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明朝天子守國門:這位比朱棣牛,行宮直接蓋到邊境上,五千年罕見

對於明朝, 有人這樣總結:“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 天子守國門, 君王死社稷”。 在這裡面, “天子守國門”主要說的是朱棣, “君王死社稷”主要說的是崇禎帝。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定都南京, 燕王朱棣掃北駐守北京, 以防元朝殘餘南竄。 這個時候, 北京就是明朝的國門。 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後, 取代建文帝當了皇帝。 朱棣當皇帝之後, 定都北京, 這就是所謂的“天子守國門”。

說朱棣“天子守國門”, 也不僅指定都北京這一件事。 在明朝的皇帝中, 朱棣是少有的武功皇帝, 他一生五次親征蒙古, 收復安南。 朱棣親征, 也不光是坐鎮指揮, 他還親自上陣殺敵, 這在歷代皇帝中都是少有的。

1414年(永樂十二年)二月, 朱棣御駕親征, 在三峽口擊敗瓦剌一股遊兵。 明軍行至勿蘭忽失溫, 3萬瓦剌軍依山分三路阻擊, 朱棣派騎兵衝擊, 引誘敵兵離開山勢, 然後用大炮轟擊。 朱棣親率鐵騎殺入敵陣, 瓦剌軍敗退。 朱棣又乘勢追擊, 兵分多路夾擊瓦剌軍殘餘。 在第五次親征蒙古回師後病死。 《明史》評:“雄武之略, 同符高祖。 六師屢出, 漠北塵清。 至其季年, 威德遐被, 四方賓服, 受朝命入貢者殆三十國。 幅隕之廣, 遠邁漢唐。 成功駿烈, 卓乎盛矣”。

朱棣定都北京,

御駕親征, 親自上陣殺敵, 成為明朝“天子守國門”的傑出代表, 也成為後輩皇帝的榜樣。

明朝有一位皇帝就非常崇拜朱棣, 也想成為朱棣那樣的武功皇帝。 這位皇帝就是明武宗朱厚照, 他的做法非常與眾不同。 如果單從“天子守國門”這件事來說, 他比朱棣更牛。 朱棣只不過親征五次, 打擊外夷入侵, 他卻直接把行宮蓋到邊境上, 日夜守衛, 時刻準備打仗, 等著敵人來犯, 這膽量真是沒誰了, 五千年罕見!

朱厚照本身是皇帝, 可他硬是給自己又搞了個第二身份——鎮國大將軍, 還另取一個名字——朱壽, 並讓兵部備案, 讓戶部給這位朱大將軍發軍餉。 從這一點來看, 朱厚照守國門的熱情, 要比當皇帝的熱情高。

為了守國門, 朱厚照在邊鎮宣府建了一座“鎮國府”, 也就是他的行宮, 他每天就住在那裡, 朝中奏摺都在那裡處理。 朱厚照在位期間, 住“鎮國府”的時間要比住京城的時間多很多, 除了京城的“豹房”, “鎮國府”就是他常住的地方。 那裡是真正的國門, 邊防第一線, 對面就是蒙古,

換了別的皇帝誰敢這麼做?可朱厚照不但不怕敵人來犯, 還天天盼著敵人來犯, 敵人來了, 他好痛痛快快地打一仗!

正德十二年十月, 蒙古小王子終於率部來犯, 朱厚照立刻調集人馬, 御駕親征。 他親自指揮五萬余明軍與四萬餘蒙古軍在應州大戰。 一開始明軍被蒙古軍分割包圍, 朱厚照親自率軍援救, 解了明軍之圍。 雙方大小百余戰, 朱厚照和普通士兵同吃同住, 親自上陣殺敵, 並手刃一個蒙古兵, 極大地鼓舞了明軍士氣。 最後, 蒙古小王子自知難以取勝, 引兵西去, 朱厚照取得“應州大捷”。

從那以後, 蒙古都知道明朝皇帝守邊境, 再也沒敢進犯。 可惜朱厚照還有其他好多壞毛病, 年紀輕輕就死了。 要不然, 朱厚照肯定能成為朱棣式的牛皇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