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溥儀退位後花銷太大,一年400萬兩不夠,拿乾隆留下國寶賣日本人

清朝享國268年, 終於在1912年結束大清王朝的歷史使命, 成為歷史記憶。 但清朝末代皇帝溥儀退位時, 當時袁世凱並沒有把溥儀趕出紫禁城, 溥儀及一些皇室還保留皇家的待遇, 但與沒退位前待遇差遠了。

當時民國政府給溥儀每年400萬兩生活費用, 這相當於一天1萬多兩也應該夠花了, 但溥儀當皇帝大手大腳花錢慣了, 雖然錢不少, 但要給那些留用的侍從, 還有一些遺老遺臣們花, 所以看似很多錢, 對於溥儀來說根本不夠。

隨著溥儀年齡大了, 他感到必須想法弄點錢, 否則別說自己不夠花, 就連身邊人也不夠。 當時清朝末期, 一些太監和宮女也偷起了一些故宮文物。 於是溥儀便想到故宮裡那些寶貝, 既然祖宗留下的那麼寶貝, 自己不賣點, 也會被人偷走。

溥儀賣了些寶貝後, 生活並沒有多大改善, 這時他想到了老祖宗乾隆留下的更為寶貴的東西, 那就是當時乾隆組織人員耗費多年才編寫成功的《四庫全書》。

在這裡先腦補一下為什麼《四庫全書》就成寶貝了?

別小看乾隆找人抄寫的史書。

這可是當時囊括了中國文、史、哲、理、工、農、醫等所有學科的資料大全與來源出處, 也就是任何學科由來都能從此書中查到。 即使新興的學科也能從此書中找到根源。 所以《四庫全書》代表著中國和民族的象徵。 是封建王朝傳承大業的“傳國之寶”。

當時乾隆找了3826人抄寫《四庫全書》, 而且制定極為嚴格的抄寫規定。 雖然乾隆喜歡玩, 但他做這件事還為後人稱道。

乾隆時期共抄寫了7套《四庫全書》, 但傳到溥儀手裡的只有4套。 可見其珍貴程度。 但溥儀認為國寶也不能當飯吃, 於是他決定把《四庫全書》賣掉。

當時日本人在中國大量收集一些文物,特別是一些古籍。於是溥儀就派熟悉日本的官員去了日本公館問日本人需要《四庫全書》。

當日本人聽說溥儀要賣《四庫全書》也很興奮,就派人與溥儀商定價格的事。但沒成想這一來二去的,就被人發現了。於是社會上就把溥儀要賣《四庫全書》及國寶給日本人的事傳了出去。

在社會輿論和民國政府的壓力下,溥儀沒敢賣《四庫全書》。如果溥儀賣出去了,或許這件國寶就和日本搶走其他國寶一樣陳列在日本博物館內。

更多精彩歷史探秘,請關注【泥腿看客】。

當時日本人在中國大量收集一些文物,特別是一些古籍。於是溥儀就派熟悉日本的官員去了日本公館問日本人需要《四庫全書》。

當日本人聽說溥儀要賣《四庫全書》也很興奮,就派人與溥儀商定價格的事。但沒成想這一來二去的,就被人發現了。於是社會上就把溥儀要賣《四庫全書》及國寶給日本人的事傳了出去。

在社會輿論和民國政府的壓力下,溥儀沒敢賣《四庫全書》。如果溥儀賣出去了,或許這件國寶就和日本搶走其他國寶一樣陳列在日本博物館內。

更多精彩歷史探秘,請關注【泥腿看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