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藍天白雲,繁星閃爍”成常態 惠州連續2年空氣品質全國城市排第三

藍天碧水交相輝映, 惠州西湖分外美麗。 本報記者王建橋 攝

三年前, 一瓶羅浮山空氣在中國(廣東)國際旅遊產業博覽會上拍得3萬元善款。

人們願意掏錢買惠州的空氣, 一方面說明惠州的空氣品質優良, 另一方面也印證了惠州在保護綠水青山、碧海藍天方面作出的努力。

在很大程度上說, 惠州空氣成功交易歸功於惠州市委、市政府秉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 盤點資料發現:2013年至2016年, 我市空氣品質綜合指數逐年下降, 2015年、2016年連續2年空氣品質在全國74個重點城市中排名第三。 2016年惠州空氣品質優良率為96.7%, 優良天數354天, “藍天白雲, 繁星閃爍”在惠州已成常態。

■高顏值

既有美麗面子更有幸福裡子

“第一天來的時候在車上看到羅浮山縹緲的雲海, 就覺得像是仙山。 ”今年6月23~26日第11屆“春蘭杯”世界職業圍棋錦標賽決賽在羅浮山舉行, 參賽選手檀嘯驚歎羅浮山的負離子含量之高,

他說, 清新的空氣簡直讓人沉醉。

惠州的好空氣不止羅浮山。 2013年以來, 我市空氣品質持續改善, 空氣品質綜合指數逐年下降, 達成率穩步上升, 空氣品質排名穩居全國前十、珠三角前列, “惠州藍”享譽全國, 成為惠州名片。 在人們的日常生活裡, 藍天白雲、繁星閃爍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幸福。

黨的十九大報告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要求、新部署, 全文提及“環境”或相關字眼多達89次, 強調“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美麗中國”。

地處珠三角的惠州, 擁有天然的生態資源可謂“天生麗質”。 有美麗的面子如何造就更有幸福的裡子呢?惠州的答案是:不局限於改善空氣品質,

在生態環境保護的各個方面, 惠州都注重頂層設計, 躊躇滿志、蹄急而步穩。

早在“十三五”開局之初惠州就明確, “十三五”時期將採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推進綠色發展、迴圈發展、低碳發展, 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努力實現環境與經濟協調融合。

還有一組數位, 可以見證惠州的幸福:與2013年相比, 2016年, 空氣品質達成率提高11.8個百分點, 主要考核指標PM10和PM2.5分別下降23.7%和28.9%。

這些寫在環境品質報告中的數字, 落在高山海洋, 落在山野田間, 落在城市高樓。 這座綠色之城, 蘊藏著自然與生活的健康能量。 優良的空氣品質, 是不可多得的寶貴資源, 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 更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攻頑疾

近10年每年10%的速度淘汰落後產業

發展經濟就得犧牲藍天白雲嗎?惠州人不信這個邪, 一手抓經濟結構調整, 一手抓大氣污染整治, 兩手一樣硬, 堅持不懈。

從成績單上看, 過去幾年間, 惠州的空氣品質越來越好。 去年, “惠州藍”在珠三角排第一, 長期位列全國74個城市空氣品質前十。

在“生態立市, 環境優先”理念指引下, 惠州遵循自然規律, 採取嚴厲舉措, 對生態環境突出問題、“老大難”問題等進行系統治理、系統修復、系統保護, 打通“關節”與“經絡”, 以更高層面的協調機制, 把各類生態資源納入統一治理的框架之中。

惠州位於東江中上游, 生態環境敏感。 幾年前一家美國電子企業, 要到惠州投資2億美元開工廠, 投產後一年稅收3000萬元。 但惠州市研究之後發現,

這個廠會給當地帶來環保隱患。 儘管企業三度到訪, 最後仍被拒之門外。

這只是惠州嚴格控制污染專案審批的一個縮影。

實行新建項目主要污染物排放“等量置換”或“減量置換”, 堅決執行不符合環保規劃和產業政策的專案不批、未取得排汙總量指標的專案不批、環境風險難以防範的專案不批等“三個一律不批”。

資料顯示:2013年以來, 惠州建設項目環保否決率均在10%以上。 近10年, 惠州以每年10%的速度淘汰落後產業。

位於大亞灣石化區的國華惠州熱電分公司, 主煙囪冒出的不是黑煙, 而是白色氣體。 該公司有關負責人說, 排放的主要是水蒸氣, 這歸功於去年對1號機組進行的“近零排放”改造。

近年來, 我市大力推進企業清潔生產技術改造:國華電廠2台燃煤機組及平海電廠1台機組完成近零排放改造;全市8條日產熟料2000噸以上的新型幹法水泥生產線脫硝設施保持穩定正常運行;市區20多家較大型的汽修廠都完成了水性漆改造……

治理生態環境不僅有民生溫度,更有經濟效益,正在催生諸多綠色產業:在惠州,風力發電、水力發電、天然氣發電等產生的潔淨電力被輸送到千家萬戶;石化企業廢氣回收提純生產的食品級二氧化碳,已廣泛應用於碳酸飲料、食品加工和保鮮、舞臺噴霧等領域。

這一切努力的目標,是讓惠州山清水秀相輝映,碧水藍天競鵝城。

■出新招

委託科研單位開展臭氧機理及控制對策研究

與“張牙舞爪”的霧霾相比,臭氧要“低調”得多,悄悄地“隱藏”在萬里晴空中,卻成為近幾年夏天列入監控指標以來眾多城市的大氣環境污染元兇。

為此,惠州在去年就提出要向臭氧污染宣戰。

2016年8月15日我市邀請專家學者為臭氧治理把脈問診;時隔8個月後,我市再次邀請業內大咖支招臭氧治理,並正式打響臭氧攻堅戰。隨後,出臺了《關於建立氣象不利條件下空氣品質保障工作聯動機制的函》和《惠州市應對污染天氣工作方案》……

目前,我市已委託科研單位開展臭氧機理及控制對策研究,理清我市臭氧形成機理和規律,尋求精准控制對策,科學解決臭氧超標問題,建立長效防控機制。

除了臭氧,PM10已成為我市空氣品質的短板。揚塵是PM10的重要來源,強化揚塵控制刻不容緩。

針對揚塵污染,我市也有新招:開展全市性的建築工地揚塵污染治理專項行動,採取措施管控建築工地揚塵,提升建築工地揚塵防治水準,重點解決路橋施工、河湧整治污染周邊道路以及市民樂園園林專案堆場揚塵污染問題。

而針對機動車污染排放問題,我市將全面淘汰黃標車,年底前力爭淘汰全市4128輛黃標車。同時,加快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推廣使用電動汽車,新增公車和計程車要求使用純電動汽車,全面淘汰柴油公車。

劍指揚塵及臭氧兩大領域污染防控的《惠州市大氣污染防治強化措施及分工方案》,將於近期落地實施。

探路新招數,在近幾年惠州大氣污染治理工作中格外顯眼。它不僅體現在全市性、跨部門的多項整治執法行動上,還體現在不斷健全工作機制的頂層設計上。

印發實施《惠州市清潔空氣行動計畫》《惠州市區大氣污染集中整治行動方案》《惠州市大氣污染防治行動方案(2014~2017年)》及相關年度方案,出臺揚塵管理辦法、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建立完善輕度及中度污染天氣應對工作機制。市政府還與各縣區政府及市直有關部門簽訂大氣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

記者黃曉娜 通訊員惠環宣

治理生態環境不僅有民生溫度,更有經濟效益,正在催生諸多綠色產業:在惠州,風力發電、水力發電、天然氣發電等產生的潔淨電力被輸送到千家萬戶;石化企業廢氣回收提純生產的食品級二氧化碳,已廣泛應用於碳酸飲料、食品加工和保鮮、舞臺噴霧等領域。

這一切努力的目標,是讓惠州山清水秀相輝映,碧水藍天競鵝城。

■出新招

委託科研單位開展臭氧機理及控制對策研究

與“張牙舞爪”的霧霾相比,臭氧要“低調”得多,悄悄地“隱藏”在萬里晴空中,卻成為近幾年夏天列入監控指標以來眾多城市的大氣環境污染元兇。

為此,惠州在去年就提出要向臭氧污染宣戰。

2016年8月15日我市邀請專家學者為臭氧治理把脈問診;時隔8個月後,我市再次邀請業內大咖支招臭氧治理,並正式打響臭氧攻堅戰。隨後,出臺了《關於建立氣象不利條件下空氣品質保障工作聯動機制的函》和《惠州市應對污染天氣工作方案》……

目前,我市已委託科研單位開展臭氧機理及控制對策研究,理清我市臭氧形成機理和規律,尋求精准控制對策,科學解決臭氧超標問題,建立長效防控機制。

除了臭氧,PM10已成為我市空氣品質的短板。揚塵是PM10的重要來源,強化揚塵控制刻不容緩。

針對揚塵污染,我市也有新招:開展全市性的建築工地揚塵污染治理專項行動,採取措施管控建築工地揚塵,提升建築工地揚塵防治水準,重點解決路橋施工、河湧整治污染周邊道路以及市民樂園園林專案堆場揚塵污染問題。

而針對機動車污染排放問題,我市將全面淘汰黃標車,年底前力爭淘汰全市4128輛黃標車。同時,加快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推廣使用電動汽車,新增公車和計程車要求使用純電動汽車,全面淘汰柴油公車。

劍指揚塵及臭氧兩大領域污染防控的《惠州市大氣污染防治強化措施及分工方案》,將於近期落地實施。

探路新招數,在近幾年惠州大氣污染治理工作中格外顯眼。它不僅體現在全市性、跨部門的多項整治執法行動上,還體現在不斷健全工作機制的頂層設計上。

印發實施《惠州市清潔空氣行動計畫》《惠州市區大氣污染集中整治行動方案》《惠州市大氣污染防治行動方案(2014~2017年)》及相關年度方案,出臺揚塵管理辦法、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建立完善輕度及中度污染天氣應對工作機制。市政府還與各縣區政府及市直有關部門簽訂大氣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

記者黃曉娜 通訊員惠環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