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古代同性戀的四種叫法,每一種背後都有一個感人的故事

隨著社會和觀念的開放, 同性戀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理解, 甚至在一些國家同性戀是可以結為夫妻的, 不再被視為變態和異端。

在中國古代社會, 同相戀也不是稀罕事, 幾乎是與生俱來的傳統。 而且, 中國的傳統文化對同性戀比較寬容, 很少有人因為同性戀而受到處罰。

實際上, 中國的同性戀有著自己獨特的叫法, 每一種叫法背後都有一個感人的故事。 最著名的是以下四種:

一、余桃

餘桃顧名思義就是吃剩下的桃子, 這個典故在《韓非子》和《說苑》中均有記載:春秋時期, 衛國的衛靈公非常寵愛一個名叫彌子瑕的人。

有一次, 彌子瑕將自己吃剩下的半個桃子送給衛靈公, 衛靈公感動的說:“彌子瑕是真的愛我呀, 什麼事情都能想到我。 ”從此, 余桃就成了同性之愛的代稱。

二、安陵

這個典故出自《張國策》, 據記載, 楚共王有一個非常寵愛的男寵。 有一次,

他陪同楚共王打獵, 楚共王忽然感傷起來:“我現在如此快樂, 死了誰與我分享快樂呢?”

這個人聽說後, 趕緊跪下來說道:“我願意在黃泉路上一直侍候大王。 ”楚共王感動不已, 立即將他封為“安陵君”。 從此, 安陵就有了同性戀的意思。

三、龍陽

這個典故也出自《戰國策》,

龍陽君是魏王的男寵, 很受魏王喜愛。 有一次, 兩人一起釣魚, 龍陽君釣到了很多魚, 卻哭了起來。

魏王不解, 問他原因, 龍陽君說:“我釣到一條魚之後, 滿心歡喜, 可是等我釣到更大的, 就會把先前的魚丟在水中, 我的命運恐怕也會像魚一樣, 大王遇到更好的會拋棄我。 ”

魏王聽了, 很受感動, 下令誰敢給他推薦美人, 就滿門抄斬。 龍陽指同性戀就是這麼來的。

四、斷袖

漢朝皇帝大概是古代最喜歡搞同性戀的, 比如漢文帝、漢武帝都有侍寢的男寵, 一見到美貌的少年都忍不住想要拉入宮中。

最著名的當屬漢哀帝, 他的同性情人名叫董賢, 愛到飛起, 恨不能將其立為皇后。 有一次, 漢哀帝醒來時發覺袖子壓在董賢的身下, 為了不打擾董賢, 他揮刀割斷自己的袖子。

以上都是關於男同性戀的典故, 其實女同性戀也有一個叫做“磨鏡”的典故, 此典故過於邪惡, 我就不詳細解釋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