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京東、阿裡等佈局無人零售,科技是其催化器

技術改變商業模式, 人工智慧、大資料等技術的廣泛應用使無人零售業態一夜之間崛起。 2016年底, 亞馬遜推出了無人超市Amazon Go, 隨後, 無人零售潮流在中國盛行:今年7月, 阿裡推出了無人超市“淘寶會員店”, 這也是馬雲提出的“新零售”概念之後的落地產品;京東、邦馬特等在無人領域也大施拳腳, 深化佈局無人貨架和無人智能售貨機, 無人零售業態在國內普及的速度遠超歐美。 有人會對無人零售中運用的黑科技感興趣, 他們到底怎麼玩的呢?

京東無人貨架

10月30號, 京東到家發佈了辦公室無人貨架的佈局情況,

稱已經進駐騰訊、平安金服等知名企業, 並覆蓋了北上廣深等主要的一線二線城市。 值得注意的是, 當時的京東無人貨架還是1.0版本, 並沒有像阿裡那樣的黑科技, 用戶在掃碼後進入購物介面, 挑選完商品後進入支付介面, 支付完成後拿貨走人。

11月8日, 京東到家宣佈新一代的智慧貨櫃正式對外運營, 這款產品可以說是京東無人貨架的2.0版本。 這款產品顯現出了諸多黑科技, 不僅有大資料、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技術為基礎, 還有重力感應、人臉識別、智慧庫存管理和智慧看板等為輔助。

阿裡無人超市

身為新零售概念的提倡者, 阿裡巴巴怎麼能沒有自己的無人零售業態呢?早在今年7月第二屆淘寶造物節現場, 阿裡巴巴便推出了無人超市“淘寶會員店”。 面對如此高科技的超市, 人們都十分的好奇與期待。 阿裡無人便利店的黑科技包含進門身份識別、購物使用者分析獲取資料、以及結算支付三部分組成。

在消費者進門時, 需通過淘寶或支付寶掃描二維碼, 獲取一個進入無人超市的身份碼,

然後把手機放兜裡就不用拿出來了。 阿裡採用了“非配合人臉識別技術”可以在使用者無感的情況下進行身份核定。

阿裡的無人超市還擁有疊加感測器技術。 當消費者身份驗證之後進入店內購物的時候, 店內的攝像頭感測器對用戶進行追蹤、分析, 分析用戶的喜好並給予商家以指導。

當消費者完成購物需要離店時, 會經過兩道“結算門”。 當消費者進入一道門的時候系統會感知到消費者的離店需求, 自動結完賬之後, 第二道門就會打開, 消費者離開。

在這裡阿裡的無人超市採用了會員帳號打通、商品鏈路和物聯網支付技術方案, 通過這些技術來收集使用者偏好的大資料並更好的為使用者提供服務。

同時, 避免了消費者排隊結帳, 節省了用戶的時間。

邦馬特智能售貨機

無人售貨機的歷史較為悠久, 但大多還停留在傳統非智能的層面。 隨著技術的發展, 無人售貨機的技術也在發生著巨大變革, 在此領域邦馬特表現的十分突出。

在管理層面, 邦馬特自主開發出一套行業領先的bangMart智慧無人連鎖零售系統, 並基於互聯網構架, 雲+端+端的管理模式, 運營者可以從手機端、電腦端方便快捷地查看經營資料。 通過硬體前端的大資料收集, 後臺就可以清楚的瞭解到某台設備上什麼商品最受歡迎, 並且對消費金額、時段都瞭若指掌, 運營者可以根據資料清楚地瞭解到消費偏好, 從而反向優化選品, 提升銷售額。 對於補貨運營人來說, 用手機就可以看到供應鏈的變化情況, 然後進行高效率、精准、及時的補貨。

其實,不論是阿裡無人超市、京東智能貨架還是邦馬特智慧售貨機,其中的技術都大同小異,其目標都是為了讓消費者的購物過程更為便利。隨著各方資本的湧入,無人零售業態將呈現百家齊放的格局。

其實,不論是阿裡無人超市、京東智能貨架還是邦馬特智慧售貨機,其中的技術都大同小異,其目標都是為了讓消費者的購物過程更為便利。隨著各方資本的湧入,無人零售業態將呈現百家齊放的格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