而在人生的巔峰時刻犯下一個致命的錯誤, 從而為他四年後的風波亭遇害埋下伏筆了。

以後呢, 大概由於演義的緣故, 人們將嶽飛遇害全部歸結為秦檜的陷害和趙構的昏庸, 全部歸結為他打算迎回徽欽二帝。

事實上呢, 你知道當時的岳飛把趙構氣成啥樣了嗎, 直接導致, 嶽飛死掉多年以後, 趙構還對此事耿耿于懷, 秦檜死後, 趙構給很多人都平了反, 唯獨對嶽飛, 卻是提都不提,

甚至連個嶽字都不願聽到, 就為了嶽飛, 硬生生的把岳州改成池州的。

這是宋高宗趙構小氣嗎, 不是, 這件事即便遇上嶽飛念念不忘的徽欽二帝, 他們也是原諒不了的, 做的恐怕會比趙構更加過分。

那麼, 嶽飛到底做什麼了呢。

眾所周知, 宋朝是武人篡權得來的江山, 建國以後, 就對武人一直很有戒心, 一般呢, 原則上是不允許武人干政的, 干政都不允許, 那更不允許武人摻和帝王家事。

嶽飛呢, 就在這件事上犯忌諱了, 而且宋高宗趙構勸他, 給他說軟話都不聽, 非但不聽, 還直接給宋高宗趙構甩臉子。

趙構

也就在西元1138年, 岳飛升成清遠軍節度使、湖北路荊、襄、潭三州制置使, 掌管全國三分之二的兵力的那一年, 這一年大約有點志得意滿, 不再提迎回徽欽二帝的事, 儼然以朝廷大員自居, 手伸的特長, 直接上書宋高宗, 要求儘早確定皇太子。

武將越職言事, 管的還是立儲這樣的國家根本大計, 原先呢, 一直說要迎回徽欽二帝, 現在不說這個, 又說起皇太子的事兒, 怎麼著,

我趙構才30歲 , 還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 就這麼礙眼, 你到底幾個意思。

宋高宗趙構當時就很不開心了, 然而雖然不開心, 但還是委婉的說:你雖然出於忠心, 但手握重兵, 這種事不是你應該操心的。

皇帝這麼一說, 等於警告你了, 嶽飛你倒是認個錯啊, 然而嶽飛也不開心起來, 那是掉頭就走, 直接把宋高宗晾一邊了。

歷史上直接給皇帝甩臉子的還有一個, 就是漢景帝時期的周亞夫, 周亞夫最後什麼下場, 直接叫皇帝整死了, 而漢景帝可比宋高宗寬仁的多, 他都容不下這樣桀驁不馴的大臣, 更別說嶽飛了。

按說呢, 這時候趙構就應該給嶽飛使絆子了, 可沒想到的是, 這個宋高宗趙構脾氣還真好, 雖然給當場氣個哭笑不得 , 但還是強忍下來,

把嶽飛手下一個幕僚叫過來說:“飛意似不悅, 卿自以意開解之。 ”

嶽飛好像有點不大開心, 你想辦法勸解一下吧。

皇帝跟大臣鬧了矛盾, 還要皇帝給大臣道歉, 這事兒上哪兒說理去。

事情鬧到這份兒上, 宋高宗趙構好歹也是個皇帝, 面子給的也足夠了, 嶽飛順個臺階就下唄。

可他呢, 還是沒接受教訓, 離開後沒多久, 又上摺子談冊立皇太子的事兒。

好嗎, 當面談不成, 就上摺子說。

一個手握重兵的武將, 這麼關心太子的事情, 背後到底是何居心, 手握重兵的軍人居然有了自己的想法, 跟當朝皇帝不是一條心, 這以後一旦有了二志, 朝廷還能控制得了他嗎。

君臣之間的隔閡從此產生, 並且發展的越來越大。

這時候秦檜乘機說點嶽飛的壞話, 說嶽飛想謀反,宋高宗還不順理成章的“依卿所奏”。

所以從這個角度看,嶽飛對大宋固然忠心,但他呢,也的確忠心的太不拿自己當外人了。

大散關

同時代的名將吳階就沒這麼傻,一輩子毫不關心政治,你讓我打仗我就打仗,閑下來以後,非但自己貪圖享受,還縱容屬下搶佔民田,即便告到皇帝那裡我也一臉委屈,最後呢,除了被訓斥幾句,官還做的越來越大,趙構呢,甚至放心的把四川全交給他。

同樣都是名將,同樣都手握重兵,秦檜就死活害不死他,兩個人的差距為什麼就那麼大呢。

說嶽飛想謀反,宋高宗還不順理成章的“依卿所奏”。

所以從這個角度看,嶽飛對大宋固然忠心,但他呢,也的確忠心的太不拿自己當外人了。

大散關

同時代的名將吳階就沒這麼傻,一輩子毫不關心政治,你讓我打仗我就打仗,閑下來以後,非但自己貪圖享受,還縱容屬下搶佔民田,即便告到皇帝那裡我也一臉委屈,最後呢,除了被訓斥幾句,官還做的越來越大,趙構呢,甚至放心的把四川全交給他。

同樣都是名將,同樣都手握重兵,秦檜就死活害不死他,兩個人的差距為什麼就那麼大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