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老人帶娃常說這8句話,不是哄孩子而是毀孩子!

1

你媽不要你了 / 你爸爸走了

很多老人喜歡說這句話, 雖然只是一句玩笑話, 但小孩子是不會區分的, 因而很容易傷心。

並且, 這樣根本不會達到和孩子更親近的效果,

反而讓孩子沒有安全感, 他們心裡會疑惑:為什麼爸爸媽媽不要我?

分離是件很痛苦的事情, 但堅決不能用這個方法來哄騙孩子。

慢聲細語得跟孩子講清楚, 爸爸媽媽只是暫時離開, 會回來的, 而且他們離開是因為有重要的事情, 寶寶跟著爺爺奶奶有更好玩的事情等。

2再不聽話員警就來抓你

其實不管是老人, 甚至是年輕父母也會用“你再不聽話就讓員警來抓你”來嚇唬孩子, 這本身就是一句謊言。

員警是保衛人民的, 用員警來嚇唬孩子, 一是把員警妖魔化了, 二是這根本就是一個不會實現的“恐嚇”。 老人不能因為孩子不聽話, 就用一個謊言來嚇唬他。

假如孩子有一天遇到危險需要幫助時,

他卻不敢向員警呼救, 很可能就錯失機會, 發生危險。

3

小孩子不懂事, 你還跟他計較?

小孩子在一起玩, 難免磕磕碰碰, 很多帶娃的老人喜歡說一句話:

小孩子不懂事, 不要跟他計較!

難道因為孩子小, 犯了錯或是不禮貌就可以原諒嗎?其實, 長輩從小就應該培養孩子正確的意識,

分清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

小孩子的確不能正確合理地分辨事情的對錯, 需要家長及時指出。 如果老人往往處於保護或溺愛狀態, 對孩子的不禮貌行為過於包庇, 這樣反而害了孩子。

4都是xx不好, 我們打它!

孩子一摔倒就責怪地板、凳子、桌子等物體, 而不是告訴孩子走路太快或其他原因摔倒, 這樣很容易給孩子傳遞一個錯誤的資訊:不分青紅皂白的埋怨會讓孩子學會推卸責任。

老人的錯誤引導不利於孩子對自我的認識, 長大後犯了錯誤不會自我反省和改正, 一味地推卸責任。

因此, 孩子摔倒了就是摔倒了, 是因為自己沒有站穩或是大人沒有保護好孩子, 不能抱怨其他客觀存在的事物。

5我們 / 你爸媽掙的錢都是給你花的

孩子一哭就答應他所有的要求, 以後就成了他慣用的“伎倆”。 但是, 這一招在除了家人之外的人身上就不靈了, 因為別人不會無條件地滿足你。

喜歡說這句話的老人本是處於對孩子的愛護, 但過於縱容就會害了孩子。

經常對孩子說“我們 / 你爸媽都是為了你, 錢都是給你花的”, 會讓孩子把家人對他的付出看做理所當然, 長大後不懂得感恩和回報。

6誰家孩子都不如我孫子好

“莊稼看著人家的好, 孩子看著自家的好”。

以自己的孩子為榮本是一件好事, 但盲目認為自家孩子優秀, 無人能比的話, 就會造成孩子驕傲自大的毛病。

一般情況下, 老人很難做到正確客觀地評價自己的孩子。

因此, 在這裡提醒廣大帶娃的老年朋友們, 孩子犯了錯就要批評指正, 鼓勵孩子正確面對自己的不足, 主動學習別人的優點。

7那個小孩不好, 咱別跟他玩

“這家的小孩太調皮, 你容易受欺負, 你別跟他玩。 ”

“那家的小孩不上進, 你跟他不學好, 別跟他玩。 ”

孩子在很小的時候沒有“好人”和“壞人”之分,他們的世界裡只有在一起玩耍的小夥伴。

老人不能用大人的眼光來評價哪個孩子好與不好,更不要干涉孩子自由交友的權利。

應該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意願來交朋友,讓孩子自己去接觸、判斷,時間久了,孩子自己就會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8別告訴你媽媽

大多數媽媽對孩子管教比較嚴格,比如,不能吃垃圾食品。媽媽態度堅決一定不給買,而老人帶孩子相對要“心軟”一些,看不得孫兒哭鬧就事事都順著孩子,然後交待孩子“回家不要告訴媽媽”。

這種做法會讓孩子覺得媽媽是個壞人,而爺爺奶奶對自己更好。

這樣一來,孩子不但學會了撒謊,以後做了壞事都隱瞞著家長不說,而且還傷害了自己的身體。

因此,老人一定不能因為溺愛孩子,而讓他學著撒謊。

大家都在看

編輯:tomo

孩子在很小的時候沒有“好人”和“壞人”之分,他們的世界裡只有在一起玩耍的小夥伴。

老人不能用大人的眼光來評價哪個孩子好與不好,更不要干涉孩子自由交友的權利。

應該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意願來交朋友,讓孩子自己去接觸、判斷,時間久了,孩子自己就會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8別告訴你媽媽

大多數媽媽對孩子管教比較嚴格,比如,不能吃垃圾食品。媽媽態度堅決一定不給買,而老人帶孩子相對要“心軟”一些,看不得孫兒哭鬧就事事都順著孩子,然後交待孩子“回家不要告訴媽媽”。

這種做法會讓孩子覺得媽媽是個壞人,而爺爺奶奶對自己更好。

這樣一來,孩子不但學會了撒謊,以後做了壞事都隱瞞著家長不說,而且還傷害了自己的身體。

因此,老人一定不能因為溺愛孩子,而讓他學著撒謊。

大家都在看

編輯:tomo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