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當代中小學生,要學習歷史名人林則徐身上這些優良品德

林則徐六歲的時候, 家裡省吃儉用, 送他到本地一位學問淵博的老先生那裡去念書。

他在同學中, 年紀最小, 可是學習成績最好。 平時他學習非常認真, 聽先生講解文章時, 聚精會神, 聽得入迷。 回家後, 自己再念兩遍, 全篇的意思和每個詞的意義就都懂了, 而且很快能從頭到尾背下來。 在學堂裡, 老先生常用一些比較難回答的問題來提問學生, 而回答最好的, 往往是這個年紀最小的學生。 先生有時在大家面前稱讚他, 他總是說:“那是我從文章上看到的, 不是我自己想的。 ”在他看來, 該稱讚的不是他, 而是寫那篇文章的人。

平常, 他每做一件事, 往往總要弄明白“為什麼?”有一天, 他走到先生跟前, 恭恭敬敬地問道:“先生, 讀書有什麼用處呢?”先生覺得他這個問題問得很突然, 也很有意思, 就特別認真地回答說:“讀書要是真正懂得了其中的意義, 而且盡可能地去做, 那用處可大啦!”“那麼, 怎樣才算真正懂了呢?”林則徐不滿足地又問。 這時, 先生就打開一本書, 找了一個小故事讓林則徐自己念。 故事是狼吃羊那個故事。 林則徐念完文章了, 老先生問了:“這個故事是什麼意思呢?”林則徐回答說:“我想, 他是告訴我們, 平常不能撒謊。 說一次謊話, 第二次就是說真話人家也不會相信了。 ”先生高興地說:“你這就是真正懂了。 ”

後來, 林則徐每讀一篇文章,

總是要先弄懂它的中心意思, 然後認真去做。 他經過長年累月這樣學習, 進步很快, 不僅寫出來的文章中心思想鮮明突出, 用詞造句準確精煉;而且也培養了學了就做的良好作風。

當代中小學生, 要學習林則徐身上這些優良品德。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