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房子那麼貴,我卻用它來堆舊書

女神經二號

我曾經和李先生很嚴肅地探討過, 如果我們要換房子, 最可能的理由是書放不下了。

時間是最偉大的作者, 它總能給故事寫出最完美的結局。

想當年, 給我們裝書架的師傅說, 他從來沒有裝過這麼大的書架, 兩面牆, 層高3.5米, 都被書架填得滿滿當當。 我心裡也犯嘀咕:啥時候才能把這架子填滿啊?

沒想到, 僅僅5年, 我們已經轉移了好些回書。

每次從書架上往外拿書, 李先生都如喪考妣, 其實我何嘗不是這樣。 被自己撫摸過, 花過時間, 走過心的, 哪怕是舊雜誌, 也會覺得戀戀不捨。

我家是沒有客廳的。

飯廳、電視區, 會客室全部擠在一個小小的空間裡, 而房間裡最大的空間都被留給了書房。 站在這個小錯層的臺階上俯視下去, 兩面牆十層高的塞得滿滿當當的書架就轟然撲面, 君臨天下, 大概如此。

(我家的一面書架牆, 請自行腦補另一面)

當年和設計師溝通的時候,

我很花了些心思:既要考慮能容納各種大小不一的書、檔和資料, 又要在這個敞開的架子上能留有一些私密的空間, 同時還要兼具展示的功能。 好在良心設計師都幫我們一一解決了。

搬家的時候, 搬家公司一看幾十大箱子書, 臨時就反悔了, 說不加錢不給搬。

吃了搬家的虧, 我也暗暗告訴自己說, 以後要少買書。 特別是有了Kindle以後, 覺得看完一次就不會再看的, 都在上面解決了, 但是我很詫異的是, 家裡還是源源不斷地在被各種書佔據。

我偶爾檢討一下, 發現一是佔有欲太強;二是好奇心太重;三就是懷舊的毛病未改。

可以放在隨身小包的Kindle確實方便, 但是用手指滑過冰冷螢幕的感覺完全不能和手拿一本厚實的紙質書,

讓粗糙或光滑的書頁在指間來回的觸感相比。 閱讀的儀式感被消解了很多。 所以, 但凡看見自己喜歡的書, 我的喜歡, 有可能是因為內容, 有可能是因為作者, 或者僅僅是因為那本書在某個瞬間觸發了我的某種情緒, 就買了。 所以, 這個是原因之一。

原因之二, 我總是對這個世界心存太多好奇。 總覺得身外的世界太大, 自己太小, 因此常常在某段時間萌生了想瞭解某個物件、話題或學科的念頭。 而且一旦這樣的念頭跑出來, 就收也收不住。 比如, 去年我開始迷上了西方藝術史。 然後, 我就著手找於此相關的一系列書來看, 從通俗的到學術的, 從綜合史到專門史, 恨不得能找到的都要把它們收入囊中。

然後找一格書架專門存放。 如此一來, 我的書就像癌細胞擴散一樣, 止也止不住了。

(我的書架上比書好玩的是各種玩意, 雖不值分文, 但都寫滿了回憶。 畫面上的漆畫, 是我和李先生第一次去越南, 在首都河內淘回來的)

每次朋友來家, 就連打掃清潔的阿姨都忍不住要好奇地問,

書架上的書你全部都讀完了?說全部讀完, 肯定是扯淡, 但八九不離十吧。

擁有一個私人圖書館的感覺, 在某種程度上非常近似于皇帝臨幸後宮諸嬪妃。

有特別愛的, 就有特別愛不起來的;有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的, 就有永遠被打入冷宮的;有新人笑, 必定就有舊人哭。 一切都看皇帝的心情和口味偏好。

但也不乏那種鎖在深閨人未識的。 偶然哪天清掃書架, 或是隨手一翻, 從此就一發不可收拾, 也未可知。

從一個人的書架,就大概能窺探到這個人的內心世界。不用看內容,光是看出版社,也能猜個一二。

如果一個人書架上的書以商務印書館或中國社會社科文獻出版社的書居多,不用說,這個人一定是個學者,而且是真學者。

如果以廣西師範大學或三聯出版社的書為主,不用問,一定是個文青,而且是真文青。

如果以中信出版社的居多,而且是那種成套的精裝書,他很可能是個偽書迷,書主要是用來裝點門面的。

如果都是機械工業出版社的,不用問,學生党或是考試族。

我的書架上,都是雜書。更準確地說,都是閒書。

如果你要問我,看這些書為了幹什麼?如果我回答你說,為了看一朵花的時候不是花。那是故意不說人話。說人話,那就是,為了讓自己成為一個有趣的人,或是毛主席說的,成為一個脫離低級趣味的人。

而這麼做的代價就是喜歡的東西越來越喜歡,不喜歡的東西就越來越偏廢。

比如,某次整理完書架後,我有了一個驚人的發現並且鄭重其事地告訴了李先生:我們家什麼書都有,就是沒有數學書和經濟學的書。結論就是:怪不得我倆這麼窮。

李先生倒是很坦然:一個高考數學考不過30,和一個小學就不會學數學的人,看什麼數學書!

和菜頭曾經算過一筆賬:北京5環外的房子均價都到7萬上了,你卻把這寸土寸金的地方拿來堆放舊雜誌!

這個帳其實看怎麼算了。如果是拿來堆放不需要的東西或是雜物,確實是極大的浪費,和對中國昂貴地價的極大不尊重;但是如果拿來放的是提醒你之所以會是今天的你的各種物件,我卻覺得這樣很值得。

(李先生永遠活在兒童時期的夢幻裡。詩經和隨園食單被這些玩偶佔據也是狗穿越的。)

你讀過的書,走過的路,認識的人,都在定義著你為什麼會是今天的你;

家也是因為有人才成為家。

這個家也不是一天變成的,它要在時間裡,由住在這個家裡的人一點一點,不斷地往空間裡去填充屬於自己的東西,直到走進這個房間,隨處都充滿了主人的氣息,這個家才是養成了。

我們在用物件去定義自己,物件何嘗不在定義我們?

從一個人的書架,就大概能窺探到這個人的內心世界。不用看內容,光是看出版社,也能猜個一二。

如果一個人書架上的書以商務印書館或中國社會社科文獻出版社的書居多,不用說,這個人一定是個學者,而且是真學者。

如果以廣西師範大學或三聯出版社的書為主,不用問,一定是個文青,而且是真文青。

如果以中信出版社的居多,而且是那種成套的精裝書,他很可能是個偽書迷,書主要是用來裝點門面的。

如果都是機械工業出版社的,不用問,學生党或是考試族。

我的書架上,都是雜書。更準確地說,都是閒書。

如果你要問我,看這些書為了幹什麼?如果我回答你說,為了看一朵花的時候不是花。那是故意不說人話。說人話,那就是,為了讓自己成為一個有趣的人,或是毛主席說的,成為一個脫離低級趣味的人。

而這麼做的代價就是喜歡的東西越來越喜歡,不喜歡的東西就越來越偏廢。

比如,某次整理完書架後,我有了一個驚人的發現並且鄭重其事地告訴了李先生:我們家什麼書都有,就是沒有數學書和經濟學的書。結論就是:怪不得我倆這麼窮。

李先生倒是很坦然:一個高考數學考不過30,和一個小學就不會學數學的人,看什麼數學書!

和菜頭曾經算過一筆賬:北京5環外的房子均價都到7萬上了,你卻把這寸土寸金的地方拿來堆放舊雜誌!

這個帳其實看怎麼算了。如果是拿來堆放不需要的東西或是雜物,確實是極大的浪費,和對中國昂貴地價的極大不尊重;但是如果拿來放的是提醒你之所以會是今天的你的各種物件,我卻覺得這樣很值得。

(李先生永遠活在兒童時期的夢幻裡。詩經和隨園食單被這些玩偶佔據也是狗穿越的。)

你讀過的書,走過的路,認識的人,都在定義著你為什麼會是今天的你;

家也是因為有人才成為家。

這個家也不是一天變成的,它要在時間裡,由住在這個家裡的人一點一點,不斷地往空間裡去填充屬於自己的東西,直到走進這個房間,隨處都充滿了主人的氣息,這個家才是養成了。

我們在用物件去定義自己,物件何嘗不在定義我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