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寶寶容易長口瘡,原來是這個原因

各位家長可能都遇到過寶寶長口瘡的情況, 尤其是抵抗力差一些的寶寶更容易患病, 寶寶長口瘡時一般都會出現流口水、進食困難、煩躁不安等症狀, 並且寶寶長口瘡雖然可以自愈, 但是卻會反復發作, 對寶寶的身體發育也是會有一定影響的, 這讓家長們非常頭疼。 今天, 月子中心小編就為大家分享一下關於小兒口瘡的原因及如何緩解等相關內容, 一起來看吧!

小兒口瘡也就是小兒口腔潰瘍, 是一種週期性反復發作的口腔黏膜疾病, 發生在唇、頰、舌部位比較多見, 嚴重的也可以波及到咽部,

影響寶寶的飲食和說話。 對於抵抗力差一些的寶寶更容易發作, 一般1-6歲的嬰幼兒比較容易發病。

小兒口瘡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1、外傷引起:

如果是燙傷、刺傷、誤食有腐蝕性的東西等情況, 都會引起口腔黏膜受到傷害, 引發口瘡疾病。

2、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一般5歲以下的寶寶容易出現, 具有流行性的特點, 傷口一般出現在唇, 頰、舌、齶等地方, 為很多極易破裂的小水皰, 水皰破裂後會形成多個小潰瘍。

3、缺乏維生素:

經常患口瘡疾病的寶寶可能是因為身體缺乏維生素B2所導致的, 如果缺乏這種維生素, 新陳代謝會受到影響, 所以會出現口唇、口腔黏膜的炎症。 如口角炎、唇炎、舌炎等等炎症口腔潰瘍。

4、藥物過敏:

對於一些特殊體質的寶寶,

由於藥物或感染等原因, 引起“多形性紅斑疾病”, 主要表現是寶寶身上出現靶形紅斑, 導致眼睛、嘴唇、口腔、生殖泌尿道有發炎、潰爛的情況。

寶寶長口瘡了怎麼辦?

1、寶寶長口瘡後, 根據口瘡的具體部位分析長口瘡的原因, 寶寶是否有外傷、是否吃過過敏藥物等等,

如果口瘡長在牙齒附近, 有不光滑的缺口, 可能就是寶寶的牙齒或是牙齦出現了問題。

2、寶寶長口瘡了, 要減少對口腔黏膜的刺激和摩擦, 最好不要給寶寶吃過熱、過硬、油膩、辛辣、酸、鹹等刺激性食物, 以防刺激口瘡處疼痛加劇。 最好給寶寶吃流食, 同時要多喝溫開水、溫牛奶、蔬菜和水果, 注意營養搭配, 多吃易消化並且富含維生素B的食物, 不能偏食, 儘量少吃或不吃筍類、醃製品、柿子和蟹類等易引起口瘡加重的食物。

3、注意口腔衛生, 養成早晚刷牙、飯後漱口的好習慣, 用鹽開水、生理鹽水漱口, 減少口腔細菌, 防止發生繼發感染。

4、重症口瘡可能會引起寶寶發熱、煩躁, 對於高熱要及時進行物理降溫, 例如進行溫水浴、酒精浴等, 並遵醫囑按時給寶寶吃藥。

5、口瘡處一旦有傷口要用青黴素控制感染, 避免寶寶的口瘡嚴重化。 有條件也可以用3%的雙氧水和2%的硼酸水進行清洗傷口, 然後塗抹碘甘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