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鄭州西北一免費景點,聞名了兩千多年,很多人卻沒去過!

鄭州西北黃河邊, 有一處兩千多年的古跡, 說起來可能無人不知, 但卻很少有人去過。 它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背景, 是中國古代最早溝通黃河和淮河的人工運河, 也是中國象棋的發源地, 它就是象棋中的“楚河漢界”——鴻溝!

早在兩千兩百多年前, 秦朝滅亡後, 劉邦、項羽兩大軍閥為爭奪天下發生戰爭, 歷時四年而未有結果。 最終在西元前203年, 雙方約定講和, 以鴻溝為界中分天下, 以西歸漢, 以東歸楚, 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楚漢相爭, 鴻溝為界”故事的由來。

後人為了銘記楚漢爭霸這一著名歷史事件, 便在象棋棋盤上複製了楚河漢界, 以一棋盤之方圓, 模擬天下之實戰。

緣於對歷史典故的濃厚興趣, 筆者攜同三五好友于天氣晴好的一天, 驅車前往位於鄭州西北約40公里的廣武山。

車接近目的地,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力拔山兮氣蓋世”的項羽舉鼎雕像, 力大無窮的項羽身披戰甲, 左手握著腰邊佩劍, 右手高高舉起方鼎。 雕像惟妙惟肖, 雄姿英發、豪情萬丈, 很有王者風範。

雕像後邊便是景區的大門,

大門是古代建築風格, 古風古氣, 一磚一瓦都很精緻。 大門上邊寫有“楚河漢界古戰場風景區”十個大字, 大門兩側分別寫著“將”、“帥”二字, 似乎向世人展示它與中國象棋的淵源。

沿著林間盤山公路前行, 兩旁蒼松勁柏環繞, 腳下道路開闊通暢,

天氣風輕雲淡, 正是遊玩的好時節。

往前不遠, 一座寫有“霸王城”三字的石碑矗立在道路中央。 旁邊還建有一座小小的霸王廟, 供奉著少量香火。 這便是楚河漢界主戰場得核心景區。 景區無人值守, 也無需門票, 只有幾位附近的村民在這裡閒聊。

我們饒有興致徒步往前, 大約5分鐘,便有一休憩平臺,這裡景色極好。極目遠眺,隱約能看見蜿蜒的黃河。

駐足片刻,繼續前行,有一石碑佇立路旁。走近一看,原來是一塊日本侵華鐵證碑,旁邊有一山洞,據瞭解,當年抗日戰爭時期,中日在此展開了超過三個月的拉鋸戰!看來說這裡是兵家必爭之地果然名副其實。

再往上走,風漸漸大了起來。仿佛前方戰事吃緊,士兵正摩拳擦掌,聽!耳畔似乎傳來了戰馬的嘶鳴聲——

果不其然,穿過迂回羊腸小徑,一尊“戰馬嘶鳴”雕塑屹立眼前!這尊鐵塑高7米,重19噸,面對滔滔大河,引頸長嘶,底座上,是丟棄的刀、槍、劍、戟。其意境為戰馬的主人已喋血沙場,只留下故馬戀主,徘徊悲鳴。

登到山頂處,是一座涼亭,站在這裡,可以遠眺一望無際的黃河,近觀飛架南北的黃河大橋。湛藍的天空、五彩的樹葉、黃色的河灘、綠色的梯田、白色的大橋,相互呼應,彙聚成鄭州北邊這一極其難得的俊美畫卷。

涼亭的後側,便是深不見底的鴻溝。鴻溝兩邊的山十分陡峭,雖被綠色植物覆蓋,但朝下望去,還是讓人心生膽怯。

風起雲湧,歲月變遷,楚漢爭霸的激烈場面早已逝去,劉項廝殺的刀光劍影也已褪盡,而這段歷史下的典故卻被口口相傳……

大約5分鐘,便有一休憩平臺,這裡景色極好。極目遠眺,隱約能看見蜿蜒的黃河。

駐足片刻,繼續前行,有一石碑佇立路旁。走近一看,原來是一塊日本侵華鐵證碑,旁邊有一山洞,據瞭解,當年抗日戰爭時期,中日在此展開了超過三個月的拉鋸戰!看來說這裡是兵家必爭之地果然名副其實。

再往上走,風漸漸大了起來。仿佛前方戰事吃緊,士兵正摩拳擦掌,聽!耳畔似乎傳來了戰馬的嘶鳴聲——

果不其然,穿過迂回羊腸小徑,一尊“戰馬嘶鳴”雕塑屹立眼前!這尊鐵塑高7米,重19噸,面對滔滔大河,引頸長嘶,底座上,是丟棄的刀、槍、劍、戟。其意境為戰馬的主人已喋血沙場,只留下故馬戀主,徘徊悲鳴。

登到山頂處,是一座涼亭,站在這裡,可以遠眺一望無際的黃河,近觀飛架南北的黃河大橋。湛藍的天空、五彩的樹葉、黃色的河灘、綠色的梯田、白色的大橋,相互呼應,彙聚成鄭州北邊這一極其難得的俊美畫卷。

涼亭的後側,便是深不見底的鴻溝。鴻溝兩邊的山十分陡峭,雖被綠色植物覆蓋,但朝下望去,還是讓人心生膽怯。

風起雲湧,歲月變遷,楚漢爭霸的激烈場面早已逝去,劉項廝殺的刀光劍影也已褪盡,而這段歷史下的典故卻被口口相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