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二戰時日本白刃戰曾逼退美國,卻被這國來個“大屠殺”原因何在?

在二戰進行的那段時間, 各個國家都有著自己最擅長的武器和作戰方式, 比如說美國先進的裝備武器、蘇聯重型火炮和火力等等, 而日本的武器雖然對中國來說十分先進, 但是卻並不能和其他國家相提並論, 不過不得不承認的是日本軍隊的訓練水準一直是嚴格而出色的。 日軍陸軍編制奇特:從分隊到師團在二戰時獨樹一幟, 日軍參照舊德國陸軍, 別出心裁的構建了分隊、小隊、中隊、大隊、聯隊、旅團、師團的編制體系, 並仿效一戰美軍師的龐大火力與人數, 在二戰時從結構到規模都顯得與眾不同。

事實上, 與二戰時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包括中國)採用的班、排、連、營、團、旅、師體系和不到2萬人的規模不同, 日軍別出心裁的構建了分隊、小隊、中隊、大隊、聯隊、旅團、師團的編制體系和接近3萬人的規模, 從結構到規模都顯得與眾不同。 一戰末期, 美軍參戰的強大火力配置、重視工兵和輜重後勤的28000人編制師顯示了強大的突破德軍13000人編制師防線的能力,

而日軍的主要目標中國軍正是普遍採用13000人編制師。 因此日軍進一步擴大師團的規模, 並參考美軍先進的“每個師, 平均一個班一挺輕機槍、一個排一挺重機槍。

一些參加過戰爭的老兵都曾見識過日本的槍法和他們的白刃格鬥技術, 他們在訓練士兵的時候要求十分嚴格, 在進行設計訓練的時候要求士兵用步槍可以將400米之內的目標準確的消滅掉, 而白刃作戰的要求難度更高, 必須能夠達到一人成功對抗多人。 白刃戰是不用火器遠距離對射, 在近距離發生的以格鬥為主要形式的作戰, 樣式上有徒手肉搏 拼刺刀 使用匕首 大刀 工兵鏟等對砍等等, 是極為殘酷戰鬥。 一般來說雙方的傷亡率基本是1:1, 這就不僅要求士兵有很好的刺殺技術, 而且要有極強的心理承受能力, 即穩定的心理素質。 在技術上不光重視刺刀和槍托的殺傷力, 還注重腿法的使用;在戰術上不但使用了”快”“穩”“狠”還注重“騙”“閃”“防”“詐”;在戰略上更是強調利用周邊環境避實就虛最大限度的提高生存能力。

可以說, 這簡單的拼殺法在訓練中使人不自覺地就提高了一種精神威懾力和一種無畏的氣概。 通過這樣的訓練即是手中無刀也可殺人。

據悉在整個作戰期間, 日本曾先後生產了680萬把刺刀, 而日本的男人從小就一直接受各種訓練, 在進入軍隊後訓練強度更大, 所以當時日本依靠白刃作戰也有著很大的收穫。 在太平洋戰爭中, 美國人因為在格鬥和刺刀方面不能和日本相提並論, 所以曾經在一段時間內畏縮不前, 雖然中美等國家的軍隊都曾經受到日本白刃作戰的困擾, 但是蘇聯軍隊卻從不懼怕, 反而有些不以為然, 蘇聯的裝備是射速快的衝鋒槍, 對付日本的白刃作戰效果十分顯著。 這樣一來日軍根本無法靠近蘇聯軍隊, 就連他們的騎兵都損失巨大。 因為蒙古兵也在戰爭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日本的直刀根本不能和蒙古彎刀對抗, 這場戰爭也遺留下來很大的後遺症, 日本到現在都不敢和俄羅斯公然發生衝突。

日本到現在都不敢和俄羅斯公然發生衝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