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清帝退位禁衛軍人心浮動,馮國璋給手下吃這樣的定心丸!血誠霸氣

北洋時期的那些軍閥, 很多都是很獨特很有意思的人, 北洋三傑之一的馮國璋就是一例。

除了領兵打仗有兩把刷子, 這位直系的開山大佬還有一個鮮明的特點, 忠誠。

說到忠誠, 其實有很多種, 拿現在的社會環境來說, 有的人是忠誠于自己的頂頭上司, 有的人則是繞過頂頭上司忠誠于很少打交道的老闆, 還有的人是對誰都不忠誠, 只忠誠於所謂的正確, 說白了, 就是忠誠於自我——

但馮國璋跟這幾種都不同, 他是既忠誠于自己的頂頭上司袁世凱, 又忠誠于自己的老闆滿清朝廷。

如果說頂頭上司和老闆是穿一條褲子的, 那沒什麼說的, 可問題是袁世凱不僅不跟老闆穿一條褲子, 他還想取而代之。

如此一來, 像馮國璋這樣的人就鬱悶、糾結、難辦了!

究竟是該忠於袁世凱呢還是該忠於朝廷?

馮國璋最終的選擇是勉強忠於袁世凱, 但有個前提, 你袁世凱得有底線。

站跟老闆有異心的上司角度, 馮國璋這種人其實挺討厭, 保不准什麼時候就不識時務不聽話。 但袁世凱不是一般人, 在他看來, 這種既忠於自己又忠於朝廷的人, 在某個特定時期是有大用處的。

什麼特定時期呢?

取而代之的關鍵時刻。

讓馮國璋去掌控京城禁衛軍, 袁世凱利用的就是馮國璋身上的這兩個忠誠。 你禁衛軍大部分不都是忠於朝廷的旗人嘛, 那派個忠於朝廷的人來, 你們還能有什麼意見。

這就是袁世凱老辣的地方, 吃准了你, 然後還能最大限度地發揮你身上的模棱兩可。

從武昌前線調任禁衛軍統領, 馮國璋很快就呈現出了袁世凱想要的巨大價值。

兩個忠誠的人有個特點, 沒被逼到死角的時候, 他對兩方都會掏心窩子。

可不能小瞧了這一點, 在取而代之的敏感時期、關鍵時刻, 沒有這種兩方都掏心窩子的人去把控關鍵部門, 那一定是會出大亂子的。

毫無疑問, 清帝退位就是這一取而代之的最敏感時期, 京城禁衛軍則是那個關鍵部門。

袁世凱沒有看走眼, 對自己沒二心自不必說, 對人心異動的禁衛軍掏心窩子, 馮國璋掏得那也叫一個漂亮。

當時, 禁衛軍人心異動在所難免, 一來他們多是旗人, 面對清帝被迫退位那肯定是心生怨恨;二來朝廷都不在了, 他們的生機前途誰來負責?

人就是這樣, 這個時候說的再好可能都沒用, 關鍵在於做, 在於你能不能掏心窩子拿出讓大家安心的定心丸。

瞧瞧馮國璋是怎麼掏心窩子, 拿定心丸的。

一九一二年二月的某一天, 馮國璋召集禁衛軍全體官兵開了一次操場大會。

在三張大方桌臨時搭起的高臺上, 馮國璋首先要做的就是幫頂頭上司袁世凱說好話。

大家都知道, 袁總理向來是主張君主立憲的, 我也是向來主張君主立憲的, 怎奈南方獨立的省份太多, 要打起來, 朝廷的兵力實在不敷使用, 更要命的是軍餉沒有著落, 洋人又不肯借錢, 正是因為這些, 隆裕太后才下了懿旨, 請袁總理主持局面——

然而這個時候, 大道理、漂亮話下面人是聽不進去的, 他們關心的只有主子的安危和自己的生計。

抓住下面人的質問,馮國璋開始向大家宣講清室退位的優待條件。

大家放心,袁總理已經和民軍商議了優待條件,皇太后和皇上的尊號,滿蒙兩族的待遇,還有我們禁衛軍的一切,一概不變——

有經驗的人都知道,這種時候,殘酷的實情不說不行,說了則極有可能刺激下面人的情緒。果不其然,一聽皇上辭位,下面頓時騷動起來,哭的哭,罵的罵,總之,再稍有一把火就能把下麵點了。

這個時候最佳的應對之策是什麼?趕緊把大家的注意力引到切身利益上。

馮國璋正是這麼幹的,瞧他說的,無論官長士兵,大家有什麼話要說,請推舉幾個代表,我們現場說明白。

過了一會兒,官兵們推舉的代表走出來了,他們問了馮國璋兩個問題,皇太后和皇上的安全,馮總統(當時禁衛軍統領官稱總統)是否能夠擔保?禁衛軍歸陸軍部編制後,以後會不會撤編?

到這,馮國璋掏心窩子,拿定心丸的時候到了。

兩宮的安全,我馮某人以身家性命擔保!並且,我敢保證兩宮決不會離開宮禁,仍由我們禁衛軍照常護衛。至於我們禁衛軍,馮某人在此撂下一句話,不論今後我調任何職,走到哪裡,我馮某人永遠不和你們脫離關係!

聽馮國璋這麼說,下面的騷動瞬間平息了大半,馮國璋抓住人心開始落定的時機,接著說出了更狠的,這個時候就是要不給下面任何質疑的機會。

現在你們不管是官還是兵,可以當場選出兩人來,今天就發給一人一槍,從今往後可以持槍左右相隨,只要發現我馮某人有任何違背今日承諾的不軌之舉,准許兩人立刻把我打死,並且不許我的家屬報復。

此話一出,下麵的異動徹底消除了。

當然,下面的人也不含糊,他們果真選出了兩個人,一人叫福喜,一人叫德祿。兩人來到馮國璋跟前,馮國璋也不含糊,當場任命兩人為副官,並現場發槍,且按每月五十兩銀子支餉。

從那以後,很長時間,馮國璋是到哪都有兩個手持短槍的旗兵跟隨,絕對算得上一道奇景。

事後,馮國璋當時的幕僚惲寶惠回憶說,當時要不是有馮國璋的這股子血誠氣魄,會發生什麼還真不好說!

抓住下面人的質問,馮國璋開始向大家宣講清室退位的優待條件。

大家放心,袁總理已經和民軍商議了優待條件,皇太后和皇上的尊號,滿蒙兩族的待遇,還有我們禁衛軍的一切,一概不變——

有經驗的人都知道,這種時候,殘酷的實情不說不行,說了則極有可能刺激下面人的情緒。果不其然,一聽皇上辭位,下面頓時騷動起來,哭的哭,罵的罵,總之,再稍有一把火就能把下麵點了。

這個時候最佳的應對之策是什麼?趕緊把大家的注意力引到切身利益上。

馮國璋正是這麼幹的,瞧他說的,無論官長士兵,大家有什麼話要說,請推舉幾個代表,我們現場說明白。

過了一會兒,官兵們推舉的代表走出來了,他們問了馮國璋兩個問題,皇太后和皇上的安全,馮總統(當時禁衛軍統領官稱總統)是否能夠擔保?禁衛軍歸陸軍部編制後,以後會不會撤編?

到這,馮國璋掏心窩子,拿定心丸的時候到了。

兩宮的安全,我馮某人以身家性命擔保!並且,我敢保證兩宮決不會離開宮禁,仍由我們禁衛軍照常護衛。至於我們禁衛軍,馮某人在此撂下一句話,不論今後我調任何職,走到哪裡,我馮某人永遠不和你們脫離關係!

聽馮國璋這麼說,下面的騷動瞬間平息了大半,馮國璋抓住人心開始落定的時機,接著說出了更狠的,這個時候就是要不給下面任何質疑的機會。

現在你們不管是官還是兵,可以當場選出兩人來,今天就發給一人一槍,從今往後可以持槍左右相隨,只要發現我馮某人有任何違背今日承諾的不軌之舉,准許兩人立刻把我打死,並且不許我的家屬報復。

此話一出,下麵的異動徹底消除了。

當然,下面的人也不含糊,他們果真選出了兩個人,一人叫福喜,一人叫德祿。兩人來到馮國璋跟前,馮國璋也不含糊,當場任命兩人為副官,並現場發槍,且按每月五十兩銀子支餉。

從那以後,很長時間,馮國璋是到哪都有兩個手持短槍的旗兵跟隨,絕對算得上一道奇景。

事後,馮國璋當時的幕僚惲寶惠回憶說,當時要不是有馮國璋的這股子血誠氣魄,會發生什麼還真不好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