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聽說|民國張家:有一種家風,讓兒女幸福一生

傳統的中國社會基層單位

不是個人, 而是家族也

——《從晚清到民國》

張元和、張允和、張兆和、張充和, 顧傳玠、周有光、沈從文、傅漢思,

合肥張家的四女四婿, 不知讓多少人羨煞。 因著葉聖陶的一句盛讚, “張家四蘭”聲名遠播, 張家的兒子卻被人忽略了不少。 然而細細考究, 張家姊妹固然才學超群, 張家兄弟同樣出類拔萃, 在音樂藝術、自然科學、教育等領域頗有成就。 從晚清重臣張樹聲, 到樂益女中校主張冀牖, 再到創辦了家庭雜誌《水》的“和”字輩張家姐弟, 張家在二十世紀上半葉逐漸成為中國文化傳統和西方現代思潮的彙集交融之地。 張家眾人各自不同的人生軌跡, 則無不折射著二十世紀中國的風雲變幻。

1946年7月上海聚會。 前排左起:周曉平(張允和、周有光之子)、沈龍朱(張兆和、沈從文之長子)、沈虎雛(張兆和、沈從文之次子);二排左起:張元和、張允和、張兆和、張充和;三排左起:顧志成(張元和丈夫, 又名顧傳玠)、周有光、沈從文;後排左起:張宗和、張寅和、張定和、張宇和、張寰和、張寧和。

張家四姐妹 最後的大家閨秀

抗戰勝利後, 1946年, 張家孩子齊聚上海大團圓, 張家四姐妹的合影成為經典。 前右為大姐元和, 前左為二姐允和, 後右為三姐兆和, 後左為四姐充和。

元和、允和、兆和、充和, 合肥張家四姐妹(祖籍、出生合肥, 後搬家到上海, 定居在蘇州), 在中國近代史上的知名程度僅次於宋家三姐妹。

張樹聲塑像, 位於合肥市肥西縣紫蓬山, 一派儒雅之風。

張家四姐妹的曾祖是晚清名臣張樹聲, 曾任兩廣總督, 《清史稿》有傳。 張樹聲兄弟九人, 排行老大, 皆為淮軍將領, 靠和太平軍作戰發跡, 最終成為和李鴻章一樣的大家族。 雖說祖上為舊式官僚, 到了張家四姐妹這一代, 已家道中落。

20世紀30年代, 張冀牖(左)創辦樂益女中時訪問蔡元培中央研究院上海辦事處。

張家四姐妹的父親張冀牖是一位開明的教育家, 聽從蔡元培的建議先在上海辦學, 後舉家遷到蘇州。 張冀牖在蘇州辦學校, 宣導新式教育, 所辦樂益女中, 曾聘請張聞天、柳亞子、葉聖陶、匡亞明等任教。 樂益女中是新式學校, 學生都剪短髮,還開運動會,演話劇。

1946年7月,張家十姐弟于上海。前排左起:張充和、張允和、張元和、張兆和。後排左起:張甯和、張宇和、張寅和、張宗和、張定和、張寰和。

張家四姐妹被稱為最後的大家閨秀,個個貌美如花,多才多藝,一人便是一道風景。

九如巷張家的四個才女 誰娶了她們都會幸福一輩子

張家四姐妹中,大姐張元和,精昆曲,嫁給名噪一時的昆曲名家顧傳玠;二姐張允和,擅詩書格律,嫁給語言學家周有光;三姐張兆和大學英語系畢業,後成為名編輯,嫁給文學家沈從文;四妹張充和才華最出眾,工詩詞、擅書法、會丹青、通音律,嫁給德裔美籍漢學家傅漢思。著名作家葉聖陶就曾說過:“九如巷張家的四個才女,誰娶了她們都會幸福一輩子!”

張元和與顧傳玠的昆曲之戀

1939年4月21日,張元和與顧傳玠在上海舉行西式婚禮。

大姐張元和嫁給顧傳玠 ,生逢亂世,但他們內心安定欣喜。這一點,從當時兩人拍攝的結婚照即可見一斑,很多人看了嘖嘖稱讚:一對璧人。

退出昆曲舞臺後的顧傳玠更名為顧志成,風采依然瀟灑。

張元和與顧志成的結婚周年照

在當時輕視藝人的社會背景下,顧傳玠轉而經商,卻一路跌跌撞撞,並不順利。張元和一生深愛顧傳玠 ,但她也難免有所憾。顧傳玠死後,元和複出登臺,演《長生殿·埋玉》,她說:“原來我埋的不是楊玉環,而是顧傳玠這塊玉啊。”

1983年10月26日,張元和耄耋之年演示昆曲身段譜,仍是“大家閨秀”模樣。

周有光與張允和流水般的戀愛

張允和十六歲時,暑假裡到周有光家玩就認識了周有光,那時他在大學裡念書,而張允和正讀初中三年級。他們一起到江邊散步,開始了甜蜜的愛情長征。

1933年4月30日,張允和與周有光(二排中間)在上海舉行婚禮。

周有光與張允和的結婚照

喜歡寫作的張允和事無巨細都會向在上海的丈夫彙報,一次她在信裡坦白說她收到了一個相識了幾十年的小朋友的來信,來信說對方已經愛了她十九年。允和讓丈夫猜他是誰,周有光在回信裡一本正經地猜了起來:是W君吧?是H君吧?那麼一定是C君了。不料,這些夫妻間嬉戲的書信卻在1953年的一場“三反五反”運動裡成為特務的證據,審查者說那些英文字母都是特務的代號。從未蒙受過這種恥辱的張允和精神崩潰了,像一個行將就木的病人。她為自己的坦白和忠誠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卻也贏回了天長地久的恩愛。

1947年,周有光與張允和從上海出發,開始“繞地球一周”行動。

張允和和周有光情深意篤,走過幸福而漫長的人生,誠可謂“執子之手,與之偕老”。1999年張允和先後出版了《多情人不老》《最後的閨秀》和《張家舊事》,一時為文化圈內人士津津樂道。

1977年夏,周有光、張允和夫婦在北京景山前街。

LOT.184205

周有光 百歲小記

尺寸:D:28cm

質地:紙本

形式:卡板

款識:周有光時年111歲。

鈐印:有光

品相:完好

起拍價:¥3,000元

張兆和與沈從文的情書之戀

張兆和嫁給沈從文,可以說是情書的力量,情書創造的愛情奇跡。

張兆和與沈從文在蘇州家中留影。

張兆和與沈從文在北平結婚當天留影。

沈從文一生分成兩半,1949年以前是文學家 ,以後是文物專家,他們始終風雨同行。

下放湖北後的張兆和與沈從文合影。

兩人的情感有過摩擦和考驗,沈從文曾一度愛上女詩人高青子,但這畢竟是一段插曲。無論沈從文的命運有怎樣的不確定性,張兆和都能始終如一地支持他、包容他。

一九八一年夏,沈從文、張兆和夫婦在寓所。

張兆和在湖南鳳凰送別沈從文最後一程,她積攢多年的花瓣伴著沈從文的靈魂,一起遠行。

張充和與傅漢思的跨國之戀

張充和是四姐妹中才華最突出,最具藝術氣質,也是人生最隱逸的。

抗戰前張充和在北平。

1949年,張充和隨丈夫、德裔美籍漢學家傅漢思赴美,50多年來在哈佛、耶魯等20多所大學執教,傳授書法和昆曲。

1948年11月19日,張充和與美籍德裔漢學家傅漢思在北平結婚;1949年1月,一對新人離開中國赴美

寫行書的張充和(2009)

LOT.184207

張充和 楷書元羽墓誌銘

尺寸:29.5×85.5cm

質地:紙本

形式:鏡心

款識:九九年一月四日。

鈐印:張充和、虛和取均

品相:完好

起拍價:¥8,000元

拍賣平臺:藝典網拍

張家六兄弟 才華橫溢的謙謙君子

六兄弟中,老大張宗和畢業於清華大學歷史系,曾任教西南聯大,是著名的昆曲曲友;老二張寅和是位低調的詩人,早期曾在《申報》工作;三弟張定和是中央歌劇舞劇院的作曲家;四弟張宇和是張家唯一從事自然科學研究的,為南京中山植物園研究員;五弟張寰和繼承父業擔任樂益女中校長,始終從事教育工作;最小的張寧和26歲時便成為中國交響樂團第一任指揮,後為比利時皇家樂隊成員。

1931年,張宗和被清華大學錄取,此為其就讀清華時所攝。

張寅和年輕時風度翩翩。

抗戰期間,張定和既從事音樂創作,又要做音樂教學。

LOT.184211

張定和 盱眙十景自作詩

尺寸:26×78cm

質地:紙本

形式:鏡心

款識:己未仲夏嘯書,未定稿。

鈐印:定和

品相:小修

起拍價:¥8,000元

1954年,張宇和與妻子周孝術棣、兒子張以迎在南京。

張寰和溫文爾雅,很討大家喜歡,人緣非常好。

張甯和與妻子吉蘭。

1929年8月,蘇州九如巷張家姐弟允和、兆和、寅和及友人竇祖麟等組織水社,編印家庭刊物《水》。

蘇州九如巷三號有一口古井,張寰和老先生是最後的守井人。這古井之水曾滋潤著張氏家族,還孕育出一本世界最小最美的家庭雜誌《水》。

來來往往,百年時光,張家人穿過宅院的護城河,穿過歷史重地淝水,順水而下,頂盔摜甲,戰馬嘶吼,殺到江南;再到居功從仕,施政一地,造福一方;到張家後人承接殷實家產,再次順水而下,落戶江南,賣田辦學,育人蔭後,貫穿其中的,始終是一條涓涓水流。

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張家的文化說到底就是“水”的文化,那一脈流動百年的,不是別的,是家風的傳承。

拍場簡介:本場拍品以張充和家族小專題開篇,包涵張定和、張充和、周有光三位繪畫、書法手跡。同時,李敖、連戰老師陳大絡所作新春開筆、于右任秘書臧真白書房聯兩對、著名表演藝術家趙丹淩霄花、北京名家 周元亮山水、京劇名角劉雪濤水墨雀上竹梢、中央工藝美院院長陳書亮書法均值得關注。

LOT.184213

陳大絡(李敖、連戰的老師) 新春開筆

尺寸:60×31.5cm

質地:紙本

形式:鏡心

款識:陳大絡於臺灣。

鈐印:陳大絡、中天

品相:完好

起拍價:¥1,000元

LOT.184215

臧真白(于右任秘書) 行書五言詩

尺寸:48×13cm×2

質地:紙本

形式:畫心

款識:臧真白書。

鈐印:臧真白

品相:完好

起拍價:¥1,000元

LOT.184216

趙丹 淩霄花

尺寸:59×33.5cm

質地:紙本

形式:畫心

款識:阿丹畫。

鈐印:趙丹

品相:完好

起拍價:¥1,000元

LOT.184219

周元亮 江南春色

尺寸:27×50cm

質地:綾本

形式:鏡心

款識:己未夏日,元亮寫於首都。

鈐印:周元亮

品相:完好

起拍價:¥2,000元

拍賣平臺:藝典網拍

編輯 | 芹香子

學生都剪短髮,還開運動會,演話劇。

1946年7月,張家十姐弟于上海。前排左起:張充和、張允和、張元和、張兆和。後排左起:張甯和、張宇和、張寅和、張宗和、張定和、張寰和。

張家四姐妹被稱為最後的大家閨秀,個個貌美如花,多才多藝,一人便是一道風景。

九如巷張家的四個才女 誰娶了她們都會幸福一輩子

張家四姐妹中,大姐張元和,精昆曲,嫁給名噪一時的昆曲名家顧傳玠;二姐張允和,擅詩書格律,嫁給語言學家周有光;三姐張兆和大學英語系畢業,後成為名編輯,嫁給文學家沈從文;四妹張充和才華最出眾,工詩詞、擅書法、會丹青、通音律,嫁給德裔美籍漢學家傅漢思。著名作家葉聖陶就曾說過:“九如巷張家的四個才女,誰娶了她們都會幸福一輩子!”

張元和與顧傳玠的昆曲之戀

1939年4月21日,張元和與顧傳玠在上海舉行西式婚禮。

大姐張元和嫁給顧傳玠 ,生逢亂世,但他們內心安定欣喜。這一點,從當時兩人拍攝的結婚照即可見一斑,很多人看了嘖嘖稱讚:一對璧人。

退出昆曲舞臺後的顧傳玠更名為顧志成,風采依然瀟灑。

張元和與顧志成的結婚周年照

在當時輕視藝人的社會背景下,顧傳玠轉而經商,卻一路跌跌撞撞,並不順利。張元和一生深愛顧傳玠 ,但她也難免有所憾。顧傳玠死後,元和複出登臺,演《長生殿·埋玉》,她說:“原來我埋的不是楊玉環,而是顧傳玠這塊玉啊。”

1983年10月26日,張元和耄耋之年演示昆曲身段譜,仍是“大家閨秀”模樣。

周有光與張允和流水般的戀愛

張允和十六歲時,暑假裡到周有光家玩就認識了周有光,那時他在大學裡念書,而張允和正讀初中三年級。他們一起到江邊散步,開始了甜蜜的愛情長征。

1933年4月30日,張允和與周有光(二排中間)在上海舉行婚禮。

周有光與張允和的結婚照

喜歡寫作的張允和事無巨細都會向在上海的丈夫彙報,一次她在信裡坦白說她收到了一個相識了幾十年的小朋友的來信,來信說對方已經愛了她十九年。允和讓丈夫猜他是誰,周有光在回信裡一本正經地猜了起來:是W君吧?是H君吧?那麼一定是C君了。不料,這些夫妻間嬉戲的書信卻在1953年的一場“三反五反”運動裡成為特務的證據,審查者說那些英文字母都是特務的代號。從未蒙受過這種恥辱的張允和精神崩潰了,像一個行將就木的病人。她為自己的坦白和忠誠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卻也贏回了天長地久的恩愛。

1947年,周有光與張允和從上海出發,開始“繞地球一周”行動。

張允和和周有光情深意篤,走過幸福而漫長的人生,誠可謂“執子之手,與之偕老”。1999年張允和先後出版了《多情人不老》《最後的閨秀》和《張家舊事》,一時為文化圈內人士津津樂道。

1977年夏,周有光、張允和夫婦在北京景山前街。

LOT.184205

周有光 百歲小記

尺寸:D:28cm

質地:紙本

形式:卡板

款識:周有光時年111歲。

鈐印:有光

品相:完好

起拍價:¥3,000元

張兆和與沈從文的情書之戀

張兆和嫁給沈從文,可以說是情書的力量,情書創造的愛情奇跡。

張兆和與沈從文在蘇州家中留影。

張兆和與沈從文在北平結婚當天留影。

沈從文一生分成兩半,1949年以前是文學家 ,以後是文物專家,他們始終風雨同行。

下放湖北後的張兆和與沈從文合影。

兩人的情感有過摩擦和考驗,沈從文曾一度愛上女詩人高青子,但這畢竟是一段插曲。無論沈從文的命運有怎樣的不確定性,張兆和都能始終如一地支持他、包容他。

一九八一年夏,沈從文、張兆和夫婦在寓所。

張兆和在湖南鳳凰送別沈從文最後一程,她積攢多年的花瓣伴著沈從文的靈魂,一起遠行。

張充和與傅漢思的跨國之戀

張充和是四姐妹中才華最突出,最具藝術氣質,也是人生最隱逸的。

抗戰前張充和在北平。

1949年,張充和隨丈夫、德裔美籍漢學家傅漢思赴美,50多年來在哈佛、耶魯等20多所大學執教,傳授書法和昆曲。

1948年11月19日,張充和與美籍德裔漢學家傅漢思在北平結婚;1949年1月,一對新人離開中國赴美

寫行書的張充和(2009)

LOT.184207

張充和 楷書元羽墓誌銘

尺寸:29.5×85.5cm

質地:紙本

形式:鏡心

款識:九九年一月四日。

鈐印:張充和、虛和取均

品相:完好

起拍價:¥8,000元

拍賣平臺:藝典網拍

張家六兄弟 才華橫溢的謙謙君子

六兄弟中,老大張宗和畢業於清華大學歷史系,曾任教西南聯大,是著名的昆曲曲友;老二張寅和是位低調的詩人,早期曾在《申報》工作;三弟張定和是中央歌劇舞劇院的作曲家;四弟張宇和是張家唯一從事自然科學研究的,為南京中山植物園研究員;五弟張寰和繼承父業擔任樂益女中校長,始終從事教育工作;最小的張寧和26歲時便成為中國交響樂團第一任指揮,後為比利時皇家樂隊成員。

1931年,張宗和被清華大學錄取,此為其就讀清華時所攝。

張寅和年輕時風度翩翩。

抗戰期間,張定和既從事音樂創作,又要做音樂教學。

LOT.184211

張定和 盱眙十景自作詩

尺寸:26×78cm

質地:紙本

形式:鏡心

款識:己未仲夏嘯書,未定稿。

鈐印:定和

品相:小修

起拍價:¥8,000元

1954年,張宇和與妻子周孝術棣、兒子張以迎在南京。

張寰和溫文爾雅,很討大家喜歡,人緣非常好。

張甯和與妻子吉蘭。

1929年8月,蘇州九如巷張家姐弟允和、兆和、寅和及友人竇祖麟等組織水社,編印家庭刊物《水》。

蘇州九如巷三號有一口古井,張寰和老先生是最後的守井人。這古井之水曾滋潤著張氏家族,還孕育出一本世界最小最美的家庭雜誌《水》。

來來往往,百年時光,張家人穿過宅院的護城河,穿過歷史重地淝水,順水而下,頂盔摜甲,戰馬嘶吼,殺到江南;再到居功從仕,施政一地,造福一方;到張家後人承接殷實家產,再次順水而下,落戶江南,賣田辦學,育人蔭後,貫穿其中的,始終是一條涓涓水流。

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張家的文化說到底就是“水”的文化,那一脈流動百年的,不是別的,是家風的傳承。

拍場簡介:本場拍品以張充和家族小專題開篇,包涵張定和、張充和、周有光三位繪畫、書法手跡。同時,李敖、連戰老師陳大絡所作新春開筆、于右任秘書臧真白書房聯兩對、著名表演藝術家趙丹淩霄花、北京名家 周元亮山水、京劇名角劉雪濤水墨雀上竹梢、中央工藝美院院長陳書亮書法均值得關注。

LOT.184213

陳大絡(李敖、連戰的老師) 新春開筆

尺寸:60×31.5cm

質地:紙本

形式:鏡心

款識:陳大絡於臺灣。

鈐印:陳大絡、中天

品相:完好

起拍價:¥1,000元

LOT.184215

臧真白(于右任秘書) 行書五言詩

尺寸:48×13cm×2

質地:紙本

形式:畫心

款識:臧真白書。

鈐印:臧真白

品相:完好

起拍價:¥1,000元

LOT.184216

趙丹 淩霄花

尺寸:59×33.5cm

質地:紙本

形式:畫心

款識:阿丹畫。

鈐印:趙丹

品相:完好

起拍價:¥1,000元

LOT.184219

周元亮 江南春色

尺寸:27×50cm

質地:綾本

形式:鏡心

款識:己未夏日,元亮寫於首都。

鈐印:周元亮

品相:完好

起拍價:¥2,000元

拍賣平臺:藝典網拍

編輯 | 芹香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