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風吹鈴動遽成音

前幾日, 在798閒逛, 遠遠聽到一陣接一陣清脆的鈴音, 在遊人不多的早上, 尤顯空靈。 走到近處, 發現是掛了滿樹的日式風鈴。 小小的,

很精緻, 風過時, 鈴身輕搖, 叮叮噹當的聲音便流淌出來, 真是美極。

印象中, 家裡曾掛過一串足有半米長的風鈴, 幾十隻鈴蘭花型的小玻璃罩, 倒扣著, 用透明尼龍線串起來, 每一隻裡面都有指甲大小的粉色布片, 看起來亮亮的粉粉的一片, 煞是可愛。

年幼的我常爬到沙發上, 踮著腳去碰, 一遍遍聽它們相互撞擊出的美妙音樂。

好像初中以前, 朋友間相互贈送的禮物中, 風鈴還很受歡迎, 我的抽屜裡, 至今仍躺著小夥伴們送的一串貝殼風鈴和一串金屬管風鈴。 後來不知怎麼就很少見了, 看到那一樹的小風鈴, 才發覺已有好久沒聽過風鈴聲了。

與在中國的“冷遇”不同, 在日本, 風鈴著實風行, 它是日本家庭中常見的寓意吉祥的裝飾物, 是寺廟裡用於祈福、祭祀的靈物, 是夏日裡的“風物詩”, 懸掛在屋簷下、明窗前, 隨風而動, 流水叮咚般悅人的音色召喚出清涼與愜意。 人們喜愛它, 使用它, 甚至還為它設立了專門的節日——風鈴節。

事實上, 日本的風鈴源于中國唐代的“占風鐸”。 這是一種用來測風的工具。 《開元天寶遺事》中記載:“岐王宮中于竹林內懸碎玉片子, 每聞玉片子相觸之聲, 即知有風, 號為占風鐸。 ”後來這種奇特的風鈴便被留學大唐的日本僧人帶回了國。

與此同時, 在中國, 懸玉聽音成了宮廷必不可少的消遣, 並很快傳入民間。 達官顯貴仍用玉片來做風鈴, 平民百姓則以竹片替之, 後來許是因為竹片音色不脆, 又改用鐵片, 並流行開來, 形成了中國風鈴最主要的樣式。 及至清代, 風鈴的用材已很廣泛, 清人西厓在《談征》中說, 那時民間的風鈴“或以玻璃片或細磁片取其聲耳”,

也可見其受歡迎程度。

人們認為, 利用風鈴聲的“好韻”, 可以改變空間磁場, 招來“好運”, 所以常以建築居家的風水為由, 將風鈴懸掛在特定位置。

而且,風鈴素樸清雅之音,本身也符合人們崇尚淡泊素雅的審美心理,用來修身養性再合適不過。那時,很多詩詞中都出現了關於風鈴的描述,可見它在文人墨客中也極為風行。

雲籠月,風弄鐵,兩般兒助人淒切。剔銀燈欲將心事寫,長籲氣一聲吹滅。

——馬致遠

曉窗風細響簷鈴,一曲雲璈枕上聞。夢斷不知仙路杳,鶴銜松露入青雲。

——施樞

疏鐵簷間掛作琴,清風才到遽成音。伊人欲問無真意,向道從來不博金。

——王安石

桐陰清潤雨餘天,簷鐸搖風破書眠。夢到畫堂人不見,一雙輕燕蹴箏弦。

——陸遊

其實,早在“占風鐸”之前,風鈴就已經在中國的大地上以另外一種形式出現了。

《西京雜記》雲:(漢成帝時,長安昭陽殿)“上設九金龍,皆銜九子金鈴。”《南史》中也有類似的記載:“莊嚴寺有玉九子鈴……(齊廢帝)皆剝取以施潘妃殿飾。”這裡說的九子鈴,便是掛在宮殿、寺觀簷下的裝飾鈴,也是我們今天唯一還能見到的古代風鈴。

“鐘”是佛道兩教的重要法器,鈴便是縮小的“鐘”,寺廟、道觀常在鈴身雕刻上經文咒語,懸於簷下,以警醒世人、庇佑蒼生。《契經》中便有“供‘鈴鐸’於塔廟,世世得好音聲”的說法。後來,民間的宮殿屋簷上也掛起了風鈴,人們相信,懸掛寺觀的靈物,可趨吉避凶、祈福納祥。

其實,在古建簷角懸掛風鈴,也有實際的用途。一來,鈴聲可以驅逐鳥類,避免它們在屋簷下逗留和築巢。二來,高高翹起的屋簷與小巧玲瓏隨風而動的風鈴,也不失為一種動靜結合的美麗畫面。讓莊嚴肅穆的宮殿樓宇,有了些許靈氣。

你看吧,等風一來,簷鈴們就像熱鬧歡騰的小孩,叮叮咚咚響成一片,乾淨悠遠的餘音便在天地間彌漫開來,久久不散。

“旭日初開,則金盤晃朗;微風漸發,則寶鐸和鳴。”這是洛陽伽藍記中對於簷鈴風韻的描寫。

如今已很難見到了。

/ 圖片來源網路

回顧閱讀

把蛋糕做成手辦,翻糖大神用中國風驚豔世界

紹興黃酒 | 細釀冬日的味道

而且,風鈴素樸清雅之音,本身也符合人們崇尚淡泊素雅的審美心理,用來修身養性再合適不過。那時,很多詩詞中都出現了關於風鈴的描述,可見它在文人墨客中也極為風行。

雲籠月,風弄鐵,兩般兒助人淒切。剔銀燈欲將心事寫,長籲氣一聲吹滅。

——馬致遠

曉窗風細響簷鈴,一曲雲璈枕上聞。夢斷不知仙路杳,鶴銜松露入青雲。

——施樞

疏鐵簷間掛作琴,清風才到遽成音。伊人欲問無真意,向道從來不博金。

——王安石

桐陰清潤雨餘天,簷鐸搖風破書眠。夢到畫堂人不見,一雙輕燕蹴箏弦。

——陸遊

其實,早在“占風鐸”之前,風鈴就已經在中國的大地上以另外一種形式出現了。

《西京雜記》雲:(漢成帝時,長安昭陽殿)“上設九金龍,皆銜九子金鈴。”《南史》中也有類似的記載:“莊嚴寺有玉九子鈴……(齊廢帝)皆剝取以施潘妃殿飾。”這裡說的九子鈴,便是掛在宮殿、寺觀簷下的裝飾鈴,也是我們今天唯一還能見到的古代風鈴。

“鐘”是佛道兩教的重要法器,鈴便是縮小的“鐘”,寺廟、道觀常在鈴身雕刻上經文咒語,懸於簷下,以警醒世人、庇佑蒼生。《契經》中便有“供‘鈴鐸’於塔廟,世世得好音聲”的說法。後來,民間的宮殿屋簷上也掛起了風鈴,人們相信,懸掛寺觀的靈物,可趨吉避凶、祈福納祥。

其實,在古建簷角懸掛風鈴,也有實際的用途。一來,鈴聲可以驅逐鳥類,避免它們在屋簷下逗留和築巢。二來,高高翹起的屋簷與小巧玲瓏隨風而動的風鈴,也不失為一種動靜結合的美麗畫面。讓莊嚴肅穆的宮殿樓宇,有了些許靈氣。

你看吧,等風一來,簷鈴們就像熱鬧歡騰的小孩,叮叮咚咚響成一片,乾淨悠遠的餘音便在天地間彌漫開來,久久不散。

“旭日初開,則金盤晃朗;微風漸發,則寶鐸和鳴。”這是洛陽伽藍記中對於簷鈴風韻的描寫。

如今已很難見到了。

/ 圖片來源網路

回顧閱讀

把蛋糕做成手辦,翻糖大神用中國風驚豔世界

紹興黃酒 | 細釀冬日的味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