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鄭成功手下的“抗清三公”、“臺灣三傑”,兩位為何投降了清廷?

陳永華(1634年-1680年), 字複甫, 抗清名將, 明朝福建省漳州府龍溪縣(今漳州台商投資區石美村)人, 明末舉人陳鼎之子。 陳永華十五歲時, 其父任同安縣教諭。 清兵下福建時, 陳鼎自殺。 鄭成功在廈門開府時, 陳永華才二十三歲, 後得兵部侍郎王忠孝推薦, 與鄭成功論政。 陳永華對鄭成功發表見解、分析未來, 深得鄭成功的賞識, 並譽“永華乃今之臥龍也”, 授予“諮議參軍”之職, 委為其子鄭經之師, 日後便成為鄭家麾下的謀將。

康熙十三年(1674年), 陳永華任東寧總制使。 這時三藩之亂爆發, 受耿精忠之約, 鄭經率領大軍進入大陸。

鄭經之子鄭克臧監國, 陳永華於是協助女婿鄭克臧總管臺灣政務, 所以遭馮錫范、劉國軒嫉恨排擠。

康熙十九年(1680年)三月, 陳永華自請解除兵權, 因憂悒成疾, 當年在臺灣病逝。 鄭經親臨弔喪, 諡文正。 後葬於天興州赤山堡大潭山(今台南縣柳營鄉果毅村)。

馮錫範, 號希範, 明末清初福建龍溪人, 生於晉江縣, 鄭成功工官馮澄世之子。 鄭成功薨, 鄭經嗣位, 辟為侍衛, 從往臺灣征鄭襲, 靖內難, 頗立戰功, 從此備受信任, 成為臺灣明鄭時期的主要將領, 與陳永華、劉國軒並稱為臺灣三傑。

康熙二十年, 鄭經去世後, 馮錫范與鄭哲順等人發動東寧之變, 罷黜監國鄭克臧, 並將其絞死。 以董太妃令, 立鄭經次子鄭克塽, 獨攬臺灣軍政大權。

1683年,

清廷攻陷臺灣, 馮錫范隨鄭克塽降順, 封忠誠伯爵, 隸漢軍正白旗。

劉國軒(1629年-1693年), 字觀光, 福建省龍岩市長汀縣四都鎮溪口村人, 明鄭時期重要的軍事將領。

劉國軒早年即以智略聞名鄉里。 清軍入關後, 戰爭波及劉國軒的家鄉, 鄉民結寨自保, 劉國軒曾獻伏兵計, 並親自指揮鄉民大破擾民之敵, 略申其將兵之才, 此時他年僅15歲。 1654年(永曆八年、順治十一年), 投到鄭成功之下, 後來參與1659年(永曆十三年、順治十六年)鄭成功圍攻南京之戰、1661年(永曆十五年、順治十八年)鄭成功收復臺灣等戰役。 1681年(永曆三十五年十二月)封鎮國公。 1683年(永曆三十七年、康熙二十二年)在澎湖海戰擔任統帥, 卻被施琅擊敗。 同年八月, 劉國軒在說服鄭克塽和群僚後,

即令修表歸順清朝。

仕清之後的劉國軒在天津任上進行建設, 政績卓著。 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劉國軒在天津病逝, 終年65歲。 康熙帝追贈他為光祿大夫、太子少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