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馬未都:身前看到身後事

馬未都與那些老物件的故事, 從來無關他身後加減幾個零。 數字不會獨屬於任何個體, 一世人生, 馬未都要留下文化痕跡。

穆泉鋪開一張畫,

“馬先生, 給寫幾個字。 我這觀復會員都十年了, 十年紀念。 ”

畫是新的。 建國20周年時, 景德鎮燒造釉中彩大瓶以為賀, 僅此一隻, 現存於觀複博物館。 畫樣便來自大瓶。 畫下桌子從明代來, 畫紙與明代之間隔著兩三毫米厚的透明膠墊。 觀複博物館館長馬未都坐在圈椅上, 身體與明代同樣隔著兩三毫米厚的透明膠墊。

馬未都接過油漆筆, 搖動化開墨水, 一滴墨飛濺到畫紙空白處, “呦壞了……沒事, 正好。 ”他借勢落筆, “十年一點滴”, 又眉眼稍動, “來句哲學的吧, ”隨手補上半句“可以成江海”, 比興即成。 收筆、抬頭、眯眼而笑。 字贈給他人, 也像是寫他自己。

這是典型的馬未都, 因廣博而從容靈活, 小處善使巧勁, 又做到了以恒成碩, 匯點滴為江海。

馬未都無疑是中國文物收藏界的神話人物, 在這個豪車駛過學區房的年代, 升鬥眾生會難免想將馬未都“數位化”, 畢竟, 他的觀複博物館裡裝著歷代珍寶。 而馬未都與那些老物件的故事, 從來無關他身後加減幾個零。 數字不會獨屬於任何個體,

一世人生, 馬未都要留下文化痕跡。

不設框架

《三聯生活週刊》主筆、作家王小峰多年來幾乎訪問了大多數中國文化存人, 也曾多次採訪馬未都。 “他腦子反應別快, 出口成章, 整理錄音不用有什麼太大修改, 邏輯和表方式都特別嚴謹。 ”

馬未都的表達仰賴于他的文學功底,

他搞文學創作出身, 出道很早。 1981年秋, 《中國青年報》用一整版發表他的小說《今夜月兒圓》, 一時間, 馬未都成為文壇新秀, 被青年出版社領導看重, 調到《青年文學》做編輯。 王朔驚動中國文壇的第一本小說《空中小姐》責任編輯就是馬未都。

“那時候大量的人這樣想, 只有通過你發表作品, 然後被社會承認以後改變命運, 此外沒有其他任何途徑。 我一開始以為我能幹一輩子文學, 這是我一開始的認識。 ”

馬未都搞了十年文學創作, 成名帶給他極大誘惑, 他本可就此下去, 安身立命, 但他逐漸發現“文學太淺”。

“過去古人認為讀文學書都不叫讀書, 叫消遣。 我認為喜歡文學是兩頭人, 一頭是年輕人, 有憧憬。 另一頭是歲數大的,

老了以後有回憶, 容易喜歡。 人生中間這一段, 能夠進取的這個階段, 對文學要求比較低。 生活遠比文學複雜。 ”

扭頭闖進影視行界時, 中國市場上索尼KV一2184彩色電視機風頭已蓋過“松下21遙”, 大眾業餘文化生活被電視主宰。 馬未都與王朔、劉震雲等人組建海馬影視創作室, 共同創作了領一時風氣之先的室內劇《編輯部的故事》《海馬歌舞廳》。 如今回憶, 馬未都覺得當時自己是被影視的興起拉入歧途。 “過去作家裡不包括給電影寫劇本的人, 覺得給電影電視寫本子特丟人, 不光榮, 都不敢說。 ”

影視圈帶來煩雜, 馬未都很快便厭倦了, 他再次放棄。 1995年, 馬未都乾脆辭職, 並在第二年創立了觀複博物館, 跟文物廝守至今。

不嗜煙酒的馬未都曾將文學與文物做對比, 若文學是香煙,文物則似雪茄,嘗過雪茄,總會覺得香煙寡淡,又如白酒與啤酒,愛上白酒的濃烈,啤酒就不再是酒了。

“文物的挑戰是實際的,文學、電影我就覺得一般,不如文物有挑戰。大部分人寫小說都敢寫不熟的領域,文物不行,知道就知道,不知道繞不過去,外行充內行是不可能的。”

在馬未都身上,沒有傳統文人身上如康熙字典般的陳年黴味,縱然他同樣滿頭白髮,同樣身著傳統中式褂子,同樣終日與傳統文化相伴,同樣張口閉口談文化,但在文人和收藏界同行眼中,馬未都永遠氣質鮮明、生動而獨特。

馬未都沒有按照官方系統讀過書,因此沒有框架和限制,走的是條野路。“我讀過的書甚至比官方系統培養出來的人讀的更多,如果我按照官方系統去讀書,我今天是博士後,一定不是現在i塞4"-樣子。”

相伴古人

馬未都曾在潘家園地攤上買到一張老照片,照片成像於1920年前後,出處不詳,相片中8人或坐或站,著棉長衫,是一群讀書人模樣,姓名故事失落無考。

馬未都花2萬美元,請一位專門畫相片的朋友把自己畫進那群古人中。“他畫的那些組合都是把替換人物畫在中間位置,我說我不行,我沒有那麼大氣場,你給我溜邊兒。”照片裡,馬未都面容溫和,身著深色夏裝,設色,其他人都是黑白。

畫至今掛在北京觀複博物館會員區。曾有老外來參觀,其中一個有模有樣跟另一個講解,稱該照片為中共一大代表合影,“i塞4"-是年輕的毛澤東,那個是李大釗………‘假行家”一本正經胡說,“真不懂”全神貫注聆聽。馬未都聽見忍不住樂,“我一看還真有點那意思。”

觀複博物館名聲在外,所以有老外將姓名無考的一群人認作中共一大代表,觀複博物館還未創立時,馬未都倒常常遇到把珍珠當魚目對待的人。

馬未都收藏初具規模時,喜歡搞些展覽。曾有一對青年男女觀展,直說一把紫檀椅難看,“沒那個電鍍的好看,上面紅皮的軟軟的那個多好。”

像樣的展覽做過幾次,逐漸固定下來,馬未都便申請做博物館。

至1996年,觀複博物館終於獲批成立,“我們是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中國第一家私立博物館。”2003年,觀複博物館廈門館開館。2015年,觀複博物館入駐上海中心大廈37層,館內各項現代化配套設施更為完善。

穆泉做設計工作,算不上觀複最老資格的會員,十年來,觀複博物館展出的藏品他早看了幾遍。不止這裡,全國公立和私立的博物館他幾乎都看過。偶有閒暇,他總是要帶本書,來觀復會員區坐坐,他喜歡這裡的文化和人的溫度。“官方的上博(上海博物館)特別棒,故宮和國博都太大了,私人的就數這裡。觀複上海館和廈門館又是另一種風格和氣派,尤其上海館,東西是老的,但氣質很新,國際化、很海派。”

十年前,馬未都說只要給他十個億,他要做出全世界服務最好的體驗式博物館,參觀者可以進入博物館設計好的情境,比如入館就換上相應朝代的流行款服飾,身邊一切事物都是特定歷史時空的樣子。他甚至想過打造高水準的餐廳和休息空間,‘‘上午逛累了,吃頓飯、捏捏腳,下午就有精神看完下半程。足底按摩現在成為一個行業了,到那時候,客人足底按摩可以一個鐘收兩個鐘的錢,不在乎,要是我我就不在乎,我逛博物館有這麼好的事得樂死。”

馬未都說,這個目標他一定要做到。按照他的設想,北京觀複博物館現在的空間已然不夠用了,他在物色更好的場地,把公共交通等外部環境因素也都考慮在內。北京觀複博物館現位於大山子張萬墳金南路18號,東五環外,離機場不遠。馬未都說,現在平日客流有幾百人次,節慶假日時,一天能達到一千五六百人。 “我這旁邊要有一個地鐵站,估計客人得翻一番。”

觀複博物館是馬未都親手養育大的,他說,他與觀複博物館就像是懸崖上的一棵歪脖松,環境惡劣,樹長不大,也死不了。直到今天,他也覺得私立『尊物館是法人階層裡生存環境最差的。

他想讓觀複在天貓開店,但因為沒有官辦博物館資格,一直沒能成功。“沒有相關法規,民辦博物館又參差不齊,標準一旦放開,天貓會擔心萬一有人賣假怎麼辦?他們只敢給官辦博物館做。”

資助人編號001

“百年老博物館”滿足不了馬未都,那不過是觀複的一個階段,他希望觀複能永續經營。

2010年,馬未都與IDG資本創始合夥人熊曉鴿、周全等人共同創立北京觀複文化基金會(非公募),希望能把觀複博物館捐給社會。

熊曉鴿跟馬未都有相同想法,希望城市能親近藝術和文化。“波士頓有好多私人博物館,好多企業家過世以後,把所有藏品甚至連帶房子都捐出來,交給基金會系統管理,做得很好。”熊曉鴿將此模式介紹給了馬未都。

若非出於投資牟利,收藏家們毫無例外地具有一個共同特徵一一超常佔有欲,好東西要置於己懷才踏實。之于馬未都,幾十年的積累,那些心肝寶貝的價值已遠非物質所能衡量,除了它們自身承載的文化價值,也承載著馬未都大量心力和知識的付出,器物與人在同一個故事裡產生交集,又相互成就,這恐怕無異于伯牙瑤琴不負彼此。

馬未都說他心疼,但心疼也得捐,因為走投無路。他不想把東西賣了換錢,年紀大了,錢對他來說用處不大.他也不願意像過去的老太爺,一個大家族把東西分了。

馬未都愛文物,愛到不喜歡別人稱自己是收藏家,他說他更喜歡“觀複博物館館長”這個名頭,某天他捐出觀複博物館,他希望它依然能良性生存,完整有效地留給社會,繼續為世人留存和傳承文化。他甚至覺得這是民間私人收藏惟一恰當的路。

然而,北京觀複文化基金會已建立七年,一直處於休眠狀態,與觀複博物館互不相干,馬未都的願望至今也未能實現。他說他當時過於樂觀,認為預期結果很快會到來,“現在我看這個機制短期沒有那麼容易形成。要想轉給基金會,現在簽個檔就轉了,轉了以後基金會怎麼養活它呢?”

馬未都說,觀複博物館是中國惟一一家繳納企業所得稅的私營博物館,盈利主要來自服務性收入和品牌收入,門票反而是最低的一塊。而觀複博物館盈利,任何一項都離不開他個人品牌價值,觀複離不開他。這是觀複博物館的幸運,但馬未都一直為此心存憂慮。有超過百年的博物館,沒有長生不老的人。“不能說我前腳走,後腳就垮了、賣了,那就沒意思了。”

“我原來最希望出現的狀態就是,我突然有一天想觀複了,很久沒有去了,我自個兒來了,到門口買張票,進來以後哪兒都特好,比我在的時候還好,這個事就徹底成了。說白了,就是我身前看到我身後的事。”

馬未都在等,等外部環境改變,等公益慈善觀念、政策制度、文化環境的改變。

“這是中國要做的事,還要走很遠。”熊曉鴿說,在美國,無論民間、政府,無論文化還是制度,對私營博物館的支援已經形成了系統,“中國甚至還沒有形成支援私立博物館的公益基金會。”

關於博物館的未來,馬未都心中有個理想化的場景:有一片綠地、樹林、假山,也有眾多如他~樣酷愛文化的人,每個捐一定數額給觀複博物館的人,都可以做一尊雕像,喜歡蹲著的就蹲著,喜歡牽條狗的就牽條狗。雕像達到100個,本身就是文化景觀。

若某天心願達成,那片理想中的草坪上,馬未都多半放兩把椅子,其中一把椅子上坐著他自己的一比一雕像.腳下銘牌銘刻“觀複博物館資助人001號”,生年1955,卒年的位置空著,死後就填上去。另一把椅子靜待來者,偶有人經過歇腳,或者順便合影留念。

那尊雕像代表著馬未都留下的文化留痕.它超越生命本身,虛極靜篤,繼續觀萬物並作,各複歸其根。

若文學是香煙,文物則似雪茄,嘗過雪茄,總會覺得香煙寡淡,又如白酒與啤酒,愛上白酒的濃烈,啤酒就不再是酒了。

“文物的挑戰是實際的,文學、電影我就覺得一般,不如文物有挑戰。大部分人寫小說都敢寫不熟的領域,文物不行,知道就知道,不知道繞不過去,外行充內行是不可能的。”

在馬未都身上,沒有傳統文人身上如康熙字典般的陳年黴味,縱然他同樣滿頭白髮,同樣身著傳統中式褂子,同樣終日與傳統文化相伴,同樣張口閉口談文化,但在文人和收藏界同行眼中,馬未都永遠氣質鮮明、生動而獨特。

馬未都沒有按照官方系統讀過書,因此沒有框架和限制,走的是條野路。“我讀過的書甚至比官方系統培養出來的人讀的更多,如果我按照官方系統去讀書,我今天是博士後,一定不是現在i塞4"-樣子。”

相伴古人

馬未都曾在潘家園地攤上買到一張老照片,照片成像於1920年前後,出處不詳,相片中8人或坐或站,著棉長衫,是一群讀書人模樣,姓名故事失落無考。

馬未都花2萬美元,請一位專門畫相片的朋友把自己畫進那群古人中。“他畫的那些組合都是把替換人物畫在中間位置,我說我不行,我沒有那麼大氣場,你給我溜邊兒。”照片裡,馬未都面容溫和,身著深色夏裝,設色,其他人都是黑白。

畫至今掛在北京觀複博物館會員區。曾有老外來參觀,其中一個有模有樣跟另一個講解,稱該照片為中共一大代表合影,“i塞4"-是年輕的毛澤東,那個是李大釗………‘假行家”一本正經胡說,“真不懂”全神貫注聆聽。馬未都聽見忍不住樂,“我一看還真有點那意思。”

觀複博物館名聲在外,所以有老外將姓名無考的一群人認作中共一大代表,觀複博物館還未創立時,馬未都倒常常遇到把珍珠當魚目對待的人。

馬未都收藏初具規模時,喜歡搞些展覽。曾有一對青年男女觀展,直說一把紫檀椅難看,“沒那個電鍍的好看,上面紅皮的軟軟的那個多好。”

像樣的展覽做過幾次,逐漸固定下來,馬未都便申請做博物館。

至1996年,觀複博物館終於獲批成立,“我們是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中國第一家私立博物館。”2003年,觀複博物館廈門館開館。2015年,觀複博物館入駐上海中心大廈37層,館內各項現代化配套設施更為完善。

穆泉做設計工作,算不上觀複最老資格的會員,十年來,觀複博物館展出的藏品他早看了幾遍。不止這裡,全國公立和私立的博物館他幾乎都看過。偶有閒暇,他總是要帶本書,來觀復會員區坐坐,他喜歡這裡的文化和人的溫度。“官方的上博(上海博物館)特別棒,故宮和國博都太大了,私人的就數這裡。觀複上海館和廈門館又是另一種風格和氣派,尤其上海館,東西是老的,但氣質很新,國際化、很海派。”

十年前,馬未都說只要給他十個億,他要做出全世界服務最好的體驗式博物館,參觀者可以進入博物館設計好的情境,比如入館就換上相應朝代的流行款服飾,身邊一切事物都是特定歷史時空的樣子。他甚至想過打造高水準的餐廳和休息空間,‘‘上午逛累了,吃頓飯、捏捏腳,下午就有精神看完下半程。足底按摩現在成為一個行業了,到那時候,客人足底按摩可以一個鐘收兩個鐘的錢,不在乎,要是我我就不在乎,我逛博物館有這麼好的事得樂死。”

馬未都說,這個目標他一定要做到。按照他的設想,北京觀複博物館現在的空間已然不夠用了,他在物色更好的場地,把公共交通等外部環境因素也都考慮在內。北京觀複博物館現位於大山子張萬墳金南路18號,東五環外,離機場不遠。馬未都說,現在平日客流有幾百人次,節慶假日時,一天能達到一千五六百人。 “我這旁邊要有一個地鐵站,估計客人得翻一番。”

觀複博物館是馬未都親手養育大的,他說,他與觀複博物館就像是懸崖上的一棵歪脖松,環境惡劣,樹長不大,也死不了。直到今天,他也覺得私立『尊物館是法人階層裡生存環境最差的。

他想讓觀複在天貓開店,但因為沒有官辦博物館資格,一直沒能成功。“沒有相關法規,民辦博物館又參差不齊,標準一旦放開,天貓會擔心萬一有人賣假怎麼辦?他們只敢給官辦博物館做。”

資助人編號001

“百年老博物館”滿足不了馬未都,那不過是觀複的一個階段,他希望觀複能永續經營。

2010年,馬未都與IDG資本創始合夥人熊曉鴿、周全等人共同創立北京觀複文化基金會(非公募),希望能把觀複博物館捐給社會。

熊曉鴿跟馬未都有相同想法,希望城市能親近藝術和文化。“波士頓有好多私人博物館,好多企業家過世以後,把所有藏品甚至連帶房子都捐出來,交給基金會系統管理,做得很好。”熊曉鴿將此模式介紹給了馬未都。

若非出於投資牟利,收藏家們毫無例外地具有一個共同特徵一一超常佔有欲,好東西要置於己懷才踏實。之于馬未都,幾十年的積累,那些心肝寶貝的價值已遠非物質所能衡量,除了它們自身承載的文化價值,也承載著馬未都大量心力和知識的付出,器物與人在同一個故事裡產生交集,又相互成就,這恐怕無異于伯牙瑤琴不負彼此。

馬未都說他心疼,但心疼也得捐,因為走投無路。他不想把東西賣了換錢,年紀大了,錢對他來說用處不大.他也不願意像過去的老太爺,一個大家族把東西分了。

馬未都愛文物,愛到不喜歡別人稱自己是收藏家,他說他更喜歡“觀複博物館館長”這個名頭,某天他捐出觀複博物館,他希望它依然能良性生存,完整有效地留給社會,繼續為世人留存和傳承文化。他甚至覺得這是民間私人收藏惟一恰當的路。

然而,北京觀複文化基金會已建立七年,一直處於休眠狀態,與觀複博物館互不相干,馬未都的願望至今也未能實現。他說他當時過於樂觀,認為預期結果很快會到來,“現在我看這個機制短期沒有那麼容易形成。要想轉給基金會,現在簽個檔就轉了,轉了以後基金會怎麼養活它呢?”

馬未都說,觀複博物館是中國惟一一家繳納企業所得稅的私營博物館,盈利主要來自服務性收入和品牌收入,門票反而是最低的一塊。而觀複博物館盈利,任何一項都離不開他個人品牌價值,觀複離不開他。這是觀複博物館的幸運,但馬未都一直為此心存憂慮。有超過百年的博物館,沒有長生不老的人。“不能說我前腳走,後腳就垮了、賣了,那就沒意思了。”

“我原來最希望出現的狀態就是,我突然有一天想觀複了,很久沒有去了,我自個兒來了,到門口買張票,進來以後哪兒都特好,比我在的時候還好,這個事就徹底成了。說白了,就是我身前看到我身後的事。”

馬未都在等,等外部環境改變,等公益慈善觀念、政策制度、文化環境的改變。

“這是中國要做的事,還要走很遠。”熊曉鴿說,在美國,無論民間、政府,無論文化還是制度,對私營博物館的支援已經形成了系統,“中國甚至還沒有形成支援私立博物館的公益基金會。”

關於博物館的未來,馬未都心中有個理想化的場景:有一片綠地、樹林、假山,也有眾多如他~樣酷愛文化的人,每個捐一定數額給觀複博物館的人,都可以做一尊雕像,喜歡蹲著的就蹲著,喜歡牽條狗的就牽條狗。雕像達到100個,本身就是文化景觀。

若某天心願達成,那片理想中的草坪上,馬未都多半放兩把椅子,其中一把椅子上坐著他自己的一比一雕像.腳下銘牌銘刻“觀複博物館資助人001號”,生年1955,卒年的位置空著,死後就填上去。另一把椅子靜待來者,偶有人經過歇腳,或者順便合影留念。

那尊雕像代表著馬未都留下的文化留痕.它超越生命本身,虛極靜篤,繼續觀萬物並作,各複歸其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