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如何將骨頭湯煲得好喝又營養?這些小技巧要掌握!

寒冷的天氣裡一碗熱氣騰騰的鮮湯, 是一天學習後、辛苦勞動後的慰藉。 尤其是在下雨天, 手裡捧著一碗暖暖的熱湯, 感受這熱湯透過陶瓷碗傳到手心的溫度, 從手心暖到全身, 喝上一口什麼疲勞什麼煩惱都暫時消散。

煲湯其實不難, 準備好材料, 清洗切塊, 放進鍋里加水, 開火煮幾個小時然後加鹽調味即可, 完全是傻瓜式的手法。 的確煲湯不難, 但想要把湯煲得好喝難, 想要把湯煲得有營養就更難, 想要把湯煲得好喝又有營養就難上加難了, 傻瓜式煲湯是不可能達到好喝又營養這種效果的。 那麼, 豬骨頭湯怎麼煲才好喝又營養呢?

豬骨頭湯怎麼煲好喝又營養呢?首先要選對豬骨頭, 煲湯最好用豬棒骨和豬脊骨, 骨頭中富含膠原蛋白、鈣等各種營養物質。 儘量不要選像排骨這種肉多的骨頭, 肉多的骨頭煲出來的湯不太好喝, 肉味太重了而且這樣的骨頭用來煲湯有點浪費。

棒骨和脊骨中先選棒骨, 沒有再買脊骨, 棒骨是豬的腿骨, 骨多且大肉少用來煲骨頭湯是最合適不過了。 脊骨選那些肉不多的, 最好是肉和骨頭各一半的用來煲湯就好。

然後就是煲湯最好用冷水, 骨頭上的肉不可能剔得很乾淨,

一般都會有肉, 如果一開始就往鍋裡倒熱水或者開水, 肉的表面突然感受到高溫外層蛋白質就會馬上凝固, 使得裡外層蛋白質不能充分地溶解到湯裡, 破壞了湯的營養。 一定要記得, 煲湯的時候要一次加足冷水, 並慢慢地加熱, 這樣骨頭中的蛋白質才能夠充分地溶解到湯裡, 使湯的味道變得鮮美。

煲湯的時候, 蔥薑酒等調料不能放太多, 放太多會營養湯本身的鮮味, 喝湯是喝鮮的不是喝調料的味道。 鹽不要太早放, 不要煲到一半就開始放鹽, 要等湯完全煲好後再發鹽。 過早放鹽會使肉裡的水分很快跑出去, 加快蛋白質的凝固, 進行影響湯的營養與鮮味。

不要追求奶白色的湯, 奶白色的湯雖然味道好看起來很營養,

但其實它除了好喝一點外裡面含有大量的脂肪, 之所以呈現奶白色是脂肪的乳化現象。 因此, 喝湯最好喝清湯, 燒開後用小火慢燉, 使湯只開鍋不滾騰。

上面介紹了如何煲出好喝又營養豬骨湯, 學會了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