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考棚”,你知道是做什麼用的麼?

明清時期, 正式由朝廷舉行的科考分為三級:鄉試、會試和殿試。 因為明清的科舉與學校結合, 因此在參加正式科考以前, 考生首先要取得“入學”的資格, 即成為生員。

那時入學的途徑, 一是通過稱為童試的縣、府、院三級考試。 這是大部分學子所用的方法, 被認為是入仕的正途。 二是進入國子監, 成為監生。 監生中有皇帝恩准的“恩監”;因長輩曾為國建功而特准的“蔭監”;還有一種就是通過捐獻金錢財物而成的“捐監”。 監生雖然可以參加鄉試、會試, 但一般被認為是“雜流”, 就算能考中進士, 地位也是比較低的。


童試的縣、府、院三級考試, 都是在考院進行的。 考院, 俗稱“考棚”。 現今存留的曲阜考棚, 是兗州府考院的東棚(西棚在兗州)。 在曲阜考棚, 除進行縣、府、院三級考試外, 還對生員(秀才)進行歲試、科試。 縣試的考試為本縣生童, 其他考試則包括曲阜四氏學及另外十三個縣學共十四個學的士子。

清乾隆年十九年(1754年), 沂州府新建了考棚, 原來參加曲阜東棚考試的各縣學重新劃分試所, 結果東棚只剩下曲阜縣縣學和四氏學, 不夠一棚之制。 為此, 山東學政以“聖人之鄉久建之棚, 不可輕廢”為由, 行知兗州府議准, 複將泗水、滕縣、嶧縣、鄒縣、甯陽等五縣的縣學劃歸東棚, 從而使曲阜的考棚得以保留。

曲阜的考棚設在孔廟東, 門外有照壁, 東西有轅門, 轅門外有柵欄。 兩旁分別有鼓吹亭、旗台、巡捕廳。 中間是大門、儀門, 門內有考棚, 列著柱, 重梁起脊, 四面明廳, 有甬道, 兩旁是號舍。 考棚後為大堂五間, 穿堂三間, 三堂五間, 三廳三廊。 另外還建有廚房、馬廄等。

康熙五十年(1711年)重修時, 在大堂內懸有“清聖祖”玄燁(康熙帝)的禦制詩, 草舍變成了瓦房, 東西號舍的破舊桌凳改用了堅厚的方幅板片。

乾隆十一年(1746年)重修時, 又在大堂內懸有“高宗”弘曆(乾隆帝)的禦制賜學政謝溶生詩,

新修了考棚號桌。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詔立停科舉以廣學校, 考院廢止。

同年十二月,山東巡撫楊士驤將曲阜考院改建為四氏初級師範完全學堂。

民國十八年(1929年),張郁光任校長時,拆除考棚改建工字形教學樓。

如今,國內現存的考棚,大多是清代遺址,只有少數的省份,還有保存較好的考棚。這些地方的考棚構造,多是前院為考場,後院是齋舍。目前,山東省內只有曲阜有清代考棚遺址,至今仍保存有大門、大堂、二堂等三進建築。這些建築,如今靜靜地矗立在曲阜師範學校院內,成為了歷史的見證。

曲阜的考棚,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佈為文物保護單位。

同年十二月,山東巡撫楊士驤將曲阜考院改建為四氏初級師範完全學堂。

民國十八年(1929年),張郁光任校長時,拆除考棚改建工字形教學樓。

如今,國內現存的考棚,大多是清代遺址,只有少數的省份,還有保存較好的考棚。這些地方的考棚構造,多是前院為考場,後院是齋舍。目前,山東省內只有曲阜有清代考棚遺址,至今仍保存有大門、大堂、二堂等三進建築。這些建築,如今靜靜地矗立在曲阜師範學校院內,成為了歷史的見證。

曲阜的考棚,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佈為文物保護單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