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諸葛亮北伐 操之過急以後窮兵黷武幹蠢事

蜀漢畢竟沒什麼資本, 這種瘋狂的軍事行動雖然強烈表明諸葛亮統一天下的決心, 也符合他先發制人的戰略, 但卻給蜀漢帶來無以估量的損失。 夷陵之戰過後不久, 又病又惱的劉備就一命嗚呼, 大敗之後的爛攤子就全都堆到了諸葛亮面前。 經濟不景氣, 軍隊元氣大傷本來就已經夠讓諸葛亮頭疼的了, 可偏偏雲貴一帶的南蠻又蠢蠢欲動, 再加上曹魏在關中屯集了大量兵力, 剛剛大獲全勝的孫權也有搠江西上的可能, 此時此刻, 蜀漢的局勢真可謂是危在旦夕。

但諸葛亮不愧是一帶名相, 很快就穩定了局勢。 他先和孫權重修舊好, 不但使蜀漢東部不再受到孫權威脅, 也使曹魏不敢再輕易對蜀漢發動大規模進攻。 然後他又徵集了一批新的士兵, 並且直接通過平定孟獲的戰爭來操練新兵, 很快就使蜀漢軍隊又有了一定的戰鬥力。 在內政方面,

他興修水利, 發展農業和商業, 使得幾近虧空的國庫又漸漸充實起來。 這一切, 諸葛亮都做的從容不迫, 有條不紊。 沒幾年, 蜀漢就從夷陵慘敗的陰影中走了出來。

 下一步該怎麼走?是繼續蓄積實力, 還是直接開始進行統一戰爭?這個問題, 諸葛亮在心裡自問了無數次。 最後, 他覺得蜀漢的實力相對于曹魏還是顯得單薄, 如果想避免戰略上的被動局面, 就必須搶佔先機, 正所謂先下手為強。 而且曹丕剛剛去世, 北方新的統治核心還沒有組建起來, 這在諸葛亮看來正好是個大好時機, 所以他就上了一道著名的《出師表》, 表達了攻略北方的志向。 第二年他就統領大軍浩浩蕩蕩殺向北方, 也就是一出祁山。

 應該說這次戰爭的時機是正確的, 但是“諸葛一生唯謹慎”, 他推進的速度太慢了, 最後不得不和曹魏軍隊處於對峙狀態。 而且又讓一個不能獨當一面的馬謖打頭陣, 結果慘敗後狼狽逃回漢中。 雖然這次戰爭蜀漢最終失敗, 但也給曹魏造成了不小的打擊, 可謂打了個平手。

次戰爭後, 蜀漢又一次傷及元氣。 但諸葛亮非但不著力於再次恢復國力, 反而年年不斷地北伐, 搞得連糧草供應都難。 蜀漢畢竟沒什麼資本, 這種瘋狂的軍事行動雖然強烈表明諸葛亮統一天下的決心, 也符合他先發制人的戰略, 但卻給蜀漢帶來無以估量的損失。

所以諸葛亮的五出祁山儘管“常使英雄淚滿襟”, 老實說, 實在稱不上什麼壯舉, 充其量不過是一個操之過急的將領窮兵黷武幹的蠢事罷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